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裡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吳璋聽說母親已在廣東,初時十分懊喪,後來一想:“他們可以去得的地方,難道我就去不得?縱然盤川告竭,求乞前往,也是可以的。
”便回到客店,預備耽擱一宵,然後動身。
不料這天夜半,覺得腹中疼痛,一連下了幾次瀉,直到天明,覺得精神疲乏,但還是付了房錢,勉強上路。
走了三天,實在再走不動了,瀉洩的次數也逐漸增加,隻好找了一座破廟,暫且存身。
那時寒熱大作,不省人事,但昏愦之中常常喚着母親。
那時,菩薩恰好在此經過,便化身一個行腳和尚,替他去醫治,費了五、七天功夫,才算将他治好。
吳璋詢問姓名,菩薩隻說是叫蘊空,并不明言,又送他數百青錢做路費,吳璋始得重行登程。
一路上曆盡艱辛,好容易總算被他摸到廣東。
可是,又撲了一個空。
你道為何?原來那時親王又改封到江右饒州去,已不在廣東了。
吳璋見母心切,既然有了着落,便又轉道向饒州而來。
一路在沙碛中行走,七高八低十分困頓,連走了幾天,鞋破襪穿,又無錢購買,隻索赤足而行。
又是幾天,兩足進裂,濃血交流,寸步也不能移動,倒身在野寺的廊中。
思前想後,不覺大恸起來,放聲大哭道:“母親啊,我不辭千裡迢迢,奔來奔去,原想一見慈親,不料天不從人,竟弄得我寸步難行。
如今是再不能走到你跟前的了呀!”一邊喊,一邊哭,端的十分沉痛。
這一哭卻驚動了廟中的一位焦老道,出來問明情由,便道:“莫哭,莫哭!我這裡現成有藥可以醫得你。
” 于是便入内取了一瓶藥,一盆清水,倒來替他沖洗淨,然後将藥調敷了,背他到房中,叫他安心睡着,三天之内,包管可以行動。
吳璋伏枕叩頭,謝了又謝。
次日,老道又替他沖洗換藥。
三天之後,果然完全好了。
道人又送一雙麻鞋給他穿了,向他說道:“如今你可以上路了,但此去山深林密,須好生提心,不可大意。
”吳璋謹受教,當即拜别了道人重行前進。
路上果真山嶺重疊,他謹記道人的話,小心翼翼地走去,翻山越嶺,兩日間倒也安然無事。
不料第三天午後,走過一個山頭,叢莽蔽路,荊棘縱橫。
他披荊掠棘地走去,将近達平坦大道時,那叢草裡面卻“嗖”地一聲,遊出一條長蛇來。
吳璋看見,欲待躲避,哪裡還來得及?那蛇已蹿到近前,照準他足踝上就是一口。
吳璋覺得這一口不比等閑,痛徹心肺,眼前一暗,兩足哪裡還想站立得住?“撲嗵”一聲,已跌倒在叢草之中。
原來那一條是歧首蛇,其毒無比,不消半個時辰,毒氣一攻了心,任你什麼仙丹靈藥,也不能救治。
但有了好藥,及時救治,也不是絕端無效。
當時吳璋跌倒在地,暈厥了過去,不省人事。
觀世音菩薩今次卻現了大慈寶相,遠遠走來,先将吳璋扶到平坦大石上躺着,便将楊枝甘露灑在他的創口。
半晌,吳璋果然悠悠醒來,大呼:“母親何在?”菩薩在旁應聲道:“吳璋啊,你為母忘軀,真是純孝的鐵漢!上天決不負你這一片苦心的。
你與母親相見的時候,距今也不久了。
隻是前途還有一點兒小小魔障,隻要放定堅苦的心念,或可免得。
” 吳璋見是觀世音菩薩顯化指點,喜出望外,一骨碌從石上爬起,倒身下拜,謝了菩薩救命之恩。
菩薩道:“如今你可以過嶺去吧!時候也不早了,切記我剛才的話,不要忘懷。
我去了!” 說罷菩薩的法相就隐沒不見。
