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燕京龍虎
關燈
小
中
大
個升官,這是怎麼回事?
季國盛似乎也感到驚詫,道:“張大人,萬賢侄等不是已歸屬我們左衛了嗎?怎麼……”
張大勇一笑:“季大人,這是殿下的旨意,下官并不知情。
右衛來了這許多好漢,那是咱右衛的福氣。
當然羅,也是咱右衛度量大,能容得英雄好漢、人中龍鳳。
” 季國盛聽他話中帶刺,不悅道:“張大人,左衛一向敬重賢才,萬賢侄等人正是下官請來的,右衛卻撿了便宜,這說得過去嗎?下官這就去面見殿下,請殿下允準萬賢侄等歸屬左衛,右衛這種手段未免……” 王超道:“季大人,下官勸你不必去見殿下,萬公子等人撥歸右衛,是左衛孫大人在殿下駕前應承的,若不信就去問孫大人。
” 季國盛一愣:“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徐忠笑道:“昨晚,燕王宴客回宮,下官等三人面見殿下,請殿下将這幾位英雄調歸右衛。
殿下說,他們不是在左衛任職了嗎?孫大人在一旁道,無妨無妨,右衛要就給右衛吧。
殿下于是允準。
下官等三人又保奏幾位英雄的官職,殿下也照準,季大人該沒有話說了吧。
” 王超道:“自今日起,由右衛照管幾位爺台,季大人也就不必費心了。
” 季國盛惱道:“人是左衛請來的,你們這樣做未免令人齒冷……” 張大勇笑道:“季大人,燕山左衛右衛都是殿下的鐵騎,這幾位好漢在右衛和在左衛一樣,同樣是為殿下效力,所以……” 季國盛氣得站起來就走,也沒留下話。
萬古雷等人卻十分尴尬,不知說什麼好。
王超道:“季老兒定是找殿下去了,看來他心不甘。
” 徐忠道:“去了也沒用,人是咱們的了!” 三人呵呵笑起來,十分高興。
張大勇笑道:“各位一定奇怪。
咱右衛的人怎知各位在此。
說穿了也不稀奇,是道衍法師将各位引薦給在下的,所以咱們撿了便宜。
” 王超笑道:“那孫銳鋒目高于頂,器量狹窄,各位在他手下必受委屈,到咱右衛來,與咱們定能相處融洽,咱們都是直性子人。
” 張大勇道:“王府幕僚甚多,人才濟濟,但咱最服的是道衍法師。
道衍法師對各位極為推崇,所以咱十分仰慕,問法師如何才能把各位請到右衛來,法師讓咱直接向殿下請求,不過一定要當着孫銳鋒的面,否則隻怕不成……” 曹罡道:“不怕孫銳鋒反對嗎?” 徐忠道:“孫目中無人,一定會答應。
” 王超道:“你看他幹的好事,給各位的官職竟然連總旗也算上了,這未免辱人太甚!” 張大勇道:“在各位之後來的鄒強、吳紹南,他推舉為千戶,對萬兄弟、郭兄弟才薦舉個百戶,足見他不容人。
所以道衍法師贊成咱們将各位請到右衛來,今後大家生死與共,效忠燕王殿下!” 萬古雷道:“多謝三位大人知遇之恩……” 張大勇忙接話道:“你我兄弟相稱,又不是在兵營中,請萬老弟千萬别客氣!” 王超道:“今後不乏征戰之時,你我弟兄同赴沙場,比一家人還親,對嗎?” 曹罡道:“好,俺也是直性子人,既蒙三位大人器重,俺就與各位兄弟相稱。
” 張大勇道:“今日各位盡管回家,咱派一小旗士卒随各位聽候差遣,錦衣衛、捕快再不敢騷擾各位。
” 衆女一聽能回家,人人歡呼起來。
說走就走,張大勇等人也要去認認門戶。
于是古雷等乘車,張大勇等騎馬,半個時辰後回到阜财坊,張氏、萬福等歡喜不盡。
不久,張大勇等離去,留下一小旗士卒,一共十名,由一個叫陳三的漢子率領。
黎成讓他們住在前院,看守門戶。
飯後,大家集在正房客室閑談,對今天發生的事仍感不安,由左衛到了右衛,季國盛十分不高興,這以後又怎樣相處? 西門儀道:“老夫與季老弟相識雖不長,但對他心性都十分了解。
他對各位一片誠心,尤其看重萬賢侄的武功,所以千方百計要将各位招納進燕王府。
但孫銳鋒與他想法不一緻,姓孫這人自高自大,目無餘子但又喜人奉承,他目光短小,器量不大,若在他手下效勞,各位一定忍受不住。
如今蒙道衍法師将各位引薦到燕山右衛,老夫以為是好事。
至于季老弟,他不會怪罪各位,大家依然是好朋友。
” 萬古雷道:“我等投奔王府,這本是無可奈何的事,官位大小并不計較,惟盡職守而已。
