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

關燈
話說一班群衆,因為要瞻仰妙善公主的玉容,故她足迹所經,大家都如水浪一般地湧過去,畢竟人數太多了,花木雕欄之類,不免受到損傷。

    這并不是群衆的不顧公德,卻因此更見他們對于公主的熱情。

    後來聽說是國王駕到,大家恐幹犯嚴威,方才紛紛散去,其實此時妙莊王方才出宮哩! 妙善公主聽得父王駕到,即忙站起身來,帶領了一班尼僧,魚貫地出了禅堂,一直來到山門,預備接駕。

    大約候了一個時辰,才見清道的飛騎趕到,接着護衛執事蜂擁而來,提爐香袅,禦蓋風搖,王駕已到,大臣追随于後。

    三位公主帶了一衆尼僧,當道跪拜迎駕,那班觀禮的百姓,也都匍甸道旁,肅靜無嘩。

    妙莊王的禦辇,直到天王殿前停下,出了辇,便徑往禅堂休息,衆大臣都在外邊侍候,三位公主又重新見過駕,分侍左右。

    坐了一會,妙莊王使命各殿點齊清香明燭,待我先行拈香,然後替三公主剃度。

    下面一聲答應,隔不多時,報說已預備停妥。

     妙莊王便起身,帶了三位公主先行來到正殿,文武百官後随。

    正殿拈過香,又到羅漢堂,又到伽藍閣,都拈過了。

    其餘天王殿等處,派各大臣代拈,然後回到大雄寶殿。

     一班尼僧已撞鐘擊鼓,朗聲念佛,妙莊王在偏首裡坐下。

    妙音公主站立上首,手中捧定玉盤,盤中放着一把鋒利金刀;妙元公主站在下首,手中捧定一個缽盂,盂中盛着半盂清水;保姆、永蓮也分立兩旁,一個手中捧着黃色袈裟,一個手中拿着僧鞋僧帽;大家都凝神摒息,眼觀鼻,鼻觀心,寂靜無聲。

    那時三公主已到僧房中換了平民服飾,雜在尼僧隊中,一同念着法贊。

    觀象官上殿,奏稱良辰已到,妙莊王便命宣妙善公主上殿,奉行大典。

    那時,自有執事人等打着一對長幡,攜着一對提爐,到尼僧隊裡引了三公主來到妙莊王面前,跪拜如儀。

     妙莊王開言道:“兒啊!此時我和你還是父女,隔一會就是陌路人了!但願你出家之後,堅心修行,光大佛門,使後世敬仰。

    更願你能夠得道正果,肉身成佛!更願廣布佛法,救度世人!如今你且到佛祖跟前去虔誠發過願心,然後待為父的替你剃度。

    ” 公主又拜了三拜,站起身來,走到佛座之前,倒身下拜,默默通誠祝告,發過了願心。

    然後回到妙莊王跟前跪下,妙莊王在白玉盤中取過金刀,一面将妙善公主的頭發向四下分開,使披下露出頂門,一面就在她頂門上剃了三刀。

    這麼一來,不由他一陣心酸,兩股熱淚,破眶而出,手中的刀,震震欲墜,再也說不出半句話來。

    旁邊的執事尼僧,見了如此情形,生怕金刀堕地,便跪上一步,在妙莊王手中接過刀來:将妙善公主的頭發,一陣“蘇蘇”地剃,瞬息之間,已變成一個光頭。

    妙莊王于是又在二公主手裡取過手巾,從缽盂中蘸了清水.在光頭上揩拭一周,又親自取過袈裟,替她披上,又賜了僧帽。

    妙善當場換好,合十拜過了妙莊王,站起身來重又參拜佛祖.此時她竟與衆尼僧一般無二。

     妙莊王睹此情形,不忍久留,便命排駕回宮,二位公主跟随在後。

    妙善率領群尼,一直送到天王殿外,各各匍匐于地。

     妙善口稱:“貧尼妙善率領合寺僧尼,恭送我王禦駕,願我王萬壽無疆!”妙莊王與兩位公主,一聽如此稱呼,心上又不由得一陣說不出的難受,話也哽住了說不出,隻将手招了一招,各自登辇而去。

    妙善見他們去遠了,才站起身來,帶領群尼回到寺中不表。

     再說那一班觀禮的百姓們,見如此大典已告完畢,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