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大師-1
關燈
小
中
大
等方法。
根據傳說,倘若幹旱持續不去,或者陰雨長久連綿,用盡一切辦法均皆無效,而邪鬼始終不為任何勸說、懇求或威脅所動之時,在母親和祖母當權時代,往往要采取最後一個不容置疑的手段:部落人得把呼風喚雨者本人當作犧牲加以獻祭。
人們傳說,村裡這位女祖宗就曾親眼目睹過這樣一次祭獻。
克乃西特的師傅除去考慮天氣變化之外,還從事些私人職業,擔任驅逐邪魔的法師,制作祛邪的符和符咒用具,此外,還不時充當治病的醫生——每當女祖宗無暇顧及這方面的工作之時。
除了上述工作,土魯大師過的生活與其他村人并無不同。
部落的田地由大家輪流耕作,輪到他的時候,他照樣去地裡幹活,另外他在自己茅屋旁還辟了一片小小的苗圃。
他采集、儲存水果、蘑菇和木柴。
他捕魚,打獵,還養着一二頭山羊。
他作為農夫時,與其他人完全一樣,而當他作為一個獵人、漁夫和采藥人時,就與普通人大不相同了,他是一個罕見的天才,對付各種行當都各有一套自然而然的妙法,魔術一般的技巧以及形形色色的輔助手段。
人們傳說,他能用柳條編成一種奇妙的圈套,被捕的動物無一得以脫逃。
他還會調制一種具有特殊香味的魚餌,他還懂得如何誘引蝦蟹上鈎,許多人還傳說他能夠聽懂多種野獸的語言。
但是他最擅長的還是他自己專業領域的神秘知識:觀察月亮和星星,辨别氣候變化的标志,預測氣候和莊稼的長勢情況,他還掌握許許多多具有魔法般效果的工作手段。
總而言之,他不僅能識别和搜集一切植物與動物标本,而且還能夠将之用于治病和施毒,使其成為施行魔法的載體,用于替人們祈福和驅除邪惡之物。
他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最罕見的珍貴植物,他了解它們開花、結實的時間,懂得挖掘它們根株的恰當時刻。
他認識形形色色不同品種的蛇類和贍蛛,知道去何處尋找,也知道如何利用它們的角、蹄、爪和須毛。
他還懂得如何對付潰瘍、畸形、奇形怪狀的可怕贅疣,不論是樹上、葉上、谷物上、堅果上,還是角上、蹄子上的疖瘤、疙瘩和腫塊。
克乃西特在學習過程中,更多運用的是他的腳,手,眼睛,皮膚,耳朵和鼻子,卻較少運用理智,而土魯傳授知識的辦法也是實例和手勢多于言語和教導。
土魯大師幾乎很少說話,即使不得不開口說話,也基本上沒有系統,因為他的話總隻是試圖補充自己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手勢的不足而已。
克乃西特的學習方式與一般跟随師傅學習打獵捕魚的少年并無不同,這使他頗為欣慰,因為他要學習的隻是已經潛藏在他内心裡的東西。
他學習潛伏,期待,谛聽,潛行,觀察,提防,警醒,追蹤和探尋。
然而克乃西特和他的師傅悄悄追蹤的獵物,并不隻是狐狸和穴熊,水獺和贍蛛,飛鳥和遊魚,他們還同時追蹤靈魂,整體,生命的意義,以及萬物間的相互關聯。
他們努力判斷、辨認、揣測和預測瞬間萬變的氣候,他們努力認識一枚漿果和一隻毒蛇咬傷動物體内隐藏的死亡因素。
他們傾聽雲層以及暴風雨與月亮盈虧圓缺之間的神秘聯帶關系,他們研究這種神秘關系對谷物成長的影響,就如同其對人類和動物的繁榮和衰亡也具有同樣影響一樣。
他們奮力追尋的目标,無疑與許多世紀後的人們所探求的科學技術目标顯然完全一樣,為了駕禦自然和掌握自然的規律,區别僅僅在于途徑迥然不同而已。
他們從不與自然背道而馳,也從不用暴力手段以獲知自然的奧秘。
他們從不與自然作對,而始終以自然的一部分自居,對自然采取敬畏的态度。
實際情況很可能是,他們對自然有較好的認識,因而處理得當。
有一種情況對他們而言是絕不會發生的:即或是忽然産生了最大膽的念頭,他們也絕不敢不敬畏大自然和精靈世界,更不要說有什麼超越自然的感情了。
這類狂妄思想對他們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對于強大的自然力量,對于死神,對于魔鬼,他們唯有心存畏懼,要他們采取别的态度也許是根本不可能的。
畏懼籠罩着整個人類生活。
要克服畏懼感是不可能的。
但是,淡化它,規範它,把它納入人類生活整體的秩序之中,卻是可行的,因而形成了種種不同的祭獻體系和方式。
這些人之所以産生畏懼是因為生活受到壓力,然而沒有了畏懼的壓力,他們的生活也就喪失了張力。
