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琵琶行舞
關燈
小
中
大
難,天香豆蔻,舉世才得三粒,一粒已為鐘素文服用,另兩粒在茫茫海宇之中,何處尋覓?起死回生靈藥,雖有千年雪芝,但風雷道長悶守拙的風雷八劍,神妙無方,豈可輕侮?洗刷名聲一事,看似極易,實則最難,隻有那粒奇淫之氣,所孕蜃珠,算是老弟所問得人,白江州知道怎樣祛毒,不過這法兒,又屬難到極點?”
淳于俊自于“天外之天”室内,與鐘素文相互凄豔無比溫存之後,那位絕代佳人的風華韻緻,便幾乎無時不盤旋心頭。
等到林凝碧莫明其妙地負氣一走,鐘素文身世大明,無形中淳于俊的一縷情絲,自兩者平平,轉變成鐘長林短。
也許是鐘素文風華絕代,豔色傾城?也許是“情”之一字,魔力無邊,來不知其所以來?去不知其所以去? 淳于俊明知鐘素文天生石女,求偶無緣,偏偏甘為這位殚智竭力效忠一切,以至于白二先生說出一連串的難字,淳于俊全聽在耳中。
隻聽得他有術祛除蜃珠淫毒,遂一疊聲地追問是何妙術? 白二先生又是微笑道: “知己由來能換命,英雄難過情關,淳于老弟既然如此多情,白江州到時亦願助你解決一樁極難之事,不過你且聽聽這祛除蜃珠淫毒之法,是否容易辦到?” 頓了一頓又道: “天下唯精忠至孝,或極端正直,方足驅淫。
蜃珠秉天地奇淫之氣,深孕鐘素文腹中,除非能令她生吃一顆忠臣孝子,或正直俠士的新鮮人心,始足祛解,但其人既屬忠臣孝子,或正直俠士,則要生取生啖這顆新鮮人心,老弟怎能下得了手?鐘素文又怎下得了口?” 這種祛除蜃珠淫毒之法,簡直把淳于俊聽得癡呆呆的,面帶苦笑,半語難答。
白二先生伸手一拍淳于俊肩頭,舉杯含笑道: “淳于老弟,勸君更盡一杯酒,與你同消萬古愁。
這種法兒确實太難,但不必過分憂心,也許那位大力金剛龐信,會在其他高明人士之前,求到另外祛除之法。
” 淳于俊無語可答,隻可暫時撒開這段愁思,與那位白二先生,相互歡笑林中,暢飲他那仿造的“百花香雪”。
這時漫天彩霞,均已消逝,沉沉夜色,挾着寒意俱來。
淳于俊在皓月流光下,越看越覺得這位白二先生,神彩轶月,腹中更是博學,無論經史子集,詩賦詞章,以及武學一道中的各種功力,均極精谙,并時有微言奧旨,啟人沉思。
淳于俊由服而欽,由欽而敬,心中卻兀自思索,這位白二先生,雖然到目前為止,除了在談話之間,表現出博學多聞,文武兼資以外,尚未顯示過所擅武功,高到如何程度。
但憑自己眼力看來,此人鋒芒不露,英氣内斂,似乎決不在所見過的陶大杯,東瀛妙道,以及南荒睡尼,少林護法等一流名手之下。
淳于俊既已生疑,言語中自然免不了旁敲側擊,涉及白二先生的宗派來曆,白二先生也早知淳于俊用意,推杯哈哈笑道: “淳于老弟,你大概也看出我這白江州三字,不是本名,但我本來面目,此時無法揭穿,否則定會震驚整個武林。
好在姓名無非是使人與人之間,互相容易呼喚識别的一種符号而已,我既生性樂天,又對香山樂府素極傾倒,故而暫且權借那位曾任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濕透青衫的白居易的名号。
你便叫我白二先生,有何不可?” 淳于俊知道象他們這等蓋世奇人的本來面目,若非自願揭穿,多問無非自讨沒趣,隻好滿口唯唯,但卻暗中盤算,怎樣才能設法使這位白二先生,稍展身手,自己或可從而窺出他幾分來曆。
