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像五代君主的專行暴虐,所以南北兩宋,傳了十八主,計有三百二十五年,比到五代十三君,共隻四五十年,已是相去天淵之隔,就是比較兩漢也至少數十年;比到唐代,恰長數十年。
這正是,老天爺因為宋太祖能體天地好生之德,以愛民為心,寬和為政,所以使他享國長久,乃是彼蒼好善,格外優待的意思。
不過宋太祖雖然躬行善政,不像那五代時,朱溫、李存勖、石敬塘、劉知遠、郭威等人的淫兇強暴,單這區區寬厚的政策,終究抵不來篡竊天位的罪惡。
若不降罪示罰,那後世的臣下,都可以尤而效之,弑君奪國,絕無忌憚了。
又豈是彼蒼彰善瘅惡的道理呢?所以“得國由小兒,失國亦由小兒” 這兩句話,雖是元朝伯顔拒絕宋使的口難言,并不是什麼箴語。
但是把宋朝得國失國的因由仔細想來,伯顔這兩句話,倒好像上天借他來表示有一種絕大的因果一般哩! 先唠唠叨叨的說上這一番空話,粗粗看來,好似迷信,細細按去,恰有道理。
等到把這宋宮十八朝演義依着事實,挨次叙來,方知所言并非空中樓閣,實是信而有證哩! 且說五代時候,後唐明宗李嗣源,接位以後,因為群雄割據,天下不能統一,幾十年來,兵戈擾攘,禍亂相仍,把那百姓弄得家破人亡,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之四方,那種民不聊生的情形,他瞧入眼中,實在不忍。
因此每晚在宮内,焚香叩拜,向天祝告道:“某是胡人,為衆所推,暫承唐統,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撥亂反正,統一中原。
”不料他一片誠心,每夕禱告,竟能感動,心鑒其真忱。
在明宗天成二年,洛陽夾馬營内,果然誕生靈異,竟産下個香孩兒來。
這香孩兒生産的時候,赤光繞室,并且異香馥郁,發自小兒身上,經宿不散,因此遠近傳為異聞,盡稱此兒為“香孩兒”;到處傳說這香孩兒生有異禀,是将來的真命天子,所以才有這樣奇異的預兆。
但是,這香孩兒,既人人說他是真命天子。
你道他究竟姓甚名誰?原來香孩兒便是大宋朝開基創業的第一代太祖皇帝,姓趙,名匡胤,本貫河南涿州人氏,世代為官,不同卑賤之家。
高祖諱朓,曾經做過唐朝的永清文安幽都三縣縣令。
曾祖單諱珽在唐官居節度,并禦史中丞。
祖諱敬,曾為營薊涿三州刺史。
父親雙名弘殷,少骁勇,善騎射,神力過人,相貌嵚崎。
後唐莊宗,因其勇猛,有膽略,命典禁軍,官拜都指揮使。
娶妻杜氏,乃定州安喜人,杜三翁之女,幼讀詩書,生性嚴正,治家極有禮法,與弘殷夫婦同庚。
自結缡以來,夫婦相敬如賓,真有孟光舉案齊眉的情形。
弘殷因其知書達禮,持家有法,也十分敬愛于她。
那杜氏嫁了弘殷,第一胎便生一子,弘殷青年得兒,自然歡喜異常。
遂取匡時濟世之義,題名叫做匡濟。
不幸未及周歲,遽而夭折,弘殷夫妻心下十分悲傷。
幸得第二胎複生一男,取名匡胤,便是遠近皆知,傳為異事的香孩兒了。
那香孩兒初生時,體有紅光,異香滿室,經宿不散。
及至長大起來,生得蛾眉鳳目,隆準龍顔,面泛紅光,相貌異于常人,而且性情豪邁,膽略過人;更并性喜武藝,最好的是騎馬射箭,舞刀弄棒。
又複膂力甚大,質地聰敏,凡是各種武技,十八般軍器,莫不一學便會,一會便精。
尋常懂武術的人,哪裡近得來他!其父弘殷,本是武官,曆事後唐後晉兩朝,未嘗失職。
因此每逢校閱軍伍,操練行陣的時候,匡胤必定前往觀看,且喜出入營中,開硬弓騎烈馬,習以為常。
弘殷愛子心切,也不禁止他。
唯有杜氏見兒子專好武藝,不肯讀書,心下甚為不悅;又見弘殷任他如此,不加以禁止,更覺不快,便對弘殷說道:“香孩兒年紀漸長,應該使他入塾讀書,将來學成之後,可以效力王家,光宗耀祖,方不負你我生他一場。
倘若聽憑他在外遊蕩,整日間跑馬射箭,持槍拈棍,學那匹夫之勇,将來一宇不識,如何能夠出仕,豈不堕落趙氏的家聲麼?你應該勸他認真讀書方好。
”弘殷聽了杜氏一番言語,心下深以為然,命人把匡胤叫來,向他說道:“你年紀已長,終日裡舞刀弄劍不務正業,将來如何得了?從此以後,須要把刀槍弓箭,一齊抛去,認真讀書,以圖上進,方不愧我們的世家子弟。
”匡胤聽了,憤然說道:“‘治世用文,亂世用武。
’現在時局擾亂,兵争不已,兒很願練習武事,将來乘機崛起,始能安邦定國,揚名後世,方不虛此一生呢!”杜氏從旁笑道:“但願兒能夠繼承祖業,不堕家聲,那就好了。
