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十三章
同題:鳥糞中白顔色的是什麼東西?答案:也是鳥糞。
别談什麼科學,别談遇到環境災難對它有多大的幫助。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仍然是比廣島嬰兒車更熱的話題。
我們用的腋下除臭劑把臭氧層咬出了洞來。
聽聽這一大堆廢話:我的哥哥伯尼是個什麼也畫不像的人,過去最令人讨厭的時候還曾說,他不喜歡畫,因為那些畫年複一年挂在那兒,什麼結果也投有。
而今年夏天,他成了藝術家! 我決不是胡說八道!這個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物理化學家現在成了傑克遜·波洛克!①他把一團團的各色顔料和黏稠物質堆在不滲透的兩片平面材料上,如玻璃闆或浴室的磁磚之類,合上然後再掰開,etvoila!①這與他得癌症無關。
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身患此症,再說癌細胞侵損的是他的肺部,而不是頭腦。
一天,他在胡亂地做着什麼——他已是個半退休的老人,沒有妻子問他看在上帝的分上他到底在幹些什麼,etvoila!晚幹總比不幹好,我隻能這麼說。
于是,他給我寄了些複印的黑白小圖片,都是些波形曲線的東西,大部分如枝杈狀,也許是樹或者灌木,也許是蘑菇或滿是洞的雨傘,但确實十分有趣,就像我在舞廳跳舞一樣,還過得去。
自那以後他還給我寄了彩色的作品原件,這些我十分喜歡。
然而,同複印作品一同寄來的信,表達的卻不是突如其來的欣喜之情,而是一個冥頑不化的專家治國論者對以我為典型代表的附庸風雅的文人的挑戰。
“這是不是藝術?” 他問。
要是在五十年以前,他肯定不會以如此嘲諷的口吻提出這個問題,因為那時第一個完完全全美國式的繪畫流派——抽象表現主義,還沒有建立,也還沒有把“滴者傑克”——就是那個什麼也畫不像的傑克遜·波洛克——奉若神明。
伯尼還說,他的作畫過程還包含着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現象,有關各種顔料受到擠壓後朝上下、四周不同線路擴散方面,但他未作解釋,讓我自己去猜測。
他似乎在暗示,如果附庸風雅的藝術圈子不接受他的繪畫,他的作品還有其他用途,如為生産更好的潤滑劑、防曬油及其他玩意兒提供幫助。
全新的H配方! 他說他不會在作品上簽名,不會公開承認他是創作者,也不會告訴别人創作過程。
很顯然他希望看到那些盛氣淩人的藝術評論家面對他幼稚而狡猾的問題“這是不是藝術?”時,額頭冒汗,一臉傻相。
他和父親兩人連手,強行剝奪了我在大學學習文科的權利,因此,我給他回了封明顯帶報複性的文辭華麗的信,并為此感到得意。
“親愛的哥哥:這幾乎就像跟你講一些鳥和蜜蜂之類的常識一樣①,”我的信這樣開頭,“世界上有許多好人從某些,但不是所有,本質上非理性的東西中受到感染激勵,并從中得益,如平面上人為的色彩和形狀安排。
“您本人也在音樂中獲得享受。
就其本質而言,音樂本身也是非理性的聲音編排。
如果我把一個木桶踢下地窖的梯子,然後告訴您我制造的聲音就其哲學意義而言具有與《魔笛》②同等的價值,那就構不成一場令人不安的持久論戰的開端。
來自您的完全令人滿意的、不帶偏見的回答應該是:‘我喜歡莫紮特創造的聲音,不喜歡木桶發出的聲音。
’“欣賞一件自稱為藝術的作品是一種社會行為。
要麼你從中獲益,要麼一無所得。
你最有必要事後去問為何如此。
你什麼也沒有必要說。
“親愛的哥哥,您是個應該受人尊重的實驗科學家。
如果您真想知道如您所問的您的作品‘是不是藝術’,那麼您就應該把它放在某個公共場所進行展示,看看人們是否有興趣觀賞。
請告訴我結果如何。