一個人若能把一部分畏懼之心轉化為虔敬之情,便可使自己變得高貴,使自己得益匪淺,凡是能夠讓恐懼轉化成虔誠的人,必然是他們那一時代的善良的先驅者。
那時候,奉獻者很多,奉獻的方式也很多,某些奉獻的方式和禮儀也屬于呼風喚雨者的職責範圍。
在老人的茅屋裡,他的掌上明珠小艾黛也和克乃西特一起長大了,成了漂亮少女。
一待老人認為他們可以結婚時,艾黛便做了他學生的妻子。
從此克乃西特也就成為老人的正式助手。
土魯領他晉見女祖宗,承認克乃西特是女婿兼衣缽傳人,并讓他從此代表自己執行公事和職務。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又過了許多年,年老的呼風喚雨大師終于完全進入不問世事的寂靜階段,把一切工作全部移交給了克乃西特。
有一天人們發現老人蹲在幾口煮着魔法飲料的小鍋前逝世了,頭上的白發都已被火烤焦。
——這時他的學生克乃西特早已是全村公認的呼風喚雨者。
克乃西特要求村民委員會為自己的師傅舉行一次極隆重的葬禮,還在墓前焚燒了許多珍貴的藥草和樹根以作祭獻。
如今,連葬禮也已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艾黛的茅屋裡擠滿了克乃西特的子女,其中有一個男孩的名字也是土魯。
老土魯已從死後居住的月亮飛回到小土魯的身子裡了。
克乃西特婚後所過的日子與他師傅生前過的日子十分相似。
他的一部分畏懼早已轉化成虔誠之心。
他年輕時代的興趣和深切的渴望,一部分還活生生地留存在心中,也有一部分随着年華消逝而消失不見,或轉移于自己的工作,轉移于受自己愛護和照顧的艾黛和孩于們了。
克乃西特最熱戀的事情仍然是研究月亮及其對季節和氣候産生的影響。
他換而不舍地努力,達到了土魯的水平,并終于超出了師傅的成就。
由于月亮的盈虧與人類的生死之間關系如此密切,由于活着的人們最畏懼的就是死亡,因而克乃西特這位月亮崇敬者和月亮專家在自己與月亮建立活生生親近關系之際,也與死亡建立起了一種既莊嚴又純潔的關系。
待他年屆中年時,也就不像别人那樣臣服于死亡之恐懼了。
他能以尊敬的口吻,或者以祈求的,甚至是溫柔的語氣談論月亮,他知道自己已和月亮建立微妙的精神聯系。
克乃西特不僅對月亮的生命具有極其精确的認識,并且在自己内心深處與月亮分享着運行軌迹和命運變化。
根據傳說,倘若幹旱持續不去,或者陰雨長久連綿,用盡一切辦法均皆無效,而邪鬼始終不為任何勸說、懇求或威脅所動之時,在母親和祖母當權時代,往往要采取最後一個不容置疑的手段:部落人得把呼風喚雨者本人當作犧牲加以獻祭。
人們傳說,村裡這位女祖宗就曾親眼目睹過這樣一次祭獻。
克乃西特的師傅除去考慮天氣變化之外,還從事些私人職業,擔任驅逐邪魔的法師,制作祛邪的符和符咒用具,此外,還不時充當治病的醫生——每當女祖宗無暇顧及這方面的工作之時。
除了上述工作,土魯大師過的生活與其他村人并無不同。
部落的田地由大家輪流耕作,輪到他的時候,他照樣去地裡幹活,另外他在自己茅屋旁還辟了一片小小的苗圃。
他采集、儲存水果、蘑菇和木柴。
他捕魚,打獵,還養着一二頭山羊。
他作為農夫時,與其他人完全一樣,而當他作為一個獵人、漁夫和采藥人時,就與普通人大不相同了,他是一個罕見的天才,對付各種行當都各有一套自然而然的妙法,魔術一般的技巧以及形形色色的輔助手段。
人們傳說,他能用柳條編成一種奇妙的圈套,被捕的動物無一得以脫逃。
他還會調制一種具有特殊香味的魚餌,他還懂得如何誘引蝦蟹上鈎,許多人還傳說他能夠聽懂多種野獸的語言。
但是他最擅長的還是他自己專業領域的神秘知識:觀察月亮和星星,辨别氣候變化的标志,預測氣候和莊稼的長勢情況,他還掌握許許多多具有魔法般效果的工作手段。
總而言之,他不僅能識别和搜集一切植物與動物标本,而且還能夠将之用于治病和施毒,使其成為施行魔法的載體,用于替人們祈福和驅除邪惡之物。
他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最罕見的珍貴植物,他了解它們開花、結實的時間,懂得挖掘它們根株的恰當時刻。
他認識形形色色不同品種的蛇類和贍蛛,知道去何處尋找,也知道如何利用它們的角、蹄、爪和須毛。
他還懂得如何對付潰瘍、畸形、奇形怪狀的可怕贅疣,不論是樹上、葉上、谷物上、堅果上,還是角上、蹄子上的疖瘤、疙瘩和腫塊。
克乃西特在學習過程中,更多運用的是他的腳,手,眼睛,皮膚,耳朵和鼻子,卻較少運用理智,而土魯傳授知識的辦法也是實例和手勢多于言語和教導。
