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同室操戈
關燈
小
中
大
燕王裝瘋,實出無奈。
他知道内部奸細已把王宮内的秘密報奏朝廷,皇上一旦下手,燕王府将被夷為平地。
他手下的精兵早已調離,惟一捏在手中的不過是侍衛隊和天豹衛,加起來不過八百餘衆。
憑這點軍力,無法和朝廷數十萬大軍對抗。
他推一的辦法是麻痹朝廷,使朝廷相信他既無野心又無才幹,是個平庸之輩,以延緩時日,時間拖得越長越好,讓他有充分的準備。
這一招,如能使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和布政使張某人都相信了,他們準會上奏朝廷。
時值盛夏,謝員等人來探病時,他正圍着火爐烤火,嘴裡不斷叨叨着:“冷啊,好冷啊……”見有貴客到,他似乎并不認識,又好像似曾相識,掙紮着從床上起來,顫抖着去抓拐杖,嘴裡仍在說冷。
好不容易站起身,卻又趔趔趄趄步履不穩,這哪裡還有一絲王爺之尊。
謝貴道:“殿下,微臣和布政使張大人特來拜見,不知殿下患的什麼病?” 燕王哺道:“冷、冷、下雪啦……” 謝貴和張大人面面相觑,作不得聲。
張大人道:“殿下當以貴體為重,早請名醫診治,以期早日康複,則臣等幸甚!” 燕王望着窗外:“好大雪,怪不得這般冷……啊,冷呀—…·好冷……”瑟縮着,又回到了床上,伸手烤火,嘴裡唠叨不止。
謝貴和張大人當即離去,相信他得了病。
朝廷接報,定然不會再對他虎視眈眈了。
這天燕王獨自在室中踱步,孫銳鋒來報,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第三次求見。
燕王道:“這厮兩次來見,都被我以病為由謝絕,卻是不死心,又來第三次。
這顆想必不信我生病,要親自來探查,我偏不見他,看他怎的!” 孫銳鋒道:“殿下,張信此次微服私訪,說有十萬火急之事密告,求殿下定要接見。
” 燕王沉思道:“他說有十萬火急密事嗎?奇怪,不知他是真心還是假意……好,傳他進來,不妨試他一試!”一孫銳鋒出室外下令:“放張信進宮!” 燕王迅速脫鞋衣上床裝病。
片刻後,張信匆匆入内。
燕王裝出病恹恹的模樣,虛弱無力。
張信快步走到床前跪下:“叩見王爺!” 燕王有氣無力道:“免禮。
” 張信心中焦急,事情萬分火急,可燕王這副模樣,該對他怎麼說呢? 念頭一轉,道:“殿下,微臣一向對殿下敬服,企盼殿下如實賜告,貴體之差緊要否?” “燕王對什麼人都不敢相信,聽他正是來問病情的,便呻吟着道:“不瞞愛卿,……本王病人膏盲……隻怕……難以治……愈……,張信知燕王不信任自己,不如索興說出實情,便道:”殿下……微臣心急如焚,不瞞殿下,皇上已下密诏,令謝貴等人拘拿王府官屬,皇上又親下密诏一份給微臣,令微臣捉拿殿下。
此病由殿下派往京師之百戶鄧庸而起,鄧庸被兵部尚書齊泰下獄審訊,鄧庸受刑不過,隻好将殿下的種種圖謀供出。
微臣接到皇上密诏之後,十分焦急,兩次叩見殿下,殿下以病為由拒于門外,微臣在家中坐立不安,下诏特使又催逼微臣拘拿殿下,叫徽臣進退不得。
家母見微臣如熱鍋上之螞蟻,問道:“我兒近日茶飯不思,有什麼心事嗎?”微臣一向對娘親孝順,便将密诏之事合盤托出。
