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葉法善虔谒張果老 呂純陽三試白牡丹

關燈
番,也不枉他前生和我這一段緣份兒。

    ” 張仙聽說,這才恍然大悟道:“我就料你終有些子道理在内,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那就不怪你和他做起情人來了。

    ”呂祖又道:“不瞞師叔說,我已試了他兩次了。

    第一次,是試他這人良心如何。

    因他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挾持生母狠辣的手段。

    這等心腸,就非人情所宜。

    但那時他是為自衛計,卻還情有可原。

    我便和他打得很熱。

    一天,裝着急病要死。

    看他哭哭啼啼,請醫問蔔,那樣子真是很誠懇的。

    ”張仙聽了,大笑道:“你上當了。

    這等地方,哪有真心待人的。

    他那啼哭着忙,看是非常懇切,其實還是一種灌迷湯的手段罷了。

    ”呂祖不等他說完,就搖頭笑道:“師叔太克己了。

    這等妓女手段,隻能哄得别人。

    若連我們神仙,都可以騙得過去,那就……那就……”說了兩個“那就”,張仙又接下去笑道:“那就什麼?那就成了神仙中的妓女了。

    ”一句話,引得呂祖大笑起來。

    又道:“第二次,我又設法試他的膽量,可有拼得性命的決心?這一試,居然也使我非常惬意。

    今後我就要進行第三試了。

    ” 張仙笑道:“你這也不是神仙度凡人,也不像公子玩妓女,倒是國家考試人才了。

    我倒替你耽着一件心事,似你這種方法,在你自謂别有苦心,單怕千秋萬世之後,後人把你的意思,以訛傳訛的,變個樣兒,竟會說呂純陽三戲白牡丹。

    形于歌曲,扮為戲劇,白發老妪,黃口稚童,當作神仙風流的豔史,永遠傳說起來,看你可能受得受不得?”呂祖笑道:“别人是不會這樣胡鬧的。

    除非你這位師叔,要開起我小侄的玩笑來。

    隻要你一句話兒,流傳下去,馬上可以變三試為三戲。

    好在小侄隻抱實際利人的宗旨,本身名節,但求本心無愧,好歹都非所計。

    再說風流神仙四字,何等不好,神仙難得風流,風流之人安得成仙?今小侄竟能以神仙而風流,風流而兼為神仙,豈非自有神仙以來第一佳話麼?小侄倒也非常願意領受這個美号咧。

    ”張仙大笑道:“好好,我一定成你之志,替你揚個風流之名于後世吧。

    ”說得呂祖也大笑起來。

     後來八仙聚會,張仙把此話說與大衆聽了。

    其中藍采和最頑皮,韓湘子也好耍,竟替他造下一段神仙趣史,名為“呂純陽三戲白牡丹”。

    内中大緻說,呂祖生性潇灑,是神仙中最風流不羁的人。

    曾在洛陽遇妓女白牡丹。

    呂祖見而悅之,遂與交好。

    呂祖是純陽之體,能久戰不洩。

    白牡丹也是風塵健将,既愛呂祖之貌,複嘗其房事之勇,相交頗得,但終疑其不洩之故。

    後來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等雲遊至洛陽,聞知其事,遂化為凡人,對白牡丹說道:“你所交之客,可有異于常人?”白牡丹正因心有疑惑,苦于無從探問,既見三仙問及,即行舉實相告。

    三仙因對他說明,此客是呂仙化身,如得他洩精一次,當可度。

    白牡丹急求其法。

    三仙因教以交合之時,在呂仙肋下,用力摳住,勿令避開,如此便可使他一洩。

    白牡丹如言試之,果然。

    呂祖驚而一算,方知被三仙捉弄。

    還喜他是純陽之體,不生何種影響。

    若遇他仙,真将堕入輪回了。

    呂祖因白牡丹能得自己之精,雖出三仙教導,究竟不算無緣,便度他出世,成為地仙雲雲。

     這原是韓、藍二仙一時遊戲之作,而後人竟信為真實。

    果如張仙所言,形于詩歌,扮為雜劇,弄得婦孺皆知。

    而呂祖之風流神仙,乃真為世所豔稱。

    其實内中情節,顯然有不通之處。

    在同道中互相戲谑,原無不可。

    若出之凡夫之口,非但不敬,也且為道人所笑,甚無謂也。

    因此後人又有三戲白牡丹為另一呂洞賓,與呂祖無關之說,以相糾正。

    此說自具苦心,未可厚非,但終非根本糾誤之法。

    唯本書作者,從許多秘籍中探考而得三試故事,兼知訛傳三戲之故,亟為詳述其事。

    庶幾從今以後,不緻再有那種誣聖不敬的傳述了。

     再說,呂祖把兩試白牡丹之事,告訴張仙。

    張仙問他三試之法。

    呂祖笑道:“這等事情,要随機生發,哪有一定之理。

    如今要請教師叔怎樣脫離朝綱呢?”張仙歎息道:“自我入朝任當今國師以來,轉瞬在陽世過了二十多年了。

    眼見天子昏淫日甚。

    請了我來,除了高興時候談幾句空言無補的道經以外,便是請我玩些把戲,給大家玩笑一陣。

    其中更有一事,使我萬難再留的是,那個狐兒投生的安祿山,竟然渎亂宮闱,幹出許多猥鄙之事。

    天子不明,反把他當作幹兒子。

    種種可羞可恥之事,使我萬萬看不過去,忍不下去。

    照我本心,恨不得将他立刻處死。

    問他從前如何說法,怎麼一入人間,就這樣肆意妄為起來?但他既然是應劫而生,我又如何去收拾他呢?好在我本早要脫身,還是趁早走開,不見不聞,倒也幹淨。

    賢侄,你看此事如何?” 呂祖聽了,神機一運,笑道:“師叔可曾算過幾時可以回山複旨?”張仙道:“倒還不曾推排到此。

    ”呂祖笑道:“小侄已替師叔算準,大約三五天内,必可離朝下野。

    但須收一徒弟回去。

    師叔将此話放在肚裡,自有速驗。

    ”張仙聽了,也沒說什麼。

    未知呂祖如何三試白牡丹,張仙何日回山,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