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燕京龍虎
關燈
小
中
大
”
萬古雷驚詫萬分,道:“大師對天弓劍法竟這般熟悉,還請大師不吝賜教!”
道衍笑道:“這都是當年令師對老衲說的,老衲其實并不會天弓劍法。
” “大師說口訣差了個字,這個字是……” “若老衲猜得不錯,當是個‘粘’字。
” 萬古雷在心中一琢磨,恍然大悟,激動得叫出聲來:“原來如此!” “施主可否說說悟通了些什麼?” “以往晚輩以快制快,從未想到了‘粘’字,因之招式變換極快。
若是出招時放緩,以劍尖部分‘粘’住對方兵刃,注意劍上的細微變化,必能阻塞對方劍勢,反守為攻……” 道衍點頭贊道:“施主悟性極高,照此施為,當可盡展天弓劍法威力矣!” 萬古雷高興萬分,道:“多謝大師!” 道衍道:“令師若知老衲洩了底,定要責備老衲凡心未退,唆使小施主犯下殺戒。
” 萬古雷道:“晚輩決不濫殺無辜犯戒……” 道衍道:“此話不必說得太早,今後天下大亂之日,群雄問鼎中原,施主文武雙全,正是英雄用武之時,難免不開殺戒耶?” 萬古雷道:“皇太孫早立,帝統承繼順理成章,大師這天下大亂之說,晚輩不明……” 道衍一笑:“請施主進屋,聽老衲道來。
” 二人回到客室,道衍道:“老衲所言并非一時之興,信口開河。
老衲生于醫家,自幼習練内功并歧黃之術,于十四歲那年受佛感應出家。
後逢機遇,蒙道長席應真傳授陰陽術數之學,因而能知天地應合之事。
洪武十年,也就是二十年前,聖上下诏,通儒書的高僧于禮部會試,老衲被錄取為僧官,但老衲僅領僧服而回,沒有上任做官。
洪武十五年馬皇後駕崩,諸藩王回京師吊喪,因奏請皇上派高僧随諸藩王回封地為馬皇後誦經祈福。
僧錄司一位高僧将老衲薦給燕王,首次見面,老衲就為燕王氣度所驚。
老衲一生閱人無數,又善骨相之說,當即看出燕王有帝王之相……” 說到這裡,道衍端起茶盅,啜飲了兩口茶,又平息心中的激動。
喝完茶,道衍立即恢複常态,一笑說:“僧錄司的僧官何以要将老衲引薦給燕王,而不薦引給其他諸王呢?前面說過,老衲那年赴京師應試後,返家途中路經鎮江府,過北固山見北固樓,不由想起當年陸遊作的感懷詩(南鄉子),這首詞施主一定知曉吧?” 萬古雷點頭道:“知曉知曉……”這一瞬間他又想起在秦準河上初識季蘭的情景,當時季蘭唱的曲就是這一首,使他感奮不已,至今難忘。
道衍續道:“老衲雖是出家人,也為前人的英雄氣概折服,信口胡謅了幾句詩,這詩老衲就不再提了,詩中洩了老衲懷志報國的心事。
當時這位僧官在旁,聞言後道:‘阿彌陀佛,師兄以詩言志,有治國平天下之心,離我佛甚遠矣!’因之五年後這位師兄将老衲薦給燕王,就因明了老衲的心願……”一頓道:“重提往事,不過是告訴施主,用不了幾年時光,燕王必登龍位,令師狂叟造就施主,也為的是助燕王打天下,立萬世之業,以順應天意……” “大師,皇太孫仁慈,以文治國……” “皇太孫過于文弱,難當大任,皇上對此洞若觀火,隻因燕王在兄弟中排行第四,立燕王不合宗法,才勉勉強強立了皇太孫。
為保皇太孫坐穩龍椅,皇上為其清除障礙,誅殺文武重臣,以期天下太平。
但縱使殺盡文武大臣,也安定不了天下。
隻因諸藩王在各封藩地政事兵權集于一身,皇太孫繼位後,當防諸王尾大不掉,是以削藩之舉,勢在必行。
諸王為保自己,必然針鋒相對,天下還能不大亂嗎?” “可是,大師,皇太孫奉诏命君臨天下,諸藩王理應遵守太祖皇帝诏命,齊心擁立皇太孫。
而皇太孫也應遵循祖訓善待諸王。
況皇太孫與諸王乃叔侄之親,因此于公于私都無翻臉成仇之理,演出骨肉相殘的慘劇……” “若依施主之言,有史以來便沒有了宮閹之争,隻可惜曆代皇權之争甚為激烈,施主對此也是知道的。
而今皇太孫仁柔,難以駕馭天下,未來登大位者,非燕王莫屬。
此乃天意,非你我所能強求,你我隻能順應天意,助燕王成其大業,而逆天道者必敗亡,成千古罪人也!” 萬古雷聽得心驚,一時無言。
道衍一笑,又道:“施主心中定有一問,老衲懷有報國之心,何不還俗建功立業、以期封王封候耶?老衲說過,老衲隻是順應天意,并無出将入相之心,但此時言來尚早,施主自會在今後得到驗證。
