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片雲盡卷清漏滴
關燈
小
中
大
他高熱不退,一直病了數日,昏昏沉沉,時醒時夢,夢裡仿佛清霜遍地,冷月如鈎。
月色下但見她衣白勝雪,長發披散肩頭,便如墨玉一般,宛轉垂落至足。
溪水生袅袅霧氣……忽然又夢見極幼的時候,很冷很冷的天氣,四哥教他習字,寫一筆,替他呵一呵手……但殿中有如冰窟一般……冷得他渾身發抖…… 他從亂夢中醒來,多順說了句什麼,他并沒有聽清楚,因為渾身發熱,昏昏沉沉重又睡去。
很遠處有人喚他的名字,定灤……定灤……仿佛是父皇……但父皇從未嘗如此溫和的喚過他的名字……一定是四哥,小時候,舉凡阖宮同慶的時刻,獨獨他躲起來不願見人,四哥總是遣人四處尋他,他不願應聲,那聲音卻一直不依不饒:定灤……他終于重又醒來,在極度的疲倦裡睜開眼來,室中一燈如豆,火苗飄搖,而窗外潇潇冷雨聲,秋寒如許。
勉強睜大了眼睛,卻見着朦胧的光暈下,極熟悉的一張臉龐,悚然一驚:“四哥!” 皇帝是微服前來,身後隻侍立着趙有智,見他醒來,皇帝伸手來按住他,溫言道:“躺着,别動。
”他掙紮着仍想要起來,皇帝手上用了一點力氣:“老七!” 其實倦到了極處,用盡了力卻被皇帝攔阻了,他頹然倒回枕上:“四哥……你怎麼來了……” “我實在不放心,所以來看看。
”皇帝笑容恬淡,眉宇平和溫然,仿佛仍是十年前,那個一力回護他的少年兄長:“你怎麼就病成這樣了。
” 窗外淅淅瀝瀝,仿佛風吹竹葉,豫親王喃喃道:“下雨了……” “是下雨了,夜裡天涼……”皇帝替他掖好被角,溫言道:“你這病都是累出來的,且好好歇幾日,就将養過來了。
” 豫親王心頭一顫,喚了一聲:“四哥”。
皇帝握着他的手,問:“什麼?” 他欲語又止,終于隻道:“定湛其志不小,四哥萬事要當心。
” “我知道。
”皇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冷笑:“他是拼了半壁江山送給胡虜,也想要謀反作亂。
” “屺爾戊人生性冷酷狡猾,鐵騎縱橫,天朝屢次征戰鮮能以勝。
”豫親王喘了一口氣:“定湛隻怕是要引狼入室,宏、顔二州要緊。
” 鎮守宏、顔二州的乃是定國大将軍華凜,因華妃之故郁郁已久,皇帝雖多方安慰,華老将軍仍鐵了心似的,隔不多久便遞個折子要辭官歸田,皇帝想起來便覺得頭痛,但眼下隻安慰豫親王道:“華凜雖然上了年紀,人可沒老糊塗,這些都不要緊,你隻管安心養病就是了。
” 豫親王本來高熱未退,神智倦怠到了極點,強自掙紮着與皇帝說了些話,過不片刻,終究又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皇帝是微服前來,除了内官,隻帶了禦營中的錦衣衛士扈駕,但見夜深雨急,秋風秋雨寒氣侵人,刷刷的雨聲打在竹林間,更添蕭瑟之感,卻是不得不留在寺中過夜了。
好在大佛寺曆來為皇家禮佛之地,潔淨的僧舍禅房并不少,智光大師早命人收拾出來。
趙有智督着小太監又将床榻内外掃了一遍,理得幹幹淨淨,方親自侍候皇帝換了衣裳,皇帝卻沒有多少睡意,坐在窗下,聽着窗外風雨之聲,仿佛一時出了神。
趙有智知他憂心豫親王的病情,不敢多嘴相勸,隻剔亮了燈,道:“已經快四更天了,萬歲爺還是先安置吧。