娘問微臣如何處置,微臣道:“皇上诏令,兒不得不執行,但兒對殿下一向敬仰,欲将密事洩給燕王,但兩次赴官被拒之門外,是以兒心似火燎……” 家母大驚,道:“燕王就藩北平,體恤下情,勤問政事,從不花天酒地,無度揮霍。
百姓對燕王,無不感戴大德。
因此人人說燕王當有天下,有天下者豈是你能捉拿的?況這違反天意,大逆不道,我兒決不可尊密調行事,應立即前往王宮拜褐殿下,奉告機密,助殿下脫身!微臣聽母之言,決心助殿下脫災。
若殿下甘願束手就擒,微臣自是無法,若殿下不甘做階下囚,還請殿下如實相告,微臣……” 這番話使燕王瞠目結舌,張信一片忠心不會有假,若再裝病無益。
被子一掀,燕王跳下床來,躬身抱拳行禮,道:“張大人救我一家,大恩大德……” 慌得張信連忙跪下道:“殿下休要折煞了微臣,微臣願效忠殿下,至死不渝廣燕王雙手扶起張信,請張信坐下。
燕王道:“皇上骨肉相殘,怨不得本王造反,如今事情緊急,當謀劃出個對策!”一頓,對門外喚道:“快請道衍法師!” 片刻後,道行法師偕金忠先生前來,見禮後由張信把前因後果說了。
燕王道:“事急,法師和先生有何高見?” 言未了,外風雨大作,屋瓦被暴風吹下來幾片,傳來幾聲碎裂聲。
燕王臉色頓時發白,口中道:“糟、糟,此乃不祥之兆,莫非老天有意亡燕……” 道衍法師卻哈哈一笑,岔話道:“殿下不必憂慮,此乃吉祥之兆,大吉大利也!” 燕王心中十分焦躁,聽他沒來由地亂說,不禁火冒三丈,斥道:“分明是不祥之兆,法師豈能信口開河,本王豈是三歲小兒,任人哄騙?這般大事,玩笑不得,法師該說真話才是! " 金忠、張信見燕主發火,不敢作聲。
道衍法師正色道:“出家人不打進語,此乃吉兆,飛龍在天,縱以風雨,瓦片墜落,那是說舊宮頹把,将換新殿,以主天下,這豈不是大吉之兆嗎?殿下又何必憂慮?” 燕王一聽,言之有理,頓時轉憂為喜,遂向道衍法師行禮,道:“适才性急,言語多有冒犯,望法師原有。
既然大示吉象。
眼前又有燃眉之急,再不圖謀大計,坐以待斃嗎?” 金忠道:“臣等早盼殿下舉事,今決心已下,何愁大業不成!” 燕王請衆人坐下密商,事後道衍法師和金忠匆匆來到後宮大院找萬古雷。
彼此一見面,道衍法師就笑道:“賢侄,火燒眉毛,殿下終于下了決心……”遂把張信前來密報的事說了,,萬古雷等立刻緊張起來。
曹罡一拍大腿,嚷道:“他奶奶的,總算盼到了這一天,有了出頭之日!” 郭劍平道:“天天練兵,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不知要如何行事,殿下有了部署嗎?” 道衍法師道:“張玉、朱能兩位,文斌兼備,又征戰過沙場,由他二人統一指揮王府衛隊和天豹衛,少時他二人就會前來。
” 金忠道:“敵衆我寡,須謹慎行事,莽撞不得,一有閃失,後果不堪,” 此刻張玉、朱能匆匆來到,調天豹衛守王宮,凡進出之人都須得到允許,不準擅自出人。
衆人匆匆召集天豹衛士卒,帶往王宮,四處布防。
侍衛隊與青娥隊則守王宮内院。
萬古雷不敢疏忽,和郭劍平、曹罡等不時四處巡視,兩天兩夜下來,十分疲乏。
他位在隆福宮一側的平房裡,鐘玉桃等衆女隻要有空,便來找他們。
大家都知道,大戰在即,生死難蔔,相聚一次算一次。
滿天星鬥,璀燦輝煌。
白日的署熱未退,衆人坐在院子裡納涼。
黎香蕊小聲道:“聽說城裡人都知道皇上要對殿下用兵,人人恐懼不安。