”一頓道:“施主輔佐燕王,也是令師狂叟的心願,施主不必猶豫,況錦衣衛已斷施主生路,将施主逼進燕王府,這也是天意,施主以為然否?” 萬古雷歎口氣道:“多謝大師指點,晚輩既已投效燕王,自當克盡職守。
” 這話有些勉強,道衍和尚知他對“謀反”尚有疑慮,也不說破,道:“老衲忝為大慶壽寺主持,施主可常來一叙,老衲願與施主成忘年之交,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萬古雷連忙道:“不敢,晚輩……” 道衍笑着接話道:“忘卻輩分有何不可?” 萬古雷道:“晚輩當以師禮尊崇前輩。
” 道衍道:“老衲雖與令師相識,但執弟子禮,施主不必拘于輩份,今後你我共曆艱險,鐵馬金戈,馳騁沙場,當結下不解之緣!” 萬古雷見他目光灼灼,志雄氣昂,這一瞬間病虎成了生氣勃勃之猛虎,大有睥睨天下的英雄氣慨,一時為其豪氣所動,不由激動起來,道:“晚輩願追随大師,順應天時,微盡薄力,還請大師多加指教!” 道衍大笑道:“好、好,老衲未看錯人也,狂叟眼力,相中了施主這樣的人才,今後老衲與施主患難與共,成就一番功業!”一頓續道:“老衲稱施主師侄,施主稱老衲一聲師叔吧,免得彼此在稱呼上顯得生分了,如何?” “是,師叔。
” “據老衲占卦,并夜觀天象,帝星晦暗,皇上陽壽将終,過不了今年……” 萬古雷驚得瞪大了眼,道衍法師一笑,續道:“皇帝一旦駕崩,情勢必将大變,燕王府實力不足,急需廣招人才,随你前來之人,武功學識如何?有無統兵的将才?” 萬古雷把郭劍平、耿牛的諸般情形說了,道衍點點頭道:“好極好極,老衲自會将各位引薦給燕王殿下,決不會埋沒了英才。
”說着站起身,又道:“改天師侄前來慶壽寺,到時再仔細談。
” 萬古雷将他送到了大門,法師乘車而去。
※※※※※※ 瑞雪紛紛,漫天飛舞,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落在庭院中、枝梢上,猶如鋪上了絨絨的棉花,點綴出了晶瑩潔白的瓊瑤世界。
惟獨院中的幾株梅樹,紅蕊似火,傲對霜雪,白中鑲紅,相映成趣。
萬古雷獨自站在窗前,落寞而惆怅。
昨日道衍法師的一席話,講明了燕王要在皇太孫繼位後謀反,天下百姓不久之後将曆刀兵之災。
到那時,他将是叛軍隊伍中的一員,與公冶勳效忠的皇家軍隊作戰。
他不希望有這樣的一天,但願上天保佑,消除了這空前的劫難吧! 由國及家,他想起了嬌嬌。
如今一南一北,相隔千裡,何日才能相逢?…… 一陣笑聲傳來,小院的門被推開了,季國盛、季蘭當先走了進來,後面嘻嘻哈哈跟着郭劍平、鐘玉桃等人。
一大早他們就到大院裡玩雪,連西門儀也出去湊熱鬧,他卻沒有一點心思作樂,隻默默地站在窗前。
季蘭身着鵝黃夾襖褲,肩披大紅披風,雙頰凍得通紅,婀娜嬌美,英姿勃勃。
萬古雷不禁暗贊,好美的姑娘。
“萬大哥萬大哥,快出來,喜事臨門了呢!”鐘玉桃、田翠花等一個個叫叫嚷嚷。
萬古雷含笑走出,道:“何喜之有?” 季國盛笑道:“賢侄,燕王殿下在曉月樓設晚宴為各位洗塵,酉時正準時赴宴。
” 萬古雷一愣:“不敢當不敢當……” 季蘭笑道:“你真是的,又不是咱們請你,對着咱們說不敢當,殿下又聽不見。
” 季國盛道:“殿下平日生活節儉,隻有宴客時才上酒樓,足見對賢侄等人的禮遇。
” 萬古雷道:“在酒樓賜宴,不怕驚動了錦衣衛的人嗎?要是因此牽累了王爺……” 季蘭道:“王爺都不怕你怕什麼?這裡是北平府,沒有王爺的令谕,誰敢為難你?” 季國盛道:“除了宴請各位,還有兩位客人。
萬賢侄見過他二人,隻是不相識。
還記得那夜在秦淮河的事嗎?老夫與西門兄、蘭兒、鄒公子、吳公子遊河,蘭兒唱曲……” 萬古雷道:“記得記得,那夜小侄被蘭姑娘罵了個不亦樂乎,她還要打小侄呢。
” 季蘭道:“喲,你還記仇哩,你挨罵不是自找的嗎?不服氣是不是,冤了你啦!” 萬古雷笑道:“服氣服氣,不冤不冤!” 季國盛笑道:“就是這兩位與我們同船遊樂的鄒公子、吳公子也來了北平府,投效燕王,受了燕山左衛千戶的虛職,今日一并宴請。
