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四大幫會
關燈
小
中
大
二十二歲的建文帝起初以為鉗制燕王的一套方略頗為有用,因之他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文治”上,與大儒方孝孺等商議複古政制的大政方針。
除了減刑罰、改政令外,連官員的名稱也襲用周朝,他對周朝之治可謂頂禮膜拜。
七月二十四日,谷王匆匆忙忙趕回京師,禀報燕王起兵,接踵而來的是前線失利的戰報。
建文帝這才把征讨燕王當作大事來對待。
他采納衆議,發了讨伐燕王的诏書,指責燕王禍亂社稷,獲罪祖宗,曉喻全國軍民,忠于朝廷,蕩平叛亂。
并任耿炳文為大将軍,挂帥印北征。
耿炳文年六十有五,是太祖皇帝大殺功臣後僥幸活着的幾個老将之一,官封長興侯,以他多年征戰的經驗,當不負朝廷所托。
于是,調集了各路大軍,耿炳文率三十萬士卒,分三路向北平進發。
然而先鋒隊九千之衆的精銳之師進駐雄縣後,正值中秋佳節,沒料到燕王率兵來到涿州,當即向雄縣發起進攻。
一夜激戰,雄縣失守,被俘官兵不降,被全部斬殺。
燕王得知後,教訓部下不準殺俘,殺俘的結果隻會使敵人頑抗到底,難以征服。
随後燕王又破了來援之敵,轉而進攻真定,三天猛攻不下,怕動搖了士氣,率師返回北平。
耿炳文雖然失利,但能繼續作戰。
可是建文帝聽信了黃子澄等之言,拜曹國公李景隆為将。
而另一個親信齊泰卻反對,說他隻懂文不懂武,不堪當此大任。
但黃子澄力主,建文帝采納,因此李景隆仍然挂了帥印。
李景隆之父李文忠是太祖皇帝姐姐的兒子,是軍中的一員勇将,遇敵時意氣風發,越是強大的敵人就越是精神振奮,故屢建奇功。
大明立國後封曹國公,洪武十七年病死,年四十六,死後追封為歧陽王。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長子,襲了曹國公爵位,生得高大健壯,相貌毓秀,舉止雍容大度,受太祖賞識,掌左軍都督府事。
他既然做了将軍,也就喜讀兵書,與人談起用兵之事,那真是頭頭是道。
他與建文帝是表兄弟,建文帝也深信他有才華,畢竟是将門之子嘛。
可惜,他并未繼承了乃父的才智。
消息傳出,帶兵官們不禁愕然。
李景隆說穿了不過是個從小錦衣玉食的翩翩佳公子,善于紙上談兵,口頭論攻等,卻從未上過戰場。
以這樣一個纨绔子弟任三軍統帥,去征伐久經陣仗、智勇雙全的燕王,真叫人啼笑皆非。
因此,經曆過沙場的宿将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心中忐忑,一點也提不起精神。
出發之日,建文帝又仿效古代聖明天子的做法,親率文武百官至江邊為李大将軍餞行,并親自為他推車,行古之“推觳禮”。
李大将軍還獲得了生殺大權,可以就地處置敢于違抗将令的官佐。
這樣無比的榮耀和權威,使李景隆風光至極,哪裡再把留下的老将們放在眼裡。
他趾高氣揚地率領大軍,去平息北地的禍亂。
老将耿炳文隻不過陣前失利,他還有足夠的兵力與燕王一較長短,憑着他多年的戰場曆練,燕王要擊潰他并不容易。
可是朝廷卻免了他的職,使老将軍蒙羞于世,告老還鄉。
李景隆調集各路兵馬,合五十萬之衆,于九月中旬進駐河間府,命駐守遼東的江陰侯吳高,攻伐永平府,以對北平城形成兩角夾擊之勢。
大軍指日北上,燕王宮内,議論紛紛,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就是各衛指揮使、都指揮使這些兵官,也一個個憂心忡忡。
敵勢太強,大軍壓境,何以禦敵? 燕王召集各将領議事。
萬古雷和郭劍平、曹罡、羅斌、耿牛坐在一起,心情也頗為沉重。
舉事以來,從未面對過這麼龐大的兵力,真不知該如何迎敵! 這時,隻見燕王面帶笑容,在方天嶽、孫銳鋒、關中四劍和道衍法師、金忠先生陪同下步入議事室,衆将當即起立行禮。
萬古雷心想,局勢如此嚴重,殿下居然面無憂色,真虧他沉得住氣,且聽聽他有何妙計破敵。
大概除了依仗北平城牆的牢固死守外,還能做什麼? 隻聽燕王笑道:“各位聞聽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來犯,一個個憂心忡忡,憂慮我方兵寡将少,何以拒敵。
李景隆何人也,是一員名符其實的大将嗎?非也!他不過是個富貴門中的纨绔子弟,從未曆經沙場,怎能統率五十萬大軍?各位當知紙上談兵容易,兩軍對陣難。
朝廷任用李景隆,不過是坑害自己罷了,有何懼哉?” 說到這裡,收斂笑容,續道:“如今永平府告急,本王之意,率兵救援永平府,永平若被遼兵攻陷,就直接威脅北平,與李景隆配合夾攻北平,則北平城難保。
我方出師援救永平,李景隆必來攻北平。
待我方破永平之敵後,再回師北平,與城内守軍前後夾擊,李景隆必敗……” 萬古雷心想,大軍出了北平城,能留多少人守城呢?萬一城破,那不是沒根基了嗎? 隻聽有人道:“殿下,遼東之兵難與李景隆比,若舍李景隆去對付遼東之兵,隻怕不利!” 又一人道:“永平府城門牢固,軍民糧草不缺,宜防守,遼東兵難破。
若大軍直奔永平,北平城岌岌可危,這不是舍棄了根本嗎?臣以為守護根本要緊,北平城萬萬不能丢失!” 萬古雷心想,說得一點也不錯,還是防守北平城為上策,看燕王又怎麼說? 燕王道:“爾等隻知守城,以我方之兵力,出城決戰則不足,守城又多餘。
