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第十二回軟玉溫香荒酒色奇花異卉繞樓台話說匡胤擒了中箭的人,命兵士舉火照看,正是陳承诏。

      他在後帳,從睡夢中驚覺,知有敵兵殺入寨内,連忙跨馬飛逃。

      偏生又被匡胤追上,一箭射中左肩,颠下馬來,被獲就擒。

    匡胤擒了陳承诏,帶了人馬,趕至楚州。

    見了世宗,獻上陳承诏,訴說劫寨情由。

    世宗很贊成他智勇足備,當下斬了承诏,便命匡胤幫同攻打楚州。

    那楚州内無糧草,外無救兵,如何保守得住?不上兩日,便被周兵攻破。

    張彥卿矢窮力盡,還舉起繩床,抵抗周軍,被亂軍殺死;鄭昭業亦自刎而亡。

    守兵千餘名,盡皆死鬥,絕無一人投降的。

    世宗深嘉其忠,十分贊歎!傳命将張彥卿、鄭昭業從厚殡殓安葬,并出示安民。

     楚州破後,周師又向南下,唐主聞報,驚惶無措,急宣群臣商議,都是面面相觑,毫無主張。

    唐主知道在廷文武都是膿包,沒人能夠抵敵周兵,不得已遣陳覺奉表,願傳位太子弘冀,聽命稱臣,且獻舒、盧、蕲、黃四州之地,畫江為界,哀懇息兵。

    世宗道:“朕的本意,止取江北之地,今唐主既願舉國内附,尚有何求?連傳位太子一節,都可不必的。

    ”乃賜書唐主,通好罷兵。

    唐主接到賜書,即自去帝号,奉周正朔。

    世宗奏凱還朝,真個是鞭敲金镫,人唱凱歌,兵士将佐,莫不踴躍歡呼! 世宗到了汴京,論功行賞,諸将皆有賜赉,匡胤格外優厚。

    自此罷兵息民,從事休養。

      不多幾時,唐主遣使來汴,暗中緻書匡胤,并贈白金三千兩。

    匡胤接着笑道:“這明明是用的反間之計,欲離我君臣之心,彼乃于中取事耳。

    ”遂不啟其書,連同所贈白金,呈明世宗。

    世宗嘉其忠而且智,溫谕獎勉,遂後又改授為忠武軍節度使,仍典禁兵如故。

    其時弘殷忽發舊疾,不久逝世。

    世宗又厚賜赙儀,追贈為太尉武清節度使。

    匡胤母杜氏,封南陽郡太夫人,匡胤便家居守制,不預聞政事。

     次年為顯德六年。

    世宗見士馬精強,精饷充足,又起雄心,意欲恢複燕雲,統一中原。

    卻因北漢主曾引遼兵入寇,便打定主張,先行伐遼,禦駕親征。

    乃召匡胤入朝,授為水路都部署,又簡親軍都虞侯韓通為陸路都部署。

    擇定吉日,命兩将先行出發,水陸并進。

    世宗車賀,亦登龍舟,作為後應。

    匡胤率了戰艦,當先出發,張起帆來,順着風勢,駛過瀛、莫二州。

    遼地兵民不意周師驟至,毫無防備,瞧見周兵來勢勇猛,莫不倉皇失措,望風而遁。

    周兵駕着戰艦,直抵遼屬甯州。

    那甯州刺史王洪,正因接到周兵侵界的消息,飛章入奏,請兵守城。

    哪知遼兵還沒請到,周師已如飛而至,戰艦直搏城下。

    王洪守着一座空城,如何抵敵?便開城投降。

      匡胤降了王洪,即命為向導,進取益津關。

    守關主将,乃是終廷輝,聞得甯州已降,周兵将到,便登關探望。

    隻見敵軍用的都是艨艟大艦,已如一字,排在關前,旌旗飛揚,刀槍密布,舟中兵将,個個都是精壯勇敢之士,大有虎跳龍躍的模樣。

     廷輝見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暗道:“好雄壯的南軍,我這關内,兵微将寡,怎樣抵擋呢?”正在暗中躊躇的當兒,忽聽關下有人大叫開關。

    廷輝低頭看時,卻是甯州刺史王洪,遂即問道:“我聞你已降周,來此何故?”王洪答道:“我為關内生靈,所以單人獨馬,前來和你商議,可速開關,放我入内,自有話說。

    ”廷輝便下關來,命兵士開門,放進王洪。

    相見之下,王洪便道:“周兵來勢甚盛,未易抵敵,我勸将軍不如降了周兵,保全關内生靈。

    ”廷輝沉吟了半晌,想不出什麼退兵的計策,隻得依從王洪之言,随着他開關迎降。

    匡胤見廷輝來降,用好言撫慰了一番,方才問他前面的路徑。

    廷輝道:“過了此關,不到數十裡路,便是瓦橋關,水路甚是狹隘,不能行駛大船,元帥若要進軍,必須舍舟登陸,方可前去。

    ”匡胤乃派偏将偕王洪往甯州鎮守,又添兵與廷輝守益津關。

    暗中想道:“韓通人馬尚未到來,若在此守候,未免坐失時機,不如乘勝直進為上。

    ”想畢,便命三軍舍舟而陸,向前競進。

     未滿一日,即至瓦橋關。

    守關的将官,名喚姚内斌,率領數千騎卒,出關抗拒,哪裡敵得過匡胤?戰了一陣,早被匡胤殺得馬仰人翻,逃回關中,不敢再出。

    匡胤率兵攻關,直至一晝之久,不能攻入。

    到得次日,韓通人馬亦已到來,與匡胤相見,訴說瀛州刺史高彥晖,莫州刺史劉楚信,瞧見兵到,即行投降,所以兵不血刃,直至此地。

    隻因山路崎岖,人馬難行,來遲數日。

    匡胤也把自己行軍情形,告訴了韓通。

    遂即領兵直搏關前,叫姚内斌答話,内斌上得關來,匡胤說道:“守将聽着,天兵到來,瀛、莫二州,及甯州、益津關,莫不望風降順;獨有你守着這區區瓦橋關,要想抗拒天兵,我不難一鼓入關,因念南北生靈,同是赤子,不忍玉石俱焚。

     你若稍知時勢,懷念故國,從速投降,免遭殺戮。

    ”内斌聽了,低頭想了一會,方才說道:“且待明日再行報命。

    ”匡胤道:“大丈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