” 萬古雷心想,在太原府崇喜寺曾見到過兩人,當時被晉王府的人誤查,他二人從懷中摸出份書信便解了危,這其中有些古怪。
但他二人早與季國盛相熟,自己何必疑心? 季蘭道:“在京師時,他二人就答應投效燕王,可不像你萬公子,推三阻四的!” 季國盛笑道:“别老提舊事,走吧,還有事呢。
” 他們走後,姑娘們叽叽喳喳亂成一團,吵吵嚷嚷不知要穿什麼衣服好。
她們把自己關在屋内,要麼自己中意聽别人說不好看,又隻得換下來;要麼這個說好看,那個說不好看。
她們的吵嚷的聲音又大,坐在正屋客室的爺們,聽得直搖頭。
出門赴宴,換件幹淨的、好些的衣服不就成了嗎?哪有這麼艱難? 在太原,鐘玉桃等就制了幾套衣服,衣服越多就越難挑選,這大概是女人的通病吧。
下午,姑娘們提前就收拾打扮好了,一個個花枝招展從屋裡來到上房客室,把老少爺們的眼都看直了,看了這個看那個,樂此不疲。
耿牛忍不住嚷出聲來:“啊喲,姐姐們真好看呀,就像……就像……” 鐘玉桃笑道:“你也知道姐妹們好看嗎?你說像什麼?說呀,像什麼?” 耿牛道:“像什麼俺說不出……”忽然,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有了,便得意地嚷出來:“我想起來了、想起來了……” 鐘玉桃等人齊聲問:“想起什麼?” 耿牛興奮地叫道:“姐姐們像戲台上的狐狸精!” 老少爺們先是一愣,繼而捧腹大笑。
姑娘們氣得跺腳,一個個罵他。
鐘玉桃罵道:“你幹嗎要罵我們?誰惹你啦?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田翠花嚷道:“看你老實,原來刁着呢!” 耿牛臉紅了,辯護道:“俺哪裡是罵姐姐們呀,俺在街上戲台看戲,戲台上的雌兒就狐狸精最好看,所以俺說姐姐們像狐狸精……” 衆女齊把一根玉指指着他叫:“你還說你還說……” 萬古雷笑得喘不過氣,道:“妹妹們饒了他吧,他這是大實話,他沒别的詞可說,嘿嘿……” 耿牛聽萬古雷這麼說,以為自己挺有理,他理直氣壯地說:“戲台上狐狸精又好看對人又好,姐姐們跟狐狸精一樣又有什麼不好呢?” “唉喲,你還說呀,你……”姑娘們跳腳。
耿牛今日就是不服氣,道:“京師街頭賣菜、賣針線、賣酒的娘們多的是,俺就不說她們是狐狸精,她們不好看,不配當。
俺瞧姐姐們比她們好看,才配當狐狸精,所以……” “唉喲,你聽聽,他越說越起勁了呢!”姑娘們氣得直翻白眼,這愣小子夾纏不清。
萬古雷等爺們見耿牛一口一個狐狸精,一臉委屈相,更是笑得打跌。
“你們幸災樂禍嗎?該打!”鐘玉桃叫嚷。
姑娘們紛紛又來罵萬古雷等爺們,但罵着罵着自己也忍不住“噗哧”一聲笑出來,一個個笑得花枝亂顫,一時間滿屋子人都在狂笑。
隻有耿牛愕然瞪着大家,不明白有什麼好笑,他可是笑不出來。
該上車啦,大家這才止住笑,到院子裡乘車。
季國盛在等着他們,季蘭已先走了。
半個時辰後,車到曉月樓前停下。
曉月樓在内城東側鬧市,門面宏大,陳設華麗,雖比不上京師那些大酒樓,也夠氣派的。
衆人跟随季國盛上樓,梯口站着兩個中年漢子,一見季國盛就道:“季爺來了,請!” 萬古雷見樓面中間臨時以幾道屏風攔腰把樓面一分為二。
靠梯口的一面已上滿了客,見他們經屏風那面去,臉上都露出驚詫神色。
萬古雷聽人小聲道:“咦,這些年青人都是客,也不知什麼來頭?” 另一人道:“不知是王府的哪位官爺宴客,沒有身份豈能成座上賓?” 進入屏風後,迎客的中年人請萬古雷等人在下首兩張桌子分男女就座,之後附耳對季國盛說了幾句話,又匆匆離去。
季國盛道:“各位,殿下再過一刻就到。
” 大家默默坐着,都感拘束,季國盛也不說話,隻有屏風外的一半,熱熱鬧鬧。
盞茶時分,季國盛坐不住了,也到樓梯口去等候。
羅斌小聲道:“燕王真會來嗎?” 萬古雷道:“難說,也許委托一位官員來,不管如何,都是給了我們面子。
” 郭劍平道:“不錯,官場上這是平常事。
”一頓,又道:“燕王殿下與家父相識,不知見了我會怎樣,心中總有些忐忑。