若是全軍守城,李景隆便可将我方圍在城中攻打,這樣相持下去,又對何方有利?我若将精銳之兵帶在外,可以随機應變,以待有利時機,并非隻是為了永平府。
這樣做,可将李景隆小兒誘至城下,裡外合擊,必能擊潰敵軍!” 萬古雷一聽茅塞頓開,心想對呀,這才是高招,否則把兵力留在城内,不是自捆手腳嗎? 燕王當真是雄才大略,常人不及也。
又聽燕王道:“留世子守城,請道衍法師相助,不可冒險出戰,須知天已轉寒,南軍無過冬之衣,不耐寒冷,隻要堅守城池,南軍不戰自潰。
” 又有人道:“殿下,盧溝橋乃入城之門戶,應該精兵加強防守,使李景隆不能直逼北平城下。
” 燕王道:“守一橋有什麼用?大雪封凍時,河面也能行,不如把守橋之兵撤回城内。
” 殿下言之有理,衆将心服。
道衍法師輕聲對燕王說了幾句話,燕王點頭,遂道:“天豹衛留四百人守城防,老弱殘兵亦留城内,其餘皆随本王援救永平府!” 萬古雷一愣,卻見道衍法師對他點頭微笑,隻得起立答道:“遵命!” 人散後,道衍法師與世子朱高熾請萬古雷等人另覓一室商談。
世子朱高熾面色凝重。
道衍法師道:“殿下将城防重任交與世子與老衲,留在城中的大多又是老弱之兵,故老衲請留師侄和天豹衛原班人馬,一則守城,二則以保王妃和世子平安,還請師侄諒解!” 萬古雷道:“師叔何出此言?萬古雷願與世子和師叔守城,決不負所托。
” 世子朱高熾道:“敵衆我寡,兵力有限,首要是加固城防,其次招募勇士,再次行造兵器,趁敵軍未到前,諸事俱備,不知二位以為然否?” 朱高熾年方二十一歲,性情沉靜溫和,做事穩重,這守城的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
道衍法師贊許道:“世子思慮周全,守城之道盡在于此,即日便視察城樓,以補不足。
” 萬古雷道:“世子若出宮門,當由臣等護衛,萬不可獨自出宮,以防奸細。
” 商議妥當,下午世子、道衍法師和萬古雷等視察九門,把現有兵力作了調整。
天豹衛四百壯士則留作後備,以作急用。
第二天,城内鬧市張榜,募集勇士,凡願參予守城的,敵退後各自還家,并非強征入伍。
當天報名願服役者,已有百人。
萬古雷派查俊、李傑等六人去督練這批人,有武功的就擔任頭領。
另外又招募工匠,打造兵刃箭镞,應召者甚衆。
百姓擁戴燕王,由此可見一斑。
九月中旬末,燕王率大軍赴永平府。
大軍一走,城裡就像空了一樣。
其實,街上行人不斷,店鋪也照常開張營業。
感到城裡“空”的不是百姓,正是負有守城之責的頭腦人物。
徐王妃、世子、道衍法師、萬古雷等人都如此。
他們将要面對數十萬大軍的進攻,而握在手中的兵力卻少之又少。
徐王妃不愧是将門之女,她表面上仍和往常一樣,舉止從容,但有關城防的一切,她都極為關注,世子也常來請示、商議。
鐘玉桃、季蘭等諸女也跟着王妃忙了起來。
她們被派出去打聽消息,傳達旨谕,因此和萬古雷等人時常見面。
除了黎香蕊,諸女名分已定,所以和未來的夫婿郭劍平、羅斌、耿牛相見時避諱就少了許多。
她們随身帶着針線,替他們縫縫補補,就連查俊、關良、李傑等人也沾了光。
季蘭見諸女和郭劍平等這般親熱,先是十分驚謬,但後來看出些門道,不禁有幾分羨慕。
她看出包括萬古雷在内,他們親如兄妹,相互照料、相互關心。
而自己和孫銳鋒在一起,卻是缺少這種溫情。
孫銳鋒很少看得起人,對四周的同僚也不太理睬,更不用說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
她曾勸過他,與萬古雷修好。
那是攻真定之後,燕王回北平城休整之時。
孫銳鋒聽了她的話之後勃然大怒:“蘭妹你胡說些什麼?要咱與他修好?你安的是什麼心?你知道他在背後搗的鬼嗎?萬古雷可不像他表面上那誠摯可信,其實是個口蜜腹劍的小人。
當年在京師,咱聽了你爹爹的話,真心實意招納他,可他卻不識擡舉,念念不忘那商賈之家。
後來家破人亡,逃到北平府躲災,至山窮水盡,走投無路,方才投效殿下。
沒有幾天,竟讨得道衍法師的歡心,居然相互以師侄師叔相稱,偷偷摸摸做了天豹衛的指揮使。
這還不夠,他觊觎王宮衛隊指揮使之職,妄想以天豹衛代替咱衛隊,成為殿下的侍衛隊。
你說,這樣一個小人,你要咱與他修好,真是豈有此理!咱任王宮侍衛隊指揮,是殿下對咱的器重,他這般鑽營謀利,是君子嗎?” 季蘭目瞪口呆,道:“這是真的嗎?你是如何得知這一切的?” 孫銳鋒冷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至于是如何得知的,你就莫問了。
” “這麼說,是聽人說的?萬古雷不會當着你的面這樣說吧,對不對?” “那當然,他敢對咱說嗎?” “既是聽人說,會不會有誤?” “你這話何意?” “我是說有沒有人挑撥?” “挑撥?此話從何說起?咱聽你口氣,似乎處處維護萬古雷那小子,你莫不是……” “莫不是什麼?說呀!” “你自己心中明白!” 孫銳鋒氣憤地走了,再不聽她說一句話。
第二天,孫銳鋒見她,态度冰冷,急得她替自己辯護了一通,說她隻是出于大局,彼此都在燕王手下效命,又何苦相互猜疑,并沒有别的意思。
孫銳鋒聽完後,臉色這才好轉,道:“蘭妹,知我心者惟有你,愚兄在這世上并無知己,愚兄心中永遠隻有蘭妹一人……” 此後,她沒有再說起這個話題。
