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大師-4
關燈
小
中
大
神道、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構思。
我們忙碌于研究和讨論神學,直到有一天我發高燒幾乎死去,我在熱病昏迷夢魔狀況中,腦子裡仍然在和造物主打交道,我覺得自己必須投身戰場,浴血奮鬥,而惡夢中的故事卻越來越恐怖吓人,竟至有一夜在高燒中,我認為自己必須殺死親生母親,才可能熄滅我血肉之軀裡的生命。
魔鬼趁我熱病昏迷之際放出他的全部走狗追逐我。
但是我還是痊愈了,令我的老朋友們失望的是,我又重新變回了早先模樣,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缺乏靈性的愚蠢之人,盡管很快便恢複了體力,卻始終沒有恢複對哲學的興趣。
因為在那些逐漸康複的日日夜夜裡,當恐怖的高燒夢魔終于消褪,我幾乎始終沉沉昏睡之際,凡是有一刹那的清醒時刻,我都感到救主在我身邊,感到救主把自己的精力注人我身體之内,當我重新恢複健康時,我便不再能夠感受救主的親近,這讓我覺得深深悲哀。
當時我對這種親近懷有強大渴望,因而一旦重又傾聽到種種哲學辯論時,立即意識到這将危及我的熱烈渴望——當時我還把這一渴望視為自己最寶貴的财富——,生怕它會像泉水流失在沙地裡一般,被思想和語言所淹沒。
我的朋友,我說得夠多了,這就是我知識和神學生涯告終時的情況。
從此以後,我就屬于隐退的人。
然而我對于任何擅長哲學和神話的人,任何懂得那類我自己也曾沉湎其中的遊戲的人,我決不加以輕視,也不加以阻攔。
如同我當年不得不滿足于現實情況,不得不把造物主與上帝,創造與拯救之間的無法理解相互并存關系,永遠成為自己的不解之謎一樣,如今我也同樣不得不滿足于眼前的現實,我沒有能力把哲學家造就為信徒。
當然這也不屬于我的職責。
“ 有一回,狄昂長老聽完一個忏悔者叙述自己殺人和通奸罪行後,便對身邊的助手說道:“殺人和通奸,聽着可怕之極,當然也确實是壞事,事實如此。
不過我得告訴你,約瑟甫斯,實際上這些世俗人畢竟算不上真正的罪犯,我經常試圖完全站在他們中某一人的立場上看問題,我就會發現他們完全像小小兒童。
是的,這些人很不規矩,不善良,不高尚,他們都是自私、好色、狂妄、怨氣沖天的人,然而從本質上來看,歸根結蒂他們都是無辜的,他們的行為幼稚無知,就和小孩子一模一樣。
” “但是,”約瑟甫斯遲疑地說,“你常常嚴厲責備他們,還向他們描繪活生生的地獄景象。
” “正是如此。
他們都是孩子,因而當他們良心上不安來向我忏悔時,所求的就是嚴厲對待,以及狠狠的訓斥。
至少這是我的觀點。
你那時的做法與我不同,你從不責罵和懲罰,你的态度友好,最後于脆用一個親吻打發悔罪的人。
我不想指責你,絕沒有這個意思,我隻是想說,我自己辦不到。
” “明白了,”約瑟甫斯說,“但是我還得問一下,當我向你仟悔之後,你為什麼不像往常處理忏悔者那樣對待我,為什麼隻是默默地親吻我,隻字不提懲罰的事?” 狄昂·普吉爾用他那種透視内心的尖銳目光盯着約瑟南斯。
“難道我做得不對嗎?”他問。
“我沒有說你不對。
當時你顯然做得很正确,否則那次忏悔後我就不會那麼舒坦了。
” “那麼,就不必再提它了。
然而當時我倒也切切實實給了你一次為時很長的嚴厲懲罰呢,盡管我嘴裡一字未說。
我讓你跟我走,把你當成仆人役使,硬讓你重操舊業,迫使你陪聽忏悔——那正是你逃離自己洞穴的原因呢。
” 狄昂長老說完這番話便轉身想走開,他一向反對長篇大論地講話。
然而約瑟甫斯這回卻非常頑固。
“你當時就知道我會順從你的,我想,在我向你忏悔之前,甚至在我認識你之前,你就料到我會順從的。
不,我現在隻想問:你是否僅僅出自這一原因而如此對待我的?” 老人來來回回走了一會兒,然後站停在約瑟甫斯面前,把一隻手擱在約瑟甫斯肩上,說道:“我的兒子,世俗的人們都如同兒童。
而聖賢之人——是的,凡是聖人都不會來向我們忏悔的。
但是我們,你和我均屬同類,我們是苦行僧、探尋真理的人、避世修行的人,——我們不是兒童,不是天真無辜的人,因而也不是通過說教和懲罰可以矯正的人。