吳璋便尋路下山,剛到山麓,天色已經昏黑,恰有一座山神廟,便在裡面權宿一宵,次日黎明再走, 那時正是十二月中
”便回到客店,預備耽擱一宵,然後動身。
不料這天夜半,覺得腹中疼痛,一連下了幾次瀉,直到天明,覺得精神疲乏,但還是付了房錢,勉強上路。
走了三天,實在再走不動了,瀉洩的次數也逐漸增加,隻好找了一座破廟,暫且存身。
那時寒熱大作,不省人事,但昏愦之中常常喚着母親。
那時,菩薩恰好在此經過,便化身一個行腳和尚,替他去醫治,費了五、七天功夫,才算将他治好。
吳璋詢問姓名,菩薩隻說是叫蘊空,并不明言,又送他數百青錢做路費,吳璋始得重行登程。
一路上曆盡艱辛,好容易總算被他摸到廣東。
可是,又撲了一個空。
你道為何?原來那時親王又改封到江右饒州去,已不在廣東了。
吳璋見母心切,既然有了着落,便又轉道向饒州而來。
一路在沙碛中行走,七高八低十分困頓,連走了幾天,鞋破襪穿,又無錢購買,隻索赤足而行。
又是幾天,兩足進裂,濃血交流,寸步也不能移動,倒身在野寺的廊中。
思前想後,不覺大恸起來,放聲大哭道:“母親啊,我不辭千裡迢迢,奔來奔去,原想一見慈親,不料天不從人,竟弄得我寸步難行。
如今是再不能走到你跟前的了呀!”一邊喊,一邊哭,端的十分沉痛。
這一哭卻驚動了廟中的一位焦老道,出來問明情由,便道:“莫哭,莫哭!我這裡現成有藥可以醫得你。
” 于是便入内取了一瓶藥,一盆清水,倒來替他沖洗淨,然後将藥調敷了,背他到房中,叫他安心睡着,三天之内,包管可以行動。
吳璋伏枕叩頭,謝了又謝。
次日,老道又替他沖洗換藥。
三天之後,果然完全好了。
道人又送一雙麻鞋給他穿了,向他說道:“如今你可以上路了,但此去山深林密,須好生提心,不可大意。
”吳璋謹受教,當即拜别了道人重行前進。
路上果真山嶺重疊,他謹記道人的話,小心翼翼地走去,翻山越嶺,兩日間倒也安然無事。
不料第三天午後,走過一個山頭,叢莽蔽路,荊棘縱橫。
他披荊掠棘地走去,将近達平坦大道時,那叢草裡面卻“嗖”地一聲,遊出一條長蛇來。
吳璋看見,欲待躲避,哪裡還來得及?那蛇已蹿到近前,照準他足踝上就是一口。
吳璋覺得這一口不比等閑,痛徹心肺,眼前一暗,兩足哪裡還想站立得住?“撲嗵”一聲,已跌倒在叢草之中。
原來那一條是歧首蛇,其毒無比,不消半個時辰,毒氣一攻了心,任你什麼仙丹靈藥,也不能救治。
但有了好藥,及時救治,也不是絕端無效。
當時吳璋跌倒在地,暈厥了過去,不省人事。
觀世音菩薩今次卻現了大慈寶相,遠遠走來,先将吳璋扶到平坦大石上躺着,便将楊枝甘露灑在他的創口。
半晌,吳璋果然悠悠醒來,大呼:“母親何在?”菩薩在旁應聲道:“吳璋啊,你為母忘軀,真是純孝的鐵漢!上天決不負你這一片苦心的。
你與母親相見的時候,距今也不久了。
隻是前途還有一點兒小小魔障,隻要放定堅苦的心念,或可免得。
” 吳璋見是觀世音菩薩顯化指點,喜出望外,一骨碌從石上爬起,倒身下拜,謝了菩薩救命之恩。
菩薩道:“如今你可以過嶺去吧!時候也不早了,切記我剛才的話,不要忘懷。
我去了!” 說罷菩薩的法相就隐沒不見。
吳璋便尋路下山,剛到山麓,天色已經昏黑,恰有一座山神廟,便在裡面權宿一宵,次日黎明再走, 那時正是十二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