但是,此事并未了結,她對萬古雷有了疑心,便時時注意着他的言行,并從鐘玉桃等人的口中試探。
有一次她對玉桃說:“萬兄率天豹衛征戰,時時冒矢石之險,若是到王宮侍衛隊來當差,雖說也随殿下出征,但風險總是小些,妹妹你說是不是?” 鐘玉桃道:“王宮衛隊有孫大人、方大人這樣的高手,萬大哥再來豈不是多餘?再說他與天豹衛的弟兄隻怕分不開了。
既然是兩軍争戰,冒矢石之險那是必然,但萬大哥武功高強,不會出事的。
” 說話時,玉桃眼眶含淚。
問不出什麼結果來,她隻有繼續觀察。
孫銳鋒随燕王走後,她覺得孤獨寂寞,便時時和鐘玉桃等姑娘在一起出出進進。
這天中午,季蘭、鐘玉桃等十來個女侍衛,陪同徐王妃乘車上街,視察民情。
隻見城内井然有序,民衆并無慌張之象,徐王妃十分欣慰。
行至城西,卻見大街上圍着一圈人,也不知在看什麼,便命季蘭下車去探看。
季蘭個矮,無法看到牆根腳,便問旁觀之人,那人告訴她,這是招募勇士守城的報名點,燕王世子親自登錄姓氏,并詢問守城策略。
她不禁吃了一驚,世子怎麼跑到天街上來了,要是有個意外怎麼辦?使運起功力,擠了進去,卻見世子坐在一張木桌後與幾個人交談,周圍的人不時插上幾句話,為守城獻計獻策。
看來,百姓對北平城的安危十分在意。
世子身後站着萬古雷和耿牛,有他二人在,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便與萬古雷點點頭算是招呼,然後退了出來,走到街對面王妃車駕前,把所見禀告王妃。
徐王妃歎道:“世子自肩負重任之日起,早起晚睡,為城防操勞,真難為他了!” 忽然,從轉角處來了一夥人,兩人一排走,前面六人是精壯漢子,後面四人看似丫環,跟着一乘花轎,擡轎的又是兩條大漢。
“閃開,閃開!”走在最前面的漢子喝道。
圍着聽世子說話的人不理,當頭的兩條漢子二話不說,揪住兩個人的後領往外一扔,隻聽“啊喲”一聲跌了出去,其餘人驚動,紛紛轉過身來,質問兩條漢子要幹什麼。
萬古雷從人叢中擠了出來:“你們是什麼人,怎麼不講理……” 兩個被扔出去的百姓爬了起來,破口大罵,卻被轎子前的兩個丫環蹿了上來,蓮足一伸,把兩人,踢得跌出老遠,不敢再罵。
萬古雷頗有興緻地打量後面的花轎,道:“嘿,好兇的丫頭,必然是仗着主子的威風,在大街上橫行無忌。
我猜主子不是母夜叉就是雌老虎……” 言未了,轎子裡就有人尖叫:“臭小子,你敢罵咱,掌嘴!快掌嘴!” 有人認出了這夥人,驚叫道:“是黑鷹幫的,快走快走,咱們惹不起……” 有人喝道:“怕什麼,小王爺在此,他們敢怎樣!” 此時六條漢子把萬古雷圍了起來,站在世子身後的耿牛早就看得火起,惡狠狠盯着他們,見他們要動手,哪裡還按耐得住,一步跨了過來,一伸手抓住一條漢子的胳膊,拽住往後一抖,那漢子哎喲一聲,被扔到了瓦房上。
其餘人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便一個個摔了出去,直跌得喊爺叫娘。
在房頭上的漢子跳下地來,腳剛落下,身子又淩空而起,跌出兩丈外。
周圍百姓一愣之後喝起彩來,對耿牛的神力驚奇不已。
此時,轎子裡的人坐不住了,轎簾一掀,出來個大姑娘,年歲不大,頂多十八九歲,圓臉大眼,嘴邊有顆美人痣,體态豐盈,頗有幾分姿色,她惡狠狠走過來盯着耿牛看了一眼,卻朝萬古雷一指:“你過來!” 萬古雷笑道:“是他打你的人,與我何幹?”身子一動不動。
姑娘冷笑道:“你是主子,他是奴才,不找你我找誰?”一回頭,朝四個丫頭喝道: “把那奴才綁了,帶回去剖腹挖心!” 四個丫頭齊聲答道:“是!” 耿牛急了,道:“走開,俺不和女子鬥!” 四個丫環蹿了過來,朝耿牛拳打腳踢。
耿牛東閃西閃,朝空隙中一步跨出。
四個丫頭“咦”了一聲,又來圍他,可隻要他跨一步,她們就撲了個空。
四個丫頭大怒,喝叫着又來抓他,用力過猛,速度太快,結果不但沒抓着人,反而互相撞到了一起。
耿牛紅着臉站得遠遠的,十分懊惱。
四個丫頭狂怒起來,使衆人、驚訝的是,她們不再追趕耿牛,卻一個個在原地大罵。
一個說:“殺才!你怎敢躲開?” —個說:“從來沒人敢違抗我家幫主,你小子快過來受綁!” 一個說:“從沒見過你這樣的野小子,一點不懂規矩!” 一個說:“不準你再躲,你聽見了嗎?” 耿牛恨聲道:“你們要是男人,俺早把你們扔到溝裡去,快走開,别招惹俺!” 女幫主此時也對萬古雷喝道:“聽見了嗎?從來沒人敢不聽咱的話,快叫你那奴才過來受綁!” 萬古雷覺得十分有趣,這小姑娘居然是黑鷹幫的幫主,但作為一幫之主,又怎會如此渾,仿佛天下人都不得違抗她似的。
他不由好笑,道:“他不是奴才,是我的兄弟,我可管不了他!” 幫主叱道:“咱不管,你若不叫他受綁,咱就把你剖腹開膛、挖肝挖心,叫你不得好死,你怕不怕?” 世子忍不住插言道:“喂,你這女子好大膽,意敢無緣無故傷人性命,不怕吃官司嗎?” 幫主對他喝道:“你少管閑事!” 萬古雷喝道:“放肆,見了小王爺還不跪下行禮!” 幫主眼一瞪:“他做他的王爺,咱做咱的幫主,咱們是井水不犯河水,憑什麼咱要下跪,真是豈有此理!咱今日本是來報名守城的,應該他來求咱,不是咱來求他!” 此刻六個幫衆趔趄着過來,為首的道:“幫主,咱回去叫人,把這班賊囚捉回去……” 幫主叱道:“閉嘴,沒用的東西!” 萬古雷笑道:“原來姑娘是……” 幫主喝道:“咱不是姑娘,是幫主!” 萬古雷一愣:“不是姑娘難道是臭小子不成?” 幫主一跺腳:“渾球!不準叫姑娘,隻準叫幫主,你這個人一點規矩都不懂!” 萬古雷道:“是是是,幫主如何稱呼?” “不告訴你,你稱呼幫主就成。