還想什麼大功名大事業麼?”匡胤笑道:“唐太宗李世民,當日也不過是将門
這正是,老天爺因為宋太祖能體天地好生之德,以愛民為心,寬和為政,所以使他享國長久,乃是彼蒼好善,格外優待的意思。
不過宋太祖雖然躬行善政,不像那五代時,朱溫、李存勖、石敬塘、劉知遠、郭威等人的淫兇強暴,單這區區寬厚的政策,終究抵不來篡竊天位的罪惡。
若不降罪示罰,那後世的臣下,都可以尤而效之,弑君奪國,絕無忌憚了。
又豈是彼蒼彰善瘅惡的道理呢?所以“得國由小兒,失國亦由小兒” 這兩句話,雖是元朝伯顔拒絕宋使的口難言,并不是什麼箴語。
但是把宋朝得國失國的因由仔細想來,伯顔這兩句話,倒好像上天借他來表示有一種絕大的因果一般哩! 先唠唠叨叨的說上這一番空話,粗粗看來,好似迷信,細細按去,恰有道理。
等到把這宋宮十八朝演義依着事實,挨次叙來,方知所言并非空中樓閣,實是信而有證哩! 且說五代時候,後唐明宗李嗣源,接位以後,因為群雄割據,天下不能統一,幾十年來,兵戈擾攘,禍亂相仍,把那百姓弄得家破人亡,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之四方,那種民不聊生的情形,他瞧入眼中,實在不忍。
因此每晚在宮内,焚香叩拜,向天祝告道:“某是胡人,為衆所推,暫承唐統,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撥亂反正,統一中原。
”不料他一片誠心,每夕禱告,竟能感動,心鑒其真忱。
在明宗天成二年,洛陽夾馬營内,果然誕生靈異,竟産下個香孩兒來。
這香孩兒生産的時候,赤光繞室,并且異香馥郁,發自小兒身上,經宿不散,因此遠近傳為異聞,盡稱此兒為“香孩兒”;到處傳說這香孩兒生有異禀,是将來的真命天子,所以才有這樣奇異的預兆。
但是,這香孩兒,既人人說他是真命天子。
你道他究竟姓甚名誰?原來香孩兒便是大宋朝開基創業的第一代太祖皇帝,姓趙,名匡胤,本貫河南涿州人氏,世代為官,不同卑賤之家。
高祖諱朓,曾經做過唐朝的永清文安幽都三縣縣令。
曾祖單諱珽在唐官居節度,并禦史中丞。
祖諱敬,曾為營薊涿三州刺史。
父親雙名弘殷,少骁勇,善騎射,神力過人,相貌嵚崎。
後唐莊宗,因其勇猛,有膽略,命典禁軍,官拜都指揮使。
娶妻杜氏,乃定州安喜人,杜三翁之女,幼讀詩書,生性嚴正,治家極有禮法,與弘殷夫婦同庚。
自結缡以來,夫婦相敬如賓,真有孟光舉案齊眉的情形。
弘殷因其知書達禮,持家有法,也十分敬愛于她。
那杜氏嫁了弘殷,第一胎便生一子,弘殷青年得兒,自然歡喜異常。
遂取匡時濟世之義,題名叫做匡濟。
不幸未及周歲,遽而夭折,弘殷夫妻心下十分悲傷。
幸得第二胎複生一男,取名匡胤,便是遠近皆知,傳為異事的香孩兒了。
那香孩兒初生時,體有紅光,異香滿室,經宿不散。
及至長大起來,生得蛾眉鳳目,隆準龍顔,面泛紅光,相貌異于常人,而且性情豪邁,膽略過人;更并性喜武藝,最好的是騎馬射箭,舞刀弄棒。
又複膂力甚大,質地聰敏,凡是各種武技,十八般軍器,莫不一學便會,一會便精。
尋常懂武術的人,哪裡近得來他!其父弘殷,本是武官,曆事後唐後晉兩朝,未嘗失職。
因此每逢校閱軍伍,操練行陣的時候,匡胤必定前往觀看,且喜出入營中,開硬弓騎烈馬,習以為常。
弘殷愛子心切,也不禁止他。
唯有杜氏見兒子專好武藝,不肯讀書,心下甚為不悅;又見弘殷任他如此,不加以禁止,更覺不快,便對弘殷說道:“香孩兒年紀漸長,應該使他入塾讀書,将來學成之後,可以效力王家,光宗耀祖,方不負你我生他一場。
倘若聽憑他在外遊蕩,整日間跑馬射箭,持槍拈棍,學那匹夫之勇,将來一宇不識,如何能夠出仕,豈不堕落趙氏的家聲麼?你應該勸他認真讀書方好。
”弘殷聽了杜氏一番言語,心下深以為然,命人把匡胤叫來,向他說道:“你年紀已長,終日裡舞刀弄劍不務正業,将來如何得了?從此以後,須要把刀槍弓箭,一齊抛去,認真讀書,以圖上進,方不愧我們的世家子弟。
”匡胤聽了,憤然說道:“‘治世用文,亂世用武。
’現在時局擾亂,兵争不已,兒很願練習武事,将來乘機崛起,始能安邦定國,揚名後世,方不虛此一生呢!”杜氏從旁笑道:“但願兒能夠繼承祖業,不堕家聲,那就好了。
還想什麼大功名大事業麼?”匡胤笑道:“唐太宗李世民,當日也不過是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