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言既出,驷馬難迫,明日不降,休怪我刀下無情!”說罷,徑自領兵回營。
恰好都指揮李重進等,帶領禁軍,如飛而至,匡胤知世宗已到,忙同韓通率領諸将出營接駕。
世宗入營,慰勞一番,詢問軍情,匡胤、韓通一一陳奏。
世宗當晚即宿于營中。
到了次日,姚内斌果然出關投降,匡胤引他入見世宗。
行過了禮,世宗溫語撫慰,内斌叩首謝恩;遂即引導世宗進關。
世宗見連降了各處關津,心中十分歡喜,便命置酒慶功,令文武諸臣,俱皆入座。
席間議及進取幽州之策。
諸将一齊奏道:“陛下離汴都不過四十餘日,兵不血刃,即得燕南諸地,此正聲威遠播之際,敵人自應喪膽。
但遼主亦甚知兵,聞得燕南之地已失,必定用重兵扼守幽州,陛下若欲進兵還宜審慎為是。
”世宗聽了,甚為不悅,便默然無語。
諸将見世宗面有不悅之色,也就不敢多言。
酒闌席散,世宗退歸營中,密傳先鋒都指揮使李重進入帳,吩咐道:“朕志在統一天下,削平南北,今已出兵到此,幸得燕南各地,豈肯就此罷手。
你可于明日,率兵萬人,先行出發,朕當親自接應。
”李重進遵旨而退。
又傳散騎指揮使孫行友,命率騎兵五千,即日往攻易州,孫行友亦奉命而去。
次日,李重進帶兵先行,到了固安,城中官吏早已逃避一空,城門大開,周兵一擁而入。
得了固安,重進令軍士暫時休息,再往前進。
轉瞬之間,世宗禦駕亦至,到了固安,遙見一道長流,阻住去路,其水蕩蕩,深不見底。
因此召見土人詢問此水何名,可有舟楫渡過此水?土人答道:“這水叫作安陽水,向來有木筏可渡,隻因大軍到來,遼人将木筏拘往對岸,所以無舟可渡。
”世宗聞言,便傳令各軍,伐木作橋,限日告成,自己卻帶領親軍,暫回瓦橋關住宿。
不料夜間冒了風寒,忽然生起病來,卧床兩日,尚難痊愈。
隻因孫行友生擒了易州刺史李在欽,差人前來報捷。
世宗扶病升帳,問他可願降順?在欽瞋目說道:“要殺便殺,何用多問!”世宗便喝左右,推出斬首。
這時已覺得頭昏目眩,不能支持,忙退入後帳休息,自此其病愈覺沉重。
諸将見世宗病重,意欲啟請還都,又恐觸動其怒,不敢入奏。
匡胤奮然說道:“主上抱病逗留在此,倘被遼人得知,大舉來攻,豈不誤事?待我入見,請駕回都便了。
”遂即直入後帳,請見世宗,世宗即命傳入。
匡胤來到禦榻之前,先問了安,然後談及軍事。
世宗道:“朕願期一鼓平遼,統一南北,誰知疾病侵入,不能如願奈何!”匡胤從容奏道:“想天意尚未絕遼,所以對躬不豫,臣願陛下上順天心,暫時班師回汴,釋之不問,天必降福,聖躬自然康泰了。
”世宗沉吟半晌道:“卿言亦是有理,朕且暫時返駕,卿可調遣各路軍馬,明日即行啟銮。
”匡胤奉命退出,傳旨調回李重進、孫行友等人馬,準備返跸。
次日,世宗升帳,命改瓦橋關為雄州,饬韓令坤鎮守;益津關改為霸州,令陳思讓鎮守。
各統所部人馬,小心防禦,休為遼人所算。
二将齊聲領命,恭送世宗啟跸。
一路行程,并無耽延,回至汴京,病已略愈,在宮靜養數日,已是霍然。
世宗乃是英明之主,不肯虛耗光陰。
此時尚未臨朝辦理政事,閑坐宮内,和符合及妃嫔們談了一會,覺得沒有興趣,便從錦囊中取那各處文報奏章,預備披閱。
