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耶摩山下,經妙善大師濟貧救苦之後,已成為一個市鎮相仿。
一班貧苦的人們,做做小本經紀,倒也足資餬口,安居樂業,都出于妙善大師一人所賜,故大家對她的信仰,自然洛外堅誠。
她的講經說法,深入人心,也格外來得容易,不久便變成一個小模型的佛國。
妙善大師見了如此情形,怎麼不喜?就是永蓮的功行,也一日千裡有顯著的進境。
有一天,她告訴妙善大師道;“我昨日夜間,在禅房打坐,忽然似夢非夢,好象神魂出舍一般,一路上飄飄蕩蕩,向東方過去。
不知有幾千百裡,才見許多百姓聚集海濱,困苦流離,一個個面有菜色。
我便向他們詢問,為何如此困苦?他們争着說道:『我們這一群人,四方萬國之民都在裡面。
隻因中原戰伐連年,鬧得男不能耕,女不能織,就此無衣無食,還不免刀兵之禍。
不得已逃亡到此,雖然受些困苦,殺身之禍不會再遭,比了在故土時,已有天淵之别了。
』我看他們拿樹皮草根充饑,敗絮箬葉蔽體,比了我們耶摩山下的百姓,确有天堂地獄之判。
隻可憐那邊沒有一位慈悲的大師,救拔他們的苦厄!又不能将那班困苦百姓,立刻移到耶摩山下,同沐我佛的恩光!但于臨别時,曾告訴過他們,若要尋覓樂土,除非到西方興林國。
耶摩山下金光明寺中,受佛的庇蔭,才會免掉你們的魔難。
我說過了這幾句話,正待尋舊路西歸,不料一陣狂風過處,飛沙走石,那一班困苦的百姓,忽然一個個都變作虎狼,向我撲來。
我正着急,卻有人喊道,『永蓮,永蓮!你走魔了!』我聽了此話,心神才又收攝,睜眼看時,卻是保姆奶奶在旁聲喚。
這不知是何景象,還望大師慈悲見告。
” 妙善大師闖言,合十當胸道:“善哉,善哉!永蓮呀!倒看不出你功行如此迅速,已居然能入定了。
這入定一事,就是坐禅的功行到家,神魂出舍,離開了自己的軀殼,遍遊十方世界,下可觀看塵世的煩惱,上可見到佛國的清淨,無往不可。
你能夠入定,自是可喜!但入定須志心澄念,一念不生,六賊外魔,方不緻來擾;若興一念,外魔立刻應念而至。
若興了邪惡之念,六賊齊來,會擾得你不能出定,彼因坐禅而成為瘋癡病廢的,就隻為此緣故。
你在定中見到的種種情形,覺得可憫,便發慈悲心,指示他們出路,這原是善念。
隻不合指點他們到這裡來,因此就不免有些兒自私之心。
隻此一念,故就招了外魔,發現了後來許多可怖景象。
好險呀!若不遇奶奶觀透走了魔,一時還不得出定呢!永蓮啊,你往後去須要小心在意,切不可胡思亂想,須知這是入道的緊要關頭,失之毫厘,謬以千裡的啊!” 永蓮合十謝丁指教之恩,卻又問道;“往常聽大師說法,如何不曾聞得這些妙旨,卻是為何?又不知由此入道,還要經過如何的程序?敢乞指示。
” 妙善大師道:“永蓮呀,你有所不知。
平日間聽我說法的人,都是些愚蒙未啟之輩,若就拿這種深奧的道理去講給他們聽,非但如對牛彈琴,白費心機,并且反而去将他們的心竅閉塞,永遠沒有開鑿的希望。
故我向這班人說法,先求正他們的心志。
心志正了,方寸靈台間自然光明。
愚蒙既啟之後,再與他們講求入道的機關,那才易于領悟呢!這是我向日不曾講過入定的緣故。
“至于由入定而達到證果的程序,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似乎可說,實不可說。
入定一回事,不過是有了相當功行,神魂能出舍,遍遊十方,但是還不能脫離軀殼。