” 曹罡道:“咱們的身份殿下是知曉的,更何況你我已是燕王左衛武官,有什麼不安的?” 正說着,季國盛匆匆走回,輕聲道:“各位,殿下駕到,行鞠躬禮就成,不行大禮。
”說着示意大家站起恭候。
接着就見四個大漢來到屏風口,一邊兩個站好。
之後是一個方面大耳、眉骨聳立、雙目爍亮有神、颌下一部美髯的中年官爺走進來。
這位爺身軀魁偉高大,相貌奇偉,走起路來龍骧虎步,氣度非凡。
稍後是一位雍容華貴、賢淑端莊的中年女子。
她之後是季蘭、季蘭之母趙芝蘭和沐香菊,兩個宮女。
宮女之後是四個貼身侍衛,年齡都在四十上下。
最後是孫銳鋒、方天嶽和鄒強、吳紹南。
這使萬古雷十分驚詫,鄒公子吳公子怎麼和主人一塊進來,他們不也是才投奔來的嗎? 此刻季國盛長長一揖:“參見殿下!” 萬古雷等人忙立即跟着行禮,燕王擺擺手笑道:“各位不必多禮,今日本王宴請各位,請各位随意些,大家請坐下!” 季國盛道:“恭請王爺王妃入座。
” 衆人見他躬身站着,也都學他的樣,一個個低頭垂目。
等王爺王妃在上首席位坐下後,季國盛一比手勢,大家才敢坐下。
萬古雷注意到,屏風外的嘈雜聲忽然沒有了,也不知是沒人再敢說話還是人都走了。
此刻燕王笑道:“季愛卿,請引薦客人。
” 季國盛連忙站起道:“遵旨。
” 他從西門儀說起,一個個順序引薦,說到郭劍平時,燕王插話道:“令尊将才,曾與本王同征大漠,唉……”一頓續道:“事已過去,所幸上天有眼,不叫郭家絕後,往事不堪回首,望公子今後重振家業,光宗耀祖!” 郭劍平激動得虎目含淚,行禮道:“蒙王爺收留,卑職感恩不盡,今後效忠殿下,矢志不渝!” 衆人都十分受感動,為郭劍平高興。
季國盛引薦完,孫銳鋒又引薦了鄒強,吳紹南已受命為燕王左衛“帶俸差操”千戶。
看得出來,與孫銳鋒親近的都官大兩級。
此時小二開始上菜,五個小二穿梭般來往,片刻就上滿桌子。
又在每桌四周,擺放了幾隻火爐子,既能燙酒又使室中升溫。
斟滿酒,燕王請大家幹杯,大家連忙起立,恭祝王爺王妃安康,然後一飲而盡。
徐王妃笑道:“王爺,妾身要和姑娘們一桌,我們說我們的,這叫‘物以類聚’。
” 燕王笑道:“好、好,王妃請吧!” 徐王妃乃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的長女,一向愛好讀書,是位有名的才女。
她笑容滿面來到衆女一席,慌得鐘玉桃等人站起來讓座。
徐王妃笑道:“喏,就我和趙夫人、沐夫人三人,蘭香、蘭翠可以另坐一桌,你們全都讓開來,我怎麼和你們說話兒?” 趙芝蘭笑道:“各位坐下,擠一擠吧!” 徐王妃道:“大家擠着坐,又親熱又暖和,我看蘭香蘭翠也可坐下,來,動箸,吃呀!” 大家見徐王妃平易近人,去了不少拘束。
不一會兒,她們就說說笑笑,非常快活。
這頓飯可以說是衆人到燕京以來最開味的一餐,他們已是燕王府的武官,不必再東躲西藏,成天惴惴不安防着錦衣衛。
當夜,衆人回來後都十分興奮,男的說燕王,女的說王妃。
鐘玉桃、丁小菊最有體會,說她們在晉王府時,王妃們個個脾性乖張,動辄就處罰丫環婢女,哪像燕王妃這般親切待人,她們鐵了心願随侍王妃左右。
舒玉瓊道:“徐王妃溫文爾雅,知書識禮,體察下情,确是一位好王妃。
趙大姐在席上邀約妾身等入青娥隊,妾身原想留在家中照料,但情不可卻,當場領命。
徐王妃便授妾身百戶之職,姑娘們授總旗,說是虛職,暫不去王宮效命。
老身沒想到,以四十歲之壽,居然成了燕王妃的女武官,這莫非是天意不成?” 萬古雷、羅斌帶頭向衆女祝賀,姑娘們嘻嘻哈哈,高興萬分。
第二日清晨,衆人在大院空場上練武,西門儀、萬古雷、耿牛在一旁指點。
忽然季國盛陪着三個四十上下的魁偉漢子走來,身後跟着十多個侍衛,大家便收式招呼。
季國盛道:“請各位到議事室議事。
” 看他神情,頗為嚴肅,衆人便整理好衣服,随季國盛等進鄰院大議事室。
坐定後,季國盛引薦了三位中年人。
一位是燕山右衛指揮使張大勇,另兩位是指揮同知王超、徐忠。
見禮畢,張大勇含笑道:“各位,下官奉殿下之命,授各位職司,今後各位都屬燕山右衛,原在左衛職司一律免除。
” 王超取出一封蓋有官印的書信念道:“授萬古雷、郭劍平、曹罡千戶,授耿牛、羅斌百戶,不領實職,為奉俸差操……” 衆人連忙起身謝恩,心中不免詫異。
