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同室操戈

關燈
姐們心裡我高興,俺還唱……” “呸,誰心裡高興啦?“鐘玉桃啐他,可話說完,又吃吃吃笑出聲來。

     曹罡喝喝笑道:“耿兄弟說得好,唱得這班丫頭心頭高興,這句話妙不可言!” 這話引來了姑娘們的一頓好罵,曹罡隻當沒聽見,嘿嘿嘿笑個不住。

     羅斌止住笑,忽然問他:“耿兄弟,誰是你的妹妹,你的‘心頭肉’哇?” 耿牛看了看還在笑着的姑娘們,搖搖頭道:“羅大哥,俺不敢說……” 羅斌這話本是随口取笑的,沒想到耿牛心裡還真有這麼回事,于是引來了大家的興趣。

     萬古雷笑道:“怕什麼,說呀!”耿牛忽然感到害羞,低着頭道:“俺不說,說了大夥兒會笑!” 幾個爺們湊趣,催他說,給他壯膽。

     耿牛道:“不成不成,俺這個樣子有誰家姑娘瞧得起?不說不說!” 姑娘們本來有些擔心,怕他開口亂點鴛鴦,下不來台,但聽他這麼一說,又怪可憐的,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萬古雷把這話聽在心裡,不由産生了一種憐惜之情。

    一向把他當個大兄弟看待,不想他已長大成人,心裡有了自己喜歡的姑娘,這本是很平常的事。

    可身為大哥哥,卻沒有為耿牛兄弟着想,實在是太不該了。

    也罷,待沒人時問問他看上了哪位姑娘,若是姑娘不反對,他就替他們做個大媒。

     主意拿定,他道:“耿兄弟,你忠誠爽直,武功高強,是個堂堂男子漢,若是哪位姑娘跟了你,那是她的福氣。

    這事以後再說。

    ” 鐘玉桃想了想,心中有了主意,道:“耿弟弟,你放心,這事包在姐姐身上……” 這話又出衆人意外,她像是胸有成竹。

     哪知郭劍平忽然跳了起來道:“什麼?你要和耿兄弟……那我……我怎麼辦?” 衆人先是一愣,接着明白過來,他在情急中洩露了天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鐘玉桃臉紅到了耳根,心中驚又喜,沒想到一句話會引出個郎的心裡話,但當着這許多人,把臉往哪兒擱,便噴他道:“你說些什麼呀,人家說耿兄弟的事……” 田翠仙接口道:“莫扯遠了,快回答郭兄弟,看把他急成什麼樣了,快告訴他怎麼辦呀!” 田翠花也叫道:“快回答呀,怎麼辦啊!” “哈哈哈……”其餘人大笑。

     郭劍平話已出口,後悔來不及,自己也感到好笑,索興厚起臉皮道:“鐘妹妹你說吧!” 姑娘們尖叫起來,一個個笑瘋了。

     鐘玉桃又羞又急,嗔道:“誰管你怎麼樣?你問我,我怎麼知道?” 在衆人的在笑聲中,郭劍平道:“不問你問誰呀,各位說是也不是……” “是、是、是……哈哈哈……快回答……” “死鬼你……你莫不是喝醉啦……” 郭劍平笑道:“沒有哇,明白着呢……” 鐘玉桃吃不消了,站起來就跑,可是給田家妹妹抱住了,小菊和香蕊也來拖她,笑啊鬧啊,亂做一團,不可開交。

     曹罡道:“這沒有什麼可害躁的,依俺說,早把名份定下來好,這以後的日子刀光劍影的,保不定會出什麼事呢!翠花是俺的小姨妹,俺就先從她說起吧,俺的意思……” 田翠花紅着臉跳起來叫道:“不準說!” 曹罡不理,自說自的:“俺的意思許給羅兄弟,羅兄弟你說成不成,配不配?” 這正合羅斌的心意,他馬上應聲道:“成成成、配配配,隻要翠花姑娘不嫌棄……” 萬古雷贊道:“好,痛快,我做媒!” 曹罡道:“翠花,你說呢?” 田翠花要跑,這回被玉桃、小菊拖住了,她羞得沒辦法,隻好撲進姐姐的懷裡。

