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禍兮福兮(1)

關燈
待回到宮裡,陰雲已去了大半,已現依稀星光。

     宜平伺候我梳洗完,抱怨說:“永泰縣主真是好興緻,在大明宮中七年了,卻還未賞夠太液池。

    ”我側頭看她,說:“暴雨初歇後,太液池碧水濃郁,确比平日多了幾分韻味。

    ” 我坐在妝台前,見右面上隐有紅點,用手按下還微有些刺痛,不禁呆看宜平:“這是什麼?”宜平湊過來看了一眼,半驚半疑,道:“瞧這樣子不大像疹子……我叫人去請太醫來看看。

    ”她說完忙放下玉梳。

     我心裡一陣發慌,忙伸手拽住她,說:“去請個年輕些的,你親自去,隻說我晚膳後逛了太液池,被風吹得有些頭疼。

    ” 宜平似懂非懂地點頭,出門叮囑外頭候着的宮婢不要入内,急急跑了出去。

     我但凡吃酒,總會發疹子,這是自幼就有的。

    可是今夜并未沾任何酒水,怎會如此?我又細看了一眼,心頭一陣陣發寒,切莫是天花。

    姨娘的女兒就是沾了天花,不出幾天就死了,姨娘雖僥幸未染病卻被趕除了宅子,住在父王的舊宅裡孤獨一生。

     想到此處,我心裡一個激靈,手心已盡是汗,被指甲扣出了深紅的印子。

     我站起身,又恍惚坐下,茫然拿起梳子握在手裡,一下下梳着散開的頭發,腦中百轉千回的,卻不知在想什麼。

     “縣主。

    ”忽然身後一個男人聲音,驚得我掉了梳子,猛地起身回頭看。

     一個年輕的男人背着木箱,躬身行禮,身後站着的宜平正在微喘着氣。

    我深吸口氣坐下,走到屏風後,說:“太醫辛苦了,快請坐下吧。

    ”隔着屏風見那年輕太醫直起身,宜平替他搬了個矮凳在屏風前,緊張地立在了一側。

     “小人姓沈,”那年輕太醫,道,“縣主是受涼了?除了頭疼還有何處不适?” 我默了片刻,說:“我臉上起了些淡紅斑點,你可能看?”他既是宮中太醫,必然曉得我的暗示。

     他也默了片刻,我正是心裡打鼓時,他卻忽然一笑,說:“能看是能看,隻是縣主坐在屏風後,小人實難一眼斷病。

    ”我被他笑得一愣,才覺自己傻氣,忙起身走出去看他,道:“這裡可看得仔細了?” 燈下,他挑着眼,仔細看我的臉。

    我從未如此被人堂而皇之直瞧過,卻隻能一動不動尴尬站着,手心的汗是幹了,轉瞬又添了一層。

     “縣主冷汗直冒,該不是有什麼不好猜想吧?”他搖頭一笑,道,“酒刺而已,小人回去開個方子不出十日便能盡褪,隻是這十日不能再上妝了。

    ”我愣了一下,見他笑得雲淡風清的,雖不知酒刺是什麼,卻也曉得沒有大礙了,不禁長出一口,道:“沈太醫不用把脈嗎?” 他道:“不必,此乃常見病症,秋日多發,縣主無需如此緊張。

    ”他說完,又低聲囑咐了幾句,大意均是不能上妝不能食辛辣之物,宜平一一記在心裡,極恭敬地将他送了出去。

     待宜平再入内,我仍舊傻站着,暗罵自己心思多。

     “縣主,”宜平低低笑着說,“快歇息吧,沈太醫還說了,要早睡才能好的快。

    ”我嗯了一聲,由着她燃了熏香,放了帷帳。

    她正要吹滅燈燭時,我才道:“我先看會兒書,你下去吧。

    ” 她不解看了我一眼,退出了帷帳,不過短短半個時辰,我這心就是翻天覆地。

    我又長出口氣,躺倒在床上,盯着床帳上的淡色流蘇發呆。

    不過一個小小的酒刺,我就吓成了這樣,虧得父王還總贊我心思沉穩,虧得我還覺得在宮中已學會了寵辱不驚。

     我悶了片刻,自枕下摸出了那本《釋私論》,随手翻開一頁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