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鳴鶴峰見師父 天平山訪狐仙
關燈
小
中
大
烏雲,依然現出一輪皎月,比以前格外精采得多。
鶴兒慌又跪拜。
從這晚起,它也不再哀鳴了,也不在山中閑走了。
呆呆孜孜眼巴巴地等到八月十五日那天,天色剛晚下來,就急急忙忙遵照嫦娥所指地點,趕下山去,在那山坳内外,飛一會兒,踱一會兒,再向天上山下,四面八方,瞧望一會兒。
好容易盼到申時過後,心中想道:“這總該來了吧?”這時它連踱來飛去都不敢了,隻蹲在一處較高的地方,既可以上望,又可以俯瞰,專待仙師來到,便好恭謹迎迓。
哪知等了許多時,看看未時都要快完了,哪裡見個什麼人影兒?鶴兒不覺心中發起毛來:“莫非是嫦娥誤說了時間?不要是今天上午的申未之交,我卻失于迎接。
因此兩位仙師便怪我不誠,不肯和我相見了麼?”想到這裡,不覺入了魔道,忽又疑惑是自己聽錯了嫦娥的話。
那麼這輕慢之責,還在我自己身上。
深悔今天上午申時為什麼不出來瞧望一趟,竟把千年難得的機緣,輕輕地錯過,豈不是可痛可惜!如此一想,幾乎要向崖下一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
正在彷徨悲苦之時,忽聽耳中又有人笑道:“男兒作事,為什麼偏喜歡淌眼抹淚的?看那婆婆媽媽的樣子,豈不可愧可笑?”鶴兒一聽人聲,便知事情有了指望,也不管什麼人?說的是什麼話?慌忙蜷着兩條長腿子,伏在石上叩頭有聲,大呼:“仙師救我!仙師救我!”又聽耳中笑道:“你也忒老實了。
我既對你這般說了,自然還你兩位仙師。
急些什麼?你兩位仙師,卻是師徒兩位,做老師的即是徒弟,從前的學生。
而眼前的學生卻是老師,從前的師父。
他倆是互為師徒的,也算自有神仙以來未有的佳話。
如今老師叫锺離權,外号雲房先生。
學生叫呂岩,字洞賓,是新近出家,剛從廬山就何仙姑學的天遁劍法。
師徒倆在三年之前,已有成約,約在此地相會。
他倆都該做你的師父,所以說是兩位仙師哪。
”鶴兒聽了,才知道說話的又是嫦娥,不勝欣慰。
嫦娥又把锺、呂二仙從前的關系,說了一回。
最後說到:“二仙本定此時可到,為因呂仙學成劍法,缺少好劍使用,他師父便帶他先到姑胥一轉。
因同道張果先生雲遊吳越,望見姑胥地方隐隐有劍氣出現,曾至各大名山尋訪,訪得氣所從來,乃在城外天平山内,被一妖人守住,不肯放它出世。
但妖人自己也不能動用它。
張仙和他商量再四,不得頭緒,便去告訴锺仙。
锺仙卻已知道此劍應歸呂仙所得。
實在還不止一劍,應用起來,可分雌雄二劍,據說是吳越時幹将、莫邪夫妻所煉。
本為二劍,後來輾轉分散民間,至漢朝末年,被一狐妖拾得幹将。
于是到處訪尋莫邪,終究給他訪着,二劍歸于一手。
一夜,忽聞室中有男女對語之聲,繼之以劍聲铮铮,劍光閃爍。
到次晨一看,二劍已合為一。
狐妖大懼,以為神物,将去藏于天平山下。
自己便在山中覓一洞府,親自守護,即張仙所說的妖人。
張仙也知道呂仙的來曆,聞他學劍已成,情願陪同他們師徒前去取劍。
因此他們到此,怕要遲一步兒。
呂仙原打算先來此地,把你的事情辦了,再去取劍,免得你引頸懸望。
怎奈張仙另有祖師法旨,須去京中一走,責任更為重大,隻好先去取劍。
他可早早入京,隻好委屈你多等一下。
方才我也站在雲頭,替你發急。