這不是才封的左衛百戶、總旗嗎,時隔幾天又歸屬了右衛,而且個
” “大師說口訣差了個字,這個字是……” “若老衲猜得不錯,當是個‘粘’字。
” 萬古雷在心中一琢磨,恍然大悟,激動得叫出聲來:“原來如此!” “施主可否說說悟通了些什麼?” “以往晚輩以快制快,從未想到了‘粘’字,因之招式變換極快。
若是出招時放緩,以劍尖部分‘粘’住對方兵刃,注意劍上的細微變化,必能阻塞對方劍勢,反守為攻……” 道衍點頭贊道:“施主悟性極高,照此施為,當可盡展天弓劍法威力矣!” 萬古雷高興萬分,道:“多謝大師!” 道衍道:“令師若知老衲洩了底,定要責備老衲凡心未退,唆使小施主犯下殺戒。
” 萬古雷道:“晚輩決不濫殺無辜犯戒……” 道衍道:“此話不必說得太早,今後天下大亂之日,群雄問鼎中原,施主文武雙全,正是英雄用武之時,難免不開殺戒耶?” 萬古雷道:“皇太孫早立,帝統承繼順理成章,大師這天下大亂之說,晚輩不明……” 道衍一笑:“請施主進屋,聽老衲道來。
” 二人回到客室,道衍道:“老衲所言并非一時之興,信口開河。
老衲生于醫家,自幼習練内功并歧黃之術,于十四歲那年受佛感應出家。
後逢機遇,蒙道長席應真傳授陰陽術數之學,因而能知天地應合之事。
洪武十年,也就是二十年前,聖上下诏,通儒書的高僧于禮部會試,老衲被錄取為僧官,但老衲僅領僧服而回,沒有上任做官。
洪武十五年馬皇後駕崩,諸藩王回京師吊喪,因奏請皇上派高僧随諸藩王回封地為馬皇後誦經祈福。
僧錄司一位高僧将老衲薦給燕王,首次見面,老衲就為燕王氣度所驚。
老衲一生閱人無數,又善骨相之說,當即看出燕王有帝王之相……” 說到這裡,道衍端起茶盅,啜飲了兩口茶,又平息心中的激動。
喝完茶,道衍立即恢複常态,一笑說:“僧錄司的僧官何以要将老衲引薦給燕王,而不薦引給其他諸王呢?前面說過,老衲那年赴京師應試後,返家途中路經鎮江府,過北固山見北固樓,不由想起當年陸遊作的感懷詩(南鄉子),這首詞施主一定知曉吧?” 萬古雷點頭道:“知曉知曉……”這一瞬間他又想起在秦準河上初識季蘭的情景,當時季蘭唱的曲就是這一首,使他感奮不已,至今難忘。
道衍續道:“老衲雖是出家人,也為前人的英雄氣概折服,信口胡謅了幾句詩,這詩老衲就不再提了,詩中洩了老衲懷志報國的心事。
當時這位僧官在旁,聞言後道:‘阿彌陀佛,師兄以詩言志,有治國平天下之心,離我佛甚遠矣!’因之五年後這位師兄将老衲薦給燕王,就因明了老衲的心願……”一頓道:“重提往事,不過是告訴施主,用不了幾年時光,燕王必登龍位,令師狂叟造就施主,也為的是助燕王打天下,立萬世之業,以順應天意……” “大師,皇太孫仁慈,以文治國……” “皇太孫過于文弱,難當大任,皇上對此洞若觀火,隻因燕王在兄弟中排行第四,立燕王不合宗法,才勉勉強強立了皇太孫。
為保皇太孫坐穩龍椅,皇上為其清除障礙,誅殺文武重臣,以期天下太平。
但縱使殺盡文武大臣,也安定不了天下。
隻因諸藩王在各封藩地政事兵權集于一身,皇太孫繼位後,當防諸王尾大不掉,是以削藩之舉,勢在必行。
諸王為保自己,必然針鋒相對,天下還能不大亂嗎?” “可是,大師,皇太孫奉诏命君臨天下,諸藩王理應遵守太祖皇帝诏命,齊心擁立皇太孫。
而皇太孫也應遵循祖訓善待諸王。
況皇太孫與諸王乃叔侄之親,因此于公于私都無翻臉成仇之理,演出骨肉相殘的慘劇……” “若依施主之言,有史以來便沒有了宮閹之争,隻可惜曆代皇權之争甚為激烈,施主對此也是知道的。
而今皇太孫仁柔,難以駕馭天下,未來登大位者,非燕王莫屬。
此乃天意,非你我所能強求,你我隻能順應天意,助燕王成其大業,而逆天道者必敗亡,成千古罪人也!” 萬古雷聽得心驚,一時無言。
道衍一笑,又道:“施主心中定有一問,老衲懷有報國之心,何不還俗建功立業、以期封王封候耶?老衲說過,老衲隻是順應天意,并無出将入相之心,但此時言來尚早,施主自會在今後得到驗證。