就在這洞念之間,白二先生忽然微吟道: “浔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琵琶……淳于老弟,你這玉面孟嘗四字,也是武林中後起之秀,适才與我談話,更聽出文武兩途,均頗深有根底,總應該對這首白香山的《琵琶行》不太陌生?” 淳于俊想不到白二先生突然與自己談起《琵琶行》來,點頭微笑答道: “琵琶行六百一十六言,是香山居士集中極其出色作品,淳于俊曾經熟讀,尚能成誦。
” 白二先生聞言說道: “曾經熟讀最好,我要你把這六百一十六言,倒序背誦過來。
老弟是位聰明人物,且試試在明月當空之前,可能做到?” 淳于俊猜出對方此舉,必有深意,見此時明月尚在東面林梢,方說了一句: “倒誦《琵琶行》的六百一十六言,似乎用不了那久光陰……” 話擾未了,白二先生便即接口答道: “用不了月到中天,當然更好。
老弟且自用功,我去找件東西,即行回轉。
” “轉”字才出,人已到了竹林之外,以淳于俊這身不浴功力,居然未看清白二先生走時用的是什麼身法。
駭然之下,不由越發欽佩,便照他所說的暗自從《琵琶行》末尾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濕”起,“濕衫青馬司州江”地逐字細細背誦。
這種既無韻腳,又不成文的倒序背誦,雖極拗口,頗難記憶,但淳于俊天分甚高,由尾至頭默誦兩遍以後,也就能夠琅琅上口。
淳于俊低頭一看月影,不過東移兩寸有餘,心頭也不禁微覺自許。
就在此時,林間人影一飄,白二先生業已悄無聲息的回轉,隻多了一面玉轸絲弦的上好琵琶在手。
白二先生委實聰明絕頂,一看淳于俊臉上神色,便即含笑說道: “月移竹影,不及三寸,六百一十六言的《琵琶行》,便能倒誦如流,由此可見淳于老弟的悟性資質,着實是上乘之選!這樣方不枉我想在萍蹤偶聚下,傳你一手近年所創的小巧技藝。
” 淳于俊早就看出白二先生武學極高,聞言知道所授必非凡技,不禁喜得心頭亂跳,白二先生含笑問道: “老弟先猜上一猜,我想傳你的是何技藝?” 淳于俊福至心靈,目光在白二先生手中那面琶琵上一瞥,應聲答道: “諄于俊愚昧,難測白二先生靈機,不知是否與香山居士這首《琵琶行》有所相關?” “老弟果然聰明絕頂,一猜便中。
但豈僅有《琵琶行》有所相關,我想傾囊相授,以紀念這場萍水相逢。
” 淳于俊聽白二先生教授自己的是一套“琵琶行”,方自傲愕,白二先生又笑道: “老弟風流倜傥,文武兼資,對于音律一道,想必也有相當造詣!” 淳于俊起初以為白二先生是要教授自己什麼神奇武技,但如今聽得這等說法,又見他取來那一面絲弦玉轸的上好琵琶,才知對方所授的,隻是一種自度樂曲!雖然微覺失望,但仍接口笑道: “淳于俊少年放蕩,青衫酒漬,常醉歌筵,諸如豪竹哀絲,紅牙檀闆,均曾有所涉獵,惟所得不深,淺嘗辄止而已。
” 白二先生微笑道: “能通一曲,便是知音,真正的霓舞虞韶,幾人解得?老弟在這明月秋風之下,倚竹對酒,再聽我一曲自度琵琶,看能記得多少?” 說完,即就石上坐定,輕攏慢撚,纡除掩飾地彈奏起來,珠落玉盤,泉流石隙,刹那之間,便入妙境。
淳于俊口内謙遜,實則對于五音六律,極其内行,到耳便知白二先生所彈的這《琵琶行》,是揉合多種法曲之妙。