     田翠仙自然知道妹妹心思,便道:“俺替她做主,這門親事俺答應下了!” 羅斌忙長長一揖:“多謝嫂子!” 衆人大笑:“這嫂子是不是叫得早了些!” 曹罡又道:“這回該到玉桃姑娘了……” 鐘玉桃早有了主意,道:“别問我,問萬大哥,由他給我做主!” 曹罡笑道:“痛快!隻不知該把玉桃姑娘許給誰?”說時眼睛朝兩邊唆。

    嘿,這家夥也會捉弄人! 郭劍平叫道:“曹老兄,我呀!” 衆人哄堂大笑;鐘玉桃隻好把臉藏在了小菊懷裡,心中暗罵:“這死鬼怎麼一點也不害臊,什麼話都敢說得出口。

    ” 卻又聽萬古雷道:“咳,這可難住我了!” 田翠仙詫道:“咦,你是怎麼了?玉桃妹妹不是讓你做主嗎?有什麼難的?” 萬古雷歎口氣道:“我要是說了,玉桃妹妹不願意怎麼辦?不是太委屈她嗎?” 田翠仙明白他玩的花招了,故意道:“那還不容易,問問玉桃妹妹不就得了?” 鐘玉桃大急,伸過手去掐翠仙一把,翠仙大叫起來:“啊喲,俺可是為你好哇!” 羅斌道:“鐘妹妹,願不願意和郭大哥,你可是放句話呀,别讓古雷兄作難!” 衆人又笑又叫,玉桃死活不開口。

     萬古雷笑道:“好好好,我來說吧,玉桃妹妹就許給郭兄,妹妹你說好不好?” 郭劍平道:“好好,她說好!” 鐘玉桃在心裡罵他:“你可會揀便宜,過兩天再收拾你!” 曹罡道:“輪到小菊了……” 小菊一把推開玉桃要跑,反被玉桃抱住了,道:“該你了,休想跑得掉!” 萬古雷道:“小菊,要不要我做主呀!” 耿牛叫道:“要、要!” 萬古雷奇道:“咦,與你何幹?” 耿牛道:“俺的心肝肉兒就是小菊妹妹,萬師兄你可得把她許給俺!” “啊喲,啊喲,我的天,笑死人啦……”姑娘們尖聲笑起來,又叫又嚷,笑得打跌。

     把小菊臊得要跑,卻給衆女拉住,拉扯一陣,一串兒跌倒在地,笑得沒了勁,爬也爬不起來。

     男人們也仰天大笑,喝喝喝、哈哈哈…… 萬古雷笑夠了:“好好,我做主,把小菊許給耿牛兄弟,大家說好不?” 除了小菊,人人說好。

     曹罡道:“剩個香蕊小妹妹,沒人了,這可怎麼好?” 黎香蕊跺腳道:“我不要我不要……” 鐘玉桃笑道:“沒事沒事,等有了再說,讓香妹妹自己挑,挑個如意郎君!” 萬古雷道:“姑娘們,聘禮明天下,我讓羅兄弟回去找黎總管,帶些珠寶來。

    好嗎?” 姑娘們又羞又喜,但沒人答話。

     她們交頭接耳嘀咕一會兒,由田翠仙挨個接她們的東西,然後走到郭劍平面前,道: “喏,這是玉桃的信物,你可要收藏好了。

    ” 郭劍平接過來一看,是個玉钗,當下接過,然後解下身上的玉佩道:“給玉桃妹妹。

    ” 田翠仙身子一閃躲開,嗔道:“你不會自己送過去嗎?”說着走到羅斌面前,遞給他一支金钗,羅斌接過收好,也回贈一個玉佩。

     田翠仙又遞給耿牛一個玉钗,那是小菊頭上戴的,耿牛笑嘻嘻放在手心上看了又看。

     萬古雷見隻有耿牛沒有物品的回贈,急得直摸口袋,可什麼也掏不出來。

    哪知耿牛卻從衣袋裡摸出一個小布袋,從中取出一個玉觀音,隻有寸餘高,道:“俺送這個成嗎?” 田翠仙奇道:“啊喲,你還有個寶貝!” 這一叫,大家都湧上來看,隻有小菊不動。

