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十二章
美國文學藝術院确實擁有火箭筒,那是因為匪幫們從國民警衛隊彩虹分隊偷來了一輛坦克,用來打頭陣,已經襲擊了哥倫比亞大學。
那夥人膽大包天,竟然高舉着星條光榮——星條旗。
沒人敢碰這夥匪幫,就像沒人敢碰十大超級公司一樣。
可以想像,這批軍閥把自己看做完完全全的美國人。
“美國,”基爾戈·特勞特在《我的十年自動飛行》中寫道,“是昨天才發明的三億魯布·戈德伯格①式的小玩意的綜合體。
” “你最好建一個大家庭。
”他繼續寫道。
但在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一日從部隊複員到二○○一年三月一日到達離官這段時間内,他本人卻沒有家庭。
他是同莫妮卡·佩帕、達德雷·普林斯和傑裡·裡弗斯三人一同乘坐豪華鐵甲轎車來到離宮的,後面挂着一輛超載的笨重的拖車。
魯布·戈德伯格是上一個基督教千年最後一世紀中的一名報刊漫畫家。
他的畫往往是些荒唐地複雜但又不可靠的機械,其組成部分包括踏車、機關門、鈴、警報器、套上挽具的家畜、噴焊槍、郵遞員、電燈泡、鞭炮、鏡子、收音機、留聲機、發射無彈頭子彈的手槍等等,用以完成諸如關上遮陽窗頁之類非常簡單的任務。
是的,特勞特總是唠唠叨叨反複講人需要有大家庭。
我也仍然強調這一點。
因為很顯然,我們是人,就如需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其他基本礦物質一樣,也需要大家庭的溫暖。
我剛剛讀到這樣的報道: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父親把自己的嬰兒使勁搖晃緻死,因為孩子還不能控制肛門括約肌,而且啼哭不止。
如果在一個大家庭中,周圍就還會有其他人,孩子就能得救。
他們會幫着哄孩子,也會安慰當父親的。
如果這個父親在一個大家庭中長大,他也許不會是如此糟糕的一位父親,也許還根本不會成為一個父親,因為他還太年輕,成不了好父親。
因為他太缺少理智,決不可能成為好父親。
在重播開始前很久的一九七○年,我在尼日利亞的南部。
那時比夫拉戰争行将結束,我們站在比拉夫一方——大多數是伊博人的戰敗的一方。
我遇見一個剛得了新生兒的伊博父親。
他有四百個親戚!雖然節節敗退的戰争還在繼續,他和他的妻子正準備一次旅行,将新生兒介紹給所有的親戚。
如果比夫拉軍隊需要招募新兵,幾個伊博大家庭坐下來讨論決定派誰去。
在和平時期,家庭讨論送誰去讀大學,常常到遙遠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牛津和哈佛大學。
接着,全家籌集資金,用以支付路費、學費以及購置适合于大學所在地氣候和習慣的衣物之類。
在那邊,我遇見過一位叫契努阿·阿契貝①的伊博作家。
他現在在這邊的巴德學院一邊任教一邊寫作。
學院在紐約州哈得孫河畔的阿南代爾,一二五○四郵區。
尼日利亞目前處在窮兇極惡的執政集團統治之下,批評政府的人因自由意志過多而常常被處以絞刑。
我問他,伊博人現在情況如何。
契努阿說,政府中沒有伊博人的角色,他們也不想參政。
他說伊博人依靠小型經營維持生存,但是不大可能與政府及其盟友,包括殼牌石油公司,形成沖突對抗。
他們一定開過許多次會,讨論道德問題和生存策路問題。
他們仍然把最聰明的孩子送到遠方最好的大學去深造。
當我高度贊揚家庭觀念和家庭價值時,我所指的并非帶着孩子的一男一女,他們剛剛來到城市,驚慌失措,在經濟、技術、環境、政治一片混亂中六神無主。
我所指的是如此衆多的美國人如此迫切需要的東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我在印第安納波利斯所擁有的、桑頓·魏爾德的劇作《我們的小鎮》中人