再加上一部分大概出于自創的特殊音節,彈奏手法,又複極高,瀉聲青管,流鄉紫檀,一曲潮生,四弦月冷,俄而蛩吟秋夜,俄而莺轉春山,俄而撒來珠玉,俄而突出刀槍,抑揚頓挫之間,自己心頭的喜怒哀樂情緒,全被控制。
白二先生一曲既罷,淳于俊心悅誠服
等到林凝碧莫明其妙地負氣一走,鐘素文身世大明,無形中淳于俊的一縷情絲,自兩者平平,轉變成鐘長林短。
也許是鐘素文風華絕代,豔色傾城?也許是“情”之一字,魔力無邊,來不知其所以來?去不知其所以去? 淳于俊明知鐘素文天生石女,求偶無緣,偏偏甘為這位殚智竭力效忠一切,以至于白二先生說出一連串的難字,淳于俊全聽在耳中。
隻聽得他有術祛除蜃珠淫毒,遂一疊聲地追問是何妙術? 白二先生又是微笑道: “知己由來能換命,英雄難過情關,淳于老弟既然如此多情,白江州到時亦願助你解決一樁極難之事,不過你且聽聽這祛除蜃珠淫毒之法,是否容易辦到?” 頓了一頓又道: “天下唯精忠至孝,或極端正直,方足驅淫。
蜃珠秉天地奇淫之氣,深孕鐘素文腹中,除非能令她生吃一顆忠臣孝子,或正直俠士的新鮮人心,始足祛解,但其人既屬忠臣孝子,或正直俠士,則要生取生啖這顆新鮮人心,老弟怎能下得了手?鐘素文又怎下得了口?” 這種祛除蜃珠淫毒之法,簡直把淳于俊聽得癡呆呆的,面帶苦笑,半語難答。
白二先生伸手一拍淳于俊肩頭,舉杯含笑道: “淳于老弟,勸君更盡一杯酒,與你同消萬古愁。
這種法兒确實太難,但不必過分憂心,也許那位大力金剛龐信,會在其他高明人士之前,求到另外祛除之法。
” 淳于俊無語可答,隻可暫時撒開這段愁思,與那位白二先生,相互歡笑林中,暢飲他那仿造的“百花香雪”。
這時漫天彩霞,均已消逝,沉沉夜色,挾着寒意俱來。
淳于俊在皓月流光下,越看越覺得這位白二先生,神彩轶月,腹中更是博學,無論經史子集,詩賦詞章,以及武學一道中的各種功力,均極精谙,并時有微言奧旨,啟人沉思。
淳于俊由服而欽,由欽而敬,心中卻兀自思索,這位白二先生,雖然到目前為止,除了在談話之間,表現出博學多聞,文武兼資以外,尚未顯示過所擅武功,高到如何程度。
但憑自己眼力看來,此人鋒芒不露,英氣内斂,似乎決不在所見過的陶大杯,東瀛妙道,以及南荒睡尼,少林護法等一流名手之下。
淳于俊既已生疑,言語中自然免不了旁敲側擊,涉及白二先生的宗派來曆,白二先生也早知淳于俊用意,推杯哈哈笑道: “淳于老弟,你大概也看出我這白江州三字,不是本名,但我本來面目,此時無法揭穿,否則定會震驚整個武林。
好在姓名無非是使人與人之間,互相容易呼喚識别的一種符号而已,我既生性樂天,又對香山樂府素極傾倒,故而暫且權借那位曾任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濕透青衫的白居易的名号。
你便叫我白二先生,有何不可?” 淳于俊知道象他們這等蓋世奇人的本來面目,若非自願揭穿,多問無非自讨沒趣,隻好滿口唯唯,但卻暗中盤算,怎樣才能設法使這位白二先生,稍展身手,自己或可從而窺出他幾分來曆。
就在這洞念之間,白二先生忽然微吟道: “浔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琵琶……淳于老弟,你這玉面孟嘗四字,也是武林中後起之秀,适才與我談話,更聽出文武兩途,均頗深有根底,總應該對這首白香山的《琵琶行》不太陌生?” 淳于俊想不到白二先生突然與自己談起《琵琶行》來,點頭微笑答道: “琵琶行六百一十六言,是香山居士集中極其出色作品,淳于俊曾經熟讀,尚能成誦。
