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大師-2
關燈
小
中
大
傅發覺這些問題後,不禁大吃一驚,便慢慢收回了自己對這個青年的愛心。
馬羅追随克乃西特學習幾年後,已經犯過兩次或者三次嚴重的錯誤。
他經不住禮品的誘惑,瞞着師傅,擅自胡來,有一次是私自用藥醫治一個重病的兒童,另一次是未經師傅許可就擅自去一家茅屋念咒驅除老鼠。
雖然經過師傅嚴重警告和他本人的改正承諾,馬羅還是悔而不改,當他再一次重蹈覆轍而被師傅逮到時,師傅不僅開除了他,還把他的劣迹報告了女祖宗,要把這個忘恩負義的不良少年從自己的腦海裡徹底清除出去。
克乃西特後來的兩個學生彌補了這一缺憾。
尤其是其中的第二個學生——他自己的兒子小土魯。
他特别喜歡這個最年輕,也是自己的最後一個弟子,深信小上魯将來會比自己有更大成就,他顯然覺得小土魯外祖父的靈魂已經居住在他身體裡了。
克乃西特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心滿意足的感覺,他積累的全部知識和信念己傳授給了未來者。
他有了切切實實的後繼者——他的兒子,一旦自己無力承擔責任,随時都可交出職權。
然而那個被開除的第一個學生還生活在他的工作範圍裡,也未能完全排除出他的腦海。
這個馬羅如今已是村子裡一個頗有名氣的人物,盡管并不受到廣泛尊敬,卻是很受喜愛、又有些影響力的男人。
他已結婚,以一種雜耍演員的小醜的方式娛樂村民,甚至還成了鼓樂隊裡的首席鼓手。
他始終滿懷妒忌地悄悄反對呼風喚雨大師,總是伺機用大大小小的毀謗語言傷害克乃西特。
這位呼風喚雨者從不廣交朋友,他需要獨自工作和自由自在。
克乃西特從來不曾追求他人的愛戴,他自己也僅在少年時代向土魯大師獻過殷勤。
直到這時候,他也終于嘗到了遭人仇恨和反對的滋味。
這一事實影響了他後來許多美好時光。
馬羅本當屬于那類十分出色的學生,卻因他的才能根基不正又缺乏内在感情,而總讓他的老師感到不快和悲哀。
他的才能并非建基于一個強大的有機體,建基于諸如善良天性、健康血統和勤奮品性等高尚标志之上,而是形成于一種極其偶然的因素,是的,可以說是巧取豪奪而得,或者也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地盜竊而得。
一個品格低劣的學生,卻聰明過人或者擅長幻想,準讓他的老師處于困境,不知所措。
一位老師本當把自己繼承得來的知識和方法留傳給學生,讓他有能力協助自己承擔靈魂的工作——然而這位老師卻不得不感到為難,感到自己真正的更重要的職責也許恰恰是努力衛護藝術和科學,以免遭有才無德者的侵犯。
因為~位老師的職責不隻是為學生服務,老師和學生兩者都應當是他們靈魂工作的仆人。
為什麼有些老師會畏懼和拒絕一些光彩照人的才子呢,原因也就在這裡。
凡是這種類型的學生總是曲解教學工作的整個意義,錯誤理解為服務于學生。
事實上,任何對某類隻知出人頭地而不知服務的學生的教育和促進,恰恰意味着從本質上損害服務這一真理,是一種背叛靈魂的行為。
我們從許多國家的曆史中認識到,凡是這些國家秩序大亂、靈魂思想陷于深刻危機的時期,準是有大批無德的才子當道,他們在各種社會團體、各種學校和學術機構,以及國家政府中占據領導地位。
這些頗有才能的人穩坐在一切重要職務的寶座上,卻隻想着統治管理,全然不知服務為何物。
人們難以正确認識這類天才人物,一待他們在自己的專業職務上奠定基礎,事情就難辦了,至于再要不客氣地打發他們回到不重要的與靈魂無關的職位上,那更是難上加難。
克乃西特也犯了這個錯誤,他對自己的徒弟馬羅容忍太過年久,他把本行的一些秘密智慧傳授給了一個既野心勃勃又膚淺的小人,實在令人遺憾。
這件事替他招緻了他難以料想的沉重後果。
歲月匆匆,克乃西特的胡于也幾乎斑白了。
有一年,天與地之間的良好秩序似乎受到力大無比、詭計多端的惡魔的瘋狂破壞。
