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她幹得出來!她怒目圓睜,嘴角抽搐,臉部肌肉緊張,猶如一頭即将撲過來的猛獸。
他又後退了兩步,在一旁看着。
烏麗克費力地把羅伯特扶起來,讓他靠着牆,用餐巾為他擦血,攙着他,直到他能站穩。
她以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柔對他說:“來,來,我送你回家。
” 羅伯特搖搖頭:“我自己能走。
”他接過烏麗克手裡的餐巾,自己擦了擦臉,看着沾滿了血的布,重複說,“我自己能走。
” “你不行,我叫輛出租車。
” “我的車停在不遠的地方。
” “你這樣怎麼能開車!” “我能!”羅伯特推開烏麗克扶着他的手,晃晃悠悠地走向出口處。
薩爾瓦多目送着他,仍保持着犯了規的足球員的姿勢。
調音師亨利又放起了音樂,蒂娜-透納的歌聲響徹酒吧,兩對男女又開始跳舞,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
羅伯特吃力地走到衣帽間。
博羅迎上去,對他直搖頭。
“我跟你說了,我警告過你,這下你吃虧了吧!真是個笨蛋!” 博羅把門打開,讓羅伯特出去,還在他背後喊:“我跟你說了,你再也别來,把烏拉忘了吧!” 羅伯特在汽車裡又坐了約半小時,這才感到有足夠的力氣開車回家。
他原先想偷偷地溜進去,可是辦不到。
他父親還在起居室裡讀雜志,裡面有篇文章說,科爾總理總是對問題采取拖延術,坐着不動,直到問題不了了之。
他母親已經上床,在看一本關于三角戀愛的小說。
對這種生活方式,她根本不能理解,她絕不會找一個比自己年輕的情夫,一想起跟一個“男孩兒”上床,她就會惡心。
羅伯特沒有辦法,隻好從父親身邊經過。
胡伯特聽見兒子進來,隻擡了擡頭,還想接着看那篇關于科爾的文章。
這時他猛然看到兒子的襯衫上有一大塊血迹。
他跳了起來,這才發現兒子的臉受傷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出了車禍。
“是車禍?損失大嗎?怎麼發生的?是你的責任嗎?” “車子一點沒事兒,爸。
”羅伯特知道躲不過去了。
“但你臉上全是血……” “我……遭襲擊了,爸。
” “襲擊?”胡伯特盯着看兒子那張血迹模糊的臉,一面叫道,“上帝啊!你遭襲擊了?怎麼回事?在哪兒?誰幹的?”他走到羅伯特身邊,用手摸他。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内傷?我馬上給海梅斯大夫去電話。
襲擊!我兒子羅伯特遭襲擊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法律太寬松,到處都不安全,天黑了出去散步簡直是冒險!我給海梅斯大夫去電話。
” “是個外國人,亞洲人,正在撬我的車時被我發現了。
但他比我更快、更壯,會功夫,打得我落花流水。
” “我可憐的孩子!”胡伯特抱住兒子,親吻他那帶有血迹的額頭,接着就發出了神聖的怒火。
他用發抖的聲音叫道,“就是這些外國人!我們還要忍耐多久?意大利黑手黨,俄羅斯黑手黨,羅馬尼亞團夥,波蘭盜匪,科索沃殺手……我們到底生活在哪個國家?50%以上的犯罪是外國人幹的,而政府在幹嗎呢?無動于衷。
警察呢,說自己無能為力。
天哪!我們德國人究竟被置于何地?!”胡伯特喘着粗氣,奔向電話,找到了家庭醫生尤利烏斯-海梅斯大夫,大夫答應馬上就來。
接着他又打電話給慕尼黑刑警兇殺案科,對方聲稱,此事不歸他們管,因為被襲擊者還活着。
