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禍兮福兮(1)

關燈
讀。

    初見他墨迹,隻覺風骨淩然,如今瞧來似有幾分歐陽詢的影子,卻多了些魏晉的不羁灑脫,在陣陣熏香裡,摻雜着墨迹的味道。

     待醒來,我才發現一夜竟和衣而睡。

     宜平在外聽見動靜,忙開口道:“縣主醒了?”我應了一聲道:“什麼時辰了?”她,道:“縣主這兩日真嗜睡,都午時了。

    ”我又應了一聲,從床上起身将書塞到枕下。

     她入内幫我收整時,我才看到桌上已放了碗藥,還冒着熱氣:“你怎麼曉得我此時會醒?”宜平無奈看我,說:“奴婢不曉得,所以這碗藥已經熱了三四次了。

    ”我吐了下舌頭,伸手端起藥碗,一口喝下,唔,味道不是很難過。

     “縣主今日可有什麼打算?”宜平見我将碗放到桌上,就勢将我拉到妝台前坐下:“隻能梳頭卻不能上妝了,縣主這十日最好提前告病,免得被陛下傳召時驚了聖駕。

    ”我無奈看着銅鏡,道:“應該沒什麼事,天氣冷也懶得走動。

    ” 她自銅鏡中看我,似乎有幾分猶豫,道:“奴婢倒還記得一事。

    ”我看她,剛要問卻猛地記起叔父的話,今兒個是朔望日,武氏諸王的觐見日! 昨日本是打算忘記此事,可宴席後陛下和永平郡王的寥寥數句,卻讓我動搖了。

    素聞李隆基自幼傲氣,素來不得武家人喜歡,他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子,若是遇上叔父那等人必然讨不得好果子。

    而他們兄弟情深,若當真是李隆基被為難,他曉得此事,卻又不知會如何…… 我猛地起身,決定去看一看,總好過在此處胡亂猜測。

     “縣主真要去?”宜平顯是明白我的心思,咬唇道,“縣主這臉……”我心神不甯地看了一眼銅鏡,不過略有些星點的紅,應該沒什麼見不得人的:“去尋件兒簡單的衣裳,我不用見陛下,隻是去紫宸殿外看看。

    ” 她剛應了一聲,我卻改了主意,說:“拿件兒宮婢的衣裳來。

    ”宜平啊了一聲,道:“縣主要是被人瞧見了……”我示意她低聲些,道:“醜女宮婢,才不會有人留意,”宮中的下人數千,不會有那麼多人能認識我,“把你的腰牌也給我。

    ” 宜平匆匆幫我妝扮好,我卻越發心神不甯,不住安慰自己,武氏諸王觐見,叔父絕不會有什麼心思單獨顧及我,我隻要避開武家人就好。

     深秋白日,清透的見不到一絲雲。

     我頂着太陽,一路心慌慌走到紫宸殿遠處,正見諸王談笑而行。

    遠見周國公武承嗣和武三思正在低聲交談,偶展顔而笑,父王則含笑随着沒有半句話。

    因入宮前并未在父王身邊,自然有不少面生的不知是誰,但總是武家的王侯了。

     此時看來沒有什麼異樣,我靜立了片刻,垂頭向着鳳陽門方向而去。

    那道門是入宮必經之路,若是李隆基入宮與武氏諸王一同觐見,必然是要走此門的。

    如今看叔父們已入了紫宸殿,心漸放下了大半,卻仍忐忑他那句話。

     若不是關于李隆基的,那會是什麼事? 正是琢磨着,已近了鳳陽門。

     諸王的馬車皆在宮門之外候着,此時竟有一輛馬車緩緩行來,馬車旁有騎馬的侍衛相護,待到鳳陽門前,侍衛皆下馬,而那馬車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守門的侍衛忙上前相攔:“大膽,何人馬車敢闖鳳陽門?!” 馬車上跳下一個内侍,摸出腰牌說:“臨淄郡王奉旨入宮。

    ” 李隆基?我停了腳步,躲在一側石柱下細看。

     那幾個侍衛聽是臨淄郡王,似乎都有些猶豫,剛想要放行時,就聽見遠處一個守城将領高聲道:“無論是何人,都不得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