事故發生在那年秋天,可怖的景象把村裡每個人都吓得要死。
在白天和黑夜均等那日子過後不久——一呼風喚雨者總是懷着莊嚴而又崇敬的心情聚精會神地潛心觀察和體驗那一天的景象-一大上出現了人們從未見過的現象。
有一天傍晚,天高雲淡,刮着風,氣候涼爽;天空亮晶晶,玻璃一般透明,隻有幾朵小小浮雲飄動在高高的空中,玫瑰色的霞光久久地灑在大地上,持續的時間遠遠長于往常。
落日的餘輝在清涼、蒼白的宇宙間飄浮晃動,像是夢幻泡影般的光束。
克乃西特已經接連幾天感覺天氣異樣,比他以往年代在這類白天逐漸縮短的日子裡所感受的要強烈得多,奇怪得多。
克乃西特覺得天上的諸神在行動,大地、植物和動物都驚恐不安,空氣中充溢着緊張氣氛,有一種焦躁、期待、畏懼、又充滿不祥預感的東西在整個大自然問徘徊遊蕩,就連傍晚時分長時間逗留着的那些火焰似搖曳不停的晚霞也屬于這一奇異景象。
那些光束的運動方向和大地上風吹的方向恰恰相反,它們久久掙紮着,維護着自己的生存,慘淡的紅光悲哀地變冷,褪色,父忽然消失不見了。
那天傍晚,村子裡很平靜,聚在女祖宗茅屋前聽故事的孩子們早已經散去,隻有少數幾個男孩子,還在附近追逐玩耍,其他村民也都早已返回自己的茅屋,大都也已吃過晚飯,許多人甚至已經上床,幾乎很少有人在觀看晚霞中的紅色雲彩,除了呼風喚雨大師。
克乃西特這時正在自己茅屋後的小苗圃裡來回踱步,他顯得緊張而又不安,對反常的氣候感到十分憂慮;他偶爾也在草叢中在用來劈柴的樹墩上坐一忽兒,略事休憩。
當最後一道雲彩消失之際,仍還亮晶晶的碧藍天空中猛然出現了星星,數目和亮度迅速增長,剛剛還隻是隐隐約約的兩三顆,一下子已是十顆,二十顆。
克乃西特熟悉其中的許多星座,個别的或一群群的。
他已觀察過它們成百上千次了。
星星的永恒重返天際,給予人們安心之感,星星帶給人們慰藉,盡管它們距離遙遠,冷冷地高挂天空,沒有溫暖的光芒,但是它們恒定地排列着,宣告着秩序,預示着持續不變,它們是可靠的。
星星們似乎對大地上的生命,對人類的生活很冷淡,很疏遠,似乎絲毫也不受人類的溫暖、震顫、痛苦和狂喜所觸動,似乎在以自己冰冷的莊嚴和永恒存在性居高臨下地嘲諷人間,然而星星仍舊和我們有着關聯,也許始終在引導着我們,統治着我們。
因而,凡是多少擁有人類的知識,具有精神靈性,具有精神上的穩定性與優越性的人,便會領悟和把握世界的須臾無常性,會和天上的星星一樣,靜靜地放射出冷冷的光輝,用令人震顫的冰冷撫慰人,會永恒微帶譏諷地望向人間。
這就是呼風喚雨者觀看星星時經常出現的感覺,即或對星星的感覺沒有他與月亮——這個又偉大又親近的潮濕圓盤,這條在太空海洋邀遊的肥胖魔魚——之問的關系那麼接近,那麼激動人心,那麼永恒地常變常新,他卻也深深地敬重它們,把自己的許多信念與星星聯系在一起。
克乃西特久久地仰首翹望,讓它們在自己身上産生影響,把自己的靈性、溫情、憂慮全都呈現在它們那冰冷的凝視之下,這種感受常常讓他覺得好似沐浴了一次或者飲下了一劑清涼的治病良藥。
今晚的星星似乎和平常一樣,隻是明亮得出奇,好像在稀薄而堅硬的空氣中受過了厲害的打磨,但是克乃西特心裡卻沒有安心之感,也不能把自己托付給它們。
他覺得不知什麼地方有一股力量在拽拉着他,這股力量刺痛他的每一個毛孔,吮吸他的眼睛,無聲無息地持續傷害着他,這是一股強大的氣流,一種警告性的顫動。
在克乃西特身邊的茅屋裡,溫暖而微弱的爐火閃爍着黯淡的紅光,小屋裡展現的是一種溫暖的生活,一聲叫喊,一陣歡笑,一聲呵欠,洋溢着人體的氣味,皮膚的溫熱,母性的慈愛和兒童的睡眠,近在咫尺的這幅溫馨的景象更加深了夜色的濃度,把星星推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推向了不可思議的高空。
正當克乃西特傾聽着茅屋裡艾黛低聲吟唱一支曲調哄孩子入睡之際,天上突然出現了村裡多年未見的大災難。
繁星編織成的寂靜而光亮的大網之間,這裡那裡不斷閃爍火花,好似火焰燃着了這張巨網中往常看不見的網線。