萬大哥,咱們隻有這點人馬,擋得住千軍萬馬嗎?” 羅斌道:“擋不住也要擋,背城一戰!"萬古雷道:”妹妹不必擔心,北平城裡的兵卒,決經不起天豹衛的沖殺!“ 田翠花道:“要是開平的大軍到來呢?” 郭劍平道:“北平都指揮金事張信投靠殿下,他至少會帶一些兵車過來。
況燕王舊部本多,一旦舉事,來歸的必然不少” 鐘玉桃道:“别盡說這些煩人的事,說點别的不好嗎?要來的事總歸要來,管他的! 郭劍平道:“說得好,豁達些,鐘姑娘給我們唱支曲兒如何?大家高興高興!” 衆人都贊成,催着她和丁小菊唱曲。
鐘玉桃笑道:“别光要我二人獻醜,萬大哥也是唱曲的好手,他唱我們就唱。
” 萬古雷笑道:“你們若不怕我的破嗓兒污耳,那我就呐喊一曲,抛磚引玉!” 衆人拍手叫好,小菊便回屋取來琵琶。
撥幾根弦,小菊笑道:“久疏此藝,隻知拿刀弄槍,今夜就勉勉強強湊合吧。
” 萬古雷道:“觸景生情,唱首短歌,小菊你彈你的,我自把詞合樂來唱。
” 小菊想了想:“彈個氣壯的曲兒。
” 樂聲起,萬古雷站起,手扶劍把,仰望星空,放聲歌道:“城上風威險,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人長安。
” 這是武則天廢中宗皇帝,殺太子後,駱賓王與徐敬業舉兵造反時,駱賓王寫下的詩句。
“戎衣”指造反的士卒,說哪一天取得勝利,将載歌載舞進入京師。
萬古雷随燕王造反,希望能進京師,再過歌舞升平的日子。
他連唱兩遍,歌聲晾亮,穿雲裂石,衆人不禁大聲喊好。
他笑着坐下,讓鐘玉桃唱。
鐘玉桃也不推辭,走到空處,拔出劍來,邊唱邊舞。
她聲音清脆,舞姿優美,看得衆人發了癡,尤其是郭劍平,眼也舍不得眨。
她唱的是宋朝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季蘭在遊秦淮河時唱的就是這一首,當時萬古雷誤把她當歌女,被她罵一頓。
想起往事,萬古雷不禁失笑。
鐘玉桃唱畢,衆人拍掌歡呼。
耿牛來了興趣,突然叫道:“俺唱一段!” 這可是大家沒有想到的,都對着他一拐。
丁小菊道:“唱什麼,我給你配樂。
” 耿牛道:“俺家鄉的小調。
” 丁小菊做了個鬼臉道:“我可不會。
”。
鐘玉桃、田家妹妹都懷有極大興趣,催他快唱,用不着合樂,告訴他這叫“清唱”。
耿牛一下站起來,脖子一伸,嘴一張,唱道:“花中之王是牡丹喲,妹妹你比牡丹更好看。
采來牡丹喲送給妹妹,把妹妹接回家來喲,俺把妹妹當心肝兒肉……” 他嗓門粗厚,又練過“獅子吼”,唱起來别有一番味道,隻是太俗太粗。
這“心肝兒肉” 一吼出來,引得大家狂笑。
丁小菊邊笑邊道:“哎喲……哎喲……你這笨牛不老實……虧你唱得出口……” 鐘玉桃笑得打跌:“你……好肉麻……” 黎香蕊則把頭埋在膝上尖叫:“哎喲哎喲……笑死人啦……好不識羞……” 田家姊妹也笑得喘不過氣來,說不出話。
曹罡等爺們則捧腹大笑,贊耿牛聰明,唱得好聽,不妨再唱兩支。
耿牛今夜興緻特别高,道:“好,俺再唱,俺會好多哩,隻要哥哥們愛聽……” 萬古雷道:“愛聽愛聽,你隻管唱!” 耿牛立即吼道:“妹妹喲,俺的心肝兒向,你看那鴛鴦配成雙,哥哥我呀心發慌……” 姑娘們捂着耳朵叫道:“夠啦夠啦,你怎麼又來了……哎喲……咯咯咯,哈哈哈……” 耿牛一愣:“怎麼啦,你們不是在笑嗎?瞧,俺唱到姐