但對方還是有禮貌地把電話轉給了有組織犯罪案科,即第十三科,管毒品案、團夥犯罪、敲詐勒索和隐蔽偵察。
接電話的人是探長彼得-賴伯。
賴伯先耐心地聽取了方寸已亂的胡伯特的報告,然後說:“請您和您的兒子羅伯特來一趟我的辦公室,好做個記錄。
” “誰來?我兒子受了重傷!”胡伯特對着話筒吼道。
“他在醫院裡嗎?”賴伯沉住氣問。
“不,他在我家裡。
” “他能走路嗎?” “他的雙腿還沒有被打斷!您有責任來這兒看看一位重傷者。
我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哈比希處長,您要知道……” “我們這就來。
”賴伯挂上了電話。
矛盾已經夠多了,他不願再添上一個又一個人之間的矛盾。
即使沒有什麼事,傷了感情總不好。
“這不是存心嘛!”胡伯特重重地扔下了話筒,“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半小時以後,刑警官員來到哈比希博士的家。
這時海梅斯大夫已經來了,他給羅伯特做了檢查,沒有發現内傷,隻是鼻梁骨裂,腰部、肩部和胸部有淤血,左臉腫脹,右額角有傷口。
大夫給羅伯特的頭部做了包紮,看起來挺嚴重的。
賴伯探長進門時,羅伯特還穿着有血迹的襯衫,更是給人一個重傷者的印象。
“你們可來了!”胡伯特咄咄逼人地說,“時間真夠長的啦。
” 賴伯解釋說:“我們遇上了堵車。
” “堵車?警察也會遭到堵車?你們不會拉警笛嗎?” “我們隻在緊急出動時才拉警笛。
” “哦,這麼說,我兒子羅伯特被襲擊就不是急案了?有點什麼屁事,就光聽見嗒嘀——嗒嘀的亂叫,而真有重傷者要求救援時……” 賴伯對這些侮辱性的話隻當沒聽見,何必找麻煩呢?别人總會說:那是一位過于激動的父親在發脾氣。
賴伯問羅伯特:“您說說吧,什麼地點,什麼時間?” “大約是22點30分,在霍爾茨維森大街。
” “在新佩拉赫區?” “是的。
我朋友住在君士坦丁街,我請他輔導數學。
在他住的那條街上我沒找到停車處。
當我從朋友家裡出來後,打老遠我就看見有人在動我的車,我跑過去,嘴裡叫:‘幹什麼的?’我想抓住他……是的,以後就隻記得我臉上被打了一下,我就倒下了。
當我爬起來時,那家夥早跑掉了。
是正宗的功夫……” “功夫?”賴伯覺察到有點不對勁。
“那人是個亞洲人……” “您肯定嗎?” “當然,我抓住了他的短風衣,看清了他的臉。
” “是中國人,朝鮮人,還是越南人?” 哈比希博士激動地插嘴說:“我兒子羅伯特又不是漢學家!真叫人生氣,放縱這麼一幫惡棍在我們這兒胡作非為!” “亞洲人也會這樣看我們的。
”賴伯的話讓人一下就聽出來,他對哈比希博士的種族主義言論持什麼态度。
胡伯特立刻聽懂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但不想再頂了,他知道自己占不了便宜。
“還有呢?”賴伯望着羅伯特包得厚厚的腦袋,問他,“後來您怎麼辦的?” “我坐到車裡,等我恢複駕駛能力,然後就回家了。
” “您沒有趕緊回到您朋友那兒去?” “沒有。
幹嗎去他那兒?” “顯而易見嘛,受了重傷,需要急救,拐彎就是……” “這我沒想到,我當時像癱了一樣。
在我恢複思維以後,我隻有一個念頭:馬上回家。
” 胡伯特又插嘴說:“當然-!我家是個安全的地方。
” “您開的是什麼車?”賴伯在一個小筆記本上作記錄。
羅伯特不由得想起電視劇裡那位科隆布探長,就缺那件皺巴巴的大衣了。
“雪鐵龍2CV。
” “所謂的‘鴨子’?” “我喜歡這種車,開起來真棒。
” “可以到處找到停車處,不必擔心被盜。