    這玉觀音翠綠晶瑩,竟是上好裴翠制的。

     衆人噴啧稱贊,問他哪兒來的。

     耿牛十分得意,嘻嘻笑道:“是俺師傅給的,他說蠻牛你以後要娶媳婦,這玩意兒你留着,誰嫁給你你就送給誰。

    俺說俺不娶媳婦,師傅你留着娶媳婦吧,被師傅罵了一頓!” 衆人不禁大笑,讓他把玉觀音送過去。

     耿牛笑呵呵大步走過去,把玉觀音遞給小菊。

    沒辦法,小菊背過身子,伸着手接了。

     萬古雷禁不住高聲吟遣:“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此時此刻,嬌嬌在做什麼呢,何年何月才是相聚的時候啊…… 朱能請萬古雷陪同到城裡探查,萬古雷帶耿牛、羅斌前往。

    他們四處轉悠,隻見到處都是士卒。

    萬古雷要到家裡看看,四人遂往家裡來。

    羅斌之母舒玉瓊和西門儀以及黎成的親娘張氏都在,大家親親熱熱見禮,十分高興。

     西門儀立即派人去店鋪請黎成回來,大家說起北平城的局勢,不免憂心忡忡。

     頓飯工夫黎成回來了,說起店裡的情形,道:“我已決定關門,親自住店守護,城裡來了許多兵,亂得很。

    上午有個千戶來買綢絹,我問他:”官爺,城裡怎麼到處都是兵爺,出了什麼事嗎?‘那千戶道:“掌櫃,不瞞你說,駐北平府附近的七衛士兵都來了,所以大街上見到的全是兵爺。

    都指揮使謝大人說,要對燕王府下手,把燕王府的屬官全速起來!’我聽了大吃一驚,正愁沒法向少東家送信呢。

    ” 舒玉瓊驚道:“兵力懸殊這般大,如何是好?殿下為何不逃出北平府?” 朱能道:“夫人,殿下的基業就在這北平府,再說又能逃到哪兒去?雖說謝貴兵力不少,但此人乃平庸之輩,略施小計便能除了他。

    再則七衛士兵大多是燕王舊部,隻要殿下能穩住局面,估計來投奔的士卒不少,夫人大可不必憂慮。

    ” 西門儀道:“家中之事,有老夫和羅夫人照應,你們隻管全力對敵,不必挂牽!” 張氏道:“阿彌陀佛,少東家見到我那丫頭了嗎?她會不會去打殺呀!” 萬古雷安慰她道:“她在王宮青娥隊,護衛王妃,不會來對敵,請放心就是。

    ” 萬古雷等坐了一會兒便告辭出來,舒玉瓊、張氏都含淚把他們送出大門。

     羅斌道:“不回來還好,回來了心裡就不是個滋味。

    ” 萬古雷道:“這就是親情嘛,等我們平定了北平府,她們心裡就踏實了。

    ” 回到王宮,立即聽說朝廷派了特使來,宣谕逮捕王府屬官,未說拘拿燕王殿下,隻說削去爵位。

     朱能道:“聽見了嗎?王府官屬都逮了,燕王爵位削了,還會有好果子吃嗎? 這叫‘猶抱琵琶半遮面’,明明是整治燕王,偏要遮遮掩掩,你說好笑不好笑,由此觀之,皇上仁弱稚嫩,無膽識無氣魄;這龍椅怎麼坐得穩?據京師傳來的消息,皇上整天津津有味地和幾個文人研商,如何恢複周制。

    萬老弟,你說說,周朝離今上千年,能這麼做嗎?” 萬古雷聽了也搖頭:“和皇上議政的,聽說都是些大儒,怎會如此糊塗?” 朱能笑道:“大儒們隻知研讀古書,做學問可以,安邦定國則不成。

    咱燕王殿下文武雙全,有先帝之遺風,更具雄才大略,有膽有識,當今能治天下者,非燕王莫屬!” 郭劍平道:“皇上特使在王宮中,殿下若不按照朝廷旨意将屬官逮捕,又如何交差?” 朱能道:“敷衍拖延,看他們如何舉措再作道理。

    ” 第二天,七月五日,謝貴和北平布政使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