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關燈
知趙普。

     普道:“我亦正為此事而來,現在各勞軍士,都聚集營門,紛紛私議,盡道:” 點檢倘若不肯即尊,我們冒鋒镝,犯死生,為着誰來?不如各自散去,歸家務農為上。

    ‘軍士如此歸心,民心亦可想見,隻要一入汴京大事垂手可定,速乘今夜,如此這般,預備起來,到了這個時候,點檢雖欲不允,亦不可得了。

    “諸将聽了趙普的話,齊聲應諾。

    便與匡義、趙普出來,整備軍伍,齊集各營将士,宣布所定計劃。

     軍中歡聲雷動,盡願點檢速為天子,使四方平定,重睹升平。

    諸将預備已畢,環列待旦。

     将到天色黎明,大衆直逼匡胤寝門,齊呼“萬歲!”守門侍卒,忙搖手禁止道:“點檢尚未起身,不宜驚擾。

    ”衆人齊道:“今日冊點檢為天子,你還沒有知道麼?”當下即推匡義入帳,請點檢起身受賀。

    匡義乃排衆直入,正值匡胤睡覺醒來,欠身徐起。

    遙見匡義趨入,便問有何事故?匡義略述諸将之意,并軍士歸心情形。

     匡胤道:“此何等事,而可為也!諸将欲圖富貴,雖陷我于不義,亦非所恤,汝為我親弟,豈可如此。

    ” 匡義道:“不然!天與不取,反受其殃,古有明訓,願兄長無再疑慮。

    從前曾有老僧贈兄長偈語,内雲‘兩日重光,囊木應讦’這兩句話,已實現了,有何不可為呢?況且三軍歸心,盡說點檢不從我們之言,即便散歸田裡。

    如果軍士真個散去,兄長豈不獲罪麼?弟意不妨就為天子。

    ” 匡胤聞言,意不能決,便道:“且待我出谕諸将,再為計較。

    ”語畢趨出,隻見衆将齊集,軍士露刃環列,齊聲高呼:“三軍無主,願奉點檢為天子!”匡胤未及開言,高懷德、石守信已手捧黃袍,披在匡胤身上,全軍下拜,齊呼“萬歲!” 聲徹内外。

    匡胤道:“汝等欲圖富貴,奈何使我受不義之名? 況此等重大事情,豈可倉猝為之!“趙普趨進言道:”天命攸歸,人心傾向,明公若再推讓,反緻上違天命,下失人心了。

    “匡胤道:”我受世宗厚恩,今屍骨未寒,而即背之,天下其謂我何?“趙普道:”欲報世宗,隻要禮待幼主,優遇故後,使之安享快樂,便可報答世宗恩德了。

    “匡胤正要開言,諸将已擁着他上馬,不由分說,向汴京進發。

    匡胤不得已攬辔謂諸将道:“我有号令,你等能遵依而行,我始返汴京,否則甯死不去也。

    ”諸将齊稱聽令。

    匡胤乃下令道:“太後,主上,我當北面事之,爾等不得冒犯;京内大臣,昔日皆我同僚,爾等不得欺淩;朝廷府庫和庶人家内,爾等不得侵擾。

    能從我言,後當重賞;否則戮及妻孥,決不寬待。

    ” 諸将皆載拜受命,匡胤乃整軍回汴,先遣楚昭輔偕同客省使潘美,加鞭疾馳,前往汴京。

    潘美是去授意宰輔;楚昭輔是去安慰家人。

     兩人奉了命令,飛行入汴,此時汴京,方得消息。

    正值早朝時候,突聞此變,滿朝文武,都吓得相顧失色,不知所措。

     符太後顧謂範質道:“卿等保舉匡胤,領兵退敵,如何生出這樣變故來?”說到此處,已是泣不成聲。

    範質嗫嚅道:“待臣出去曉喻匡胤,貴以大義,勸其謹守臣節便了。

    ”符太後也沒法想,隻得含淚回宮。

    範質退出朝門,緊持石仆射王溥的手道:“倉猝命将,竟緻此變,這都是我們的過失,為之奈何?”哪知心中着急,用力過甚,竟将指甲掐人王溥掌中,深入分餘,幾乎出血。

    王溥痛得不能回答,口中呻吟不已。

    範質急忙入手,向他道歉。

     恰值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自禁中趨出,遇着範質、王溥,遂即說道:“變軍将到,二公尚有閑暇從容叙談麼?”  範質道:“韓指揮可有什麼良謀,退得變軍?”韓通道:“水來土掩;兵來将擋。

    城中尚有禁軍,急宜請旨調集,登陴守禦,一面傳檄各鎮,速令勤王,鎮帥不乏忠義之士,倘若星夜前來,協力讨逆,何患變軍不平呢?”範質道:“指揮言雖有理,但遠水難救近火,如何是好?”韓通道:“二公快去請旨,通往召集禁軍。

    ”  說着,疾趨而去。

    範質、王溥,躊躇未決,隻見家人前來報道:“變軍前隊,已進城來,相爺快回家去。

    ”範質、王溥此時哪裡還顧得請旨,早已如飛的跑轉家中去了。

     那匡胤的前部都校王彥升,已帶了鐵騎馳入城内,恰巧與韓通劈面相遇,便高聲喊道:“韓指揮,快去迎接新天子!” 韓通怒道:“你們這些逆賊,通同謀反,還敢來此胡言亂語麼?”一面罵着,一面向家門馳去。

    彥升向來性氣剛暴,被韓通罵了一陣,不覺激得三屍暴躁,七竅生煙,哪裡還記得匡胤曾有将令,不準殺戮大臣,當下急拍坐騎,緊緊追趕。

    韓通馳入家門,正欲阖戶,不防彥升趕到,飛身下馬,跳入門内,劈面一刀,将韓通砍死。

    再闖進去,将韓通一門老幼盡行屠戮,然後出去迎接匡胤。

     匡胤入城,命兵将一律歸營,自己退居公署。

    早有軍校羅彥瑰等,将範質、王溥諸人,捉入署内。

    範質見了匡胤,朗聲說道:“公為先帝親信大臣,今乘喪亂,欺淩孤兒寡婦,謀叛自立,異日何以見先帝于地下?”匡胤嗚咽流涕道:“我受世宗厚恩,為三軍逼迫,以至于此,慚負天地,實屬無奈。

    ”範質還要回問,早有羅彥瑰按劍厲聲道:“三軍無主,衆議佥同,立點檢為天子,再有異言,不肯從命,莫謂我寶劍不利也。

    ” 說罷,劍已出鞘,露刃相向。

    王溥吓得面無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