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琵琶行舞
關燈
小
中
大
飛馳,趕到魯東崂山腳下,恰好是臘月十七的黃昏時分。
到了山腳,淳于俊反而有些躊躇起來,因為途中業已問知,隻須轉過兩座山環,便是百毒孫膑軒轅楚所住的“萬妙山莊”。
但目下不僅距離臘月十九的會期尚有一日有餘,而且陶大杯,林中逸,東陽道長,焦天嘯及林凝碧等,均未遇見,是否暫時覓地栖身,等到十九正日,再到“萬妙山莊”赴會? 淳于俊正在獨立殘陽,暗自思忖之際,右側方十來丈以外,一大片密翠浮天的修篁内,突然随風傳來豪放歌聲,唱的是: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簿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 淳于俊風流倜傥,文武兼資,一聽便知吟的是南宋名詞人朱希真《樵歌集》中的一首“西江月”。
但歌聲詞意,兩相揮和,極為豪放豁達,不禁心頭暗想,畢竟齊魯燕趙,多出異人,這黃昏倚竹,引吭高歌之人,何等勝慨豪情?縱然不是武林同源,也定非紅塵俗士。
自己反正還有一日來的餘暇,何不循聲以往?也許彼此氣味相投,萍水論交,多結識一位人物,心念既動,正待飄然舉步,林中歌聲又起。
這回唱的卻是元代儒僧子聰大師劉秉忠《藏春樂府》中的《木蘭花慢》。
“笑平生活計,渺浮海一虛舟,任憑塞風沙,鳥蟲瘴霧,即處林丘,天靈幾番朝暮,問夕陽無語水東流。
自首王家年少,夢魂正繞揚州,鳳城歌舞酒家樓,肯管世間愁?奈糜鹿多情,煙霞痼疾,難與同遊,桃花為春憔悴,念劉郎雙鬓也成秋,舊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頭。
” 淳于俊越聽越發心儀其人,因防對方萬一不是武林同源,自己施展輕功身法,反易淺識,遂緩步從容地,往那一片深碧流煙,疏陽碎地的竹林之内走去。
果然才到林邊,歌聲即住,淳于俊就聽那人道:“林外遊人,何不請進林來,擾我一杯百花香雪。
” 淳于俊聽到最後一句“百花香雪”,卻不覺大吃一驚。
因為知道“百花香雪”是“飄萍子”林中逸秘釀美酒,味醇香清,堪稱絕世!怎的這林中人所飲之酒,也叫做“百花香雪”? 淳于俊一面疑詫,一面緩步入林,隻見林中一塊大青石上,坐着一個眉清目秀,神彩飄揚,約莫三十六七的中年白衣文士。
雙方目光相接,淳于俊不禁又是一驚,因為對方眼神之内,含着一種極難加以形容,清狂脫俗的光輝,足可令人自慚形穢。
遂趕緊稍整衣衫,長揖為禮,含笑道: “在下淳于俊偶作山遊,不想清渠落葉,擾及天上浮雲,尚希原宥,并請教先生尊名大姓?” 白衣文士聽他報名以後,起立微笑答禮,兩道精芒隐蘊,不怒而威的目光,卻又複在淳于俊身上來回一掃,軒眉答道: “你這先生二字,稱呼得倒頗文雅别緻。
我姓白,草字江州,排行第二,你就叫我白二先生好了。
我則沾光癡長幾春,叫你一聲淳于老弟!來來來,老弟先嘗我一杯百花香雪!” 說完,便提起石上酒壺,替淳于俊倒了一杯色碧于雲的異香美酒。
淳于俊沾唇略嘗,覺得此酒雖也涼沁心脾,但香味微嫌過濃,不及“飄萍子”林中逸所釀“百花香雪”那等清新淡雅。
