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
關燈
小
中
大
敬不覺得這個條件有什麼奇怪之處,但此時,光是念出這個條件,就讓他出了一身冷汗。
“其二,割讓大同江以東地區給日出之國……” 沈唯敬冷汗涔涔而下,腦袋幾乎貼到了石階上,但他市井之氣竟絲毫不改,還是從帽縫裡偷偷看着卓王孫的臉色。
卓王孫的臉色絲毫不變,就像是一座山嶽。
沈唯敬感覺這座山嶽随時會落下來,壓得他粉身碎骨。
他的精神不由得緊張起來,感覺到自己随時都會崩潰。
他咬着牙将第三條念了出來:“其三,将高麗王子臨海君作為人質送往日出之國,日、朝永世和好……” 他癱倒在地上,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他所有的生機都随着這三句話而消失,此刻,他跟個死人差不多。
良久,卓王孫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着他。
沉默像是一隻巨大的刑具,幻象用真實的痛苦碾壓着沈唯敬,他感覺到自己不斷地死去,活過來,活過來,再死去。
他忍不住用力地磕起頭來:“求大人再給我一個機會,隻要一個機會!我一定全力去跟倭軍談判!我一定不辜負大人的信任!” 卓王孫淡淡道:“好。
” 沈唯敬屁滾尿流地爬了出去,感覺自己好像遭受了一萬遍淩遲。
他再也,再也不敢拿這樣的結果回去。
再也不敢了! 卓王孫沉默着,緩緩轉頭,凝視着楊逸之。
“他們是不是想要你質問我?” 楊逸之沉吟着。
卓王孫能看破這件事,他并不奇怪。
正道長老們的脾氣都比較直,臉上藏不住事。
“不。
”楊逸之緩緩道。
“因為我同他們的看法不一樣。
” 卓王孫等着他說下去。
楊逸之道:“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去攻打漢城,反而傾全力建造平壤城是怯懦;用飛虎軍奇襲碧蹄館後而退兵是畏懼;任用沈唯敬這樣的市井小醜是昏庸;賞罰不分明、任用奸臣是暴虐。
但我認為,這些隻是表面而已。
你真實的用意其實隻有一個,就是拖延時間。
” “修建平壤,是為了建造起一個戰争基地。
這個基地之堅固,連平秀吉都隻能親自出動才有可能進入。
這必将令敵人極為顧慮。
雖然你不準百姓進入看似殘暴,但若百姓能進入,日軍的奸細也必将進入。
這樣的決定是去小仁而存大局。
何況,這座城連同城周圍的四天聖陣,已經形成一座屏障,這座城不倒,城北廣闊的土地都将安全。
不能進城的百姓未必會真有被倭賊攻擊的危險。
” “飛虎軍奇襲碧蹄館,全勝而歸。
但一戰之勝未必能影響全局。
而且我軍能出動的棋子隻不過這隻飛虎軍而已。
而敵軍則有十八萬之衆。
一旦飛虎軍有任何閃失,我軍戰況都極為危急。
這使得飛虎軍雖為利刃,亦是孤注。
與其孤注一擲,不如移做震懾之威。
碧蹄館一戰飛虎軍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倭軍嚣張氣焰大為萎縮。
到今日還不敢大軍出漢城作戰,此乃不戰之而強于戰之。
” “任用沈唯敬為談判使者,看似荒謬至極,但恰好是如此之荒謬,令日軍想不到。
沈唯敬貪生怕死,膽小如鼠。
日軍一見,必然十分輕視。
沈唯敬唯唯諾諾,沒有半點主張,日軍必然以為他好欺負,因此就希望能在談判中撈得極大的利益。
他們越寄希望于談判,就越不希望再作戰,他們反而會變成講和的積極的一方。
如果我沒有料錯,第二次談判的時候,日軍會主動讓步,好讓談判進行下去。
” 他歎了口氣,續道:“但他們料錯了沈唯敬。
正是由于貪生怕死,沈唯敬第二次再去談判的時候,可能并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麼軟弱了。
因為沈唯敬最害怕的,絕不是日軍的恐吓,而是你。
” 他看了卓王孫一眼,道:“任何見識到閣主風範之人,無不喪膽恐懼。
沈唯敬自然也不例外。
他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讓談判的天平,向我們的利益傾斜。
日軍必然不甘心,于是談判就會一次次進行。
隻要談判進行下去,大規模的作戰必然不可能。
因此,我軍就會得到足夠的喘息時間。
” “不知,我料得對不對?” 卓王孫:“不錯。
” 楊逸之的眉頭卻蹙了起來。
“别人看到十八萬與兩萬的對比,以為我軍必敗無疑。
但我卻知道華音閣實隐藏着巨大的力量,隻要閣主将之完全釋放,足以跟倭軍抗衡。
我所不理解的是,為何閣主不正面迎戰,為何要行這些别人不理解之事呢?” 卓王孫淡淡一笑:“你也不能理解麼?” 他站了起來。
蒼茫大地仿佛盡皆在他的足下,延展,拓為無盡恢弘。
“檀君時代,這塊大地曾經曆了一場殺戮。
當時的人口死了幾乎将近一半。
十室九空雖是誇張,但十室五空卻絕非虛言。
其凄慘之狀比今日倭寇的入侵有過之而無不及。