我們,我們才是名副其實的罪人,我們是有知識有思想的人,我們是吃過天堂智慧之樹果實的人,因而我們之間不應當孩童般拿鞭子接一通後便不了了之。
我們不會在作過忏悔和忍受懲罰後,又重新返回世俗世界,不會像世俗人那樣又縱情尋歡、熱衷功名,偶爾甚至互相殘殺。
我們所體驗的罪惡并非一場短暫的惡夢,不能夠通過忏悔,或者犧牲就可以卸下抛開的。
我們是居留在罪惡之中的,因而不可能有無罪感,我們是永恒的罪人,我們居住在罪孽中,在我們自己良心的烈火中,我們知道,我們畢生都不可能償清與生俱來的巨大債務,除非在我們死後得到上帝憐憫,把我們納入慈懷。
約瑟甫斯,這就是原因所在,為什麼我不能強迫你接受我的布道,強迫你忏悔。
我們并沒有犯了這種錯誤或者那種罪過,而是永遠生活在原罪感之中。
因而你我之間隻具有互相認識和互相敬愛的關系,絕不能用懲罰的方法來治療矯正另一個人。
難道你還不懂得麼?” 約瑟甫斯輕聲答道:“是的。
我已經明白了。
” “那麼我們就不必再說無用的話了,”老人簡短地說,轉身走向門日的大石塊,跪到石頭上開始日常的禱告。
幾年過去了,狄昂長老一天比一天體力衰弱,以緻約瑟甫斯每天早晨都得扶持老人起床,否則就站不起身子。
接着是早禱,早禱後老人又站不起身來,必須由約瑟南斯再加以扶持,此後老人便整天坐着凝望遠處。
這是一般情況,有些日于,老人也有力氣自己站起身來。
就連聽人忏悔的工作,老人也不是天天都能勝任,每當約瑟南斯代行他的職務後,狄昂長老事後總要把忏悔者叫到自己身邊,對他說:“我的大限近了,孩于,我已走近大限。
請告訴人們:這裡的約瑟甫斯是我的繼任人。
”當約瑟甫斯想要插話表示異議時,老人便向他投去極嚴厲的目光,迫令他住口。
有一天,老人顯得比較有生氣,不靠幫助獨自起了床。
他把約瑟甫斯叫到身邊,一起來到小園圃邊緣的一處地方。
“這裡就是你将來埋葬我的地方,”老人說,“我們一起來挖墓穴,我想我們的時間還有一些。
拿把鏟子給我。
” 從那天開始,他們每天清晨總要挖掘一小片土地。
每當狄昂長老覺得自己有點力氣時,總要滿滿掏出幾鏟泥土,盡管十分費勁,臉上的神情卻比較愉快,似乎這樁工作帶給了他很
我們忙碌于研究和讨論神學,直到有一天我發高燒幾乎死去,我在熱病昏迷夢魔狀況中,腦子裡仍然在和造物主打交道,我覺得自己必須投身戰場,浴血奮鬥,而惡夢中的故事卻越來越恐怖吓人,竟至有一夜在高燒中,我認為自己必須殺死親生母親,才可能熄滅我血肉之軀裡的生命。
魔鬼趁我熱病昏迷之際放出他的全部走狗追逐我。
但是我還是痊愈了,令我的老朋友們失望的是,我又重新變回了早先模樣,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缺乏靈性的愚蠢之人,盡管很快便恢複了體力,卻始終沒有恢複對哲學的興趣。
因為在那些逐漸康複的日日夜夜裡,當恐怖的高燒夢魔終于消褪,我幾乎始終沉沉昏睡之際,凡是有一刹那的清醒時刻,我都感到救主在我身邊,感到救主把自己的精力注人我身體之内,當我重新恢複健康時,我便不再能夠感受救主的親近,這讓我覺得深深悲哀。
當時我對這種親近懷有強大渴望,因而一旦重又傾聽到種種哲學辯論時,立即意識到這将危及我的熱烈渴望——當時我還把這一渴望視為自己最寶貴的财富——,生怕它會像泉水流失在沙地裡一般,被思想和語言所淹沒。
我的朋友,我說得夠多了,這就是我知識和神學生涯告終時的情況。
從此以後,我就屬于隐退的人。
然而我對于任何擅長哲學和神話的人,任何懂得那類我自己也曾沉湎其中的遊戲的人,我決不加以輕視,也不加以阻攔。
如同我當年不得不滿足于現實情況,不得不把造物主與上帝,創造與拯救之間的無法理解相互并存關系,永遠成為自己的不解之謎一樣,如今我也同樣不得不滿足于眼前的現實,我沒有能力把哲學家造就為信徒。
當然這也不屬于我的職責。
“ 有一回,狄昂長老聽完一個忏悔者叙述自己殺人和通奸罪行後,便對身邊的助手說道:“殺人和通奸,聽着可怕之極,當然也确實是壞事,事實如此。
不過我得告訴你,約瑟甫斯,實際上這些世俗人畢竟算不上真正的罪犯,我經常試圖完全站在他們中某一人的立場上看問題,我就會發現他們完全像小小兒童。
