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燈
第十一回乘風飛駛渡淮河淡月無光劫敵寨話說李景達隻道六合地方沒有重兵據守,所以帶領人馬,直趨六合。

    哪知探馬報來,周将趙匡胤,早已駐兵六合了。

    景達聞報,大吃一驚,素知匡胤的威名,料想難以抵敵。

    但是兵已到此,斷無退回之理,隻得硬着頭皮,率兵前進,距城二十裡,立下營寨,預備厮殺。

    匡胤見唐兵到來,隻是憑城堅守,并不出戰。

    景達也因懼怕匡胤,不敢發兵搦戰。

     兩下對守了幾天,周營将士隻道匡胤怯戰,一齊入帳禀道:“揚州方獲大捷,唐軍必然喪膽,乘勢進擊,定可望風潰散,主将何故堅守不出,坐失時機?”匡胤道:“我非怯敵,實因隻有二千兵馬,若去擊他,他見我兵寥寥,反倒使他膽壯,不如待其來攻,然後破之。

    ”鄭恩道:“主将之意,固是不錯,但景達豎子,不往揚州,而趨六合,明明是膽怯的緣故,倘不從速進擊,被他潛師遁去,豈不可惜!”  匡胤笑道:“景達乃唐王之弟,奉了君命,身為元帥,如若不戰而走,威風掃地矣。

     我料他雖然膽怯,必然硬着頭皮前來讨戰,你且等着,自有分曉。

    “果然不出匡胤所料,景達守了數日,便發兵前來搦戰。

    匡胤帶了諸将,整軍出城迎敵,方才排定陣勢,唐兵已搖旗呐喊,向前沖突。

    匡胤即指揮兵将,奮勇迎住,兩下大殺一陣,不分勝敗。

    看看天色将晚,各自鳴金收軍。

    匡胤回城,檢點軍士,也死傷了數十名,将受傷的調入後營醫治,又傳諸将,把出戰時所帶皮笠,呈上驗看。

    諸将奉令呈上。

    匡胤親自看過,即傳幾個将士上前,大聲說道:”你們方才臨陣,因何不肯力戰? 軍法臨陣退縮者,例應斬首。

    “說着,便命斬訖報來。

    左右将士都上前代求,籲請寬宥。

    匡胤笑道:”你們疑我冤屈他們麼?  試看這個便是退縮的證據。

    “一面說,一面将皮笠指示諸将道:”他們若不退縮,這笠上如何留有劍痕?“衆将看時,果見每個笠上,砍有劍痕,大家不明其故。

     匡胤道:”現在唐兵甚盛,我兵隻有二千,彼衆我寡,若要勝他,非人人懷着必死之心,盡力殺敵,如何能夠抵擋數倍之衆呢?我臨陣督戰的時候,親見他們退縮不前,所以用劍砍了他們的皮笠,作為标記。

    若不将這幾個人按照軍法斬首示衆,豈不要人人效尤麼?那時怎樣破得敵兵,保守這座孤城呢?“諸将聽了,都面面相觑,不敢出聲而退。

    匡胤傳令,斬了退縮之将,傳首曉谕各營,然後将屍首埋葬。

     到得次日黎明,即便升帳,召集諸将,當面訓谕道:“要破唐兵,非人人出力,各自為戰,不能收效。

    今日出戰,你們能奮力向前,那怕他兵馬再多些,也要殺得他全軍覆沒,方才收兵。

    ”諸将聽了,莫不躬身答應。

    匡胤又傳過高懷德、張瓊道:“我料唐兵敗後,必要渡江南歸,你二人可領一千人馬,繞出唐兵之後,徑至江口,截其歸路,我當前來接應。

    先後夾攻,李景達這厮,即不死于陣,也要死于江了。

    ”高懷德、張瓊得令而去。

    匡胤便率了兵将,一馬當先,沖出城來。

    恰好唐兵也到來了。

    兩下布成陣勢,大殺起來。

    這次戰争,果然比不得昨日了,周陣的将士,個個奮勇,人人争先,哪怕你刀砍槍戳,絕不懼怯,唐兵越多,他們越是沖突得厲害。

    景達立馬陣前,見周将舍命沖入陣來,自己人馬有些招架不住,他還仗着兵多,将令旗揮動,命部下人馬分做兩翼,包抄周兵。

    哪裡知道,圍了這邊,那邊突了出來;圍了那邊,這邊沖了出來,休想困住周兵。

     正在鏖戰的當兒,忽然一彪人馬,為首一員大将領着,全用的是長矛,直搠入中軍。

    那将見李景達風盔金甲,手持令旗,在那裡指揮,便大喝一聲道:“賊将往哪裡走!俺鄭恩來取你的命也。

    ”那聲音起在空中,如巨雷一般,唐兵聽了,莫不往後倒退。

    景達吃了一驚,忙要命将抵敵,鄭恩已飛馬沖來,舉矛直刺。

    景達哪敢迎戰,慌忙拍馬逃走。

    鄭恩早已一矛,将景達的大纛鈎倒,周兵乘勢擁上。

    唐陣上不見了大纛,隻道主将已被殺退,誰還有心厮殺?便如山崩一般,往後倒退。

    周兵奮呼追殺,直殺得唐兵棄甲抛戈,四散奔走。

    李景達見周兵緊緊迫來,隻得沒命的亂跑。

    跑了一陣,已到江邊,打算棄了坐騎,乘船渡過江去,便可脫離虎口。

    不意一聲号炮,飛入天空,江邊殺出一彪周軍,兩員大将,好似天神下降,威風凜凜,攔住去路,大喝:“李景達!拿下頭來方才放你過去!”景達吓得幾乎跌下馬來,幸得身邊兩員大将,一名岑樓景,一名李晉忠,一人仗着大砍刀,敵住張瓊,一人挺手中長槍,迎住高懷德,大呼厮殺起來。

    李景達乘着這個機會,跑至江邊,覓得一隻小船,亂流而渡。

      這邊岸上,匡胤已率領兵将,追殺到來。

    岑樓景、李晉忠,正與張瓊、高懷德殺得難解難分,早有周将報信,鄭恩等前來助戰。

    任你岑樓景、李晉忠最骁勇些,也隻得抱頭鼠竄,向前逃走。

    那敗下的唐兵尚有一萬餘人,急切之間,沒有大船,如何渡過江去?被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