孫銳鋒對我們大概有偏見,我擔心以後若是不相容,豈不又生些事端出來。
” 羅斌道:“管不了這許多,去右衛當差又不是我們的主意,随他們怎麼想吧!” 鐘玉桃道:“這姓孫的對人不公平,萬大哥才任個百戶,方天嶽卻是千戶,就連後來的鄒強、吳紹南都任千戶,這不是有意壓低我們嗎?羅大哥、耿兄弟更慘,才任個總旗,這下好了,你們幾位爺受到重用,我們也跟着揚眉吐氣,要不心裡怪不是滋味的。
” 西門儀道:“各位雖然入了軍旅,仍要小心錦衣衛暗中下手,千萬大意不得!” 萬古雷道:“皇甫楠欲置我于死地,明裡不行就來暗的,大家夜裡和衣而卧,兵刃不離手,若他們真來下手,不能讓他們活着回去。
” 西門儀道:“不錯,若他們回京師報呈皇上,隻怕連累了燕王殿下。
” 郭劍平道:“不會連累殿下,這一點可放心。
皇上最寵燕王,不會随意聽信别人的讒言。
燕王可以來個不認賬,說根本沒這回事,他們也無可奈何。
除了将我們捉拿去,解回京師,由刑部、錦衣衛會審,我等招出實情,那才會連累了燕王。
否則,燕王敢留我們嗎?” 萬古雷道:“郭兄說得是,隻要我們的人不落網,就不會波及燕王。
因此大家不要随意出門,夜間由我、耿兄弟、羅兄弟、郭兄輪流值更……” 鐘玉桃道:“我們成天閑着沒事,夜裡值更又有何妨?” 她一說,衆女都吵着要值更,萬古雷隻好同意。
黎成道:“我也參加值更,白天去店裡照管,晚上也沒什麼事的。
” 萬古雷道:“商務之事全托付與黎兄,這就夠忙的,不必再管瑣事。
黎兄還要小心暗算,若走得遠就帶耿兄弟同行。
” 商議完,大家又說些閑話。
夜裡,萬古雷靜坐室中,默查外間動靜。
他想過,必有眼線監視住宅,他們這麼多人回來,人家哪有不知之理,若霍繼統、衡山三劍等人還在京師,當夜就會光臨。
這想法他并沒有告訴大家,以免擾人睡眠。
他隻叫隔壁的耿牛帶好兵刃,以防萬一。
此時不過二更,他還有足夠的時間整理自己的思緒。
道衍法師的話,一直使他不安。
皇上駕崩後,燕王必然要反,到時他該如何? 照道衍法師所言,師傅狂叟就是要自己投奔燕王,幹一番大事業,若真是如此,他就不該再猶豫。
他自己早已成為欽犯,還怕背上反叛的罪名嗎?可是,皇太孫是個仁弱皇帝,将會以仁治國,這于天下蒼生無疑是佳音。
反叛這樣一個好皇帝,究竟該不該?更何況這天下之争,又将陷民于水火之中,能這麼做嗎? 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結果。
他如今已是燕王衛的官佐,一切隻有聽命的份,若這場龍虎之争是天意,他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大事想不順遂,他把心思又轉到了嬌嬌身上。
未來皇位之争的風暴中,他與公冶一家恰好就成了對頭。
公冶勳受皇太孫知遇之恩,他受燕王救助知遇之德,未來各為其主,豈不是誓不兩立了嗎?他和嬌嬌的婚事也就斷送在烽火中了,啊,老天,但願不要有這一天…… 時近三更,他收斂心神,蒙上面巾,來到客室,輕輕拉開門出來,站在階沿上的柱子後,靜等不速之客來臨。
果然,不到片刻,有了動靜。
他聽見有人落進了天井,便從柱後伸頭探望,見是三個黑衣蒙面人。
緊接着從中院房頭上又躍下了六人之多,而房頭上還站着三人。
嘿,來的人不少呀,而且全是高手。
他一下從柱後閃出,大聲道:“大膽飛賊,竟敢入院偷盜,大爺把你們送官府去懲辦!” 天井中的九人一下散開,與此同時,耿牛、西門儀、鐘玉桃等人紛紛從室中出來,來到萬古雷身邊,排成一行,嚴陣以待。
來人中一個熟悉的聲音喝道:“大膽叛賊,見了大爺還敢張狂,今日捉拿你歸案!” 萬古雷笑道:“霍繼統,你在京師做你的官,大老遠跑來北平做甚?還帶了這一大幫子鷹犬,天寒地凍的,不嫌辛苦嗎?” 霍繼統一把扯下面巾,厲聲道:“萬古雷,今夜是你伏法之日,你插翅難飛!” 萬古雷道:“你們來了多少人,統統下地來吧,有本事就将大爺捉了去!” 站在霍繼統身邊的高個亮出長劍,道:“萬古雷,爺爺今日要你的命!” 萬古雷道:“王昌玉,你做不到,不信就放馬過來!” 王昌玉咬牙切齒:“不殺你不足以解恨!” 話聲一落,他蹿了過來,萬古雷也躍下階沿,兩個立即在天井裡動起手來。