” 皇帝嗯了一聲,聽窗外風雨之聲大作,竹林間潇潇有聲,倒仿佛湧波起浪一般。
他睡得既不好,早晨極早就醒了,那雨淅淅瀝瀝下了大半夜,到天明時分猶自點點滴滴,檐頭鐵馬叮當,更添清冷之意。
心中記挂豫王的病情,起身後便遣人去問,回道豫親王仍未醒來。
皇帝不免憂心,趙有智于是勸道:“萬歲爺還是起駕回上苑,這寺中起居十分不便,且京中疫病橫行,皇上又是微服前來,七爺心裡隻會不安。
” 皇帝望了望窗外的雨勢,道:“朕出去走走。
” 趙有智無可奈何,隻好喚小太監取過青油大傘,自己撐了,亦步亦趨的跟着皇帝。
皇帝似是随意而行,沿着漫石甬路一直向南,方轉過一帶竹林,遠遠望見一座青磚舊塔,塔影如筆,掩映着幾簇如火殷紅——卻是塔後兩株槭樹,葉子倒似紅得快要燃起來一般。
皇帝負手立在那裡,凝睇那塔影下的紅葉,不知在想些什麼,伫立良久。
趙有智也不敢動彈,隻是撐傘的胳膊又酸又痛,又不敢出聲,正無奈時,忽見竹林那端轉出個人,不禁猛吃了一驚。
皇帝似也若有所覺,亦回過頭來,隻見那人素衣烏鬟,挽着小小一隻竹籃,提籃中盛滿黃菊,漸漸行得近了,蓮步姗姗,姿容竟比那菊花更見清冷,皇帝忽然微有炫目之感。
她見皇帝立在那裡,回眸凝眄,忽然笑生雙靥,并未攜扇,便挽了菊花障面,嫣然一顧,重又垂首向前。
皇帝既驚且疑,脫口道:“且慢。
” 她烏沉沉一雙眼睛望着他,滿是疑惑。
皇帝終于喚了一聲:“如霜。
”她眉峰微蹙,過了半晌方才赧然一笑,皇帝心中一震,而她笑顔溫柔,素衣微濕,愈發顯得身形單薄,隻是神色舉止安詳恬淡,仿佛許久之間在哪裡見過一般。
他恍惚的想,難道是她?不,不會是她,不可能是她。
隻是不能多想,亦
月色下但見她衣白勝雪,長發披散肩頭,便如墨玉一般,宛轉垂落至足。
溪水生袅袅霧氣……忽然又夢見極幼的時候,很冷很冷的天氣,四哥教他習字,寫一筆,替他呵一呵手……但殿中有如冰窟一般……冷得他渾身發抖…… 他從亂夢中醒來,多順說了句什麼,他并沒有聽清楚,因為渾身發熱,昏昏沉沉重又睡去。
很遠處有人喚他的名字,定灤……定灤……仿佛是父皇……但父皇從未嘗如此溫和的喚過他的名字……一定是四哥,小時候,舉凡阖宮同慶的時刻,獨獨他躲起來不願見人,四哥總是遣人四處尋他,他不願應聲,那聲音卻一直不依不饒:定灤……他終于重又醒來,在極度的疲倦裡睜開眼來,室中一燈如豆,火苗飄搖,而窗外潇潇冷雨聲,秋寒如許。
勉強睜大了眼睛,卻見着朦胧的光暈下,極熟悉的一張臉龐,悚然一驚:“四哥!” 皇帝是微服前來,身後隻侍立着趙有智,見他醒來,皇帝伸手來按住他,溫言道:“躺着,别動。
”他掙紮着仍想要起來,皇帝手上用了一點力氣:“老七!” 其實倦到了極處,用盡了力卻被皇帝攔阻了,他頹然倒回枕上:“四哥……你怎麼來了……” “我實在不放心,所以來看看。
”皇帝笑容恬淡,眉宇平和溫然,仿佛仍是十年前,那個一力回護他的少年兄長:“你怎麼就病成這樣了。
” 窗外淅淅瀝瀝,仿佛風吹竹葉,豫親王喃喃道:“下雨了……” “是下雨了,夜裡天涼……”皇帝替他掖好被角,溫言道:“你這病都是累出來的,且好好歇幾日,就将養過來了。
” 豫親王心頭一顫,喚了一聲:“四哥”。
皇帝握着他的手,問:“什麼?” 他欲語又止,終于隻道:“定湛其志不小,四哥萬事要當心。