”一頓道:“施主輔佐燕王,也是令師狂叟的心願,施主不必猶豫,況錦衣衛已斷施主生路,将施主逼進燕王府,這也是天意,施主以為然否?” 萬古雷歎口氣道:“多謝大師指點,晚輩既已投效燕王,自當克盡職守。
” 這話有些勉強,道衍和尚知他對“謀反”尚有疑慮,也不說破,道:“老衲忝為大慶壽寺主持,施主可常來一叙,老衲願與施主成忘年之交,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萬古雷連忙道:“不敢,晚輩……” 道衍笑着接話道:“忘卻輩分有何不可?” 萬古雷道:“晚輩當以師禮尊崇前輩。
” 道衍道:“老衲雖與令師相識,但執弟子禮,施主不必拘于輩份,今後你我共曆艱險,鐵馬金戈,馳騁沙場,當結下不解之緣!” 萬古雷見他目光灼灼,志雄氣昂,這一瞬間病虎成了生氣勃勃之猛虎,大有睥睨天下的英雄氣慨,一時為其豪氣所動,不由激動起來,道:“晚輩願追随大師,順應天時,微盡薄力,還請大師多加指教!” 道衍大笑道:“好、好,老衲未看錯人也,狂叟眼力,相中了施主這樣的人才,今後老衲與施主患難與共,成就一番功業!”一頓續道:“老衲稱施主師侄,施主稱老衲一聲師叔吧,免得彼此在稱呼上顯得生分了,如何?” “是,師叔。
” “據老衲占卦,并夜觀天象,帝星晦暗,皇上陽壽将終,過不了今年……” 萬古雷驚得瞪大了眼,道衍法師一笑,續道:“皇帝一旦駕崩,情勢必将大變,燕王府實力不足,急需廣招人才,随你前來之人,武功學識如何?有無統兵的将才?” 萬古雷把郭劍平、耿牛的諸般情形說了,道衍點點頭道:“好極好極,老衲自會将各位引薦給燕王殿下,決不會埋沒了英才。
”說着站起身,又道:“改天師侄前來慶壽寺,到時再仔細談。
” 萬古雷将他送到了大門,法師乘車而去。
※※※※※※ 瑞雪紛紛,漫天飛舞,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落在庭院中、枝梢上,猶如鋪上了絨絨的棉花,點綴出了晶瑩潔白的瓊瑤世界。
惟獨院中的幾株梅樹,紅蕊似火,傲對霜雪,白中鑲紅,相映成趣。
萬古雷獨自站在窗前,落寞而惆怅。
昨日道衍法師的一席話,講明了燕王要在皇太孫繼位後謀反,天下百姓不久之後将曆刀兵之災。
到那時,他将是叛軍隊伍中的一員,與公冶勳效忠的皇家軍隊作戰。
他不希望有這樣的一天,但願上天保佑,消除了這空前的劫難吧! 由國及家,他想起了嬌嬌。
如今一南一北,相隔千裡,何日才能相逢?…… 一陣笑聲傳來,小院的門被推開了,季國盛、季蘭當先走了進來,後面嘻嘻哈哈跟着郭劍平、鐘玉桃等人。
一大早他們就到大院裡玩雪,連西門儀也出去湊熱鬧,他卻沒有一點心思作樂,隻默默地站在窗前。
季蘭身着鵝黃夾襖褲,肩披大紅披風,雙頰凍得通紅,婀娜嬌美,英姿勃勃。
萬古雷不禁暗贊,好美的姑娘。
“萬大哥萬大哥,快出來,喜事臨門了呢!”鐘玉桃、田翠花等一個個叫叫嚷嚷。
萬古雷含笑走出,道:“何喜之有?” 季國盛笑道:“賢侄,燕王殿下在曉月樓設晚宴為各位洗塵,酉時正準時赴宴。
” 萬古雷一愣:“不敢當不敢當……” 季蘭笑道:“你真是的,又不是咱們請你,對着咱們說不敢當,殿下又聽不見。
” 季國盛道:“殿下平日生活節儉,隻有宴客時才上酒樓,足見對賢侄等人的禮遇。
” 萬古雷道:“在酒樓賜宴,不怕驚動了錦衣衛的人嗎?要是因此牽累了王爺……” 季蘭道:“王爺都不怕你怕什麼?這裡是北平府,沒有王爺的令谕,誰敢為難你?” 季國盛道:“除了宴請各位,還有兩位客人。
萬賢侄見過他二人,隻是不相識。
還記得那夜在秦淮河的事嗎?老夫與西門兄、蘭兒、鄒公子、吳公子遊河,蘭兒唱曲……” 萬古雷道:“記得記得,那夜小侄被蘭姑娘罵了個不亦樂乎,她還要打小侄呢。
” 季蘭道:“喲,你還記仇哩,你挨罵不是自找的嗎?不服氣是不是,冤了你啦!” 萬古雷笑道:“服氣服氣,不冤不冤!” 季國盛笑道:“就是這兩位與我們同船遊樂的鄒公子、吳公子也來了北平府,投效燕王,受了燕山左衛千戶的虛職,今日一并宴請。
” 萬古雷心想,在太原府崇喜寺曾見到過兩人,當時被晉王府的人誤查,他二人從懷中摸出份書信便解了危,這其中有些古怪。