霍繼統喝道:“各位并肩子上,不留活口!” “大膽毛賊,竟敢入民宅殺人作案,給我拿下!” 遂見天井兩側院牆外,“嗖嗖嗖”一連跳進了二十來人,人人臉上蒙着面巾,不聲不響撲向霍繼統一夥人。
西門儀大喜,喝令大家齊上,耿牛虎吼一聲,舞起牛耳尖刀殺了上去。
站在中院房頭上的二人,正欲跳下來助戰,忽聽破空聲,有暗器朝他二人飛來,便連忙從房頭上躍下,回頭一看,他二人站立的地方,多了兩個人,其中一個高個子朝他們一來發暗器,立即就有人受傷大叫。
這後院天井雖說也算寬大,但哪裡容得下五六十人厮殺,因此大家都施展不開,擁塞在一起,難躲暗器。
霍繼統沒想到中了埋伏,不禁又驚又怒,趕緊叫走人,于是一個個當即從院牆躍出,拼命飛逃。
萬古雷欲追趕,卻聽張大勇的聲音道:“萬老弟,由他們去吧,諒他們不敢再來!” 萬古雷等本就奇怪,不知他們是何許人,一聽聲音這才恍然大悟,忙道:“原來是張兄,多謝援手之恩,請屋裡坐。
” 鐘玉桃等連忙進屋點了燈,張大勇、王超、徐忠走了進來,其餘人仍立在院中。
張大勇笑道:“道衍法師叫咱請各位回來,算定錦衣衛這班免崽子定要來行兇,命咱帶人埋伏在外,哈哈,果如法師所料……”一頓又道:“夜已深,咱們不久留,改日再叙!” 萬古雷等人謝了又謝,挽留不住,隻好在天井看着衆人躍上房頭而去。
衆人正要回屋,萬古雷發現西門屋前有人,“咦”了一聲還未及喝問,就聽有人笑道:“你叫我們好找,卻原來在這裡納福!” 萬古雷大喜:“啊喲,湯師叔……” 耿牛早奔了過去,嚷道:“湯師叔、劉師叔,俺師傅和宮師伯來了嗎?” 劉二本道:“咱二人跑腿,他們沒來!” 衆人擁着湯老五、劉二本進屋,中院、前院被驚醒的士卒和仆婦正慌慌張張來後院,黎成出去說明情況,将他們打發回去睡覺。
此時湯老五笑嘻嘻從懷中掏出封書信,道:“這是嬌嬌給你的書信,小丫頭挂着你呢!” 萬古雷心跳了起來,連忙雙手接過,藏進懷裡,見衆人都瞧着他,忙轉了話題,道:“二位是怎麼找到這裡來的?” 劉二本道:“我二人是昨日到北平府的,今天早上我們按你在六順巷說的店址去找,沒想到碰上了追命鬼玄木老道和病駝郡天貴兩個老小子,猜想他們是來逮你的,便跟着他們。
跟了一陣子,他二人進府台門去了。
我二人到了店裡,夥計死活不肯說出東家住址。
無奈何,我們就到府台衙門附近呆着,看那些老小子出不出來。
等了半天,沒個人影。
我二人便回旅舍,打算晚上到衙門一探。
夜裡剛到衙門口,便見這班老小子一個個往外蹿,我二人便悄悄跟在後頭。
來到你家附近時,發現還有一夥人埋伏着,與衙門出來的人不是一路。
便耐心等着……”一頓,續道:“公冶公子已回到京師,任了忠信衛指揮使,聽嬌嬌說,皇宮裡也不平靜,她大哥忙得歸不了家……” 萬古雷:“沒有柳小姐的消息嗎?” 湯老五道:“沒有,隻聽說她死了。
” 又說了一陣閑話,黎成帶二人到中院歇息,明早再搬過來。
其餘人也各自就寝。
萬古雷回到房中,急不可耐拆開了書信。
隻見信上除了兩首詩,并無其他語句。
第一首: 誰知别易應會難, 目斷青鸾信渺漫。
情似藍橋橋下水, 年來流恨幾時千? 這意思是說,哪曉得分别這麼容易,見面卻是這般的難,望穿秋水也看不到神鳥傳來的書信,我對你的情愛、對你的無窮思念,像藍橋下的流水,何年何月才會完結? 第二首: 雲色鲛绡拭淚顔, 一簾春雨杏花寒。
幾時重會鴛鴦侶, 月下吹笙如彩鸾。
這意思是:潔白的手帕擦拭淚水,簾外的杏花在春雨中也顯得憂傷,什麼時候你我像鴛鴦一樣在月光下、在音樂聲中配對成雙。
這是唐代詩人唐豢廉的《無題十首》中的兩首,嬌嬌以此表露了她對他的深情和思念。
眼眶濕了,心在顫抖,萬古雷心中充滿了苦澀和甜蜜,他真想立即跨上駿馬,無日無夜奔馳,趕到她身邊,伏在她石榴裙下…… 啊,嬌嬌、嬌嬌,哥哥對天盟誓,我與你永結同心,白頭偕老,哪怕今後天翻地覆也矢志不渝! ※※※※※※ 大清早,萬古雷等人就穿戴整齊,坐在客室用早膳,姑娘們十分興奮,說的話比吃的東西多。
昨下午燕山右衛指揮使張大勇派人知會,說燕王殿下明早請大家去狩獵。