” “幫主既是來報名守城的,就請幫主登錄名冊……” “登錄名冊何用?” “好按冊點名調派……” “胡說,咱是幫主,人該由咱調派。
” “好說好說,幫主先錄芳名吧。
” “你是何人,憑什麼咱要聽你的話。
” “我是王爺的随從,所以……” “哼!咱當你是個體面人呢,原來是個随從。
随從該列入奴才一類,那你讓開,咱不和你說,咱和小王爺說吧!” 世子從未見過這樣的人,不知如何應答,便道:“這位是天豹衛指揮使萬大人,負守城之責,有什麼話可以對萬大人說。
” 幫主驚奇地揚了揚眉,道:“你就是天豹衛的頭兒?你叫萬古雷是不是?” “是啊,我就叫這個名兒!” 幫主眉開眼笑:“啊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天豹衛指揮,那好極啦,咱願跟你說話。
” 這姑娘情緒變化之快,叫人莫名其妙。
此時周圍的百姓也議論紛紛,天豹衛的威名他們早已知曉,都說有天豹衛守城,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在街對面的徐王妃,饒有興緻地看着這一幕。
而季蘭、鐘玉桃諸女心中卻不是滋味,丁小菊早就要跳出去幫耿牛打那四個丫頭,被徐王妃阻止住,說耿牛又不會吃虧,着什麼急。
此刻又聽幫主說:“這下好了,咱是一幫之主,你是一衛兵卒的指揮,可以說地位相當,這樣咱跟你說話就不丢臉了,你說對不?” 萬古雷一本正經道:“對極對極!” 可這時有個丫環叫道:“幫主,他剛才罵你,還沒有掌嘴呢,這會兒又和好,豈不是壞了規矩!” 幫主嗔道:“何用你來說,咱自有主張!” 萬古雷道:“幫主有多少人參加守城?” 幫主道:“這個嘛,看情形而定,如果危急,咱就帶着所有人上陣!”“這所有人是多少個?” “這個咱不忙說,但咱守城有個條件,咱不聽人指揮,咱要人聽咱指揮,明白了嗎?” “明白了,幫主懂兵法、能布陣……” “不不不,咱不懂兵法,但咱是一幫之主,若受人指揮,豈不丢了身份?” “原來如此,好說好說!” “當然,要請咱守哪個城門,由你說。
” “好,一言為定,幫主住在什麼地方?” “别忙,咱還有兩個條件。
” “請說。
” “你剛才得罪了咱,自己掌嘴賠罪,還有那個奴才,打了咱的人,掃了咱的面子,咱要他當着大家叩頭賠罪,自己掌嘴五十……” 已從車上下來看熱鬧的丁小菊等人不禁大怒,丁小菊張嘴就罵:“你好大的口氣,你以為你是誰?當着小王爺的面這般放肆……” 幫主粉面一沉:“哪裡來的野丫頭,敢管黑鷹幫的鬧事,給姑奶奶掌嘴!” 四個丫環齊聲應道:“是!” 丁小菊、鐘玉桃、黎香蕊、田家妹妹也氣勢洶洶迎了過來,被季蘭喝止。
她道:“慢,待咱教訓她,先說理。
” 徐王妃道:“這黑鷹幫是幹什麼的?” 季蘭道:“在北平城有好幾個幫會,黑鷹幫在城北一帶很有些名氣,并不作惡。
” 徐王妃道:“既如此,好言開導她們,若她們願幫助守城,那是再好不過。
” 季蘭道:“遵旨!” 這時四個丫頭氣洶洶走了過來,季蘭道:“站住,知道咱的是什麼人嗎?” 一個丫頭道:“管你什麼人,幫主說掌嘴就掌嘴!” 季蘭道:“放肆!咱們是王宮徐王妃的侍衛青娥隊,聽說過嗎?” 四個丫頭一愣,齊聲道:“聽說過。
” 幫主十分驚詫:“咦,小丫頭,你說你是青娥隊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鐘玉桃冷笑道:“這還假得了、王妃……” 徐王妃在車上忙道:“不要提我。
” 鐘玉桃便改口道:“王妃屬下,能胡說嗎?好沒見識的野丫頭!” 幫主大怒:“咦,你敢罵咱?是青娥隊又怎麼了,咱正想領教領教,龍虎蛇豹,上!” 四個丫頭立即拉開架式,圍住鐘玉桃。
萬古雷不禁好笑,居然把四個小姑娘稱作龍呀虎的,虧她想得出來。
鐘玉桃冷聲道:“四個打一個嗎?” 領頭的丫頭道:“好,一對一,黑豹上!” “黑豹”當即猛撲過來,兩手成爪,當頭罩下,動作敏捷,出爪有力,萬古雷不禁大奇。
鐘玉桃立即錯步矮身,拳擊對方心窩。
這“黑豹”立即改招換式,變爪為掌,切削對方手腕。
兩人你來我往,交手十招。
萬古雷越看越有興趣,這“黑豹”丫頭的一套拳路,從招式看,果真有點“豹”形,這莫非就是這丫頭叫“黑豹”的原因? 此時另一丫頭忽然向丁小菊叫陣:“野丫頭出來,待咱花蛇教訓你!” 萬古雷見她拉開架式,兩手成蛇形掌,待丁小菊沖過來,她就發出“嘶嘶”聲音,身形向下一矮,兩掌先後指頭尖戳出。
萬古雷心想,果然是以拳種稱呼四個丫頭,隻是丫頭們功力尚淺,吓唬平常人可以,和玉桃、小菊動手決讨不了好去。
他帶着微笑,雙手抱在胸前,神态閑适,一副看熱鬧的樣子。
世子見狀,也好奇地看姑娘們相打。
果如萬古雷所料,“黑豹”吃不消了,被鐘玉桃逼得後退,急得她大叫道:“幫主,快來打野丫頭,小婢吃不消啦!” 幫主氣得臉也紅了:“不是說黑豹拳厲害得很嗎,怎麼會打不過人家?快給咱回來!” 言未了,“花蛇”也叫嚷吃不消了。
又聽玉桃、小菊嚷嚷說要掌她們的嘴,直氣得這位大幫主跺腳,叫道:“滾回來,咱親自上!” 鐘玉桃收起架式,道:“如何,知道青娥隊的厲害了吧?你黑鷹幫算得了什麼!”