若是入了定無法出
一班貧苦的人們,做做小本經紀,倒也足資餬口,安居樂業,都出于妙善大師一人所賜,故大家對她的信仰,自然洛外堅誠。
她的講經說法,深入人心,也格外來得容易,不久便變成一個小模型的佛國。
妙善大師見了如此情形,怎麼不喜?就是永蓮的功行,也一日千裡有顯著的進境。
有一天,她告訴妙善大師道;“我昨日夜間,在禅房打坐,忽然似夢非夢,好象神魂出舍一般,一路上飄飄蕩蕩,向東方過去。
不知有幾千百裡,才見許多百姓聚集海濱,困苦流離,一個個面有菜色。
我便向他們詢問,為何如此困苦?他們争着說道:『我們這一群人,四方萬國之民都在裡面。
隻因中原戰伐連年,鬧得男不能耕,女不能織,就此無衣無食,還不免刀兵之禍。
不得已逃亡到此,雖然受些困苦,殺身之禍不會再遭,比了在故土時,已有天淵之别了。
』我看他們拿樹皮草根充饑,敗絮箬葉蔽體,比了我們耶摩山下的百姓,确有天堂地獄之判。
隻可憐那邊沒有一位慈悲的大師,救拔他們的苦厄!又不能将那班困苦百姓,立刻移到耶摩山下,同沐我佛的恩光!但于臨别時,曾告訴過他們,若要尋覓樂土,除非到西方興林國。
耶摩山下金光明寺中,受佛的庇蔭,才會免掉你們的魔難。
我說過了這幾句話,正待尋舊路西歸,不料一陣狂風過處,飛沙走石,那一班困苦的百姓,忽然一個個都變作虎狼,向我撲來。
我正着急,卻有人喊道,『永蓮,永蓮!你走魔了!』我聽了此話,心神才又收攝,睜眼看時,卻是保姆奶奶在旁聲喚。
這不知是何景象,還望大師慈悲見告。
” 妙善大師闖言,合十當胸道:“善哉,善哉!永蓮呀!倒看不出你功行如此迅速,已居然能入定了。
這入定一事,就是坐禅的功行到家,神魂出舍,離開了自己的軀殼,遍遊十方世界,下可觀看塵世的煩惱,上可見到佛國的清淨,無往不可。
你能夠入定,自是可喜!但入定須志心澄念,一念不生,六賊外魔,方不緻來擾;若興一念,外魔立刻應念而至。
若興了邪惡之念,六賊齊來,會擾得你不能出定,彼因坐禅而成為瘋癡病廢的,就隻為此緣故。
你在定中見到的種種情形,覺得可憫,便發慈悲心,指示他們出路,這原是善念。
隻不合指點他們到這裡來,因此就不免有些兒自私之心。
隻此一念,故就招了外魔,發現了後來許多可怖景象。
好險呀!若不遇奶奶觀透走了魔,一時還不得出定呢!永蓮啊,你往後去須要小心在意,切不可胡思亂想,須知這是入道的緊要關頭,失之毫厘,謬以千裡的啊!” 永蓮合十謝丁指教之恩,卻又問道;“往常聽大師說法,如何不曾聞得這些妙旨,卻是為何?又不知由此入道,還要經過如何的程序?敢乞指示。
” 妙善大師道:“永蓮呀,你有所不知。
平日間聽我說法的人,都是些愚蒙未啟之輩,若就拿這種深奧的道理去講給他們聽,非但如對牛彈琴,白費心機,并且反而去将他們的心竅閉塞,永遠沒有開鑿的希望。
故我向這班人說法,先求正他們的心志。
心志正了,方寸靈台間自然光明。
愚蒙既啟之後,再與他們講求入道的機關,那才易于領悟呢!這是我向日不曾講過入定的緣故。
“至于由入定而達到證果的程序,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似乎可說,實不可說。
入定一回事,不過是有了相當功行,神魂能出舍,遍遊十方,但是還不能脫離軀殼。
若是入了定無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