他知道内部奸細已把王宮内的秘密報奏朝廷,皇上一旦下手,燕王府将被夷為平地。
他手下的精兵早已調離,惟一捏在手中的不過是侍衛隊和天豹衛,加起來不過八百餘衆。
憑這點軍力,無法和朝廷數十萬大軍對抗。
他推一的辦法是麻痹朝廷,使朝廷相信他既無野心又無才幹,是個平庸之輩,以延緩時日,時間拖得越長越好,讓他有充分的準備。
這一招,如能使北平都指揮使謝貴和布政使張某人都相信了,他們準會上奏朝廷。
時值盛夏,謝員等人來探病時,他正圍着火爐烤火,嘴裡不斷叨叨着:“冷啊,好冷啊……”見有貴客到,他似乎并不認識,又好像似曾相識,掙紮着從床上起來,顫抖着去抓拐杖,嘴裡仍在說冷。
好不容易站起身,卻又趔趔趄趄步履不穩,這哪裡還有一絲王爺之尊。
謝貴道:“殿下,微臣和布政使張大人特來拜見,不知殿下患的什麼病?” 燕王哺道:“冷、冷、下雪啦……” 謝貴和張大人面面相觑,作不得聲。
張大人道:“殿下當以貴體為重,早請名醫診治,以期早日康複,則臣等幸甚!” 燕王望着窗外:“好大雪,怪不得這般冷……啊,冷呀—…·好冷……”瑟縮着,又回到了床上,伸手烤火,嘴裡唠叨不止。
謝貴和張大人當即離去,相信他得了病。
朝廷接報,定然不會再對他虎視眈眈了。
這天燕王獨自在室中踱步,孫銳鋒來報,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第三次求見。
燕王道:“這厮兩次來見,都被我以病為由謝絕,卻是不死心,又來第三次。
這顆想必不信我生病,要親自來探查,我偏不見他,看他怎的!” 孫銳鋒道:“殿下,張信此次微服私訪,說有十萬火急之事密告,求殿下定要接見。
” 燕王沉思道:“他說有十萬火急密事嗎?奇怪,不知他是真心還是假意……好,傳他進來,不妨試他一試!”一孫銳鋒出室外下令:“放張信進宮!” 燕王迅速脫鞋衣上床裝病。
片刻後,張信匆匆入内。
燕王裝出病恹恹的模樣,虛弱無力。
張信快步走到床前跪下:“叩見王爺!” 燕王有氣無力道:“免禮。
” 張信心中焦急,事情萬分火急,可燕王這副模樣,該對他怎麼說呢? 念頭一轉,道:“殿下,微臣一向對殿下敬服,企盼殿下如實賜告,貴體之差緊要否?” “燕王對什麼人都不敢相信,聽他正是來問病情的,便呻吟着道:“不瞞愛卿,……本王病人膏盲……隻怕……難以治……愈……,張信知燕王不信任自己,不如索興說出實情,便道:”殿下……微臣心急如焚,不瞞殿下,皇上已下密诏,令謝貴等人拘拿王府官屬,皇上又親下密诏一份給微臣,令微臣捉拿殿下。
此病由殿下派往京師之百戶鄧庸而起,鄧庸被兵部尚書齊泰下獄審訊,鄧庸受刑不過,隻好将殿下的種種圖謀供出。
微臣接到皇上密诏之後,十分焦急,兩次叩見殿下,殿下以病為由拒于門外,微臣在家中坐立不安,下诏特使又催逼微臣拘拿殿下,叫徽臣進退不得。
家母見微臣如熱鍋上之螞蟻,問道:“我兒近日茶飯不思,有什麼心事嗎?”微臣一向對娘親孝順,便将密诏之事合盤托出。
娘問微臣如何處置,微臣道:“皇上诏令,兒不得不執行,但兒對殿下一向敬仰,欲将密事洩給燕王,但兩次赴官被拒之門外,是以兒心似火燎……” 家母大驚,道:“燕王就藩北平,體恤下情,勤問政事,從不花天酒地,無度揮霍。