于是,星星
馬羅追随克乃西特學習幾年後,已經犯過兩次或者三次嚴重的錯誤。
他經不住禮品的誘惑,瞞着師傅,擅自胡來,有一次是私自用藥醫治一個重病的兒童,另一次是未經師傅許可就擅自去一家茅屋念咒驅除老鼠。
雖然經過師傅嚴重警告和他本人的改正承諾,馬羅還是悔而不改,當他再一次重蹈覆轍而被師傅逮到時,師傅不僅開除了他,還把他的劣迹報告了女祖宗,要把這個忘恩負義的不良少年從自己的腦海裡徹底清除出去。
克乃西特後來的兩個學生彌補了這一缺憾。
尤其是其中的第二個學生——他自己的兒子小土魯。
他特别喜歡這個最年輕,也是自己的最後一個弟子,深信小上魯将來會比自己有更大成就,他顯然覺得小土魯外祖父的靈魂已經居住在他身體裡了。
克乃西特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心滿意足的感覺,他積累的全部知識和信念己傳授給了未來者。
他有了切切實實的後繼者——他的兒子,一旦自己無力承擔責任,随時都可交出職權。
然而那個被開除的第一個學生還生活在他的工作範圍裡,也未能完全排除出他的腦海。
這個馬羅如今已是村子裡一個頗有名氣的人物,盡管并不受到廣泛尊敬,卻是很受喜愛、又有些影響力的男人。
他已結婚,以一種雜耍演員的小醜的方式娛樂村民,甚至還成了鼓樂隊裡的首席鼓手。
他始終滿懷妒忌地悄悄反對呼風喚雨大師,總是伺機用大大小小的毀謗語言傷害克乃西特。
這位呼風喚雨者從不廣交朋友,他需要獨自工作和自由自在。
克乃西特從來不曾追求他人的愛戴,他自己也僅在少年時代向土魯大師獻過殷勤。
直到這時候,他也終于嘗到了遭人仇恨和反對的滋味。
這一事實影響了他後來許多美好時光。
馬羅本當屬于那類十分出色的學生,卻因他的才能根基不正又缺乏内在感情,而總讓他的老師感到不快和悲哀。
他的才能并非建基于一個強大的有機體,建基于諸如善良天性、健康血統和勤奮品性等高尚标志之上,而是形成于一種極其偶然的因素,是的,可以說是巧取豪奪而得,或者也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地盜竊而得。
一個品格低劣的學生,卻聰明過人或者擅長幻想,準讓他的老師處于困境,不知所措。
一位老師本當把自己繼承得來的知識和方法留傳給學生,讓他有能力協助自己承擔靈魂的工作——然而這位老師卻不得不感到為難,感到自己真正的更重要的職責也許恰恰是努力衛護藝術和科學,以免遭有才無德者的侵犯。
因為~位老師的職責不隻是為學生服務,老師和學生兩者都應當是他們靈魂工作的仆人。
為什麼有些老師會畏懼和拒絕一些光彩照人的才子呢,原因也就在這裡。
凡是這種類型的學生總是曲解教學工作的整個意義,錯誤理解為服務于學生。
事實上,任何對某類隻知出人頭地而不知服務的學生的教育和促進,恰恰意味着從本質上損害服務這一真理,是一種背叛靈魂的行為。
我們從許多國家的曆史中認識到,凡是這些國家秩序大亂、靈魂思想陷于深刻危機的時期,準是有大批無德的才子當道,他們在各種社會團體、各種學校和學術機構,以及國家政府中占據領導地位。
這些頗有才能的人穩坐在一切重要職務的寶座上,卻隻想着統治管理,全然不知服務為何物。
人們難以正确認識這類天才人物,一待他們在自己的專業職務上奠定基礎,事情就難辦了,至于再要不客氣地打發他們回到不重要的與靈魂無關的職位上,那更是難上加難。
克乃西特也犯了這個錯誤,他對自己的徒弟馬羅容忍太過年久,他把本行的一些秘密智慧傳授給了一個既野心勃勃又膚淺的小人,實在令人遺憾。
這件事替他招緻了他難以料想的沉重後果。
歲月匆匆,克乃西特的胡于也幾乎斑白了。
有一年,天與地之間的良好秩序似乎受到力大無比、詭計多端的惡魔的瘋狂破壞。
事故發生在那年秋天,可怖的景象把村裡每個人都吓得要死。
在白天和黑夜均等那日子過後不久——一呼風喚雨者總是懷着莊嚴而又崇敬的心情聚精會神地潛心觀察和體驗那一天的景象-一大上出現了人們從未見過的現象。