後來仍是鐵拐仙師派人通信于我,叫我再來通知你一聲。
大約他們最遲不出黎明,必可趕到此地。
” 一語來了,忽聽半空中虎嘯之聲。
嫦娥笑道:“來了來了。
這虎便是锺離權做小孩子時候,收伏下來。
鐵拐先生替他養在少室山中,如今方送還他,做個坐騎。
現在神仙中騎虎的,隻有他一位,不是他到來,還有誰呢?”一面說着,一面早已現身出來。
同時天上飛下一五色祥雲,将他四圍擁住。
他便攜了鶴頸,立着等候。
果然虎聲漸近,頭上一派烏雲,全被沖散。
光華皎潔的月光之下,下來兩位仙人,同騎一頭斑斓猙獰的猛虎。
二仙先向嫦娥行禮,呂仙把猛虎系在樹上。
嫦娥引那鶴兒向二位叩頭。
锺離權笑撫鶴頸道:“倒難為你,貶谪數百年,未昧本真,前程未可量也。
”鶴兒又感又悲,細訴谪居景象。
二仙都道:“前事都已盡知,不必再述。
如今又要帶你到人間一走,你可願意?”鶴兒叩首道:“仙師栽植弟子,焉有不願之理?”二仙颔之以首。
嫦娥動問取劍之事,呂洞賓把所得寶劍給他瞧看。
嫦娥接了過來,這一遞一接之間,覺有萬道寒光,霍霍閃動。
一種英華之氣,直沖霄漢之上,連嫦娥的月光,也東搖西蕩的晃了幾晃。
锺離權慌忙伸出一隻手,在劍尖上隻一拂,方才光斂氣平,月色安定如常。
嫦娥笑道:“了不得,你有了這劍,簡直可以毀滅我的月宮,這還了得?”一句話,說得二仙和鶴都笑起來。
嫦娥問道:“這劍自來就有這等厲害麼?為什麼從前沒有聽說過?”锺離權笑道:“平常兵器,用久則壞。
有種寶劍,系神仙親煉五金之英制成。
越到日久,越有光彩。
至于此劍,雖非神仙所制,而所采金質,乃上古所遺九州島鐵鑄的一點精氣,麗于金英,再加生人精血而成。
出世之日,已能飛劍取人。
退後幹将又以身殉
鶴兒慌又跪拜。
從這晚起,它也不再哀鳴了,也不在山中閑走了。
呆呆孜孜眼巴巴地等到八月十五日那天,天色剛晚下來,就急急忙忙遵照嫦娥所指地點,趕下山去,在那山坳内外,飛一會兒,踱一會兒,再向天上山下,四面八方,瞧望一會兒。
好容易盼到申時過後,心中想道:“這總該來了吧?”這時它連踱來飛去都不敢了,隻蹲在一處較高的地方,既可以上望,又可以俯瞰,專待仙師來到,便好恭謹迎迓。
哪知等了許多時,看看未時都要快完了,哪裡見個什麼人影兒?鶴兒不覺心中發起毛來:“莫非是嫦娥誤說了時間?不要是今天上午的申未之交,我卻失于迎接。
因此兩位仙師便怪我不誠,不肯和我相見了麼?”想到這裡,不覺入了魔道,忽又疑惑是自己聽錯了嫦娥的話。
那麼這輕慢之責,還在我自己身上。
深悔今天上午申時為什麼不出來瞧望一趟,竟把千年難得的機緣,輕輕地錯過,豈不是可痛可惜!如此一想,幾乎要向崖下一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
正在彷徨悲苦之時,忽聽耳中又有人笑道:“男兒作事,為什麼偏喜歡淌眼抹淚的?看那婆婆媽媽的樣子,豈不可愧可笑?”鶴兒一聽人聲,便知事情有了指望,也不管什麼人?說的是什麼話?慌忙蜷着兩條長腿子,伏在石上叩頭有聲,大呼:“仙師救我!仙師救我!”又聽耳中笑道:“你也忒老實了。
我既對你這般說了,自然還你兩位仙師。
急些什麼?你兩位仙師,卻是師徒兩位,做老師的即是徒弟,從前的學生。
而眼前的學生卻是老師,從前的師父。
他倆是互為師徒的,也算自有神仙以來未有的佳話。