伸手一探,忽得直木一方,長約三尺,上有五個大字,寫着“點檢作天子。
”世宗看了,好生奇異!便玩了一會,仍複收在囊内。
次日臨朝,傳旨免都點檢張永德官,改用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兼檢校太尉。
匡胤謝恩已畢,即有宰相範質出班奏道:“現有南唐遣使,赍表入貢,已在館驿數日,因陛下聖躬未愈,不敢渎奏。
”世宗便命宣唐使入朝。
唐使禮部尚書王崇質聞得傳宣,捧了表文,急趨入朝。
在陛前舞踏已畢,呈上表文。
世宗看了,見進貢的是兩名美女;遂命王崇質引領入朝。
你道唐主為何不獻珍寶,單獻兩名美女呢?原來唐主既失了江北之地,又削号稱臣奉周正朔,隻因迫于兵力,勢不能敵,以緻委屈若此,心内實不甘服。
未及幾時,又聞探報,周主親征遼邦,兵不血刃,已獲南燕各地,唐主吃驚道:“周主這樣厲害,不上幾年,便要被他統一天下了,我這區區江南之地,恐怕也難保全!如何是好呢?”當下便與丞相宋齊邱商議。
宋齊邱奏道:“主公猶憶當年南漢主登極,進獻大小雷女樂,曾免數年之侵麼?如今何不訪求絕色美女,獻于周主呢?好在我們内附之後,尚未進貢,這次就借貢獻為名,自不招人疑忌。
周主倘能溺于酒色,自然英氣銷磨,沒有大志了。
我們再慢慢的休養生息,将來就有報仇之日,這正是範蠡獻西施之計也!“唐主聞奏,便道:”卿言雖甚有理,但周主非南漢可比,很是英明,我們貢獻美女彼若卻而不受,豈不自讨沒趣麼? “宋齊邱道:”人非聖賢,豈有不愛美色之理?不過英明之主,愛惜令名,不肯自己選取美女,以贻口舌于臣下;倘若有人進獻于他,這
恰好都指揮李重進等,帶領禁軍,如飛而至,匡胤知世宗已到,忙同韓通率領諸将出營接駕。
世宗入營,慰勞一番,詢問軍情,匡胤、韓通一一陳奏。
世宗當晚即宿于營中。
到了次日,姚内斌果然出關投降,匡胤引他入見世宗。
行過了禮,世宗溫語撫慰,内斌叩首謝恩;遂即引導世宗進關。
世宗見連降了各處關津,心中十分歡喜,便命置酒慶功,令文武諸臣,俱皆入座。
席間議及進取幽州之策。
諸将一齊奏道:“陛下離汴都不過四十餘日,兵不血刃,即得燕南諸地,此正聲威遠播之際,敵人自應喪膽。
但遼主亦甚知兵,聞得燕南之地已失,必定用重兵扼守幽州,陛下若欲進兵還宜審慎為是。
”世宗聽了,甚為不悅,便默然無語。
諸将見世宗面有不悅之色,也就不敢多言。
酒闌席散,世宗退歸營中,密傳先鋒都指揮使李重進入帳,吩咐道:“朕志在統一天下,削平南北,今已出兵到此,幸得燕南各地,豈肯就此罷手。
你可于明日,率兵萬人,先行出發,朕當親自接應。
”李重進遵旨而退。
又傳散騎指揮使孫行友,命率騎兵五千,即日往攻易州,孫行友亦奉命而去。
次日,李重進帶兵先行,到了固安,城中官吏早已逃避一空,城門大開,周兵一擁而入。
得了固安,重進令軍士暫時休息,再往前進。
轉瞬之間,世宗禦駕亦至,到了固安,遙見一道長流,阻住去路,其水蕩蕩,深不見底。
因此召見土人詢問此水何名,可有舟楫渡過此水?土人答道:“這水叫作安陽水,向來有木筏可渡,隻因大軍到來,遼人将木筏拘往對岸,所以無舟可渡。
”世宗聞言,便傳令各軍,伐木作橋,限日告成,自己卻帶領親軍,暫回瓦橋關住宿。