這對天天在家無事可幹的諸俠來說,自然是個大大的好消息,人人感到興奮,恨不得太陽早落,趕快到第二天。
湯老五、劉二本在萬家住了五天,估計錦衣衛那班人不敢再來,便打算回京師。
萬古雷請他們帶封書信給嬌嬌,他也沒有寫多少字,自拟一首四言詩:“天荒地老,情意綿綿,永結同心,矢志不渝!” 五天中,他與湯老五、劉二本說過他成了燕山右衛千戶的苦衷,還把道衍和尚的話也說了,還說他不希望有燃起烽火的那一天。
湯、劉告訴他,據宮知非說,狂叟本意就是要他投效燕王,隻不過時機未到,所以狂叟未告訴他。
宮知非也判定,一旦皇上駕崩,天下就要大亂,這日子為期不遠,要他順應天時,不必瞻前顧後,人人都要曆此一劫。
二人的話,使他稍稍心安。
此刻,張大勇已派人來接,女的乘車,男的騎馬。
衆女見是一輛四駕轅馬的豪華大車,喜歡得又是跳又是叫。
侍衛說,車是王府的,這使她們更是高興,感到無比的風光。
長鞭一響,車輪滾動,駛向大街。
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城北德勝門外二裡地,燕山右衛指揮同知王超正等候他們。
元朝大都城牆離德勝門還有五裡,洪武初年,為防元蒙殘餘勢力騷擾,主持北方軍務的大将徐達,将北部都城的空曠地帶劃歸城外,縮退了五裡重修城牆。
這樣一來,原本地曠人稀的北部地界更是人煙全無,十分荒涼,難怪成了王爺狩獵的好去處。
萬古雷見前面二三十丈外有百十個侍衛站立道旁,馬匹都拴在行道樹上。
王超說,燕王殿下就在前面,大家步行過去。
姑娘們下了車,整整衣服,四處張望。
王超當先走去,衆人随後緊跟。
來到侍衛站立處侍衛們躬身放行。
越過侍衛行列,就見七八丈外有數十人站在一片林地前。
王超與衆人來到時,侍衛行禮放行。
萬古雷心想,為何戒備如此森嚴,莫非燕王在林中狩獵? 這片林子又稠又密,過了林子,眼前是一片空場地,三面蓋有三排平屋。
迎面空着的一方立有牌坊,牌坊上無字,是通道口。
過了牌坊,隻見西側平屋前支放了許多桌椅,不少人或坐或站。
萬古雷見燕山左衛的孫銳鋒、季國盛都在,燕王殿下想必會在中間,果然,王超示意大家跟他去見殿下,衆人加快腳步,繞向正面,果見燕王殿下和徐妃以及别的王妃坐在中間,便走上前行禮。
燕王笑道:“各位免禮,先請觀看演武,然後再一顯身手如何?” 萬古雷一愣,敢情不是狩獵是演武。
衆人躬身回答:“尊旨!” 行完禮,張大勇叫他們到右側坐下,姑娘們卻被季蘭叫走,左側有她們青娥隊的人在。
季國盛、王兆康、劉繼賢過來與萬古雷等人見禮,告訴他這裡是一處秘密演武場地,燕王殿下經常來此考核部下武藝。
說話間,對面屋裡出來許多士卒,每人抱一個箭靶支放在地上,共有二十個。
箭靶置放好,一聲鑼響,就見屋後走出兩隊武士,一隊男的,一隊女的,每隊百十人,走到兩側面對箭靶站下,相距箭靶七八丈遠。
又一聲鑼響後,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和一個五旬老者并肩走到場中,先向燕王行禮,然後由老者宣布演武開始,男女隊各出五人,先單射,後齊射,最後驗看箭靶,以定輸赢。
張大勇對萬古雷等人解釋道:“這兩位是燕王府衛隊的正副總教習。
說話的是總教習石洪,人稱神锏。
另一位是黃浩東,人稱開山拳。
二人都是北五省響當當的人物,被燕王禮聘入府,授官職指揮佥事。
王府衛隊總頭目由孫銳鋒兼任,新來的方大少爺任副指揮。
” 萬古雷心想,孫銳鋒是王府衛隊指揮,與殿下接近較多,難怪權勢極重。
這時見季蘭和她娘趙芝蘭、沐香菊走到青娥隊。
季蘭挎上箭囊,手持雕弓,首先出場,後面跟着四名姑娘。
向王爺、王妃行禮後,又轉身面向箭靶,一個對着一個靶子。
男侍衛隊也出來了五人,行禮後站好。
季蘭擡手拉弓,隻聽噗哧噗哧一陣響,她發出的是彈丸,鐵彈一顆連一顆,打出八顆,靶心上出現了一個空心“王”字,引得一陣熱烈的彩聲。
季蘭轉身向王爺王妃行禮,又把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去瞧孫銳鋒,似在等他贊揚。