百姓對燕王,無不感戴大德。
因此人人說燕王當有天下,有天下者豈是你能捉拿的?況這違反天意,大逆不道,我兒決不可尊密調行事,應立即前往王宮拜褐殿下,奉告機密,助殿下脫身!微臣聽母之言,決心助殿下脫災。
若殿下甘願束手就擒,微臣自是無法,若殿下不甘做階下囚,還請殿下如實相告,微臣……” 這番話使燕王瞠目結舌,張信一片忠心不會有假,若再裝病無益。
被子一掀,燕王跳下床來,躬身抱拳行禮,道:“張大人救我一家,大恩大德……” 慌得張信連忙跪下道:“殿下休要折煞了微臣,微臣願效忠殿下,至死不渝廣燕王雙手扶起張信,請張信坐下。
燕王道:“皇上骨肉相殘,怨不得本王造反,如今事情緊急,當謀劃出個對策!”一頓,對門外喚道:“快請道衍法師!” 片刻後,道行法師偕金忠先生前來,見禮後由張信把前因後果說了。
燕王道:“事急,法師和先生有何高見?” 言未了,外風雨大作,屋瓦被暴風吹下來幾片,傳來幾聲碎裂聲。
燕王臉色頓時發白,口中道:“糟、糟,此乃不祥之兆,莫非老天有意亡燕……” 道衍法師卻哈哈一笑,岔話道:“殿下不必憂慮,此乃吉祥之兆,大吉大利也!” 燕王心中十分焦躁,聽他沒來由地亂說,不禁火冒三丈,斥道:“分明是不祥之兆,法師豈能信口開河,本王豈是三歲小兒,任人哄騙?這般大事,玩笑不得,法師該說真話才是! " 金忠、張信見燕主發火,不敢作聲。
道衍法師正色道:“出家人不打進語,此乃吉兆,飛龍在天,縱以風雨,瓦片墜落,那是說舊宮頹把,将換新殿,以主天下,這豈不是大吉之兆嗎?殿下又何必憂慮?” 燕王一聽,言之有理,頓時轉憂為喜,遂向道衍法師行禮,道:“适才性急,言語多有冒犯,望法師原有。
既然大示吉象。
眼前又有燃眉之急,再不圖謀大計,坐以待斃嗎?” 金忠道:“臣等早盼殿下舉事,今決心已下,何愁大業不成!” 燕王請衆人坐下密商,事後道衍法師和金忠匆匆來到後宮大院找萬古雷。
彼此一見面,道衍法師就笑道:“賢侄,火燒眉毛,殿下終于下了決心……”遂把張信前來密報的事說了,,萬古雷等立刻緊張起來。
曹罡一拍大腿,嚷道:“他奶奶的,總算盼到了這一天,有了出頭之日!” 郭劍平道:“天天練兵,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不知要如何行事,殿下有了部署嗎?” 道衍法師道:“張玉、朱能兩位,文斌兼備,又征戰過沙場,由他二人統一指揮王府衛隊和天豹衛,少時他二人就會前來。
” 金忠道:“敵衆我寡,須謹慎行事,莽撞不得,一有閃失,後果不堪,” 此刻張玉、朱能匆匆來到,調天豹衛守王宮,凡進出之人都須得到允許,不準擅自出人。
衆人匆匆召集天豹衛士卒,帶往王宮,四處布防。
侍衛隊與青娥隊則守王宮内院。
萬古雷不敢疏忽,和郭劍平、曹罡等不時四處巡視,兩天兩夜下來,十分疲乏。
他位在隆福宮一側的平房裡,鐘玉桃等衆女隻要有空,便來找他們。
大家都知道,大戰在即,生死難蔔,相聚一次算一次。
滿天星鬥,璀燦輝煌。
白日的署熱未退,衆人坐在院子裡納涼。
黎香蕊小聲道:“聽說城裡人都知道皇上要對殿下用兵,人人恐懼不安。
萬大哥,咱們隻有這點人馬,擋得住千軍萬馬嗎?” 羅斌道:“擋不住也要擋,背城一戰!"萬古雷道:”妹妹不必擔心,北平城裡的兵卒,決經不起天豹衛的沖殺!“ 田翠花道:“要是開平的大軍到來呢?” 郭劍平道:“北平都指揮金事張信投靠殿下,他至少會帶一些兵車過來。
