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嚴道徹聽少年說出落伽山人四字,就知道是菩薩現示,不覺倒身向空拜謝:拜罷起身,便命少年稍待,自己卻拿了那一束赤柽柳送到裡邊,說明就裡,叫家人快去煎給小官兒吃。
家中上下人等,聽說菩薩指示,都喜出望外,笑逐顔開,知道小官兒今番有救的了,自去煎煮。
道徹便去拿了五十兩銀子,送給那少年做酬勞,又說明他們所遇見的是觀世音菩薩,還問明了菩薩示相的地方。
那少年隻因多了一番嘴,奔跑了一趟,卻獲到白花花五十兩紋銀,怎不歡喜?道謝而去。
道徹重新入内,那時藥已煎好了,便灌給小官兒吃了一盞,隔了半個時辰,面部已斑斑點點地推出痧子來,當晚就推齊了,大家小心将護,一周時之後,漸漸地回了點,延醫調治,不久痊愈。
再說那少年回去,知道遇見了菩薩,便告知老者。
大家以為菩薩所傳的方藥,自然是靈應的,于是廣為傳布,患同樣病症的人家,争着如法泡制,果然十分靈驗,這一來真救了不少小兒的性命。
大家感激觀世音菩薩的大德,因此赤柽柳一物,便改名為觀音柳,紀念深思。
再說那嚴道徹在孫兒病好之後,便招工雇匠,大興土木,在辛峰之陽,菩薩當日示相之處,造起一座廟宇,題名為白衣庵,塑着白衣觀音的法像。
這位菩薩的手裡不拿楊枝,卻拈着一枝赤柽柳,作施舍之狀。
大家因為救護小兒,使能延年益壽,故稱為延命觀音。
這座白衣庵,當時香煙鼎盛,直傳到現在,依然矗立山腰,香煙不絕。
逢到二月、六月、九月三個十九日,四鄉八鎮的人都來燒香,盛況不下杭州三月的香市哩! 再說菩薩自傳了丹方之後,即便離了海虞,一路依江傍岸而行,到處廣行方便,拯拔衆生,但不輕易将真面目示人,故受惠的人也不盡知道她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那一日來到滄州地界,在一個小村子裡求宿。
她求宿到哪一家呢?也非無故,因看見她有瑞氣籠罩,故此去一瞻究竟。
走到那家門前,隻見裡邊走出一個婦人,面有憂容,手中拿着一個藥罐,出去傾藥渣。
觀世音菩薩那時已化作了一個中年婦人模樣,上前說道,“大嫂啊,我是過路之人,因天色已晚,無處存身,故特來向大嫂商量,願借一宿。
”那婦人道:“本來可以相留,現在因為婆婆有病,家中又沒有人手照顧不周,如何可以相留尊客?還是另投别家吧!”菩薩道:“别家都有男子,諸多不便,還望大嫂方便方便。
我也并不要大嫂照顧什麼,隻求一角之地,過這一夜,明早即便登程,決不有擾的啊!” 那婦人心地慈悲,見她是失路之人,不願絕人太甚,當下便答應了。
傾了藥渣,讓她到得裡邊,在竈下坐了,又向她說道;“鍋中有飯,壺中有茶,饑渴時不妨自用。
我去伏侍婆婆,等一會再來給你被褥。
”說罷自去,菩薩就在竈下存身。
現在,我且将這家人家來叙述一番。
她家姓汪,那婦人卻是劉氏,丈夫早已去世,隻留下她和一位年已七十的老婆婆。
幸而家中有些資财,還夠婆媳兩個度日。
劉氏對待婆婆十分孝敬,一切總是先意承旨,從不違拗,一向相安無事。
不料今番她婆婆病起來了,病的是呃逆,曆經大夫醫治,百藥無效,病勢一天重似一天,危險異常,劉氏十分着急。
她曾聽得人家講起到股療親的故事,說是極端靈驗的。
她當下便打定主意,也自割一片股肉去療治婆婆的危疾。