孫銳鋒連連點頭,方天嶽則大聲叫好。
季蘭笑了笑,這才轉身去看男衛隊的頭目焦雷射箭。
焦雷年近三十,生得豹頭環耳,魁梧健壯,隻見他拈弓搭箭,“嗖嗖嗖”一連射出十支,支支中紅心靶,而且排列整齊,上
右衛來了這許多好漢,那是咱右衛的福氣。
當然羅,也是咱右衛度量大,能容得英雄好漢、人中龍鳳。
” 季國盛聽他話中帶刺,不悅道:“張大人,左衛一向敬重賢才,萬賢侄等人正是下官請來的,右衛卻撿了便宜,這說得過去嗎?下官這就去面見殿下,請殿下允準萬賢侄等歸屬左衛,右衛這種手段未免……” 王超道:“季大人,下官勸你不必去見殿下,萬公子等人撥歸右衛,是左衛孫大人在殿下駕前應承的,若不信就去問孫大人。
” 季國盛一愣:“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徐忠笑道:“昨晚,燕王宴客回宮,下官等三人面見殿下,請殿下将這幾位英雄調歸右衛。
殿下說,他們不是在左衛任職了嗎?孫大人在一旁道,無妨無妨,右衛要就給右衛吧。
殿下于是允準。
下官等三人又保奏幾位英雄的官職,殿下也照準,季大人該沒有話說了吧。
” 王超道:“自今日起,由右衛照管幾位爺台,季大人也就不必費心了。
” 季國盛惱道:“人是左衛請來的,你們這樣做未免令人齒冷……” 張大勇笑道:“季大人,燕山左衛右衛都是殿下的鐵騎,這幾位好漢在右衛和在左衛一樣,同樣是為殿下效力,所以……” 季國盛氣得站起來就走,也沒留下話。
萬古雷等人卻十分尴尬,不知說什麼好。
王超道:“季老兒定是找殿下去了,看來他心不甘。
” 徐忠道:“去了也沒用,人是咱們的了!” 三人呵呵笑起來,十分高興。
張大勇笑道:“各位一定奇怪。
咱右衛的人怎知各位在此。
說穿了也不稀奇,是道衍法師将各位引薦給在下的,所以咱們撿了便宜。
” 王超笑道:“那孫銳鋒目高于頂,器量狹窄,各位在他手下必受委屈,到咱右衛來,與咱們定能相處融洽,咱們都是直性子人。
” 張大勇道:“王府幕僚甚多,人才濟濟,但咱最服的是道衍法師。
道衍法師對各位極為推崇,所以咱十分仰慕,問法師如何才能把各位請到右衛來,法師讓咱直接向殿下請求,不過一定要當着孫銳鋒的面,否則隻怕不成……” 曹罡道:“不怕孫銳鋒反對嗎?” 徐忠道:“孫目中無人,一定會答應。
” 王超道:“你看他幹的好事,給各位的官職竟然連總旗也算上了,這未免辱人太甚!” 張大勇道:“在各位之後來的鄒強、吳紹南,他推舉為千戶,對萬兄弟、郭兄弟才薦舉個百戶,足見他不容人。
所以道衍法師贊成咱們将各位請到右衛來,今後大家生死與共,效忠燕王殿下!” 萬古雷道:“多謝三位大人知遇之恩……” 張大勇忙接話道:“你我兄弟相稱,又不是在兵營中,請萬老弟千萬别客氣!” 王超道:“今後不乏征戰之時,你我弟兄同赴沙場,比一家人還親,對嗎?” 曹罡道:“好,俺也是直性子人,既蒙三位大人器重,俺就與各位兄弟相稱。
” 張大勇道:“今日各位盡管回家,咱派一小旗士卒随各位聽候差遣,錦衣衛、捕快再不敢騷擾各位。
” 衆女一聽能回家,人人歡呼起來。
說走就走,張大勇等人也要去認認門戶。
于是古雷等乘車,張大勇等騎馬,半個時辰後回到阜财坊,張氏、萬福等歡喜不盡。
不久,張大勇等離去,留下一小旗士卒,一共十名,由一個叫陳三的漢子率領。
黎成讓他們住在前院,看守門戶。
飯後,大家集在正房客室閑談,對今天發生的事仍感不安,由左衛到了右衛,季國盛十分不高興,這以後又怎樣相處? 西門儀道:“老夫與季老弟相識雖不長,但對他心性都十分了解。
他對各位一片誠心,尤其看重萬賢侄的武功,所以千方百計要将各位招納進燕王府。
但孫銳鋒與他想法不一緻,姓孫這人自高自大,目無餘子但又喜人奉承,他目光短小,器量不大,若在他手下效勞,各位一定忍受不住。
如今蒙道衍法師将各位引薦到燕山右衛,老夫以為是好事。
至于季老弟,他不會怪罪各位,大家依然是好朋友。
” 萬古雷道:“我等投奔王府,這本是無可奈何的事,官位大小并不計較,惟盡職守而已。
孫銳鋒對我們大概有偏見,我擔心以後若是不相容,豈不又生些事端出來。