” 白二先生聞言說道: “曾經熟讀最好,我要你把這六百一十六言,倒序背誦過來。
老弟是位聰明人物,且試試在明月當空之前,可能做到?” 淳于俊猜出對方此舉,必有深意,見此時明月尚在東面林梢,方說了一句: “倒誦《琵琶行》的六百一十六言,似乎用不了那久光陰……” 話擾未了,白二先生便即接口答道: “用不了月到中天,當然更好。
老弟且自用功,我去找件東西,即行回轉。
” “轉”字才出,人已到了竹林之外,以淳于俊這身不浴功力,居然未看清白二先生走時用的是什麼身法。
駭然之下,不由越發欽佩,便照他所說的暗自從《琵琶行》末尾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濕”起,“濕衫青馬司州江”地逐字細細背誦。
這種既無韻腳,又不成文的倒序背誦,雖極拗口,頗難記憶,但淳于俊天分甚高,由尾至頭默誦兩遍以後,也就能夠琅琅上口。
淳于俊低頭一看月影,不過東移兩寸有餘,心頭也不禁微覺自許。
就在此時,林間人影一飄,白二先生業已悄無聲息的回轉,隻多了一面玉轸絲弦的上好琵琶在手。
白二先生委實聰明絕頂,一看淳于俊臉上神色,便即含笑說道: “月移竹影,不及三寸,六百一十六言的《琵琶行》,便能倒誦如流,由此可見淳于老弟的悟性資質,着實是上乘之選!這樣方不枉我想在萍蹤偶聚下,傳你一手近年所創的小巧技藝。
” 淳于俊早就看出白二先生武學極高,聞言知道所授必非凡技,不禁喜得心頭亂跳,白二先生含笑問道: “老弟先猜上一猜,我想傳你的是何技藝?” 淳于俊福至心靈,目光在白二先生手中那面琶琵上一瞥,應聲答道: “諄于俊愚昧,難測白二先生靈機,不知是否與香山居士這首《琵琶行》有所相關?” “老弟果然聰明絕頂,一猜便中。
但豈僅有《琵琶行》有所相關,我想傾囊相授,以紀念這場萍水相逢。
” 淳于俊聽白二先生教授自己的是一套“琵琶行”,方自傲愕,白二先生又笑道: “老弟風流倜傥,文武兼資,對于音律一道,想必也有相當造詣!” 淳于俊起初以為白二先生是要教授自己什麼神奇武技,但如今聽得這等說法,又見他取來那一面絲弦玉轸的上好琵琶,才知對方所授的,隻是一種自度樂曲!雖然微覺失望,但仍接口笑道: “淳于俊少年放蕩,青衫酒漬,常醉歌筵,諸如豪竹哀絲,紅牙檀闆,均曾有所涉獵,惟所得不深,淺嘗辄止而已。
” 白二先生微笑道: “能通一曲,便是知音,真正的霓舞虞韶,幾人解得?老弟在這明月秋風之下,倚竹對酒,再聽我一曲自度琵琶,看能記得多少?” 說完,即就石上坐定,輕攏慢撚,纡除掩飾地彈奏起來,珠落玉盤,泉流石隙,刹那之間,便入妙境。
淳于俊口内謙遜,實則對于五音六律,極其内行,到耳便知白二先生所彈的這《琵琶行》,是揉合多種法曲之妙。
再加上一部分大概出于自創的特殊音節,彈奏手法,又複極高,瀉聲青管,流鄉紫檀,一曲潮生,四弦月冷,俄而蛩吟秋夜,俄而莺轉春山,俄而撒來珠玉,俄而突出刀槍,抑揚頓挫之間,自己心頭的喜怒哀樂情緒,全被控制。
白二先生一曲既罷,淳于俊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