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

關燈
話說永蓮入魔愈深,忽見金甲天神,手執八棱金爪錘,闖進石洞,照定她頂門就打。

    她這一吓,真是非同小可,故“哎啊”一聲極叫,妙善大師等二人竟被她叫出定來,看她失張失緻的情形,便喊道,“永蓮!是怎的一回事,卻怪叫起來?” 永蓮到此才如大夢初覺,仔細看時,三個人好端端地坐在石洞之中,哪裡有什麼水火,更何來什麼天神?才悟一切都是幻象,便将頃間之事,向二人說明。

     妙善大師道:“永蓮啊,你如何又走了這遭魔來?這怕是日間受下蟒蛇的驚恐,故心神才收不攏來,以至如此。

    幸而有金甲天神将你驚醒,否則要多損幾分功行呢!”永蓮連連稱是。

    其時天色已經黎明,三人便收拾了一切,出了石洞,覓路上山,沿途彩些野果充饑。

    走到日中時候,忽遠遠望見有一頭大白人熊,迎面走來,似乎還沒看見三人。

     妙善大師便牽着二人,一同逃到樹林中去,悄悄地道:“我們躲避得過最好,如躲不過時,大家倒卧地上,屏住氣息,扮作死人模樣,切不可呼吸動彈,或者可以避過此難。

    ” 那白熊走到林子相近的地方,聞得人氣,就四下裡找尋。

    她三人看見,早已倒卧在地上,屏氣扮死.那白熊一路尋到林中,一見三個,便卻立住不動,注視了半晌,見她們無聲無息,一動不動,真的當成死人,便“哼哼”地叫了幾聲,表示它的失望,然後踱将過去,頭也不回一直走了。

    妙善睜眼看白熊去得遠了,才招呼二人起來。

     原來人熊一物,最忌的便是死人,一見了死屍,它再也不肯走近。

    妙善大師知道它這種脾氣,故用此法來解厄。

     當下三人仍出了樹林,依路上行,又走了五、七裡,三人走得口幹舌燥,疲倦已極,恰好有一條山澗當前。

     妙善大師道:“且坐着歇息一會,待舀些水吃了再走。

    ” 于是大家倚石而坐,永蓮便取了缽盂,到澗中去舀了半缽盂清水,先遞給妙善大師吃了幾口,餘下的和保姆分吃了,也席地坐下,拾着小石塊向澗中抛擲着,看那水花飛濺來取樂。

     妙善大師看了,含笑說道:“永蓮呀,石擊水飛,這其中也含有禅機啊!你可參得透嗎?”永蓮道:“敢請大師先說。

    ” 妙善大師說:“水本是靜的,被你石子一激,便變成為動,飛濺起來,一動一靜,這裡邊便是造化之機。

    ” 永蓮道;“不對,不對!水原是動的。

    你不看,就不是我用石子去擊,也兀自晝夜不停地流着嗎?石頭才是靜的。

    要不是我去抛擲,它決不會自己飛躍到澗中去哩!” 妙善大師頻頻點首,連稱:“善哉,善哉!” 正在此時,忽平空飛來一塊石子,“撲”地打在永蓮額角上。

    她很奇怪地說道;“靜的也動了,動的諒來終會靜的啊!”妙善大師道:“這才又觀透一層哩!” 她們正在談論禅理,忽對澗“吱、吱、吱”地跳出一群猕猴來。

    永蓮才悟剛才一塊石子,是猴子打過來的. 那群猴因見永蓮抛石擊水,它們就抛石來擊人。

    你想,這邊三個人,如何經得起三、五十個猴子的抛擊? 永蓮、保姆二人站起身來,欲待奔逃,妙善大師道:“莫跑,莫跑!我等一跑,猴子就追上來,它們腳步敏捷,我們終是跑不了,那時反要被它們所困,不易對付。

    我想猴子這件東西,生性最靈,更喜歡學人的動作。

    我等三人不妨一字兒排着,向前途進行,走三步拜一拜。

    猴子如其學我等的行動,雖在後面跟上來,也不怕它們再來傷害我們了。

    ”當下大家依言,果然排成一字兒,三步一拜地向前走。

    那群猴子見她們如此,以為好耍子,果真學起樣來,也一路走着拜着,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