” 羅斌道:“管不了這許多,去右衛當差又不是我們的主意,随他們怎麼想吧!” 鐘玉桃道:“這姓孫的對人不公平,萬大哥才任個百戶,方天嶽卻是千戶,就連後來的鄒強、吳紹南都任千戶,這不是有意壓低我們嗎?羅大哥、耿兄弟更慘,才任個總旗,這下好了,你們幾位爺受到重用,我們也跟着揚眉吐氣,要不心裡怪不是滋味的。
” 西門儀道:“各位雖然入了軍旅,仍要小心錦衣衛暗中下手,千萬大意不得!” 萬古雷道:“皇甫楠欲置我于死地,明裡不行就來暗的,大家夜裡和衣而卧,兵刃不離手,若他們真來下手,不能讓他們活着回去。
” 西門儀道:“不錯,若他們回京師報呈皇上,隻怕連累了燕王殿下。
” 郭劍平道:“不會連累殿下,這一點可放心。
皇上最寵燕王,不會随意聽信别人的讒言。
燕王可以來個不認賬,說根本沒這回事,他們也無可奈何。
除了将我們捉拿去,解回京師,由刑部、錦衣衛會審,我等招出實情,那才會連累了燕王。
否則,燕王敢留我們嗎?” 萬古雷道:“郭兄說得是,隻要我們的人不落網,就不會波及燕王。
因此大家不要随意出門,夜間由我、耿兄弟、羅兄弟、郭兄輪流值更……” 鐘玉桃道:“我們成天閑着沒事,夜裡值更又有何妨?” 她一說,衆女都吵着要值更,萬古雷隻好同意。
黎成道:“我也參加值更,白天去店裡照管,晚上也沒什麼事的。
” 萬古雷道:“商務之事全托付與黎兄,這就夠忙的,不必再管瑣事。
黎兄還要小心暗算,若走得遠就帶耿兄弟同行。
” 商議完,大家又說些閑話。
夜裡,萬古雷靜坐室中,默查外間動靜。
他想過,必有眼線監視住宅,他們這麼多人回來,人家哪有不知之理,若霍繼統、衡山三劍等人還在京師,當夜就會光臨。
這想法他并沒有告訴大家,以免擾人睡眠。
他隻叫隔壁的耿牛帶好兵刃,以防萬一。
此時不過二更,他還有足夠的時間整理自己的思緒。
道衍法師的話,一直使他不安。
皇上駕崩後,燕王必然要反,到時他該如何? 照道衍法師所言,師傅狂叟就是要自己投奔燕王,幹一番大事業,若真是如此,他就不該再猶豫。
他自己早已成為欽犯,還怕背上反叛的罪名嗎?可是,皇太孫是個仁弱皇帝,将會以仁治國,這于天下蒼生無疑是佳音。
反叛這樣一個好皇帝,究竟該不該?更何況這天下之争,又将陷民于水火之中,能這麼做嗎? 他想來想去,想不出個結果。
他如今已是燕王衛的官佐,一切隻有聽命的份,若這場龍虎之争是天意,他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大事想不順遂,他把心思又轉到了嬌嬌身上。
未來皇位之争的風暴中,他與公冶一家恰好就成了對頭。
公冶勳受皇太孫知遇之恩,他受燕王救助知遇之德,未來各為其主,豈不是誓不兩立了嗎?他和嬌嬌的婚事也就斷送在烽火中了,啊,老天,但願不要有這一天…… 時近三更,他收斂心神,蒙上面巾,來到客室,輕輕拉開門出來,站在階沿上的柱子後,靜等不速之客來臨。
果然,不到片刻,有了動靜。
他聽見有人落進了天井,便從柱後伸頭探望,見是三個黑衣蒙面人。
緊接着從中院房頭上又躍下了六人之多,而房頭上還站着三人。
嘿,來的人不少呀,而且全是高手。
他一下從柱後閃出,大聲道:“大膽飛賊,竟敢入院偷盜,大爺把你們送官府去懲辦!” 天井中的九人一下散開,與此同時,耿牛、西門儀、鐘玉桃等人紛紛從室中出來,來到萬古雷身邊,排成一行,嚴陣以待。
來人中一個熟悉的聲音喝道:“大膽叛賊,見了大爺還敢張狂,今日捉拿你歸案!” 萬古雷笑道:“霍繼統,你在京師做你的官,大老遠跑來北平做甚?還帶了這一大幫子鷹犬,天寒地凍的,不嫌辛苦嗎?” 霍繼統一把扯下面巾,厲聲道:“萬古雷,今夜是你伏法之日,你插翅難飛!” 萬古雷道:“你們來了多少人,統統下地來吧,有本事就将大爺捉了去!” 站在霍繼統身邊的高個亮出長劍,道:“萬古雷,爺爺今日要你的命!” 萬古雷道:“王昌玉,你做不到,不信就放馬過來!” 王昌玉咬牙切齒:“不殺你不足以解恨!” 話聲一落,他蹿了過來,萬古雷也躍下階沿,兩個立即在天井裡動起手來。
霍繼統喝道:“各位并肩子上,不留活口!” “大膽毛賊,竟敢入民宅殺人作案,給我拿下!” 遂見天井兩側院牆外,“嗖嗖嗖”一連跳進了二十來人,人人臉上蒙着面巾,不聲不響撲向霍繼統一夥人。