是的,這些人很不規矩,不善良,不高尚,他們都是自私、好色、狂妄、怨氣沖天的人,然而從本質上來看,歸根結蒂他們都是無辜的,他們的行為幼稚無知,就和小孩子一模一樣。
” “但是,”約瑟甫斯遲疑地說,“你常常嚴厲責備他們,還向他們描繪活生生的地獄景象。
” “正是如此。
他們都是孩子,因而當他們良心上不安來向我忏悔時,所求的就是嚴厲對待,以及狠狠的訓斥。
至少這是我的觀點。
你那時的做法與我不同,你從不責罵和懲罰,你的态度友好,最後于脆用一個親吻打發悔罪的人。
我不想指責你,絕沒有這個意思,我隻是想說,我自己辦不到。
” “明白了,”約瑟甫斯說,“但是我還得問一下,當我向你仟悔之後,你為什麼不像往常處理忏悔者那樣對待我,為什麼隻是默默地親吻我,隻字不提懲罰的事?” 狄昂·普吉爾用他那種透視内心的尖銳目光盯着約瑟南斯。
“難道我做得不對嗎?”他問。
“我沒有說你不對。
當時你顯然做得很正确,否則那次忏悔後我就不會那麼舒坦了。
” “那麼,就不必再提它了。
然而當時我倒也切切實實給了你一次為時很長的嚴厲懲罰呢,盡管我嘴裡一字未說。
我讓你跟我走,把你當成仆人役使,硬讓你重操舊業,迫使你陪聽忏悔——那正是你逃離自己洞穴的原因呢。
” 狄昂長老說完這番話便轉身想走開,他一向反對長篇大論地講話。
然而約瑟甫斯這回卻非常頑固。
“你當時就知道我會順從你的,我想,在我向你忏悔之前,甚至在我認識你之前,你就料到我會順從的。
不,我現在隻想問:你是否僅僅出自這一原因而如此對待我的?” 老人來來回回走了一會兒,然後站停在約瑟甫斯面前,把一隻手擱在約瑟甫斯肩上,說道:“我的兒子,世俗的人們都如同兒童。
而聖賢之人——是的,凡是聖人都不會來向我們忏悔的。
但是我們,你和我均屬同類,我們是苦行僧、探尋真理的人、避世修行的人,——我們不是兒童,不是天真無辜的人,因而也不是通過說教和懲罰可以矯正的人。
我們,我們才是名副其實的罪人,我們是有知識有思想的人,我們是吃過天堂智慧之樹果實的人,因而我們之間不應當孩童般拿鞭子接一通後便不了了之。
我們不會在作過忏悔和忍受懲罰後,又重新返回世俗世界,不會像世俗人那樣又縱情尋歡、熱衷功名,偶爾甚至互相殘殺。
我們所體驗的罪惡并非一場短暫的惡夢,不能夠通過忏悔,或者犧牲就可以卸下抛開的。
我們是居留在罪惡之中的,因而不可能有無罪感,我們是永恒的罪人,我們居住在罪孽中,在我們自己良心的烈火中,我們知道,我們畢生都不可能償清與生俱來的巨大債務,除非在我們死後得到上帝憐憫,把我們納入慈懷。
約瑟甫斯,這就是原因所在,為什麼我不能強迫你接受我的布道,強迫你忏悔。
我們并沒有犯了這種錯誤或者那種罪過,而是永遠生活在原罪感之中。
因而你我之間隻具有互相認識和互相敬愛的關系,絕不能用懲罰的方法來治療矯正另一個人。
難道你還不懂得麼?” 約瑟甫斯輕聲答道:“是的。
我已經明白了。
” “那麼我們就不必再說無用的話了,”老人簡短地說,轉身走向門日的大石塊,跪到石頭上開始日常的禱告。
幾年過去了,狄昂長老一天比一天體力衰弱,以緻約瑟甫斯每天早晨都得扶持老人起床,否則就站不起身子。
接着是早禱,早禱後老人又站不起身來,必須由約瑟南斯再加以扶持,此後老人便整天坐着凝望遠處。
這是一般情況,有些日于,老人也有力氣自己站起身來。
就連聽人忏悔的工作,老人也不是天天都能勝任,每當約瑟南斯代行他的職務後,狄昂長老事後總要把忏悔者叫到自己身邊,對他說:“我的大限近了,孩于,我已走近大限。
請告訴人們:這裡的約瑟甫斯是我的繼任人。
”當約瑟甫斯想要插話表示異議時,老人便向他投去極嚴厲的目光,迫令他住口。
有一天,老人顯得比較有生氣,不靠幫助獨自起了床。
他把約瑟甫斯叫到身邊,一起來到小園圃邊緣的一處地方。
“這裡就是你将來埋葬我的地方,”老人說,“我們一起來挖墓穴,我想我們的時間還有一些。
拿把鏟子給我。
” 從那天開始,他們每天清晨總要挖掘一小片土地。
每當狄昂長老覺得自己有點力氣時,總要滿滿掏出幾鏟泥土,盡管十分費勁,臉上的神情卻比較愉快,似乎這樁工作帶給了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