除了減刑罰、改政令外,連官員的名稱也襲用周朝,他對周朝之治可謂頂禮膜拜。
七月二十四日,谷王匆匆忙忙趕回京師,禀報燕王起兵,接踵而來的是前線失利的戰報。
建文帝這才把征讨燕王當作大事來對待。
他采納衆議,發了讨伐燕王的诏書,指責燕王禍亂社稷,獲罪祖宗,曉喻全國軍民,忠于朝廷,蕩平叛亂。
并任耿炳文為大将軍,挂帥印北征。
耿炳文年六十有五,是太祖皇帝大殺功臣後僥幸活着的幾個老将之一,官封長興侯,以他多年征戰的經驗,當不負朝廷所托。
于是,調集了各路大軍,耿炳文率三十萬士卒,分三路向北平進發。
然而先鋒隊九千之衆的精銳之師進駐雄縣後,正值中秋佳節,沒料到燕王率兵來到涿州,當即向雄縣發起進攻。
一夜激戰,雄縣失守,被俘官兵不降,被全部斬殺。
燕王得知後,教訓部下不準殺俘,殺俘的結果隻會使敵人頑抗到底,難以征服。
随後燕王又破了來援之敵,轉而進攻真定,三天猛攻不下,怕動搖了士氣,率師返回北平。
耿炳文雖然失利,但能繼續作戰。
可是建文帝聽信了黃子澄等之言,拜曹國公李景隆為将。
而另一個親信齊泰卻反對,說他隻懂文不懂武,不堪當此大任。
但黃子澄力主,建文帝采納,因此李景隆仍然挂了帥印。
李景隆之父李文忠是太祖皇帝姐姐的兒子,是軍中的一員勇将,遇敵時意氣風發,越是強大的敵人就越是精神振奮,故屢建奇功。
大明立國後封曹國公,洪武十七年病死,年四十六,死後追封為歧陽王。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長子,襲了曹國公爵位,生得高大健壯,相貌毓秀,舉止雍容大度,受太祖賞識,掌左軍都督府事。
他既然做了将軍,也就喜讀兵書,與人談起用兵之事,那真是頭頭是道。
他與建文帝是表兄弟,建文帝也深信他有才華,畢竟是将門之子嘛。
可惜,他并未繼承了乃父的才智。
消息傳出,帶兵官們不禁愕然。
李景隆說穿了不過是個從小錦衣玉食的翩翩佳公子,善于紙上談兵,口頭論攻等,卻從未上過戰場。
以這樣一個纨绔子弟任三軍統帥,去征伐久經陣仗、智勇雙全的燕王,真叫人啼笑皆非。
因此,經曆過沙場的宿将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心中忐忑,一點也提不起精神。
出發之日,建文帝又仿效古代聖明天子的做法,親率文武百官至江邊為李大将軍餞行,并親自為他推車,行古之“推觳禮”。
李大将軍還獲得了生殺大權,可以就地處置敢于違抗将令的官佐。
這樣無比的榮耀和權威,使李景隆風光至極,哪裡再把留下的老将們放在眼裡。
他趾高氣揚地率領大軍,去平息北地的禍亂。
老将耿炳文隻不過陣前失利,他還有足夠的兵力與燕王一較長短,憑着他多年的戰場曆練,燕王要擊潰他并不容易。
可是朝廷卻免了他的職,使老将軍蒙羞于世,告老還鄉。
李景隆調集各路兵馬,合五十萬之衆,于九月中旬進駐河間府,命駐守遼東的江陰侯吳高,攻伐永平府,以對北平城形成兩角夾擊之勢。
大軍指日北上,燕王宮内,議論紛紛,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就是各衛指揮使、都指揮使這些兵官,也一個個憂心忡忡。
敵勢太強,大軍壓境,何以禦敵? 燕王召集各将領議事。
萬古雷和郭劍平、曹罡、羅斌、耿牛坐在一起,心情也頗為沉重。
舉事以來,從未面對過這麼龐大的兵力,真不知該如何迎敵! 這時,隻見燕王面帶笑容,在方天嶽、孫銳鋒、關中四劍和道衍法師、金忠先生陪同下步入議事室,衆将當即起立行禮。
萬古雷心想,局勢如此嚴重,殿下居然面無憂色,真虧他沉得住氣,且聽聽他有何妙計破敵。
大概除了依仗北平城牆的牢固死守外,還能做什麼? 隻聽燕王笑道:“各位聞聽李景隆率五十萬大軍來犯,一個個憂心忡忡,憂慮我方兵寡将少,何以拒敵。
李景隆何人也,是一員名符其實的大将嗎?非也!他不過是個富貴門中的纨绔子弟,從未曆經沙場,怎能統率五十萬大軍?各位當知紙上談兵容易,兩軍對陣難。
朝廷任用李景隆,不過是坑害自己罷了,有何懼哉?” 說到這裡,收斂笑容,續道:“如今永平府告急,本王之意,率兵救援永平府,永平若被遼兵攻陷,就直接威脅北平,與李景隆配合夾攻北平,則北平城難保。
我方出師援救永平,李景隆必來攻北平。
待我方破永平之敵後,再回師北平,與城内守軍前後夾擊,李景隆必敗……” 萬古雷心想,大軍出了北平城,能留多少人守城呢?萬一城破,那不是沒根基了嗎? 隻聽有人道:“殿下,遼東之兵難與李景隆比,若舍李景隆去對付遼東之兵,隻怕不利!” 又一人道:“永平府城門牢固,軍民糧草不缺,宜防守,遼東兵難破。
若大軍直奔永平,北平城岌岌可危,這不是舍棄了根本嗎?臣以為守護根本要緊,北平城萬萬不能丢失!” 萬古雷心想,說得一點也不錯,還是防守北平城為上策,看燕王又怎麼說? 燕王道:“爾等隻知守城,以我方之兵力,出城決戰則不足,守城又多餘。
若是全軍守城,李景隆便可将我方圍在城中攻打,這樣相持下去,又對何方有利?我若将精銳之兵帶在外,可以随機應變,以待有利時機,并非隻是為了永平府。
這樣做,可将李景隆小兒誘至城下,裡外合擊,必能擊潰敵軍!” 萬古雷一聽茅塞頓開,心想對呀,這才是高招,否則把兵力留在城内,不是自捆手腳嗎? 燕王當真是雄才大略,常人不及也。