有一天傍晚,天高雲淡,刮着風,氣候涼爽;天空亮晶晶,玻璃一般透明,隻有幾朵小小浮雲飄動在高高的空中,玫瑰色的霞光久久地灑在大地上,持續的時間遠遠長于往常。
落日的餘輝在清涼、蒼白的宇宙間飄浮晃動,像是夢幻泡影般的光束。
克乃西特已經接連幾天感覺天氣異樣,比他以往年代在這類白天逐漸縮短的日子裡所感受的要強烈得多,奇怪得多。
克乃西特覺得天上的諸神在行動,大地、植物和動物都驚恐不安,空氣中充溢着緊張氣氛,有一種焦躁、期待、畏懼、又充滿不祥預感的東西在整個大自然問徘徊遊蕩,就連傍晚時分長時間逗留着的那些火焰似搖曳不停的晚霞也屬于這一奇異景象。
那些光束的運動方向和大地上風吹的方向恰恰相反,它們久久掙紮着,維護着自己的生存,慘淡的紅光悲哀地變冷,褪色,父忽然消失不見了。
那天傍晚,村子裡很平靜,聚在女祖宗茅屋前聽故事的孩子們早已經散去,隻有少數幾個男孩子,還在附近追逐玩耍,其他村民也都早已返回自己的茅屋,大都也已吃過晚飯,許多人甚至已經上床,幾乎很少有人在觀看晚霞中的紅色雲彩,除了呼風喚雨大師。
克乃西特這時正在自己茅屋後的小苗圃裡來回踱步,他顯得緊張而又不安,對反常的氣候感到十分憂慮;他偶爾也在草叢中在用來劈柴的樹墩上坐一忽兒,略事休憩。
當最後一道雲彩消失之際,仍還亮晶晶的碧藍天空中猛然出現了星星,數目和亮度迅速增長,剛剛還隻是隐隐約約的兩三顆,一下子已是十顆,二十顆。
克乃西特熟悉其中的許多星座,個别的或一群群的。
他已觀察過它們成百上千次了。
星星的永恒重返天際,給予人們安心之感,星星帶給人們慰藉,盡管它們距離遙遠,冷冷地高挂天空,沒有溫暖的光芒,但是它們恒定地排列着,宣告着秩序,預示着持續不變,它們是可靠的。
星星們似乎對大地上的生命,對人類的生活很冷淡,很疏遠,似乎絲毫也不受人類的溫暖、震顫、痛苦和狂喜所觸動,似乎在以自己冰冷的莊嚴和永恒存在性居高臨下地嘲諷人間,然而星星仍舊和我們有着關聯,也許始終在引導着我們,統治着我們。
因而,凡是多少擁有人類的知識,具有精神靈性,具有精神上的穩定性與優越性的人,便會領悟和把握世界的須臾無常性,會和天上的星星一樣,靜靜地放射出冷冷的光輝,用令人震顫的冰冷撫慰人,會永恒微帶譏諷地望向人間。
這就是呼風喚雨者觀看星星時經常出現的感覺,即或對星星的感覺沒有他與月亮——這個又偉大又親近的潮濕圓盤,這條在太空海洋邀遊的肥胖魔魚——之問的關系那麼接近,那麼激動人心,那麼永恒地常變常新,他卻也深深地敬重它們,把自己的許多信念與星星聯系在一起。
克乃西特久久地仰首翹望,讓它們在自己身上産生影響,把自己的靈性、溫情、憂慮全都呈現在它們那冰冷的凝視之下,這種感受常常讓他覺得好似沐浴了一次或者飲下了一劑清涼的治病良藥。
今晚的星星似乎和平常一樣,隻是明亮得出奇,好像在稀薄而堅硬的空氣中受過了厲害的打磨,但是克乃西特心裡卻沒有安心之感,也不能把自己托付給它們。
他覺得不知什麼地方有一股力量在拽拉着他,這股力量刺痛他的每一個毛孔,吮吸他的眼睛,無聲無息地持續傷害着他,這是一股強大的氣流,一種警告性的顫動。
在克乃西特身邊的茅屋裡,溫暖而微弱的爐火閃爍着黯淡的紅光,小屋裡展現的是一種溫暖的生活,一聲叫喊,一陣歡笑,一聲呵欠,洋溢着人體的氣味,皮膚的溫熱,母性的慈愛和兒童的睡眠,近在咫尺的這幅溫馨的景象更加深了夜色的濃度,把星星推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推向了不可思議的高空。
正當克乃西特傾聽着茅屋裡艾黛低聲吟唱一支曲調哄孩子入睡之際,天上突然出現了村裡多年未見的大災難。
繁星編織成的寂靜而光亮的大網之間,這裡那裡不斷閃爍火花,好似火焰燃着了這張巨網中往常看不見的網線。
于是,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