第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惦念着宋淑貞,即命駕幸長春宮,一聲旨下,早有宮監擡過禦辇,太祖坐了,直向長春宮而來。
已有一名太監,如飛的跑往長春宮,通知守門的内監,聖駕臨幸;門守内監,又報知值日宮女,轉告宋淑貞,預備接駕。
此時宋淑貞,已經改換了内家裝束,隻因尚未受封,還穿宮裝,并無品級。
宮女們知道她是太祖親自選中,諒來不日便有封号,如何敢藐視她!都照着妃嫔之例,稱她為宋娘娘。
當下由值日宮女啟奏道:“聖駕将到,請娘娘接駕。
”這位宋娘娘,乃是破題兒第一遭,宮中的規矩,素未練習,值日宮女請她接駕,不知如何方好。
正在沒有主意,早已轉上四個宮女,引導着宋娘娘來至宮門,禦道之旁,侍立守候。
瞧見禦駕将到,便指教她俯伏道旁,口稱臣妾宋淑貞接駕,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随駕内監,傳旨平身。
太祖來至宮中,宋淑貞重又朝見,拜伏在地。
太祖傳旨免禮,一旁賜坐,宋淑貞三呼謝恩,方才在下首坐了,陪伴聖駕。
太祖見她改換了宮裝,格外覺得體态窈窕,豐姿秀逸,真是個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腰,稱得起天姿國色,絕世佳人了。
太祖這時喜得心花大開!命她坐近禦前,細細詢問家中事情,宋淑貞一一回奏。
太祖聽了所奏之言,方知淑貞幼時随其母永甯公主,入見周太祖郭威,曾蒙賜過冠帔。
太祖喜道:“卿父昔嘗與朕共事周世宗,本有同朝之雅;今卿又得入宮侍朕,自當從優封贈卿之父母,即卿亦當加封為妃,以未優異。
”淑貞聽了旨意,忙俯伏謝恩,從容奏道:“臣妾初進宮庭,得侍陛下,已屬聖恩浩蕩,何敢妄邀封典;況臣妾之父,已受節鎮;臣妾之母,亦膺诰命;恩禮有加,實覺過分!伏乞陛下,勿以臣妾入侍掖庭之故,封贈妾之父母,緻令外庭臣僚,議論陛下,寵任外戚,愈增臣妾罪戾,誠為萬幸!”奏畢,連連叩首,俯伏于地。
太祖聞奏,心中更加喜悅!亟用禦手親自扶起,仍命歸坐,溫谕獎勉道:“不意卿閨中弱質,有此見識,秉性賢淑,不言可知。
朕當依卿所奏,從此以後,對于外戚,尤應力加裁抑,藉免專擅之患。
但卿之封号理合恩加,明日朕自有旨,可勿因辭。
”淑貞又複離座拜謝。
太祖谕道:“卿勿多禮。
”遂命排筵,旨意一下,早已水陸畢陳,真是天家富貴,不同尋常。
太祖面南正坐,賜令淑貞側坐侍筵。
其時天色已晚,宮中點起了金蓮炬,照耀得光輝滿室,無異白晝。
淑貞手捧金杯,斟滿瓊漿,獻爵上壽。
太祖又命宮女奏起樂來,頓時箫管齊鳴,絲竹雜陳,奏着房中之樂,以侑禦觞。
太祖此際,口飲禦酒,耳聽雅樂,目視美色,直樂心花如蓮瓣一般,一葉一葉,舒将開來,禁不住連進數觞,已覺微有醉意;又見夜色已深,遂命止樂撤筵,伸手攜着淑貞,同入寝宮。
早有侍寝宮女,揭起龍鳳帳,展開錦繡衾,服侍太祖與淑貞,雙雙入寝。
那淑貞初經雨露,自然婉轉嬌羞,另有一種風流趣味。
太祖覺得十分暢快,格外歡娛。
一宵容易,已轉五鼓,太祖欲起視朝,已有司晨宮女,同着尚衣尚冠諸美人,隔着帏幙,恭請禦駕升帳。
太祖徐徐起身,淑貞也不敢再睡,意下起坐。
太祖心下十分憐惜,恐其早起,冒了風寒,連忙止住她道:“朕因五更三點例應上朝聽政,不得不于此時起身。
卿在宮内并無事情,正可安睡,以養精神,不用過于拘禮。
”說着,竟自下了龍床,衆宮女服侍着整冠束帶升了禦辇,辇之左右,有十二對明紗燈,照耀而行。