” “我知道。
”皇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冷笑:“他是拼了半壁江山送給胡虜,也想要謀反作亂。
” “屺爾戊人生性冷酷狡猾,鐵騎縱橫,天朝屢次征戰鮮能以勝。
”豫親王喘了一口氣:“定湛隻怕是要引狼入室,宏、顔二州要緊。
” 鎮守宏、顔二州的乃是定國大将軍華凜,因華妃之故郁郁已久,皇帝雖多方安慰,華老将軍仍鐵了心似的,隔不多久便遞個折子要辭官歸田,皇帝想起來便覺得頭痛,但眼下隻安慰豫親王道:“華凜雖然上了年紀,人可沒老糊塗,這些都不要緊,你隻管安心養病就是了。
” 豫親王本來高熱未退,神智倦怠到了極點,強自掙紮着與皇帝說了些話,過不片刻,終究又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皇帝是微服前來,除了内官,隻帶了禦營中的錦衣衛士扈駕,但見夜深雨急,秋風秋雨寒氣侵人,刷刷的雨聲打在竹林間,更添蕭瑟之感,卻是不得不留在寺中過夜了。
好在大佛寺曆來為皇家禮佛之地,潔淨的僧舍禅房并不少,智光大師早命人收拾出來。
趙有智督着小太監又将床榻内外掃了一遍,理得幹幹淨淨,方親自侍候皇帝換了衣裳,皇帝卻沒有多少睡意,坐在窗下,聽着窗外風雨之聲,仿佛一時出了神。
趙有智知他憂心豫親王的病情,不敢多嘴相勸,隻剔亮了燈,道:“已經快四更天了,萬歲爺還是先安置吧。
” 皇帝嗯了一聲,聽窗外風雨之聲大作,竹林間潇潇有聲,倒仿佛湧波起浪一般。
他睡得既不好,早晨極早就醒了,那雨淅淅瀝瀝下了大半夜,到天明時分猶自點點滴滴,檐頭鐵馬叮當,更添清冷之意。
心中記挂豫王的病情,起身後便遣人去問,回道豫親王仍未醒來。
皇帝不免憂心,趙有智于是勸道:“萬歲爺還是起駕回上苑,這寺中起居十分不便,且京中疫病橫行,皇上又是微服前來,七爺心裡隻會不安。
” 皇帝望了望窗外的雨勢,道:“朕出去走走。
” 趙有智無可奈何,隻好喚小太監取過青油大傘,自己撐了,亦步亦趨的跟着皇帝。
皇帝似是随意而行,沿着漫石甬路一直向南,方轉過一帶竹林,遠遠望見一座青磚舊塔,塔影如筆,掩映着幾簇如火殷紅——卻是塔後兩株槭樹,葉子倒似紅得快要燃起來一般。
皇帝負手立在那裡,凝睇那塔影下的紅葉,不知在想些什麼,伫立良久。
趙有智也不敢動彈,隻是撐傘的胳膊又酸又痛,又不敢出聲,正無奈時,忽見竹林那端轉出個人,不禁猛吃了一驚。
皇帝似也若有所覺,亦回過頭來,隻見那人素衣烏鬟,挽着小小一隻竹籃,提籃中盛滿黃菊,漸漸行得近了,蓮步姗姗,姿容竟比那菊花更見清冷,皇帝忽然微有炫目之感。
她見皇帝立在那裡,回眸凝眄,忽然笑生雙靥,并未攜扇,便挽了菊花障面,嫣然一顧,重又垂首向前。
皇帝既驚且疑,脫口道:“且慢。
” 她烏沉沉一雙眼睛望着他,滿是疑惑。
皇帝終于喚了一聲:“如霜。
”她眉峰微蹙,過了半晌方才赧然一笑,皇帝心中一震,而她笑顔溫柔,素衣微濕,愈發顯得身形單薄,隻是神色舉止安詳恬淡,仿佛許久之間在哪裡見過一般。
他恍惚的想,難道是她?不,不會是她,不可能是她。
隻是不能多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