前擎杯目注白衣文士,微笑道: “淳于俊仿佛記得這百花香雪之名,是昔年遼東大俠飄萍子林中……” 那位自稱白江州的白二先生,不等淳于俊說完,便自含笑說道: “飄萍子林中逸所釀的百花香雪,是純以積年上好臘梅蕊積雪,與新放百花合制,自願人間絕味,我則因前些日雪滿崂山,一時高興,掃了不少梅蕊積雪,并偷來即墨城内大戶半缸卅年陳酒及一小盒百花精,東施效颦地胡亂混合一處,雖因酒質本佳,尚堪入口,但比起真正百花香雪那種清醇淡遠之緻,又複宛如天上浮雲,與清渠落葉判然有别了。
” 淳于俊聽他侃為自承偷酒等事,不由更愛這位白二先生疏狂絕世,豁達無倫,把杯中酒一傾再盡,微笑問道: “淳于俊冒昧請問白二先生,是偶遊崂山,還是世居此處?” 白二先生又替淳于俊倒了一杯美酒,好象不甚在意地随門答道: “我是偶遊魯東,因聽說最近萬妙山莊有場異常精彩的武林勝會,遂特意多留幾天,想就便開開眼界!” 淳于俊聞言笑道: “這樣說來,白二先生也是武林一派?” 白二先生搖頭微笑道: “我雖然十年學書,十年學劍,但空自辜負歲月,于文武兩道,一事無成!倒是頻年流轉江湖,閱人甚多,對風鑒一技,略有所得。
” 話完,仔細向淳于俊臉上端詳半晌,并執着他左右雙掌,反複觀摩,輕歎一聲,又複說道: “淳于老弟,休怪白江州直言,以你五官氣色,及掌上指紋,推究起來,老弟出身富室,幼運安康,但生成俠骨,不耐平凡。
膽肝照人,性情直率,終于飄零書劍,流徙江湖。
縱然行仁會義,無愧于心,惟命宮魔蠍,似屬陰人。
一生中難免紅粉知已過多,不容易跳出情海波瀾以外。
” 淳于俊這一路之間,委實既系情于長睡“天外之天”中的鐘素文,擔憂自己及“大力金剛”龐信,是否可以為她療傷祛毒,洗刷聲名,又關心負氣而别,不知道浪迹何處的林凝碧,是否可以在萬妙山莊大會上重逢?并解開那場突如其來,使自己莫明其妙的誤會。
所以如今聽得白二先生說是自己一生難免情魔生障,紅粉牽愁,不由驚服不已,劍眉雙蹙地深深一歎。
白二先生見淳于俊這般情狀,遂又微笑道: “白江州大概談言微中,勾動老弟愁腸,若不以萍水相逢見外,何妨一傾肺腑?” 淳于俊自與“大力金剛”龐信,在陝西荒山夜雨,竟夕長談以後,早已拿定主意,于“萬妙山莊大會”,及都陽山不開谷口的“鈎劍比賽大會”等武林群雄聚集之處,覓機宣揚鐘素文的奇異身世遭遇,以作衆口流傳,逐漸改變江湖中對她的那種錯誤認識,故而見白江州發問,便立即搖頭苦笑道: “淳于俊雖然江湖閱曆甚淺,但白二先生松古月般的出群豐神,也令我一見便知是遊戲塵寰的前輩高人,何況所論之言,如見淳于俊肺腑,晚輩正有一段武林珍聞,欲向白二先生傾訴,并有所請教。
” 話完遂将“天外之天”的經過,與鐘素文身世遭遇,一一縷陳,并向這位白二先生請教,是否知道祛解鐘素文所服蜃珠淫毒之法。
這位自稱白二先生的,并非真名,是本書中一位極其重要的武林奇俠。
他的本來面目,且容筆者稍弄詭谲,暫時仍以白二先生稱之,但眼明讀者,隻須稍加思索前後關連,即可有所覺察。
白二先生雖未肯對淳于俊示以真相,但他平素極負淵博,認為凡屑江湖之事,幾乎無不通曉。
不過關于鐘素文的這段纏綿故事,卻是他聞所未聞,所以聽得出神,并在聽完以後,愕然良久,方才出聲道: “凡事幾人知究竟?世間可怖是流言,江湖中誰不公認鐘素文一身集淫、怪、豪、狠、毒大成?雖然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流言可畏,衆口爍金,要想替她洗刷名聲,弄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恐怕要在難字以上,再加上兩個難字。