又聽燕王道:“留世子守城,請道衍法師相助,不可冒險出戰,須知天已轉寒,南軍無過冬之衣,不耐寒冷,隻要堅守城池,南軍不戰自潰。
” 又有人道:“殿下,盧溝橋乃入城之門戶,應該精兵加強防守,使李景隆不能直逼北平城下。
” 燕王道:“守一橋有什麼用?大雪封凍時,河面也能行,不如把守橋之兵撤回城内。
” 殿下言之有理,衆将心服。
道衍法師輕聲對燕王說了幾句話,燕王點頭,遂道:“天豹衛留四百人守城防,老弱殘兵亦留城内,其餘皆随本王援救永平府!” 萬古雷一愣,卻見道衍法師對他點頭微笑,隻得起立答道:“遵命!” 人散後,道衍法師與世子朱高熾請萬古雷等人另覓一室商談。
世子朱高熾面色凝重。
道衍法師道:“殿下将城防重任交與世子與老衲,留在城中的大多又是老弱之兵,故老衲請留師侄和天豹衛原班人馬,一則守城,二則以保王妃和世子平安,還請師侄諒解!” 萬古雷道:“師叔何出此言?萬古雷願與世子和師叔守城,決不負所托。
” 世子朱高熾道:“敵衆我寡,兵力有限,首要是加固城防,其次招募勇士,再次行造兵器,趁敵軍未到前,諸事俱備,不知二位以為然否?” 朱高熾年方二十一歲,性情沉靜溫和,做事穩重,這守城的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
道衍法師贊許道:“世子思慮周全,守城之道盡在于此,即日便視察城樓,以補不足。
” 萬古雷道:“世子若出宮門,當由臣等護衛,萬不可獨自出宮,以防奸細。
” 商議妥當,下午世子、道衍法師和萬古雷等視察九門,把現有兵力作了調整。
天豹衛四百壯士則留作後備,以作急用。
第二天,城内鬧市張榜,募集勇士,凡願參予守城的,敵退後各自還家,并非強征入伍。
當天報名願服役者,已有百人。
萬古雷派查俊、李傑等六人去督練這批人,有武功的就擔任頭領。
另外又招募工匠,打造兵刃箭镞,應召者甚衆。
百姓擁戴燕王,由此可見一斑。
九月中旬末,燕王率大軍赴永平府。
大軍一走,城裡就像空了一樣。
其實,街上行人不斷,店鋪也照常開張營業。
感到城裡“空”的不是百姓,正是負有守城之責的頭腦人物。
徐王妃、世子、道衍法師、萬古雷等人都如此。
他們将要面對數十萬大軍的進攻,而握在手中的兵力卻少之又少。
徐王妃不愧是将門之女,她表面上仍和往常一樣,舉止從容,但有關城防的一切,她都極為關注,世子也常來請示、商議。
鐘玉桃、季蘭等諸女也跟着王妃忙了起來。
她們被派出去打聽消息,傳達旨谕,因此和萬古雷等人時常見面。
除了黎香蕊,諸女名分已定,所以和未來的夫婿郭劍平、羅斌、耿牛相見時避諱就少了許多。
她們随身帶着針線,替他們縫縫補補,就連查俊、關良、李傑等人也沾了光。
季蘭見諸女和郭劍平等這般親熱,先是十分驚謬,但後來看出些門道,不禁有幾分羨慕。
她看出包括萬古雷在内,他們親如兄妹,相互照料、相互關心。
而自己和孫銳鋒在一起,卻是缺少這種溫情。
孫銳鋒很少看得起人,對四周的同僚也不太理睬,更不用說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
她曾勸過他,與萬古雷修好。
那是攻真定之後,燕王回北平城休整之時。
孫銳鋒聽了她的話之後勃然大怒:“蘭妹你胡說些什麼?要咱與他修好?你安的是什麼心?你知道他在背後搗的鬼嗎?萬古雷可不像他表面上那誠摯可信,其實是個口蜜腹劍的小人。
當年在京師,咱聽了你爹爹的話,真心實意招納他,可他卻不識擡舉,念念不忘那商賈之家。
後來家破人亡,逃到北平府躲災,至山窮水盡,走投無路,方才投效殿下。
沒有幾天,竟讨得道衍法師的歡心,居然相互以師侄師叔相稱,偷偷摸摸做了天豹衛的指揮使。
這還不夠,他觊觎王宮衛隊指揮使之職,妄想以天豹衛代替咱衛隊,成為殿下的侍衛隊。
你說,這樣一個小人,你要咱與他修好,真是豈有此理!咱任王宮侍衛隊指揮,是殿下對咱的器重,他這般鑽營謀利,是君子嗎?” 季蘭目瞪口呆,道:“這是真的嗎?你是如何得知這一切的?” 孫銳鋒冷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至于是如何得知的,你就莫問了。
” “這麼說,是聽人說的?萬古雷不會當着你的面這樣說吧,對不對?” “那當然,他敢對咱說嗎?” “既是聽人說,會不會有誤?” “你這話何意?” “我是說有沒有人挑撥?” “挑撥?此話從何說起?咱聽你口氣,似乎處處維護萬古雷那小子,你莫不是……” “莫不是什麼?說呀!” “你自己心中明白!” 孫銳鋒氣憤地走了,再不聽她說一句話。
第二天,孫銳鋒見她,态度冰冷,急得她替自己辯護了一通,說她隻是出于大局,彼此都在燕王手下效命,又何苦相互猜疑,并沒有别的意思。
孫銳鋒聽完後,臉色這才好轉,道:“蘭妹,知我心者惟有你,愚兄在這世上并無知己,愚兄心中永遠隻有蘭妹一人……” 此後,她沒有再說起這個話題。
但是,此事并未了結,她對萬古雷有了疑心,便時時注意着他的言行,并從鐘玉桃等人的口中試探。
有一次她對玉桃說:“萬兄率天豹衛征戰,時時冒矢石之險,若是到王宮侍衛隊來當差,雖說也随殿下出征,但風險總是小些,妹妹你說是不是?” 鐘玉桃道:“王宮衛隊有孫大人、方大人這樣的高手,萬大哥再來豈不是多餘?再說他與天豹衛的弟兄隻怕分不開了。