土魯大師幾乎很少說話,即使不得不開口說話,也基本上沒有系統,因為他的話總隻是試圖補充自己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手勢的不足而已。
克乃西特的學習方式與一般跟随師傅學習打獵捕魚的少年并無不同,這使他頗為欣慰,因為他要學習的隻是已經潛藏在他内心裡的東西。
他學習潛伏,期待,谛聽,潛行,觀察,提防,警醒,追蹤和探尋。
然而克乃西特和他的師傅悄悄追蹤的獵物,并不隻是狐狸和穴熊,水獺和贍蛛,飛鳥和遊魚,他們還同時追蹤靈魂,整體,生命的意義,以及萬物間的相互關聯。
他們努力判斷、辨認、揣測和預測瞬間萬變的氣候,他們努力認識一枚漿果和一隻毒蛇咬傷動物體内隐藏的死亡因素。
他們傾聽雲層以及暴風雨與月亮盈虧圓缺之間的神秘聯帶關系,他們研究這種神秘關系對谷物成長的影響,就如同其對人類和動物的繁榮和衰亡也具有同樣影響一樣。
他們奮力追尋的目标,無疑與許多世紀後的人們所探求的科學技術目标顯然完全一樣,為了駕禦自然和掌握自然的規律,區别僅僅在于途徑迥然不同而已。
他們從不與自然背道而馳,也從不用暴力手段以獲知自然的奧秘。
他們從不與自然作對,而始終以自然的一部分自居,對自然采取敬畏的态度。
實際情況很可能是,他們對自然有較好的認識,因而處理得當。
有一種情況對他們而言是絕不會發生的:即或是忽然産生了最大膽的念頭,他們也絕不敢不敬畏大自然和精靈世界,更不要說有什麼超越自然的感情了。
這類狂妄思想對他們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對于強大的自然力量,對于死神,對于魔鬼,他們唯有心存畏懼,要他們采取别的态度也許是根本不可能的。
畏懼籠罩着整個人類生活。
要克服畏懼感是不可能的。
但是,淡化它,規範它,把它納入人類生活整體的秩序之中,卻是可行的,因而形成了種種不同的祭獻體系和方式。
這些人之所以産生畏懼是因為生活受到壓力,然而沒有了畏懼的壓力,他們的生活也就喪失了張力。
一個人若能把一部分畏懼之心轉化為虔敬之情,便可使自己變得高貴,使自己得益匪淺,凡是能夠讓恐懼轉化成虔誠的人,必然是他們那一時代的善良的先驅者。
那時候,奉獻者很多,奉獻的方式也很多,某些奉獻的方式和禮儀也屬于呼風喚雨者的職責範圍。
在老人的茅屋裡,他的掌上明珠小艾黛也和克乃西特一起長大了,成了漂亮少女。
一待老人認為他們可以結婚時,艾黛便做了他學生的妻子。
從此克乃西特也就成為老人的正式助手。
土魯領他晉見女祖宗,承認克乃西特是女婿兼衣缽傳人,并讓他從此代表自己執行公事和職務。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又過了許多年,年老的呼風喚雨大師終于完全進入不問世事的寂靜階段,把一切工作全部移交給了克乃西特。
有一天人們發現老人蹲在幾口煮着魔法飲料的小鍋前逝世了,頭上的白發都已被火烤焦。
——這時他的學生克乃西特早已是全村公認的呼風喚雨者。
克乃西特要求村民委員會為自己的師傅舉行一次極隆重的葬禮,還在墓前焚燒了許多珍貴的藥草和樹根以作祭獻。
如今,連葬禮也已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艾黛的茅屋裡擠滿了克乃西特的子女,其中有一個男孩的名字也是土魯。
老土魯已從死後居住的月亮飛回到小土魯的身子裡了。
克乃西特婚後所過的日子與他師傅生前過的日子十分相似。
他的一部分畏懼早已轉化成虔誠之心。
他年輕時代的興趣和深切的渴望,一部分還活生生地留存在心中,也有一部分随着年華消逝而消失不見,或轉移于自己的工作,轉移于受自己愛護和照顧的艾黛和孩于們了。
克乃西特最熱戀的事情仍然是研究月亮及其對季節和氣候産生的影響。
他換而不舍地努力,達到了土魯的水平,并終于超出了師傅的成就。
由于月亮的盈虧與人類的生死之間關系如此密切,由于活着的人們最畏懼的就是死亡,因而克乃西特這位月亮崇敬者和月亮專家在自己與月亮建立活生生親近關系之際,也與死亡建立起了一種既莊嚴又純潔的關系。
待他年屆中年時,也就不像别人那樣臣服于死亡之恐懼了。
他能以尊敬的口吻,或者以祈求的,甚至是溫柔的語氣談論月亮,他知道自己已和月亮建立微妙的精神聯系。
克乃西特不僅對月亮的生命具有極其精确的認識,并且在自己内心深處與月亮分享着運行軌迹和命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