此際恰巧來了菩薩,堅拒不得,隻索讓她入内,将她安頓廚下。
劉氏便先去瞧看婆婆,見她呼呼熟睡
家中上下人等,聽說菩薩指示,都喜出望外,笑逐顔開,知道小官兒今番有救的了,自去煎煮。
道徹便去拿了五十兩銀子,送給那少年做酬勞,又說明他們所遇見的是觀世音菩薩,還問明了菩薩示相的地方。
那少年隻因多了一番嘴,奔跑了一趟,卻獲到白花花五十兩紋銀,怎不歡喜?道謝而去。
道徹重新入内,那時藥已煎好了,便灌給小官兒吃了一盞,隔了半個時辰,面部已斑斑點點地推出痧子來,當晚就推齊了,大家小心将護,一周時之後,漸漸地回了點,延醫調治,不久痊愈。
再說那少年回去,知道遇見了菩薩,便告知老者。
大家以為菩薩所傳的方藥,自然是靈應的,于是廣為傳布,患同樣病症的人家,争着如法泡制,果然十分靈驗,這一來真救了不少小兒的性命。
大家感激觀世音菩薩的大德,因此赤柽柳一物,便改名為觀音柳,紀念深思。
再說那嚴道徹在孫兒病好之後,便招工雇匠,大興土木,在辛峰之陽,菩薩當日示相之處,造起一座廟宇,題名為白衣庵,塑着白衣觀音的法像。
這位菩薩的手裡不拿楊枝,卻拈着一枝赤柽柳,作施舍之狀。
大家因為救護小兒,使能延年益壽,故稱為延命觀音。
這座白衣庵,當時香煙鼎盛,直傳到現在,依然矗立山腰,香煙不絕。
逢到二月、六月、九月三個十九日,四鄉八鎮的人都來燒香,盛況不下杭州三月的香市哩! 再說菩薩自傳了丹方之後,即便離了海虞,一路依江傍岸而行,到處廣行方便,拯拔衆生,但不輕易将真面目示人,故受惠的人也不盡知道她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那一日來到滄州地界,在一個小村子裡求宿。
她求宿到哪一家呢?也非無故,因看見她有瑞氣籠罩,故此去一瞻究竟。
走到那家門前,隻見裡邊走出一個婦人,面有憂容,手中拿着一個藥罐,出去傾藥渣。
觀世音菩薩那時已化作了一個中年婦人模樣,上前說道,“大嫂啊,我是過路之人,因天色已晚,無處存身,故特來向大嫂商量,願借一宿。
”那婦人道:“本來可以相留,現在因為婆婆有病,家中又沒有人手照顧不周,如何可以相留尊客?還是另投别家吧!”菩薩道:“别家都有男子,諸多不便,還望大嫂方便方便。
我也并不要大嫂照顧什麼,隻求一角之地,過這一夜,明早即便登程,決不有擾的啊!” 那婦人心地慈悲,見她是失路之人,不願絕人太甚,當下便答應了。
傾了藥渣,讓她到得裡邊,在竈下坐了,又向她說道;“鍋中有飯,壺中有茶,饑渴時不妨自用。
我去伏侍婆婆,等一會再來給你被褥。
”說罷自去,菩薩就在竈下存身。
現在,我且将這家人家來叙述一番。
她家姓汪,那婦人卻是劉氏,丈夫早已去世,隻留下她和一位年已七十的老婆婆。
幸而家中有些資财,還夠婆媳兩個度日。
劉氏對待婆婆十分孝敬,一切總是先意承旨,從不違拗,一向相安無事。
不料今番她婆婆病起來了,病的是呃逆,曆經大夫醫治,百藥無效,病勢一天重似一天,危險異常,劉氏十分着急。
她曾聽得人家講起到股療親的故事,說是極端靈驗的。
她當下便打定主意,也自割一片股肉去療治婆婆的危疾。
此際恰巧來了菩薩,堅拒不得,隻索讓她入内,将她安頓廚下。
劉氏便先去瞧看婆婆,見她呼呼熟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