不料夜間冒了風寒,忽然生起病來,卧床兩日,尚難痊愈。
隻因孫行友生擒了易州刺史李在欽,差人前來報捷。
世宗扶病升帳,問他可願降順?在欽瞋目說道:“要殺便殺,何用多問!”世宗便喝左右,推出斬首。
這時已覺得頭昏目眩,不能支持,忙退入後帳休息,自此其病愈覺沉重。
諸将見世宗病重,意欲啟請還都,又恐觸動其怒,不敢入奏。
匡胤奮然說道:“主上抱病逗留在此,倘被遼人得知,大舉來攻,豈不誤事?待我入見,請駕回都便了。
”遂即直入後帳,請見世宗,世宗即命傳入。
匡胤來到禦榻之前,先問了安,然後談及軍事。
世宗道:“朕願期一鼓平遼,統一南北,誰知疾病侵入,不能如願奈何!”匡胤從容奏道:“想天意尚未絕遼,所以對躬不豫,臣願陛下上順天心,暫時班師回汴,釋之不問,天必降福,聖躬自然康泰了。
”世宗沉吟半晌道:“卿言亦是有理,朕且暫時返駕,卿可調遣各路軍馬,明日即行啟銮。
”匡胤奉命退出,傳旨調回李重進、孫行友等人馬,準備返跸。
次日,世宗升帳,命改瓦橋關為雄州,饬韓令坤鎮守;益津關改為霸州,令陳思讓鎮守。
各統所部人馬,小心防禦,休為遼人所算。
二将齊聲領命,恭送世宗啟跸。
一路行程,并無耽延,回至汴京,病已略愈,在宮靜養數日,已是霍然。
世宗乃是英明之主,不肯虛耗光陰。
此時尚未臨朝辦理政事,閑坐宮内,和符合及妃嫔們談了一會,覺得沒有興趣,便從錦囊中取那各處文報奏章,預備披閱。
伸手一探,忽得直木一方,長約三尺,上有五個大字,寫着“點檢作天子。
”世宗看了,好生奇異!便玩了一會,仍複收在囊内。
次日臨朝,傳旨免都點檢張永德官,改用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兼檢校太尉。
匡胤謝恩已畢,即有宰相範質出班奏道:“現有南唐遣使,赍表入貢,已在館驿數日,因陛下聖躬未愈,不敢渎奏。
”世宗便命宣唐使入朝。
唐使禮部尚書王崇質聞得傳宣,捧了表文,急趨入朝。
在陛前舞踏已畢,呈上表文。
世宗看了,見進貢的是兩名美女;遂命王崇質引領入朝。
你道唐主為何不獻珍寶,單獻兩名美女呢?原來唐主既失了江北之地,又削号稱臣奉周正朔,隻因迫于兵力,勢不能敵,以緻委屈若此,心内實不甘服。
未及幾時,又聞探報,周主親征遼邦,兵不血刃,已獲南燕各地,唐主吃驚道:“周主這樣厲害,不上幾年,便要被他統一天下了,我這區區江南之地,恐怕也難保全!如何是好呢?”當下便與丞相宋齊邱商議。
宋齊邱奏道:“主公猶憶當年南漢主登極,進獻大小雷女樂,曾免數年之侵麼?如今何不訪求絕色美女,獻于周主呢?好在我們内附之後,尚未進貢,這次就借貢獻為名,自不招人疑忌。
周主倘能溺于酒色,自然英氣銷磨,沒有大志了。
我們再慢慢的休養生息,将來就有報仇之日,這正是範蠡獻西施之計也!“唐主聞奏,便道:”卿言雖甚有理,但周主非南漢可比,很是英明,我們貢獻美女彼若卻而不受,豈不自讨沒趣麼? “宋齊邱道:”人非聖賢,豈有不愛美色之理?不過英明之主,愛惜令名,不肯自己選取美女,以贻口舌于臣下;倘若有人進獻于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