既然是兩軍争戰,冒矢石之險那是必然,但萬大哥武功高強,不會出事的。
” 說話時,玉桃眼眶含淚。
問不出什麼結果來,她隻有繼續觀察。
孫銳鋒随燕王走後,她覺得孤獨寂寞,便時時和鐘玉桃等姑娘在一起出出進進。
這天中午,季蘭、鐘玉桃等十來個女侍衛,陪同徐王妃乘車上街,視察民情。
隻見城内井然有序,民衆并無慌張之象,徐王妃十分欣慰。
行至城西,卻見大街上圍着一圈人,也不知在看什麼,便命季蘭下車去探看。
季蘭個矮,無法看到牆根腳,便問旁觀之人,那人告訴她,這是招募勇士守城的報名點,燕王世子親自登錄姓氏,并詢問守城策略。
她不禁吃了一驚,世子怎麼跑到天街上來了,要是有個意外怎麼辦?使運起功力,擠了進去,卻見世子坐在一張木桌後與幾個人交談,周圍的人不時插上幾句話,為守城獻計獻策。
看來,百姓對北平城的安危十分在意。
世子身後站着萬古雷和耿牛,有他二人在,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便與萬古雷點點頭算是招呼,然後退了出來,走到街對面王妃車駕前,把所見禀告王妃。
徐王妃歎道:“世子自肩負重任之日起,早起晚睡,為城防操勞,真難為他了!” 忽然,從轉角處來了一夥人,兩人一排走,前面六人是精壯漢子,後面四人看似丫環,跟着一乘花轎,擡轎的又是兩條大漢。
“閃開,閃開!”走在最前面的漢子喝道。
圍着聽世子說話的人不理,當頭的兩條漢子二話不說,揪住兩個人的後領往外一扔,隻聽“啊喲”一聲跌了出去,其餘人驚動,紛紛轉過身來,質問兩條漢子要幹什麼。
萬古雷從人叢中擠了出來:“你們是什麼人,怎麼不講理……” 兩個被扔出去的百姓爬了起來,破口大罵,卻被轎子前的兩個丫環蹿了上來,蓮足一伸,把兩人,踢得跌出老遠,不敢再罵。
萬古雷頗有興緻地打量後面的花轎,道:“嘿,好兇的丫頭,必然是仗着主子的威風,在大街上橫行無忌。
我猜主子不是母夜叉就是雌老虎……” 言未了,轎子裡就有人尖叫:“臭小子,你敢罵咱,掌嘴!快掌嘴!” 有人認出了這夥人,驚叫道:“是黑鷹幫的,快走快走,咱們惹不起……” 有人喝道:“怕什麼,小王爺在此,他們敢怎樣!” 此時六條漢子把萬古雷圍了起來,站在世子身後的耿牛早就看得火起,惡狠狠盯着他們,見他們要動手,哪裡還按耐得住,一步跨了過來,一伸手抓住一條漢子的胳膊,拽住往後一抖,那漢子哎喲一聲,被扔到了瓦房上。
其餘人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便一個個摔了出去,直跌得喊爺叫娘。
在房頭上的漢子跳下地來,腳剛落下,身子又淩空而起,跌出兩丈外。
周圍百姓一愣之後喝起彩來,對耿牛的神力驚奇不已。
此時,轎子裡的人坐不住了,轎簾一掀,出來個大姑娘,年歲不大,頂多十八九歲,圓臉大眼,嘴邊有顆美人痣,體态豐盈,頗有幾分姿色,她惡狠狠走過來盯着耿牛看了一眼,卻朝萬古雷一指:“你過來!” 萬古雷笑道:“是他打你的人,與我何幹?”身子一動不動。
姑娘冷笑道:“你是主子,他是奴才,不找你我找誰?”一回頭,朝四個丫頭喝道: “把那奴才綁了,帶回去剖腹挖心!” 四個丫頭齊聲答道:“是!” 耿牛急了,道:“走開,俺不和女子鬥!” 四個丫環蹿了過來,朝耿牛拳打腳踢。
耿牛東閃西閃,朝空隙中一步跨出。
四個丫頭“咦”了一聲,又來圍他,可隻要他跨一步,她們就撲了個空。
四個丫頭大怒,喝叫着又來抓他,用力過猛,速度太快,結果不但沒抓着人,反而互相撞到了一起。
耿牛紅着臉站得遠遠的,十分懊惱。
四個丫頭狂怒起來,使衆人、驚訝的是,她們不再追趕耿牛,卻一個個在原地大罵。
一個說:“殺才!你怎敢躲開?” —個說:“從來沒人敢違抗我家幫主,你小子快過來受綁!” 一個說:“從沒見過你這樣的野小子,一點不懂規矩!” 一個說:“不準你再躲,你聽見了嗎?” 耿牛恨聲道:“你們要是男人,俺早把你們扔到溝裡去,快走開,别招惹俺!” 女幫主此時也對萬古雷喝道:“聽見了嗎?從來沒人敢不聽咱的話,快叫你那奴才過來受綁!” 萬古雷覺得十分有趣,這小姑娘居然是黑鷹幫的幫主,但作為一幫之主,又怎會如此渾,仿佛天下人都不得違抗她似的。
他不由好笑,道:“他不是奴才,是我的兄弟,我可管不了他!” 幫主叱道:“咱不管,你若不叫他受綁,咱就把你剖腹開膛、挖肝挖心,叫你不得好死,你怕不怕?” 世子忍不住插言道:“喂,你這女子好大膽,意敢無緣無故傷人性命,不怕吃官司嗎?” 幫主對他喝道:“你少管閑事!” 萬古雷喝道:“放肆,見了小王爺還不跪下行禮!” 幫主眼一瞪:“他做他的王爺,咱做咱的幫主,咱們是井水不犯河水,憑什麼咱要下跪,真是豈有此理!咱今日本是來報名守城的,應該他來求咱,不是咱來求他!” 此刻六個幫衆趔趄着過來,為首的道:“幫主,咱回去叫人,把這班賊囚捉回去……” 幫主叱道:“閉嘴,沒用的東西!” 萬古雷笑道:“原來姑娘是……” 幫主喝道:“咱不是姑娘,是幫主!” 萬古雷一愣:“不是姑娘難道是臭小子不成?” 幫主一跺腳:“渾球!不準叫姑娘,隻準叫幫主,你這個人一點規矩都不懂!” 萬古雷道:“是是是,幫主如何稱呼?” “不告訴你,你稱呼幫主就成。