但他二人早與季國盛相熟,自己何必疑心? 季蘭道:“在京師時,他二人就答應投效燕王,可不像你萬公子,推三阻四的!” 季國盛笑道:“别老提舊事,走吧,還有事呢。
” 他們走後,姑娘們叽叽喳喳亂成一團,吵吵嚷嚷不知要穿什麼衣服好。
她們把自己關在屋内,要麼自己中意聽别人說不好看,又隻得換下來;要麼這個說好看,那個說不好看。
她們的吵嚷的聲音又大,坐在正屋客室的爺們,聽得直搖頭。
出門赴宴,換件幹淨的、好些的衣服不就成了嗎?哪有這麼艱難? 在太原,鐘玉桃等就制了幾套衣服,衣服越多就越難挑選,這大概是女人的通病吧。
下午,姑娘們提前就收拾打扮好了,一個個花枝招展從屋裡來到上房客室,把老少爺們的眼都看直了,看了這個看那個,樂此不疲。
耿牛忍不住嚷出聲來:“啊喲,姐姐們真好看呀,就像……就像……” 鐘玉桃笑道:“你也知道姐妹們好看嗎?你說像什麼?說呀,像什麼?” 耿牛道:“像什麼俺說不出……”忽然,他腦子裡靈光一閃,有了,便得意地嚷出來:“我想起來了、想起來了……” 鐘玉桃等人齊聲問:“想起什麼?” 耿牛興奮地叫道:“姐姐們像戲台上的狐狸精!” 老少爺們先是一愣,繼而捧腹大笑。
姑娘們氣得跺腳,一個個罵他。
鐘玉桃罵道:“你幹嗎要罵我們?誰惹你啦?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田翠花嚷道:“看你老實,原來刁着呢!” 耿牛臉紅了,辯護道:“俺哪裡是罵姐姐們呀,俺在街上戲台看戲,戲台上的雌兒就狐狸精最好看,所以俺說姐姐們像狐狸精……” 衆女齊把一根玉指指着他叫:“你還說你還說……” 萬古雷笑得喘不過氣,道:“妹妹們饒了他吧,他這是大實話,他沒别的詞可說,嘿嘿……” 耿牛聽萬古雷這麼說,以為自己挺有理,他理直氣壯地說:“戲台上狐狸精又好看對人又好,姐姐們跟狐狸精一樣又有什麼不好呢?” “唉喲,你還說呀,你……”姑娘們跳腳。
耿牛今日就是不服氣,道:“京師街頭賣菜、賣針線、賣酒的娘們多的是,俺就不說她們是狐狸精,她們不好看,不配當。
俺瞧姐姐們比她們好看,才配當狐狸精,所以……” “唉喲,你聽聽,他越說越起勁了呢!”姑娘們氣得直翻白眼,這愣小子夾纏不清。
萬古雷等爺們見耿牛一口一個狐狸精,一臉委屈相,更是笑得打跌。
“你們幸災樂禍嗎?該打!”鐘玉桃叫嚷。
姑娘們紛紛又來罵萬古雷等爺們,但罵着罵着自己也忍不住“噗哧”一聲笑出來,一個個笑得花枝亂顫,一時間滿屋子人都在狂笑。
隻有耿牛愕然瞪着大家,不明白有什麼好笑,他可是笑不出來。
該上車啦,大家這才止住笑,到院子裡乘車。
季國盛在等着他們,季蘭已先走了。
半個時辰後,車到曉月樓前停下。
曉月樓在内城東側鬧市,門面宏大,陳設華麗,雖比不上京師那些大酒樓,也夠氣派的。
衆人跟随季國盛上樓,梯口站着兩個中年漢子,一見季國盛就道:“季爺來了,請!” 萬古雷見樓面中間臨時以幾道屏風攔腰把樓面一分為二。
靠梯口的一面已上滿了客,見他們經屏風那面去,臉上都露出驚詫神色。
萬古雷聽人小聲道:“咦,這些年青人都是客,也不知什麼來頭?” 另一人道:“不知是王府的哪位官爺宴客,沒有身份豈能成座上賓?” 進入屏風後,迎客的中年人請萬古雷等人在下首兩張桌子分男女就座,之後附耳對季國盛說了幾句話,又匆匆離去。
季國盛道:“各位,殿下再過一刻就到。
” 大家默默坐着,都感拘束,季國盛也不說話,隻有屏風外的一半,熱熱鬧鬧。
盞茶時分,季國盛坐不住了,也到樓梯口去等候。
羅斌小聲道:“燕王真會來嗎?” 萬古雷道:“難說,也許委托一位官員來,不管如何,都是給了我們面子。
” 郭劍平道:“不錯,官場上這是平常事。
”一頓,又道:“燕王殿下與家父相識,不知見了我會怎樣,心中總有些忐忑。
” 曹罡道:“咱們的身份殿下是知曉的,更何況你我已是燕王左衛武官,有什麼不安的?” 正說着,季國盛匆匆走回,輕聲道:“各位,殿下駕到,行鞠躬禮就成,不行大禮。
”說着示意大家站起恭候。
接着就見四個大漢來到屏風口,一邊兩個站好。
之後是一個方面大耳、眉骨聳立、雙目爍亮有神、颌下一部美髯的中年官爺走進來。