” “這話什麼意思?”胡伯特生硬地問道。
作為法學家,他不愛聽這種
他又後退了兩步,在一旁看着。
烏麗克費力地把羅伯特扶起來,讓他靠着牆,用餐巾為他擦血,攙着他,直到他能站穩。
她以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柔對他說:“來,來,我送你回家。
” 羅伯特搖搖頭:“我自己能走。
”他接過烏麗克手裡的餐巾,自己擦了擦臉,看着沾滿了血的布,重複說,“我自己能走。
” “你不行,我叫輛出租車。
” “我的車停在不遠的地方。
” “你這樣怎麼能開車!” “我能!”羅伯特推開烏麗克扶着他的手,晃晃悠悠地走向出口處。
薩爾瓦多目送着他,仍保持着犯了規的足球員的姿勢。
調音師亨利又放起了音樂,蒂娜-透納的歌聲響徹酒吧,兩對男女又開始跳舞,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
羅伯特吃力地走到衣帽間。
博羅迎上去,對他直搖頭。
“我跟你說了,我警告過你,這下你吃虧了吧!真是個笨蛋!” 博羅把門打開,讓羅伯特出去,還在他背後喊:“我跟你說了,你再也别來,把烏拉忘了吧!” 羅伯特在汽車裡又坐了約半小時,這才感到有足夠的力氣開車回家。
他原先想偷偷地溜進去,可是辦不到。
他父親還在起居室裡讀雜志,裡面有篇文章說,科爾總理總是對問題采取拖延術,坐着不動,直到問題不了了之。
他母親已經上床,在看一本關于三角戀愛的小說。
對這種生活方式,她根本不能理解,她絕不會找一個比自己年輕的情夫,一想起跟一個“男孩兒”上床,她就會惡心。
羅伯特沒有辦法,隻好從父親身邊經過。
胡伯特聽見兒子進來,隻擡了擡頭,還想接着看那篇關于科爾的文章。
這時他猛然看到兒子的襯衫上有一大塊血迹。
他跳了起來,這才發現兒子的臉受傷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出了車禍。
“是車禍?損失大嗎?怎麼發生的?是你的責任嗎?” “車子一點沒事兒,爸。
”羅伯特知道躲不過去了。
“但你臉上全是血……” “我……遭襲擊了,爸。
” “襲擊?”胡伯特盯着看兒子那張血迹模糊的臉,一面叫道,“上帝啊!你遭襲擊了?怎麼回事?在哪兒?誰幹的?”他走到羅伯特身邊,用手摸他。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内傷?我馬上給海梅斯大夫去電話。
襲擊!我兒子羅伯特遭襲擊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法律太寬松,到處都不安全,天黑了出去散步簡直是冒險!我給海梅斯大夫去電話。
” “是個外國人,亞洲人,正在撬我的車時被我發現了。
但他比我更快、更壯,會功夫,打得我落花流水。
” “我可憐的孩子!”胡伯特抱住兒子,親吻他那帶有血迹的額頭,接着就發出了神聖的怒火。
他用發抖的聲音叫道,“就是這些外國人!我們還要忍耐多久?意大利黑手黨,俄羅斯黑手黨,羅馬尼亞團夥,波蘭盜匪,科索沃殺手……我們到底生活在哪個國家?50%以上的犯罪是外國人幹的,而政府在幹嗎呢?無動于衷。
警察呢,說自己無能為力。
天哪!我們德國人究竟被置于何地?!”胡伯特喘着粗氣,奔向電話,找到了家庭醫生尤利烏斯-海梅斯大夫,大夫答應馬上就來。
接着他又打電話給慕尼黑刑警兇殺案科,對方聲稱,此事不歸他們管,因為被襲擊者還活着。
但對方還是有禮貌地把電話轉給了有組織犯罪案科,即第十三科,管毒品案、團夥犯罪、敲詐勒索和隐蔽偵察。