況燕王舊部本多,一旦舉事,來歸的必然不少” 鐘玉桃道:“别盡說這些煩人的事,說點别的不好嗎?要來的事總歸要來,管他的! 郭劍平道:“說得好,豁達些,鐘姑娘給我們唱支曲兒如何?大家高興高興!” 衆人都贊成,催着她和丁小菊唱曲。
鐘玉桃笑道:“别光要我二人獻醜,萬大哥也是唱曲的好手,他唱我們就唱。
” 萬古雷笑道:“你們若不怕我的破嗓兒污耳,那我就呐喊一曲,抛磚引玉!” 衆人拍手叫好,小菊便回屋取來琵琶。
撥幾根弦,小菊笑道:“久疏此藝,隻知拿刀弄槍,今夜就勉勉強強湊合吧。
” 萬古雷道:“觸景生情,唱首短歌,小菊你彈你的,我自把詞合樂來唱。
” 小菊想了想:“彈個氣壯的曲兒。
” 樂聲起,萬古雷站起,手扶劍把,仰望星空,放聲歌道:“城上風威險,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人長安。
” 這是武則天廢中宗皇帝,殺太子後,駱賓王與徐敬業舉兵造反時,駱賓王寫下的詩句。
“戎衣”指造反的士卒,說哪一天取得勝利,将載歌載舞進入京師。
萬古雷随燕王造反,希望能進京師,再過歌舞升平的日子。
他連唱兩遍,歌聲晾亮,穿雲裂石,衆人不禁大聲喊好。
他笑着坐下,讓鐘玉桃唱。
鐘玉桃也不推辭,走到空處,拔出劍來,邊唱邊舞。
她聲音清脆,舞姿優美,看得衆人發了癡,尤其是郭劍平,眼也舍不得眨。
她唱的是宋朝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季蘭在遊秦淮河時唱的就是這一首,當時萬古雷誤把她當歌女,被她罵一頓。
想起往事,萬古雷不禁失笑。
鐘玉桃唱畢,衆人拍掌歡呼。
耿牛來了興趣,突然叫道:“俺唱一段!” 這可是大家沒有想到的,都對着他一拐。
丁小菊道:“唱什麼,我給你配樂。
” 耿牛道:“俺家鄉的小調。
” 丁小菊做了個鬼臉道:“我可不會。
”。
鐘玉桃、田家妹妹都懷有極大興趣,催他快唱,用不着合樂,告訴他這叫“清唱”。
耿牛一下站起來,脖子一伸,嘴一張,唱道:“花中之王是牡丹喲,妹妹你比牡丹更好看。
采來牡丹喲送給妹妹,把妹妹接回家來喲,俺把妹妹當心肝兒肉……” 他嗓門粗厚,又練過“獅子吼”,唱起來别有一番味道,隻是太俗太粗。
這“心肝兒肉” 一吼出來,引得大家狂笑。
丁小菊邊笑邊道:“哎喲……哎喲……你這笨牛不老實……虧你唱得出口……” 鐘玉桃笑得打跌:“你……好肉麻……” 黎香蕊則把頭埋在膝上尖叫:“哎喲哎喲……笑死人啦……好不識羞……” 田家姊妹也笑得喘不過氣來,說不出話。
曹罡等爺們則捧腹大笑,贊耿牛聰明,唱得好聽,不妨再唱兩支。
耿牛今夜興緻特别高,道:“好,俺再唱,俺會好多哩,隻要哥哥們愛聽……” 萬古雷道:“愛聽愛聽,你隻管唱!” 耿牛立即吼道:“妹妹喲,俺的心肝兒向,你看那鴛鴦配成雙,哥哥我呀心發慌……” 姑娘們捂着耳朵叫道:“夠啦夠啦,你怎麼又來了……哎喲……咯咯咯,哈哈哈……” 耿牛一愣:“怎麼啦,你們不是在笑嗎?瞧,俺唱到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