” 我繼續寫道:“如果不了解藝術
别談什麼科學,别談遇到環境災難對它有多大的幫助。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仍然是比廣島嬰兒車更熱的話題。
我們用的腋下除臭劑把臭氧層咬出了洞來。
聽聽這一大堆廢話:我的哥哥伯尼是個什麼也畫不像的人,過去最令人讨厭的時候還曾說,他不喜歡畫,因為那些畫年複一年挂在那兒,什麼結果也投有。
而今年夏天,他成了藝術家! 我決不是胡說八道!這個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的物理化學家現在成了傑克遜·波洛克!①他把一團團的各色顔料和黏稠物質堆在不滲透的兩片平面材料上,如玻璃闆或浴室的磁磚之類,合上然後再掰開,etvoila!①這與他得癌症無關。
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身患此症,再說癌細胞侵損的是他的肺部,而不是頭腦。
一天,他在胡亂地做着什麼——他已是個半退休的老人,沒有妻子問他看在上帝的分上他到底在幹些什麼,etvoila!晚幹總比不幹好,我隻能這麼說。
于是,他給我寄了些複印的黑白小圖片,都是些波形曲線的東西,大部分如枝杈狀,也許是樹或者灌木,也許是蘑菇或滿是洞的雨傘,但确實十分有趣,就像我在舞廳跳舞一樣,還過得去。
自那以後他還給我寄了彩色的作品原件,這些我十分喜歡。
然而,同複印作品一同寄來的信,表達的卻不是突如其來的欣喜之情,而是一個冥頑不化的專家治國論者對以我為典型代表的附庸風雅的文人的挑戰。
“這是不是藝術?” 他問。
要是在五十年以前,他肯定不會以如此嘲諷的口吻提出這個問題,因為那時第一個完完全全美國式的繪畫流派——抽象表現主義,還沒有建立,也還沒有把“滴者傑克”——就是那個什麼也畫不像的傑克遜·波洛克——奉若神明。
伯尼還說,他的作畫過程還包含着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現象,有關各種顔料受到擠壓後朝上下、四周不同線路擴散方面,但他未作解釋,讓我自己去猜測。
他似乎在暗示,如果附庸風雅的藝術圈子不接受他的繪畫,他的作品還有其他用途,如為生産更好的潤滑劑、防曬油及其他玩意兒提供幫助。
全新的H配方! 他說他不會在作品上簽名,不會公開承認他是創作者,也不會告訴别人創作過程。
很顯然他希望看到那些盛氣淩人的藝術評論家面對他幼稚而狡猾的問題“這是不是藝術?”時,額頭冒汗,一臉傻相。
他和父親兩人連手,強行剝奪了我在大學學習文科的權利,因此,我給他回了封明顯帶報複性的文辭華麗的信,并為此感到得意。
“親愛的哥哥:這幾乎就像跟你講一些鳥和蜜蜂之類的常識一樣①,”我的信這樣開頭,“世界上有許多好人從某些,但不是所有,本質上非理性的東西中受到感染激勵,并從中得益,如平面上人為的色彩和形狀安排。
“您本人也在音樂中獲得享受。
就其本質而言,音樂本身也是非理性的聲音編排。
如果我把一個木桶踢下地窖的梯子,然後告訴您我制造的聲音就其哲學意義而言具有與《魔笛》②同等的價值,那就構不成一場令人不安的持久論戰的開端。
來自您的完全令人滿意的、不帶偏見的回答應該是:‘我喜歡莫紮特創造的聲音,不喜歡木桶發出的聲音。
’“欣賞一件自稱為藝術的作品是一種社會行為。
要麼你從中獲益,要麼一無所得。
你最有必要事後去問為何如此。
你什麼也沒有必要說。
“親愛的哥哥,您是個應該受人尊重的實驗科學家。
如果您真想知道如您所問的您的作品‘是不是藝術’,那麼您就應該把它放在某個公共場所進行展示,看看人們是否有興趣觀賞。
請告訴我結果如何。
” 我繼續寫道:“如果不了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