” 話音至此,看了淳于俊一眼,搖頭繼續說道: “老弟與大力金剛龐信,所立願為鐘素文所做四事,無一不是難上加
到了山腳,淳于俊反而有些躊躇起來,因為途中業已問知,隻須轉過兩座山環,便是百毒孫膑軒轅楚所住的“萬妙山莊”。
但目下不僅距離臘月十九的會期尚有一日有餘,而且陶大杯,林中逸,東陽道長,焦天嘯及林凝碧等,均未遇見,是否暫時覓地栖身,等到十九正日,再到“萬妙山莊”赴會? 淳于俊正在獨立殘陽,暗自思忖之際,右側方十來丈以外,一大片密翠浮天的修篁内,突然随風傳來豪放歌聲,唱的是: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簿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 淳于俊風流倜傥,文武兼資,一聽便知吟的是南宋名詞人朱希真《樵歌集》中的一首“西江月”。
但歌聲詞意,兩相揮和,極為豪放豁達,不禁心頭暗想,畢竟齊魯燕趙,多出異人,這黃昏倚竹,引吭高歌之人,何等勝慨豪情?縱然不是武林同源,也定非紅塵俗士。
自己反正還有一日來的餘暇,何不循聲以往?也許彼此氣味相投,萍水論交,多結識一位人物,心念既動,正待飄然舉步,林中歌聲又起。
這回唱的卻是元代儒僧子聰大師劉秉忠《藏春樂府》中的《木蘭花慢》。
“笑平生活計,渺浮海一虛舟,任憑塞風沙,鳥蟲瘴霧,即處林丘,天靈幾番朝暮,問夕陽無語水東流。
自首王家年少,夢魂正繞揚州,鳳城歌舞酒家樓,肯管世間愁?奈糜鹿多情,煙霞痼疾,難與同遊,桃花為春憔悴,念劉郎雙鬓也成秋,舊事十年夜雨,不堪重到心頭。
” 淳于俊越聽越發心儀其人,因防對方萬一不是武林同源,自己施展輕功身法,反易淺識,遂緩步從容地,往那一片深碧流煙,疏陽碎地的竹林之内走去。
果然才到林邊,歌聲即住,淳于俊就聽那人道:“林外遊人,何不請進林來,擾我一杯百花香雪。
” 淳于俊聽到最後一句“百花香雪”,卻不覺大吃一驚。
因為知道“百花香雪”是“飄萍子”林中逸秘釀美酒,味醇香清,堪稱絕世!怎的這林中人所飲之酒,也叫做“百花香雪”? 淳于俊一面疑詫,一面緩步入林,隻見林中一塊大青石上,坐着一個眉清目秀,神彩飄揚,約莫三十六七的中年白衣文士。
雙方目光相接,淳于俊不禁又是一驚,因為對方眼神之内,含着一種極難加以形容,清狂脫俗的光輝,足可令人自慚形穢。
遂趕緊稍整衣衫,長揖為禮,含笑道: “在下淳于俊偶作山遊,不想清渠落葉,擾及天上浮雲,尚希原宥,并請教先生尊名大姓?” 白衣文士聽他報名以後,起立微笑答禮,兩道精芒隐蘊,不怒而威的目光,卻又複在淳于俊身上來回一掃,軒眉答道: “你這先生二字,稱呼得倒頗文雅别緻。
我姓白,草字江州,排行第二,你就叫我白二先生好了。
我則沾光癡長幾春,叫你一聲淳于老弟!來來來,老弟先嘗我一杯百花香雪!” 說完,便提起石上酒壺,替淳于俊倒了一杯色碧于雲的異香美酒。
淳于俊沾唇略嘗,覺得此酒雖也涼沁心脾,但香味微嫌過濃,不及“飄萍子”林中逸所釀“百花香雪”那等清新淡雅。
前擎杯目注白衣文士,微笑道: “淳于俊仿佛記得這百花香雪之名,是昔年遼東大俠飄萍子林中……” 那位自稱白江州的白二先生,不等淳于俊說完,便自含笑說道: “飄萍子林中逸所釀的百花香雪,是純以積年上好臘梅蕊積雪,與新放百花合制,自願人間絕味,我則因前些日雪滿崂山,一時高興,掃了不少梅蕊積雪,并偷來即墨城内大戶半缸卅年陳酒及一小盒百花精,東施效颦地胡亂混合一處,雖因酒質本佳,尚堪入口,但比起真正百花香雪那種清醇淡遠之緻,又複宛如天上浮雲,與清渠落葉判然有别了。