西門儀大喜,喝令大家齊上,耿牛虎吼一聲,舞起牛耳尖刀殺了上去。
站在中院房頭上的二人,正欲跳下來助戰,忽聽破空聲,有暗器朝他二人飛來,便連忙從房頭上躍下,回頭一看,他二人站立的地方,多了兩個人,其中一個高個子朝他們一來發暗器,立即就有人受傷大叫。
這後院天井雖說也算寬大,但哪裡容得下五六十人厮殺,因此大家都施展不開,擁塞在一起,難躲暗器。
霍繼統沒想到中了埋伏,不禁又驚又怒,趕緊叫走人,于是一個個當即從院牆躍出,拼命飛逃。
萬古雷欲追趕,卻聽張大勇的聲音道:“萬老弟,由他們去吧,諒他們不敢再來!” 萬古雷等本就奇怪,不知他們是何許人,一聽聲音這才恍然大悟,忙道:“原來是張兄,多謝援手之恩,請屋裡坐。
” 鐘玉桃等連忙進屋點了燈,張大勇、王超、徐忠走了進來,其餘人仍立在院中。
張大勇笑道:“道衍法師叫咱請各位回來,算定錦衣衛這班免崽子定要來行兇,命咱帶人埋伏在外,哈哈,果如法師所料……”一頓又道:“夜已深,咱們不久留,改日再叙!” 萬古雷等人謝了又謝,挽留不住,隻好在天井看着衆人躍上房頭而去。
衆人正要回屋,萬古雷發現西門屋前有人,“咦”了一聲還未及喝問,就聽有人笑道:“你叫我們好找,卻原來在這裡納福!” 萬古雷大喜:“啊喲,湯師叔……” 耿牛早奔了過去,嚷道:“湯師叔、劉師叔,俺師傅和宮師伯來了嗎?” 劉二本道:“咱二人跑腿,他們沒來!” 衆人擁着湯老五、劉二本進屋,中院、前院被驚醒的士卒和仆婦正慌慌張張來後院,黎成出去說明情況,将他們打發回去睡覺。
此時湯老五笑嘻嘻從懷中掏出封書信,道:“這是嬌嬌給你的書信,小丫頭挂着你呢!” 萬古雷心跳了起來,連忙雙手接過,藏進懷裡,見衆人都瞧着他,忙轉了話題,道:“二位是怎麼找到這裡來的?” 劉二本道:“我二人是昨日到北平府的,今天早上我們按你在六順巷說的店址去找,沒想到碰上了追命鬼玄木老道和病駝郡天貴兩個老小子,猜想他們是來逮你的,便跟着他們。
跟了一陣子,他二人進府台門去了。
我二人到了店裡,夥計死活不肯說出東家住址。
無奈何,我們就到府台衙門附近呆着,看那些老小子出不出來。
等了半天,沒個人影。
我二人便回旅舍,打算晚上到衙門一探。
夜裡剛到衙門口,便見這班老小子一個個往外蹿,我二人便悄悄跟在後頭。
來到你家附近時,發現還有一夥人埋伏着,與衙門出來的人不是一路。
便耐心等着……”一頓,續道:“公冶公子已回到京師,任了忠信衛指揮使,聽嬌嬌說,皇宮裡也不平靜,她大哥忙得歸不了家……” 萬古雷:“沒有柳小姐的消息嗎?” 湯老五道:“沒有,隻聽說她死了。
” 又說了一陣閑話,黎成帶二人到中院歇息,明早再搬過來。
其餘人也各自就寝。
萬古雷回到房中,急不可耐拆開了書信。
隻見信上除了兩首詩,并無其他語句。
第一首: 誰知别易應會難, 目斷青鸾信渺漫。
情似藍橋橋下水, 年來流恨幾時千? 這意思是說,哪曉得分别這麼容易,見面卻是這般的難,望穿秋水也看不到神鳥傳來的書信,我對你的情愛、對你的無窮思念,像藍橋下的流水,何年何月才會完結? 第二首: 雲色鲛绡拭淚顔, 一簾春雨杏花寒。
幾時重會鴛鴦侶, 月下吹笙如彩鸾。
這意思是:潔白的手帕擦拭淚水,簾外的杏花在春雨中也顯得憂傷,什麼時候你我像鴛鴦一樣在月光下、在音樂聲中配對成雙。
這是唐代詩人唐豢廉的《無題十首》中的兩首,嬌嬌以此表露了她對他的深情和思念。
眼眶濕了,心在顫抖,萬古雷心中充滿了苦澀和甜蜜,他真想立即跨上駿馬,無日無夜奔馳,趕到她身邊,伏在她石榴裙下…… 啊,嬌嬌、嬌嬌,哥哥對天盟誓,我與你永結同心,白頭偕老,哪怕今後天翻地覆也矢志不渝! ※※※※※※ 大清早,萬古雷等人就穿戴整齊,坐在客室用早膳,姑娘們十分興奮,說的話比吃的東西多。
昨下午燕山右衛指揮使張大勇派人知會,說燕王殿下明早請大家去狩獵。
這對天天在家無事可幹的諸俠來說,自然是個大大的好消息,人人感到興奮,恨不得太陽早落,趕快到第二天。
湯老五、劉二本在萬家住了五天,估計錦衣衛那班人不敢再來,便打算回京師。
