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倒騎驢背果老顯靈應 追償俗債呂祖度情人

關燈
卻說唐明皇自請得張果大仙為國師之後,先時倒也虔心誠意的請教些玄門大道。

    後來惑于酒色,連國家大事都懶得顧問,哪裡還有修仙了道之心。

    隻因張仙有許多神奇聖迹,每值高興時,就将他請來玩些把戲耍耍。

     有一次,明皇見張仙騎的驢子十分神駿。

    張仙每次出門,總是倒騎而行,甚以為異,特請騎驢入宮,在那禦花園内遊騁一番。

    張仙本忠孝之心,對于天子,無時不存敬畏。

    天子之命,自然不敢有違。

    當下奉诏入園,先在各處倒騎驢子,兜了一個大圈兒,他這驢子也奇,并不要他回頭指導,自能順他心之所至,忽快忽慢,按程跑去,從來不得有誤。

    跑了一會兒,天子宣他入宮賜宴,命将驢子系在園内,喂以食料。

    張仙辭道:“臣驢向不用食料,至多賜水一杯足矣。

    ”天子準奏,命内侍牽去飲去,一面設宴與張仙對酌。

    談了一會兒,天子托故辭開,命群臣陪宴。

    自己卻悄悄跑去看那驢子。

    據内侍奏稱,驢子飲了一杯清水,便不肯喝了。

     天子即命賜他喝酒。

    内侍扛上一大壇陳酒,給驢子喝。

    驢子喝了一口,覺有異味,便不肯再喝。

    天子怒道:“它不喝酒,就将它砍了。

    ”驢子聞谕,不等内侍強灌,竟自擡起頭,兩足捧壇,汨汨如流,把一壇好酒,一齊喝了下去,立刻跪着,舉起兩隻前腿,向天子作拜謝的形狀。

    天子大喜,正要獎賞它幾句,不防驢子的酒性大作,身子一軟一軟,懶洋洋地向着側邊橫倒下去。

    内侍連連喝它,也不起來,踢它一腳,也不動彈,卻聽得拍的一聲,好似踢在紙殼兒上。

    天子大異,自己走上前去,連踢兩腳,也是連着兩聲響,真像踢在紙質制成的對象上頭一般,不覺又奇又笑。

    再瞧那驢子時,卻已橫挺在地上,兩眼白瞪,氣息毫無,原來已是壽終歸天了。

     天子此時倒也有些慌張,忙問:“你們瞧瞧,可有救沒有?要如沒救時,趕快将它埋了,等會兒老道查起來時,就說逃走了吧。

    不要對他說出真話來,使他瞧得我們都是好玩的孩子氣。

    ”一語未了,一個内侍已将驢子一手拉起來,怪聲大叫:“這驢子是假的,是一頭紙驢子。

    ”天子也吃了一驚,定睛一看,可不是,真是一頭紙糊的驢子。

    不覺哈哈大笑道:“這老道也忒會玩兒,拿這紙糊的驢子哄人。

    要不是灌它這一壇好酒,險些都上他的當。

    你們把這驢子帶着,随朕同去問那老道去。

    ”于是天子在前,衆内侍在後,拖着那頭紙驢,一直來到張仙面前。

    天子笑道:“你這老道好會哄人,怎麼把一頭紙驢子,騎進朕的宮中來。

    ”張仙慌忙俯伏奏道:“臣所乘本系紙驢,賴臣些小技能,混充真驢,經陛下用酒灌醉,則真相畢露,猶之世俗所稱,紙糊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所以天下事唯真為可貴。

    虛僞之事,不足道也。

    ”天子聽了,笑道:“卿可謂善于諷刺。

    請問紙糊的老虎,也能使它行動嗎?”張仙奏道:“總是憑借一點道法。

    虎之與驢,有何分别?”天子即命用紙制成一虎,令張仙試之。

    張仙奏道:“不必制成,即随意取一張白紙,加以咒語,立可成虎。

    ”天子大喜,立令試為。

     張仙取紙入握,盡力揉搓了一陣,念念有詞,撇手放去,喝聲疾,隻見一隻斑斓猛虎,張牙舞爪,在殿下跳着。

    天子恐它上來,急問:“此虎可能傷人?”張仙奏道:“紙驢既能行路,紙虎安見不能傷人?”天子心中害怕,忙道:“卿道法高明,神通廣大,真是可佩可敬!如今請将此紙虎收起,免它野性發作,誤傷人命。

    ”張仙道:“有臣在此,何懼假虎作祟。

    ”說罷,揮手作勢,紙虎立仆。

    天子和衆臣明明都見虎雖死,還是虎的形狀。

    張仙卻說已變回一團白紙了。

    此外唯葉法師也能瞧得出是個小小的紙團兒。

    張仙不禁一笑,親自收回,放入手中,又輕輕地攤了開來,這才完全回複了一張白紙。

     又一次,天子聞他酒量極好,有心将他灌醉,便于酒中置藥,強令飲滿十壺。

    張仙跪奏道:“臣的酒量實小,過飲必緻失儀。

    陛下必賜一醉,臣有一徒弟,可以代飲。

    如蒙恩準,即召來面試。

    ”天子問弟子安在?張仙向天一招手,即聞轟然一聲,一個清俊的小道士自殿角飛下,宛如鳥堕。

    天子大喜,召問數語,對答從容,儀節娴熟,天子甚愛之,即命賜酒。

    道童一氣連飲十壺,毫無醉容。

    再賜十觥,也一氣喝幹。

    天子笑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