出了宮門,便有禦前侍衛和執事内監,擁護着
已有一名太監,如飛的跑往長春宮,通知守門的内監,聖駕臨幸;門守内監,又報知值日宮女,轉告宋淑貞,預備接駕。
此時宋淑貞,已經改換了内家裝束,隻因尚未受封,還穿宮裝,并無品級。
宮女們知道她是太祖親自選中,諒來不日便有封号,如何敢藐視她!都照着妃嫔之例,稱她為宋娘娘。
當下由值日宮女啟奏道:“聖駕将到,請娘娘接駕。
”這位宋娘娘,乃是破題兒第一遭,宮中的規矩,素未練習,值日宮女請她接駕,不知如何方好。
正在沒有主意,早已轉上四個宮女,引導着宋娘娘來至宮門,禦道之旁,侍立守候。
瞧見禦駕将到,便指教她俯伏道旁,口稱臣妾宋淑貞接駕,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随駕内監,傳旨平身。
太祖來至宮中,宋淑貞重又朝見,拜伏在地。
太祖傳旨免禮,一旁賜坐,宋淑貞三呼謝恩,方才在下首坐了,陪伴聖駕。
太祖見她改換了宮裝,格外覺得體态窈窕,豐姿秀逸,真是個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腰,稱得起天姿國色,絕世佳人了。
太祖這時喜得心花大開!命她坐近禦前,細細詢問家中事情,宋淑貞一一回奏。
太祖聽了所奏之言,方知淑貞幼時随其母永甯公主,入見周太祖郭威,曾蒙賜過冠帔。
太祖喜道:“卿父昔嘗與朕共事周世宗,本有同朝之雅;今卿又得入宮侍朕,自當從優封贈卿之父母,即卿亦當加封為妃,以未優異。
”淑貞聽了旨意,忙俯伏謝恩,從容奏道:“臣妾初進宮庭,得侍陛下,已屬聖恩浩蕩,何敢妄邀封典;況臣妾之父,已受節鎮;臣妾之母,亦膺诰命;恩禮有加,實覺過分!伏乞陛下,勿以臣妾入侍掖庭之故,封贈妾之父母,緻令外庭臣僚,議論陛下,寵任外戚,愈增臣妾罪戾,誠為萬幸!”奏畢,連連叩首,俯伏于地。
太祖聞奏,心中更加喜悅!亟用禦手親自扶起,仍命歸坐,溫谕獎勉道:“不意卿閨中弱質,有此見識,秉性賢淑,不言可知。
朕當依卿所奏,從此以後,對于外戚,尤應力加裁抑,藉免專擅之患。
但卿之封号理合恩加,明日朕自有旨,可勿因辭。
”淑貞又複離座拜謝。
太祖谕道:“卿勿多禮。
”遂命排筵,旨意一下,早已水陸畢陳,真是天家富貴,不同尋常。
太祖面南正坐,賜令淑貞側坐侍筵。
其時天色已晚,宮中點起了金蓮炬,照耀得光輝滿室,無異白晝。
淑貞手捧金杯,斟滿瓊漿,獻爵上壽。
太祖又命宮女奏起樂來,頓時箫管齊鳴,絲竹雜陳,奏着房中之樂,以侑禦觞。
太祖此際,口飲禦酒,耳聽雅樂,目視美色,直樂心花如蓮瓣一般,一葉一葉,舒将開來,禁不住連進數觞,已覺微有醉意;又見夜色已深,遂命止樂撤筵,伸手攜着淑貞,同入寝宮。
早有侍寝宮女,揭起龍鳳帳,展開錦繡衾,服侍太祖與淑貞,雙雙入寝。
那淑貞初經雨露,自然婉轉嬌羞,另有一種風流趣味。
太祖覺得十分暢快,格外歡娛。
一宵容易,已轉五鼓,太祖欲起視朝,已有司晨宮女,同着尚衣尚冠諸美人,隔着帏幙,恭請禦駕升帳。
太祖徐徐起身,淑貞也不敢再睡,意下起坐。
太祖心下十分憐惜,恐其早起,冒了風寒,連忙止住她道:“朕因五更三點例應上朝聽政,不得不于此時起身。
卿在宮内并無事情,正可安睡,以養精神,不用過于拘禮。
”說着,竟自下了龍床,衆宮女服侍着整冠束帶升了禦辇,辇之左右,有十二對明紗燈,照耀而行。
出了宮門,便有禦前侍衛和執事内監,擁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