萬古雷請他們帶封書信給嬌嬌,他也沒有寫多少字,自拟一首四言詩:“天荒地老,情意綿綿,永結同心,矢志不渝!” 五天中,他與湯老五、劉二本說過他成了燕山右衛千戶的苦衷,還把道衍和尚的話也說了,還說他不希望有燃起烽火的那一天。
湯、劉告訴他,據宮知非說,狂叟本意就是要他投效燕王,隻不過時機未到,所以狂叟未告訴他。
宮知非也判定,一旦皇上駕崩,天下就要大亂,這日子為期不遠,要他順應天時,不必瞻前顧後,人人都要曆此一劫。
二人的話,使他稍稍心安。
此刻,張大勇已派人來接,女的乘車,男的騎馬。
衆女見是一輛四駕轅馬的豪華大車,喜歡得又是跳又是叫。
侍衛說,車是王府的,這使她們更是高興,感到無比的風光。
長鞭一響,車輪滾動,駛向大街。
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城北德勝門外二裡地,燕山右衛指揮同知王超正等候他們。
元朝大都城牆離德勝門還有五裡,洪武初年,為防元蒙殘餘勢力騷擾,主持北方軍務的大将徐達,将北部都城的空曠地帶劃歸城外,縮退了五裡重修城牆。
這樣一來,原本地曠人稀的北部地界更是人煙全無,十分荒涼,難怪成了王爺狩獵的好去處。
萬古雷見前面二三十丈外有百十個侍衛站立道旁,馬匹都拴在行道樹上。
王超說,燕王殿下就在前面,大家步行過去。
姑娘們下了車,整整衣服,四處張望。
王超當先走去,衆人随後緊跟。
來到侍衛站立處侍衛們躬身放行。
越過侍衛行列,就見七八丈外有數十人站在一片林地前。
王超與衆人來到時,侍衛行禮放行。
萬古雷心想,為何戒備如此森嚴,莫非燕王在林中狩獵? 這片林子又稠又密,過了林子,眼前是一片空場地,三面蓋有三排平屋。
迎面空着的一方立有牌坊,牌坊上無字,是通道口。
過了牌坊,隻見西側平屋前支放了許多桌椅,不少人或坐或站。
萬古雷見燕山左衛的孫銳鋒、季國盛都在,燕王殿下想必會在中間,果然,王超示意大家跟他去見殿下,衆人加快腳步,繞向正面,果見燕王殿下和徐妃以及别的王妃坐在中間,便走上前行禮。
燕王笑道:“各位免禮,先請觀看演武,然後再一顯身手如何?” 萬古雷一愣,敢情不是狩獵是演武。
衆人躬身回答:“尊旨!” 行完禮,張大勇叫他們到右側坐下,姑娘們卻被季蘭叫走,左側有她們青娥隊的人在。
季國盛、王兆康、劉繼賢過來與萬古雷等人見禮,告訴他這裡是一處秘密演武場地,燕王殿下經常來此考核部下武藝。
說話間,對面屋裡出來許多士卒,每人抱一個箭靶支放在地上,共有二十個。
箭靶置放好,一聲鑼響,就見屋後走出兩隊武士,一隊男的,一隊女的,每隊百十人,走到兩側面對箭靶站下,相距箭靶七八丈遠。
又一聲鑼響後,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和一個五旬老者并肩走到場中,先向燕王行禮,然後由老者宣布演武開始,男女隊各出五人,先單射,後齊射,最後驗看箭靶,以定輸赢。
張大勇對萬古雷等人解釋道:“這兩位是燕王府衛隊的正副總教習。
說話的是總教習石洪,人稱神锏。
另一位是黃浩東,人稱開山拳。
二人都是北五省響當當的人物,被燕王禮聘入府,授官職指揮佥事。
王府衛隊總頭目由孫銳鋒兼任,新來的方大少爺任副指揮。
” 萬古雷心想,孫銳鋒是王府衛隊指揮,與殿下接近較多,難怪權勢極重。
這時見季蘭和她娘趙芝蘭、沐香菊走到青娥隊。
季蘭挎上箭囊,手持雕弓,首先出場,後面跟着四名姑娘。
向王爺、王妃行禮後,又轉身面向箭靶,一個對着一個靶子。
男侍衛隊也出來了五人,行禮後站好。
季蘭擡手拉弓,隻聽噗哧噗哧一陣響,她發出的是彈丸,鐵彈一顆連一顆,打出八顆,靶心上出現了一個空心“王”字,引得一陣熱烈的彩聲。
季蘭轉身向王爺王妃行禮,又把一雙水汪汪的眼睛去瞧孫銳鋒,似在等他贊揚。
孫銳鋒連連點頭,方天嶽則大聲叫好。
季蘭笑了笑,這才轉身去看男衛隊的頭目焦雷射箭。
焦雷年近三十,生得豹頭環耳,魁梧健壯,隻見他拈弓搭箭,“嗖嗖嗖”一連射出十支,支支中紅心靶,而且排列整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