” “幫主既是來報名守城的,就請幫主登錄名冊……” “登錄名冊何用?” “好按冊點名調派……” “胡說,咱是幫主,人該由咱調派。
” “好說好說,幫主先錄芳名吧。
” “你是何人,憑什麼咱要聽你的話。
” “我是王爺的随從,所以……” “哼!咱當你是個體面人呢,原來是個随從。
随從該列入奴才一類,那你讓開,咱不和你說,咱和小王爺說吧!” 世子從未見過這樣的人,不知如何應答,便道:“這位是天豹衛指揮使萬大人,負守城之責,有什麼話可以對萬大人說。
” 幫主驚奇地揚了揚眉,道:“你就是天豹衛的頭兒?你叫萬古雷是不是?” “是啊,我就叫這個名兒!” 幫主眉開眼笑:“啊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天豹衛指揮,那好極啦,咱願跟你說話。
” 這姑娘情緒變化之快,叫人莫名其妙。
此時周圍的百姓也議論紛紛,天豹衛的威名他們早已知曉,都說有天豹衛守城,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在街對面的徐王妃,饒有興緻地看着這一幕。
而季蘭、鐘玉桃諸女心中卻不是滋味,丁小菊早就要跳出去幫耿牛打那四個丫頭,被徐王妃阻止住,說耿牛又不會吃虧,着什麼急。
此刻又聽幫主說:“這下好了,咱是一幫之主,你是一衛兵卒的指揮,可以說地位相當,這樣咱跟你說話就不丢臉了,你說對不?” 萬古雷一本正經道:“對極對極!” 可這時有個丫環叫道:“幫主,他剛才罵你,還沒有掌嘴呢,這會兒又和好,豈不是壞了規矩!” 幫主嗔道:“何用你來說,咱自有主張!” 萬古雷道:“幫主有多少人參加守城?” 幫主道:“這個嘛,看情形而定,如果危急,咱就帶着所有人上陣!”“這所有人是多少個?” “這個咱不忙說,但咱守城有個條件,咱不聽人指揮,咱要人聽咱指揮,明白了嗎?” “明白了,幫主懂兵法、能布陣……” “不不不,咱不懂兵法,但咱是一幫之主,若受人指揮,豈不丢了身份?” “原來如此,好說好說!” “當然,要請咱守哪個城門,由你說。
” “好,一言為定,幫主住在什麼地方?” “别忙,咱還有兩個條件。
” “請說。
” “你剛才得罪了咱,自己掌嘴賠罪,還有那個奴才,打了咱的人,掃了咱的面子,咱要他當着大家叩頭賠罪,自己掌嘴五十……” 已從車上下來看熱鬧的丁小菊等人不禁大怒,丁小菊張嘴就罵:“你好大的口氣,你以為你是誰?當着小王爺的面這般放肆……” 幫主粉面一沉:“哪裡來的野丫頭,敢管黑鷹幫的鬧事,給姑奶奶掌嘴!” 四個丫環齊聲應道:“是!” 丁小菊、鐘玉桃、黎香蕊、田家妹妹也氣勢洶洶迎了過來,被季蘭喝止。
她道:“慢,待咱教訓她,先說理。
” 徐王妃道:“這黑鷹幫是幹什麼的?” 季蘭道:“在北平城有好幾個幫會,黑鷹幫在城北一帶很有些名氣,并不作惡。
” 徐王妃道:“既如此,好言開導她們,若她們願幫助守城,那是再好不過。
” 季蘭道:“遵旨!” 這時四個丫頭氣洶洶走了過來,季蘭道:“站住,知道咱的是什麼人嗎?” 一個丫頭道:“管你什麼人,幫主說掌嘴就掌嘴!” 季蘭道:“放肆!咱們是王宮徐王妃的侍衛青娥隊,聽說過嗎?” 四個丫頭一愣,齊聲道:“聽說過。
” 幫主十分驚詫:“咦,小丫頭,你說你是青娥隊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鐘玉桃冷笑道:“這還假得了、王妃……” 徐王妃在車上忙道:“不要提我。
” 鐘玉桃便改口道:“王妃屬下,能胡說嗎?好沒見識的野丫頭!” 幫主大怒:“咦,你敢罵咱?是青娥隊又怎麼了,咱正想領教領教,龍虎蛇豹,上!” 四個丫頭立即拉開架式,圍住鐘玉桃。
萬古雷不禁好笑,居然把四個小姑娘稱作龍呀虎的,虧她想得出來。
鐘玉桃冷聲道:“四個打一個嗎?” 領頭的丫頭道:“好,一對一,黑豹上!” “黑豹”當即猛撲過來,兩手成爪,當頭罩下,動作敏捷,出爪有力,萬古雷不禁大奇。
鐘玉桃立即錯步矮身,拳擊對方心窩。
這“黑豹”立即改招換式,變爪為掌,切削對方手腕。
兩人你來我往,交手十招。
萬古雷越看越有興趣,這“黑豹”丫頭的一套拳路,從招式看,果真有點“豹”形,這莫非就是這丫頭叫“黑豹”的原因? 此時另一丫頭忽然向丁小菊叫陣:“野丫頭出來,待咱花蛇教訓你!” 萬古雷見她拉開架式,兩手成蛇形掌,待丁小菊沖過來,她就發出“嘶嘶”聲音,身形向下一矮,兩掌先後指頭尖戳出。
萬古雷心想,果然是以拳種稱呼四個丫頭,隻是丫頭們功力尚淺,吓唬平常人可以,和玉桃、小菊動手決讨不了好去。
他帶着微笑,雙手抱在胸前,神态閑适,一副看熱鬧的樣子。
世子見狀,也好奇地看姑娘們相打。
果如萬古雷所料,“黑豹”吃不消了,被鐘玉桃逼得後退,急得她大叫道:“幫主,快來打野丫頭,小婢吃不消啦!” 幫主氣得臉也紅了:“不是說黑豹拳厲害得很嗎,怎麼會打不過人家?快給咱回來!” 言未了,“花蛇”也叫嚷吃不消了。
又聽玉桃、小菊嚷嚷說要掌她們的嘴,直氣得這位大幫主跺腳,叫道:“滾回來,咱親自上!” 鐘玉桃收起架式,道:“如何,知道青娥隊的厲害了吧?你黑鷹幫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