” “但一百年過去後,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卻比那場大殺戮之前還要
“其二,割讓大同江以東地區給日出之國……” 沈唯敬冷汗涔涔而下,腦袋幾乎貼到了石階上,但他市井之氣竟絲毫不改,還是從帽縫裡偷偷看着卓王孫的臉色。
卓王孫的臉色絲毫不變,就像是一座山嶽。
沈唯敬感覺這座山嶽随時會落下來,壓得他粉身碎骨。
他的精神不由得緊張起來,感覺到自己随時都會崩潰。
他咬着牙将第三條念了出來:“其三,将高麗王子臨海君作為人質送往日出之國,日、朝永世和好……” 他癱倒在地上,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他所有的生機都随着這三句話而消失,此刻,他跟個死人差不多。
良久,卓王孫都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看着他。
沉默像是一隻巨大的刑具,幻象用真實的痛苦碾壓着沈唯敬,他感覺到自己不斷地死去,活過來,活過來,再死去。
他忍不住用力地磕起頭來:“求大人再給我一個機會,隻要一個機會!我一定全力去跟倭軍談判!我一定不辜負大人的信任!” 卓王孫淡淡道:“好。
” 沈唯敬屁滾尿流地爬了出去,感覺自己好像遭受了一萬遍淩遲。
他再也,再也不敢拿這樣的結果回去。
再也不敢了! 卓王孫沉默着,緩緩轉頭,凝視着楊逸之。
“他們是不是想要你質問我?” 楊逸之沉吟着。
卓王孫能看破這件事,他并不奇怪。
正道長老們的脾氣都比較直,臉上藏不住事。
“不。
”楊逸之緩緩道。
“因為我同他們的看法不一樣。
” 卓王孫等着他說下去。
楊逸之道:“所有人都認為你不去攻打漢城,反而傾全力建造平壤城是怯懦;用飛虎軍奇襲碧蹄館後而退兵是畏懼;任用沈唯敬這樣的市井小醜是昏庸;賞罰不分明、任用奸臣是暴虐。
但我認為,這些隻是表面而已。
你真實的用意其實隻有一個,就是拖延時間。
” “修建平壤,是為了建造起一個戰争基地。
這個基地之堅固,連平秀吉都隻能親自出動才有可能進入。
這必将令敵人極為顧慮。
雖然你不準百姓進入看似殘暴,但若百姓能進入,日軍的奸細也必将進入。
這樣的決定是去小仁而存大局。
何況,這座城連同城周圍的四天聖陣,已經形成一座屏障,這座城不倒,城北廣闊的土地都将安全。
不能進城的百姓未必會真有被倭賊攻擊的危險。
” “飛虎軍奇襲碧蹄館,全勝而歸。
但一戰之勝未必能影響全局。
而且我軍能出動的棋子隻不過這隻飛虎軍而已。
而敵軍則有十八萬之衆。
一旦飛虎軍有任何閃失,我軍戰況都極為危急。
這使得飛虎軍雖為利刃,亦是孤注。
與其孤注一擲,不如移做震懾之威。
碧蹄館一戰飛虎軍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倭軍嚣張氣焰大為萎縮。
到今日還不敢大軍出漢城作戰,此乃不戰之而強于戰之。
” “任用沈唯敬為談判使者,看似荒謬至極,但恰好是如此之荒謬,令日軍想不到。
沈唯敬貪生怕死,膽小如鼠。
日軍一見,必然十分輕視。
沈唯敬唯唯諾諾,沒有半點主張,日軍必然以為他好欺負,因此就希望能在談判中撈得極大的利益。
他們越寄希望于談判,就越不希望再作戰,他們反而會變成講和的積極的一方。
如果我沒有料錯,第二次談判的時候,日軍會主動讓步,好讓談判進行下去。
” 他歎了口氣,續道:“但他們料錯了沈唯敬。
正是由于貪生怕死,沈唯敬第二次再去談判的時候,可能并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麼軟弱了。
因為沈唯敬最害怕的,絕不是日軍的恐吓,而是你。
” 他看了卓王孫一眼,道:“任何見識到閣主風範之人,無不喪膽恐懼。
沈唯敬自然也不例外。
他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讓談判的天平,向我們的利益傾斜。
日軍必然不甘心,于是談判就會一次次進行。
隻要談判進行下去,大規模的作戰必然不可能。
因此,我軍就會得到足夠的喘息時間。
” “不知,我料得對不對?” 卓王孫:“不錯。
” 楊逸之的眉頭卻蹙了起來。
“别人看到十八萬與兩萬的對比,以為我軍必敗無疑。
但我卻知道華音閣實隐藏着巨大的力量,隻要閣主将之完全釋放,足以跟倭軍抗衡。
我所不理解的是,為何閣主不正面迎戰,為何要行這些别人不理解之事呢?” 卓王孫淡淡一笑:“你也不能理解麼?” 他站了起來。
蒼茫大地仿佛盡皆在他的足下,延展,拓為無盡恢弘。
“檀君時代,這塊大地曾經曆了一場殺戮。
當時的人口死了幾乎将近一半。
十室九空雖是誇張,但十室五空卻絕非虛言。
其凄慘之狀比今日倭寇的入侵有過之而無不及。
” “但一百年過去後,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卻比那場大殺戮之前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