那夥人膽大包天,竟然高舉着星條光榮——星條旗。
沒人敢碰這夥匪幫,就像沒人敢碰十大超級公司一樣。
可以想像,這批軍閥把自己看做完完全全的美國人。
“美國,”基爾戈·特勞特在《我的十年自動飛行》中寫道,“是昨天才發明的三億魯布·戈德伯格①式的小玩意的綜合體。
” “你最好建一個大家庭。
”他繼續寫道。
但在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一日從部隊複員到二○○一年三月一日到達離官這段時間内,他本人卻沒有家庭。
他是同莫妮卡·佩帕、達德雷·普林斯和傑裡·裡弗斯三人一同乘坐豪華鐵甲轎車來到離宮的,後面挂着一輛超載的笨重的拖車。
魯布·戈德伯格是上一個基督教千年最後一世紀中的一名報刊漫畫家。
他的畫往往是些荒唐地複雜但又不可靠的機械,其組成部分包括踏車、機關門、鈴、警報器、套上挽具的家畜、噴焊槍、郵遞員、電燈泡、鞭炮、鏡子、收音機、留聲機、發射無彈頭子彈的手槍等等,用以完成諸如關上遮陽窗頁之類非常簡單的任務。
是的,特勞特總是唠唠叨叨反複講人需要有大家庭。
我也仍然強調這一點。
因為很顯然,我們是人,就如需要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其他基本礦物質一樣,也需要大家庭的溫暖。
我剛剛讀到這樣的報道: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父親把自己的嬰兒使勁搖晃緻死,因為孩子還不能控制肛門括約肌,而且啼哭不止。
如果在一個大家庭中,周圍就還會有其他人,孩子就能得救。
他們會幫着哄孩子,也會安慰當父親的。
如果這個父親在一個大家庭中長大,他也許不會是如此糟糕的一位父親,也許還根本不會成為一個父親,因為他還太年輕,成不了好父親。
因為他太缺少理智,決不可能成為好父親。
在重播開始前很久的一九七○年,我在尼日利亞的南部。
那時比夫拉戰争行将結束,我們站在比拉夫一方——大多數是伊博人的戰敗的一方。
我遇見一個剛得了新生兒的伊博父親。
他有四百個親戚!雖然節節敗退的戰争還在繼續,他和他的妻子正準備一次旅行,将新生兒介紹給所有的親戚。
如果比夫拉軍隊需要招募新兵,幾個伊博大家庭坐下來讨論決定派誰去。
在和平時期,家庭讨論送誰去讀大學,常常到遙遠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牛津和哈佛大學。
接着,全家籌集資金,用以支付路費、學費以及購置适合于大學所在地氣候和習慣的衣物之類。
在那邊,我遇見過一位叫契努阿·阿契貝①的伊博作家。
他現在在這邊的巴德學院一邊任教一邊寫作。
學院在紐約州哈得孫河畔的阿南代爾,一二五○四郵區。
尼日利亞目前處在窮兇極惡的執政集團統治之下,批評政府的人因自由意志過多而常常被處以絞刑。
我問他,伊博人現在情況如何。
契努阿說,政府中沒有伊博人的角色,他們也不想參政。
他說伊博人依靠小型經營維持生存,但是不大可能與政府及其盟友,包括殼牌石油公司,形成沖突對抗。
他們一定開過許多次會,讨論道德問題和生存策路問題。
他們仍然把最聰明的孩子送到遠方最好的大學去深造。
當我高度贊揚家庭觀念和家庭價值時,我所指的并非帶着孩子的一男一女,他們剛剛來到城市,驚慌失措,在經濟、技術、環境、政治一片混亂中六神無主。
我所指的是如此衆多的美國人如此迫切需要的東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我在印第安納波利斯所擁有的、桑頓·魏爾德的劇作《我們的小鎮》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