” 淳于俊聽他侃為自承偷酒等事,不由更愛這位白二先生疏狂絕世,豁達無倫,把杯中酒一傾再盡,微笑問道: “淳于俊冒昧請問白二先生,是偶遊崂山,還是世居此處?” 白二先生又替淳于俊倒了一杯美酒,好象不甚在意地随門答道: “我是偶遊魯東,因聽說最近萬妙山莊有場異常精彩的武林勝會,遂特意多留幾天,想就便開開眼界!” 淳于俊聞言笑道: “這樣說來,白二先生也是武林一派?” 白二先生搖頭微笑道: “我雖然十年學書,十年學劍,但空自辜負歲月,于文武兩道,一事無成!倒是頻年流轉江湖,閱人甚多,對風鑒一技,略有所得。
” 話完,仔細向淳于俊臉上端詳半晌,并執着他左右雙掌,反複觀摩,輕歎一聲,又複說道: “淳于老弟,休怪白江州直言,以你五官氣色,及掌上指紋,推究起來,老弟出身富室,幼運安康,但生成俠骨,不耐平凡。
膽肝照人,性情直率,終于飄零書劍,流徙江湖。
縱然行仁會義,無愧于心,惟命宮魔蠍,似屬陰人。
一生中難免紅粉知已過多,不容易跳出情海波瀾以外。
” 淳于俊這一路之間,委實既系情于長睡“天外之天”中的鐘素文,擔憂自己及“大力金剛”龐信,是否可以為她療傷祛毒,洗刷聲名,又關心負氣而别,不知道浪迹何處的林凝碧,是否可以在萬妙山莊大會上重逢?并解開那場突如其來,使自己莫明其妙的誤會。
所以如今聽得白二先生說是自己一生難免情魔生障,紅粉牽愁,不由驚服不已,劍眉雙蹙地深深一歎。
白二先生見淳于俊這般情狀,遂又微笑道: “白江州大概談言微中,勾動老弟愁腸,若不以萍水相逢見外,何妨一傾肺腑?” 淳于俊自與“大力金剛”龐信,在陝西荒山夜雨,竟夕長談以後,早已拿定主意,于“萬妙山莊大會”,及都陽山不開谷口的“鈎劍比賽大會”等武林群雄聚集之處,覓機宣揚鐘素文的奇異身世遭遇,以作衆口流傳,逐漸改變江湖中對她的那種錯誤認識,故而見白江州發問,便立即搖頭苦笑道: “淳于俊雖然江湖閱曆甚淺,但白二先生松古月般的出群豐神,也令我一見便知是遊戲塵寰的前輩高人,何況所論之言,如見淳于俊肺腑,晚輩正有一段武林珍聞,欲向白二先生傾訴,并有所請教。
” 話完遂将“天外之天”的經過,與鐘素文身世遭遇,一一縷陳,并向這位白二先生請教,是否知道祛解鐘素文所服蜃珠淫毒之法。
這位自稱白二先生的,并非真名,是本書中一位極其重要的武林奇俠。
他的本來面目,且容筆者稍弄詭谲,暫時仍以白二先生稱之,但眼明讀者,隻須稍加思索前後關連,即可有所覺察。
白二先生雖未肯對淳于俊示以真相,但他平素極負淵博,認為凡屑江湖之事,幾乎無不通曉。
不過關于鐘素文的這段纏綿故事,卻是他聞所未聞,所以聽得出神,并在聽完以後,愕然良久,方才出聲道: “凡事幾人知究竟?世間可怖是流言,江湖中誰不公認鐘素文一身集淫、怪、豪、狠、毒大成?雖然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流言可畏,衆口爍金,要想替她洗刷名聲,弄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恐怕要在難字以上,再加上兩個難字。
” 話音至此,看了淳于俊一眼,搖頭繼續說道: “老弟與大力金剛龐信,所立願為鐘素文所做四事,無一不是難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