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現成的美色,臣料周主一定收納,可以無慮。

    “唐主即從其奏,命人四出,訪求絕色美人。

     江南山川靈秀,本是出産美色的地方,哪有訪求不得之理! 不上幾日,已訪得兩名美女,一名秦弱蘭,一名杜文姬,都生得輕盈窈窕有西子太真之色,傾國傾城之容;并且精擅文翰,善于吟詠。

    唐主大喜,便衣以輕绡霧縠之衣,裝以珠翠金寶之飾,置之後苑,教導歌舞及彈絲品竹之技。

    兩個美女,心靈性巧,一經指點,便已熟谙。

    不到一月工夫,吹彈歌唱,俱已學得純熟。

    唐主又親往後苑,命兩美人試驗一番,居然歌聲婉轉,如黃莺嬌啼,可以移情悅性;又命兩人起舞,隻覺羅袂翩翩,不減于漢宮飛燕,掌上輕盈,令人目眩神迷。

    再看她們的吹彈時,又是琴瑟筝琵,笙鼓笛,樣樣都全,好似唐明皇身到廣寒,聽着霓裳羽衣曲一般。

    唐主不覺大喜道:“如此美人,如此技藝,我見猶憐,不愁周主不愛也。

    ” 當下便命翰林苑撰了表文,差禮部尚書黃崇質,用輕車繡幔,載了兩個美女,前往汴京貢獻。

    黃崇質抵汴之時,正值世宗抱病返都,在宮靜養,隻得在館驿中住下。

     這日世宗召見,行禮既畢,閱了表文,果然不出宋齊邱所料,世宗本想選幾名美人,入内廷供奉,以便行樂;恰恐在廷諸臣谏阻,未曾進行。

    如今南唐既然進貢,料想必是絕色,樂得收了下來,以圖歡娛;又免了自己點選,被臣下看輕,說主上好色,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絕不遲疑,命黃崇質引着兩個美女入朝。

      崇質領旨,将兩人引至殿前,輕提翠袖,慢啟朱唇,高呼已畢,俯伏丹墀。

    世宗吩咐擡頭,兩個美人遵了旨意,仰首而跪。

    世宗見這兩人,果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心内甚喜!便問汝二人叫何名字!左首一個便啟奏道:“臣妾秦弱蘭。

    ”右首的一個,也随着奏道:“臣妾杜文姬。

    ”世宗含笑道:“汝等之名,亦甚文雅,想有若蘭之才,文姬之技了。

    ” 黃崇質奏道:“二美人不但生得美麗,就是吟詩作賦,品竹彈絲,也樣樣精熟的。

    ”世宗聞奏,更加歡喜!命将兩女收入禦樂院内。

    早有範質出班奏道:“陛下以神武之姿,端理天下,方欲削平南北,混一寰區,奈何受南唐之美女也?”王溥亦執笏谏道:“唐主不以有用之物貢獻陛下,而以美色引誘陛下,此正越王勾踐之所以報吳也。

    願陛下谕其來使,屏而不受,則彼自知慚愧,而不敢複萌異志;且使天下聞之,皆知陛下不溺情于聲色,則遼邦傾心,北漢畏威,四海可不勞而定矣。

    ” 世宗以溫語慰之道:“二卿所言,雖是有理,但唐主遣使遠來進獻美女,其心亦是可嘉,若屏而不受,未免絕遠人之望。

    且唐主亦何至效勾踐之故志,而以美色餌朕,即使其存心如此,朕非夫差可比,彼又何能施其伎倆呢?二卿且退,朕自有方略處之。

    ”範質、王溥見世宗不從其谏,隻得嘿然。

      當下設筵以宴唐使。

    席間,世宗問王崇質道:“唐王亦治兵甲,修守備麼?”  崇質奏道:“自事大國之後,不複敢治甲繕守備了。

    ”世宗道:“朕向日興師征伐,則為仇敵,今既通好内附,則為一家,唐主與朕,名分已定,更無他說。

    但是人事變幻,不可逆料,朕在位之日,固不至加兵于江南,若至後世,便不可知了。

    歸語唐主,兵甲城郭,亦宜及時修茸,以防外負,而為久遠之計。

    ”崇質頓首受命,辭别世宗,取路自回江南,面見唐主,複了旨意,并及世宗谕令修繕甲兵城郭之意。

     唐主聽了,甚為感動,遂命官吏查閱城郭,凡不完固的,加以修繕;檢視甲兵,凡有殘缺的,從事補充。

    唐主奉了世宗之谕,繕城守,整軍備,自有一番料理,不在話下。

     單說世宗納了兩個美人之後,終日隻有宮中飲酒作樂,左擁右抱,晝則揮毫聯句,以角才思;夜則笙歌聒耳,筵樂無度,絕不思量視朝聽政,讨論治理,早把從前混為一區宇,蕩平四海的雄心,銷磨淨盡。

    世宗又因宮殿卑陋,并無遊賞宴樂之地,台榭池沼之勝,傳旨在内苑中,起造樓台一座,名曰賞花攬勝之樓,以便與秦弱蘭、杜文姬日夕登臨眺覽。

    恰命教練使馮益監工,剋期造竣。

    馮益領了聖旨,哪敢怠慢!便招工募匠,運磚瓦,搬材料,擇吉興工,晝夜不息,耶許之聲,聞于宮外。

     諸臣因世宗收了南唐美女,累日不朝,政務叢脞,已是好生着急!如今又聽得起造樓台,工役并興,滿朝文武,都面面相觑,無法可施,意欲進谏,又因内外隔絕,不得見面;且恐世宗正在沉溺之際,必緻觸犯龍顔,難免罪戾,所以沒有計較。

     範質因謂王溥道:“主上現在沉酣聲色的時候,我們入谏,亦未必肯垂金聽。

    現在最要之着,惟有建立儲貳,以端國本,倘有不測,尚可倚賴。

    ”王溥答道:“相公之言是也!我們明日,徑叩宮門,請見主上,奏立太子,想來不緻觸犯聖怒的。

    ” 範質聽了,便向文武諸臣道:“明日諸公務須齊集朝堂,與老夫一同入奏。

    ”衆人齊聲應諾,各自散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