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李氏武氏(3)

關燈
“當年女兒對驸馬一案也如此質疑過,”太平又輕緩地補了一句:“太平隻不願見任何人都被扣上謀反的罪名,冤死獄中。

    ” 衆人方才松下的身子,又繃緊了。

     三年前,驸馬薛紹因謀反被杖斃在獄中,其次子才剛滿月。

    大明宮中禁忌頗多,此事便是一樁,誰能想到,平白的太平公主竟自己說了出來。

     陛下沒說話,抑或不願接話。

     “女兒若對武家有芥蒂,就不會下嫁武攸暨,”太平接着道:“對于太子之位,太平也不認為有多少争辯的餘地。

    此次是百人上表奏請立武承嗣為太子,下次一定會有千人、萬人上表。

    但太子之位豈是這區區表奏就能左右的?所謂太子,首先要是皇嗣,而皇嗣,顧名思義就是皇帝之子嗣。

    ” 太平說的話有禮有節,毫無破綻。

     周國公武承嗣再如何尊貴,也是陛下的侄子,而非子嗣。

     我聽這母女二人對陣,隻能一動不動地端坐着。

    下意識看向仙蕙,卻見她正咬着半個玉露團,笑嘻嘻沖我眨眼睛。

    李成器則在她身側閑适地端着酒杯,被宮燈映着的臉色晶瑩似玉,幽靜如蘭。

     陛下輕歎口氣,沒說話。

     因着這一場話,陛下也沒再提賜婚之事,在座的公主縣主私下都松了口氣。

     婉兒說得不錯,李氏武氏都在風口浪尖上,即便是她日日伴在身側,也難說能摸準陛下的心思。

    而偏就因為如此,陛下總會将賜婚做籌碼,兩家聯姻者不計其數,連最得寵的太平公主都嫁了名不見經傳的武攸暨,何況是這些途有公主之名,卻因父輩遭幽禁而無根基的人。

     宴罷,陛下獨留了太平說話。

     衆人告退時,她才忽然記起什麼,對李成器,道:“今日隆基怎麼沒來?” 李成器回說:“前幾日去了曲江,沒乘車也沒帶什麼下人,半路遇了暴雨淋得濕透,這幾日正在床上養着。

    因怕過了病給皇祖母和姑母,今日才沒敢露面。

    ” 陛下颔首,關心道:“沒什麼大礙吧?” 李成器笑着回道:“沒什麼大礙了,明日說是要來宮裡向皇祖母謝罪。

    ” “好,說皇祖母明日等着他,”她笑了笑,又補了一句說,“明日是武氏諸王觐見的日子,讓他未時左右入宮,剛好可以見見諸位郡王。

    ” 聽到武氏觐見,我凝神細聽。

     李隆基是李成器的三弟,莫非叔父那話,與他有關?可他又怎麼知道李隆基明日入宮,而為何又會告知我?我越想越深陷迷霧中,摸不到半分頭緒。

     陛下又道:“剛才婉兒說昭慶宮已收整的差不多了,你們半月後回宮吧,這樣皇祖母也不必逢年過節才能見你們了。

    ” 幾個郡王躬身領旨。

    我出殿門時,才發現漓首石刻上還殘留着水漬,連日暴雨卻已停了。

     殿門前,宮婢們正在擦洗着玉石台階,見我們走出忙退後到兩側躬身行禮。

    候着的宜平在遠處瞧見我,正要上前時,我已被一隻小手抓住。

    仙蕙在我身側撒嬌說:“這幾日落雨,我在宮裡憋得發慌,既然停了,姐姐就陪我去太液池走走吧。

    ” 我愣了一下,不解她怎麼如此好興緻:“路上盡是積水,明日如何?” 仙蕙輕撅嘴,說:“不好,若要再見成器哥哥,要等半月後了。

    ” 原來,她是想約永平郡王同去。

     我心裡不禁嘀咕了幾句,這小丫頭平日待她太好了,到這種時候就知道欺負我。

    每次侍宴衆人皆不敢多吃,我這次又是一整日未食,方才吃了兩口又被太子一事攪的心神不甯,正想着回去讓宜平備些吃食果腹,她卻要我陪遊太液池? 仙蕙見我猶豫,立刻當機立斷吩咐自己的宮婢:“讓永安縣主宮裡的先回去。

    ”那宮婢忙躬身退下,跑到宜平身側低聲說了幾句話。

     宜平遠看着我,我無奈颔首,示意她先回宮。

     此時,仙蕙已放了我手,撲身到踏出殿門的李成器身上,撒嬌說:“成器哥哥。

    ”李成器低頭看她,淡聲說:“怎麼還不回去?”仙蕙抽了抽鼻子,看了我一眼,說:“永安姐姐想要去太液池,成器哥哥可願一道同遊?” 李成器聽了她的話,擡頭看我。

     我心裡暗罵了一聲,卻不知如何去接仙蕙的話。

    說是,那便成了我的主意,說不是……看仙蕙那勢在必得的神情,就曉得她今日去定了。

     仙蕙不住向我使眼色,倒是李成器先點了頭,對身後的李成義說:“既然縣主有意,你我便走一走太液池吧。

    ” 李成義笑着點頭,說:“但聽大哥安排。

    ”他說完,又對我微颔首示意。

    我忙回禮說:“多謝兩位郡王相陪了。

    ” 兩人和同來的幾個郡王告辭,仙蕙的大哥擰眉看着她,歎了口氣,随着其他人走了。

     天上陰雲尚未散去,依稀能見暈染的月色。

     宮婢内侍皆在遠處随着,我們四人沿太液池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