這位爺身軀魁偉高大,相貌奇偉,走起路來龍骧虎步,氣度非凡。
稍後是一位雍容華貴、賢淑端莊的中年女子。
她之後是季蘭、季蘭之母趙芝蘭和沐香菊,兩個宮女。
宮女之後是四個貼身侍衛,年齡都在四十上下。
最後是孫銳鋒、方天嶽和鄒強、吳紹南。
這使萬古雷十分驚詫,鄒公子吳公子怎麼和主人一塊進來,他們不也是才投奔來的嗎? 此刻季國盛長長一揖:“參見殿下!” 萬古雷等人忙立即跟着行禮,燕王擺擺手笑道:“各位不必多禮,今日本王宴請各位,請各位随意些,大家請坐下!” 季國盛道:“恭請王爺王妃入座。
” 衆人見他躬身站着,也都學他的樣,一個個低頭垂目。
等王爺王妃在上首席位坐下後,季國盛一比手勢,大家才敢坐下。
萬古雷注意到,屏風外的嘈雜聲忽然沒有了,也不知是沒人再敢說話還是人都走了。
此刻燕王笑道:“季愛卿,請引薦客人。
” 季國盛連忙站起道:“遵旨。
” 他從西門儀說起,一個個順序引薦,說到郭劍平時,燕王插話道:“令尊将才,曾與本王同征大漠,唉……”一頓續道:“事已過去,所幸上天有眼,不叫郭家絕後,往事不堪回首,望公子今後重振家業,光宗耀祖!” 郭劍平激動得虎目含淚,行禮道:“蒙王爺收留,卑職感恩不盡,今後效忠殿下,矢志不渝!” 衆人都十分受感動,為郭劍平高興。
季國盛引薦完,孫銳鋒又引薦了鄒強,吳紹南已受命為燕王左衛“帶俸差操”千戶。
看得出來,與孫銳鋒親近的都官大兩級。
此時小二開始上菜,五個小二穿梭般來往,片刻就上滿桌子。
又在每桌四周,擺放了幾隻火爐子,既能燙酒又使室中升溫。
斟滿酒,燕王請大家幹杯,大家連忙起立,恭祝王爺王妃安康,然後一飲而盡。
徐王妃笑道:“王爺,妾身要和姑娘們一桌,我們說我們的,這叫‘物以類聚’。
” 燕王笑道:“好、好,王妃請吧!” 徐王妃乃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的長女,一向愛好讀書,是位有名的才女。
她笑容滿面來到衆女一席,慌得鐘玉桃等人站起來讓座。
徐王妃笑道:“喏,就我和趙夫人、沐夫人三人,蘭香、蘭翠可以另坐一桌,你們全都讓開來,我怎麼和你們說話兒?” 趙芝蘭笑道:“各位坐下,擠一擠吧!” 徐王妃道:“大家擠着坐,又親熱又暖和,我看蘭香蘭翠也可坐下,來,動箸,吃呀!” 大家見徐王妃平易近人,去了不少拘束。
不一會兒,她們就說說笑笑,非常快活。
這頓飯可以說是衆人到燕京以來最開味的一餐,他們已是燕王府的武官,不必再東躲西藏,成天惴惴不安防着錦衣衛。
當夜,衆人回來後都十分興奮,男的說燕王,女的說王妃。
鐘玉桃、丁小菊最有體會,說她們在晉王府時,王妃們個個脾性乖張,動辄就處罰丫環婢女,哪像燕王妃這般親切待人,她們鐵了心願随侍王妃左右。
舒玉瓊道:“徐王妃溫文爾雅,知書識禮,體察下情,确是一位好王妃。
趙大姐在席上邀約妾身等入青娥隊,妾身原想留在家中照料,但情不可卻,當場領命。
徐王妃便授妾身百戶之職,姑娘們授總旗,說是虛職,暫不去王宮效命。
老身沒想到,以四十歲之壽,居然成了燕王妃的女武官,這莫非是天意不成?” 萬古雷、羅斌帶頭向衆女祝賀,姑娘們嘻嘻哈哈,高興萬分。
第二日清晨,衆人在大院空場上練武,西門儀、萬古雷、耿牛在一旁指點。
忽然季國盛陪着三個四十上下的魁偉漢子走來,身後跟着十多個侍衛,大家便收式招呼。
季國盛道:“請各位到議事室議事。
” 看他神情,頗為嚴肅,衆人便整理好衣服,随季國盛等進鄰院大議事室。
坐定後,季國盛引薦了三位中年人。
一位是燕山右衛指揮使張大勇,另兩位是指揮同知王超、徐忠。
見禮畢,張大勇含笑道:“各位,下官奉殿下之命,授各位職司,今後各位都屬燕山右衛,原在左衛職司一律免除。
” 王超取出一封蓋有官印的書信念道:“授萬古雷、郭劍平、曹罡千戶,授耿牛、羅斌百戶,不領實職,為奉俸差操……” 衆人連忙起身謝恩,心中不免詫異。
這不是才封的左衛百戶、總旗嗎,時隔幾天又歸屬了右衛,而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