如今老師叫锺離權,外号雲房先生。
學生叫呂岩,字洞賓,是新近出家,剛從廬山就何仙姑學的天遁劍法。
師徒倆在三年之前,已有成約,約在此地相會。
他倆都該做你的師父,所以說是兩位仙師哪。
”鶴兒聽了,才知道說話的又是嫦娥,不勝欣慰。
嫦娥又把锺、呂二仙從前的關系,說了一回。
最後說到:“二仙本定此時可到,為因呂仙學成劍法,缺少好劍使用,他師父便帶他先到姑胥一轉。
因同道張果先生雲遊吳越,望見姑胥地方隐隐有劍氣出現,曾至各大名山尋訪,訪得氣所從來,乃在城外天平山内,被一妖人守住,不肯放它出世。
但妖人自己也不能動用它。
張仙和他商量再四,不得頭緒,便去告訴锺仙。
锺仙卻已知道此劍應歸呂仙所得。
實在還不止一劍,應用起來,可分雌雄二劍,據說是吳越時幹将、莫邪夫妻所煉。
本為二劍,後來輾轉分散民間,至漢朝末年,被一狐妖拾得幹将。
于是到處訪尋莫邪,終究給他訪着,二劍歸于一手。
一夜,忽聞室中有男女對語之聲,繼之以劍聲铮铮,劍光閃爍。
到次晨一看,二劍已合為一。
狐妖大懼,以為神物,将去藏于天平山下。
自己便在山中覓一洞府,親自守護,即張仙所說的妖人。
張仙也知道呂仙的來曆,聞他學劍已成,情願陪同他們師徒前去取劍。
因此他們到此,怕要遲一步兒。
呂仙原打算先來此地,把你的事情辦了,再去取劍,免得你引頸懸望。
怎奈張仙另有祖師法旨,須去京中一走,責任更為重大,隻好先去取劍。
他可早早入京,隻好委屈你多等一下。
方才我也站在雲頭,替你發急。
後來仍是鐵拐仙師派人通信于我,叫我再來通知你一聲。
大約他們最遲不出黎明,必可趕到此地。
” 一語來了,忽聽半空中虎嘯之聲。
嫦娥笑道:“來了來了。
這虎便是锺離權做小孩子時候,收伏下來。
鐵拐先生替他養在少室山中,如今方送還他,做個坐騎。
現在神仙中騎虎的,隻有他一位,不是他到來,還有誰呢?”一面說着,一面早已現身出來。
同時天上飛下一五色祥雲,将他四圍擁住。
他便攜了鶴頸,立着等候。
果然虎聲漸近,頭上一派烏雲,全被沖散。
光華皎潔的月光之下,下來兩位仙人,同騎一頭斑斓猙獰的猛虎。
二仙先向嫦娥行禮,呂仙把猛虎系在樹上。
嫦娥引那鶴兒向二位叩頭。
锺離權笑撫鶴頸道:“倒難為你,貶谪數百年,未昧本真,前程未可量也。
”鶴兒又感又悲,細訴谪居景象。
二仙都道:“前事都已盡知,不必再述。
如今又要帶你到人間一走,你可願意?”鶴兒叩首道:“仙師栽植弟子,焉有不願之理?”二仙颔之以首。
嫦娥動問取劍之事,呂洞賓把所得寶劍給他瞧看。
嫦娥接了過來,這一遞一接之間,覺有萬道寒光,霍霍閃動。
一種英華之氣,直沖霄漢之上,連嫦娥的月光,也東搖西蕩的晃了幾晃。
锺離權慌忙伸出一隻手,在劍尖上隻一拂,方才光斂氣平,月色安定如常。
嫦娥笑道:“了不得,你有了這劍,簡直可以毀滅我的月宮,這還了得?”一句話,說得二仙和鶴都笑起來。
嫦娥問道:“這劍自來就有這等厲害麼?為什麼從前沒有聽說過?”锺離權笑道:“平常兵器,用久則壞。
有種寶劍,系神仙親煉五金之英制成。
越到日久,越有光彩。
至于此劍,雖非神仙所制,而所采金質,乃上古所遺九州島鐵鑄的一點精氣,麗于金英,再加生人精血而成。
出世之日,已能飛劍取人。
退後幹将又以身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