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

關燈
話說保姆和永蓮聽了妙善大師一席話,都覺得心地光明,寒冷也就減了不少,打坐入定,過了一宿,次日仍舊前行,如此又走了三日。

     那天正走之際,忽然看見一座石牌坊,橫額上刻着“勝境”兩個大字。

     妙善大師道:“好了,好了!有到這一座牌坊,一定有修真之土或廟宇了。

    ” 于是三人又三步一拜地進了牌坊,又約摸走了一裡光景,隻見懸崖之上有一個很大的石室,石室裡面卻趺坐一位長眉老者,慈眉善目,寶相莊嚴。

     妙善大師向二人道:“遮莫是佛祖顯化,即不然獨自個在此修行,也一定是位有道高人。

    我們正該叩求他指示迷津呢!” 二人也同聲稱是,于是三衆直到石室裡,拜倒座下。

    妙善大師口稱;“活佛在上,弟子妙善等一行三人,從興林國來此朝山,拜求仙蹤聖迹,指渡迷津。

    一直到得此地,方得遇活佛,緣法湊巧,還望活佛大發慈悲,指示迷途,使得歸正道,那就受賜不盡了.” 長眉老者聽了這番話,方才睜開眼睛,向三人看了一看道,“善哉,善哉!難得你們三衆不辭跋涉之苦,老遠地來到此地,總算有緣。

    隻是我須問你,你既然抛撇了一切尊榮,皈依佛教,一志修行,可知佛家清修的本旨為的什麼?修成正果之後,你的願心又是如何?你且一一說來。

    ” 妙善大師道:“啟禀活佛,佛家清修的本旨,原隻是為人在世,并沒有一點自利之心。

    故佛祖身經百劫,為的也是替世人消除災障。

    至于弟子的願心,那麼将來萬一能夠脫卻凡胎時,誓必走盡十方三界,救度一切苦厄,使世人都歸正覺。

    未識弟子此志,尚合佛家宗旨否?” 長眉老者頻頻點首道:“畢竟有些來曆。

    可是你該知道,凡修真之人,成道有一定的地方,這也跳不出一個緣字的。

    你等今番雖然曆盡艱苦,跋涉到此,但據我看來,證道之所,卻并不在此。

    ” 妙善大師再拜道:“既蒙活佛指迷,實為萬幸,但弟子等所以來朝須彌,也有個原因。

    隻為當年在興林國時,有個多寶山修士樓那富律,曾經有過『欲成正果,必須求得此間的白蓮,方可證道』的話,故特地來朝。

    ” 長眉老者點頭微笑道:“原來是他在那裡弄這玄虛。

    但他不如此說,你們也不會到此地來,一路上的魔劫也不會曆盡,不曆盡這些魔劫,就不得證道,這也是一定不易的。

    ”妙善大師道:“大約那樓那富律特地指點弟子等到此拜見活佛,指點正覺的吧!” 長眉老者道:“總而言之,緣法所在,要逃也逃不掉的。

    如今索性待我來說與你聽吧!你前身本是慈航,隻是立意要救度世間苦厄,故轉劫入世,投到興林國,才有此根氣,如今塵劫将滿,不久證道。

    此間白蓮,原是有的,現在卻已有人替你移到南海普陀落迦山做了蓮台,備你後日受用。

    那邊紫竹林才是你的淨土,此間卻沒有你的緣分。

    至于蛻化的地方,卻還在于興林國中耶摩山金光明寺。

    這因為要借你的蛻化,使一班愚民知所感動,大家好一齊歸化佛門,免受一切苦厄。

    至于她們二人,因緣還沒有到,還得苦修幾時,但終究也得證果菩提的。

    ” 妙善大師道:“承蒙指點,感激不盡。

    敢請示活佛法号,以便供養贍禮。

    ” 長眉老者道:“這倒不必,好得将來你自會知道。

    隻我還有一件寶物送你。

    ”說着從懷中取出一個白玉淨瓶,遞與妙善大師道;“此瓶你可帶回去好好供着,但見瓶中有水,水中長出柳枝,那就是你成道之日。

    切記,切記!此地不可久留,如今你等可以去了。

    ”妙善大師接了那羊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