接電話的人是探長彼得-賴伯。
賴伯先耐心地聽取了方寸已亂的胡伯特的報告,然後說:“請您和您的兒子羅伯特來一趟我的辦公室,好做個記錄。
” “誰來?我兒子受了重傷!”胡伯特對着話筒吼道。
“他在醫院裡嗎?”賴伯沉住氣問。
“不,他在我家裡。
” “他能走路嗎?” “他的雙腿還沒有被打斷!您有責任來這兒看看一位重傷者。
我是巴伐利亞州政府的哈比希處長,您要知道……” “我們這就來。
”賴伯挂上了電話。
矛盾已經夠多了,他不願再添上一個又一個人之間的矛盾。
即使沒有什麼事,傷了感情總不好。
“這不是存心嘛!”胡伯特重重地扔下了話筒,“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半小時以後,刑警官員來到哈比希博士的家。
這時海梅斯大夫已經來了,他給羅伯特做了檢查,沒有發現内傷,隻是鼻梁骨裂,腰部、肩部和胸部有淤血,左臉腫脹,右額角有傷口。
大夫給羅伯特的頭部做了包紮,看起來挺嚴重的。
賴伯探長進門時,羅伯特還穿着有血迹的襯衫,更是給人一個重傷者的印象。
“你們可來了!”胡伯特咄咄逼人地說,“時間真夠長的啦。
” 賴伯解釋說:“我們遇上了堵車。
” “堵車?警察也會遭到堵車?你們不會拉警笛嗎?” “我們隻在緊急出動時才拉警笛。
” “哦,這麼說,我兒子羅伯特被襲擊就不是急案了?有點什麼屁事,就光聽見嗒嘀——嗒嘀的亂叫,而真有重傷者要求救援時……” 賴伯對這些侮辱性的話隻當沒聽見,何必找麻煩呢?别人總會說:那是一位過于激動的父親在發脾氣。
賴伯問羅伯特:“您說說吧,什麼地點,什麼時間?” “大約是22點30分,在霍爾茨維森大街。
” “在新佩拉赫區?” “是的。
我朋友住在君士坦丁街,我請他輔導數學。
在他住的那條街上我沒找到停車處。
當我從朋友家裡出來後,打老遠我就看見有人在動我的車,我跑過去,嘴裡叫:‘幹什麼的?’我想抓住他……是的,以後就隻記得我臉上被打了一下,我就倒下了。
當我爬起來時,那家夥早跑掉了。
是正宗的功夫……” “功夫?”賴伯覺察到有點不對勁。
“那人是個亞洲人……” “您肯定嗎?” “當然,我抓住了他的短風衣,看清了他的臉。
” “是中國人,朝鮮人,還是越南人?” 哈比希博士激動地插嘴說:“我兒子羅伯特又不是漢學家!真叫人生氣,放縱這麼一幫惡棍在我們這兒胡作非為!” “亞洲人也會這樣看我們的。
”賴伯的話讓人一下就聽出來,他對哈比希博士的種族主義言論持什麼态度。
胡伯特立刻聽懂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但不想再頂了,他知道自己占不了便宜。
“還有呢?”賴伯望着羅伯特包得厚厚的腦袋,問他,“後來您怎麼辦的?” “我坐到車裡,等我恢複駕駛能力,然後就回家了。
” “您沒有趕緊回到您朋友那兒去?” “沒有。
幹嗎去他那兒?” “顯而易見嘛,受了重傷,需要急救,拐彎就是……” “這我沒想到,我當時像癱了一樣。
在我恢複思維以後,我隻有一個念頭:馬上回家。
” 胡伯特又插嘴說:“當然-!我家是個安全的地方。
” “您開的是什麼車?”賴伯在一個小筆記本上作記錄。
羅伯特不由得想起電視劇裡那位科隆布探長,就缺那件皺巴巴的大衣了。
“雪鐵龍2CV。
” “所謂的‘鴨子’?” “我喜歡這種車,開起來真棒。
” “可以到處找到停車處,不必擔心被盜。
” “這話什麼意思?”胡伯特生硬地問道。
作為法學家,他不愛聽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