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映秦淮月

關燈
清奇,不出二十年,定将出人頭地,不封王也要封侯……”接下來将萬古雷的生辰八字說了一通誰也聽不懂的玄理之後又道:“令郎前程遠大,萬氏一脈從令郎起便由商賈轉換成官宦世家,出将入相五代不衰……”略一頓,續道:“隻不過這其中尚有曲折,天機不可洩露,言止于此。

    ” 萬吉大喜,對兒子道:“聽見了嗎?你當用功讀書,少貪玩,明年去應試……” 話未完,宮知非道:“錯了錯了,令郎功名不在試場,中個舉人又有什麼出息?” 萬吉一愣:“依先生之意,小犬該……” “在家讀書習武,再過幾年應出門曆練曆練,一旦時機到來……老夫不能多言以洩天機。

    ” 往下,他果然不肯再多說一個字。

    萬吉無奈,送了一百兩銀子作為酬謝。

     臨走,宮知非又道:“令郎名字萬儒涵不好,濡涵一倒過來念,不就成了‘寒儒’的諧音,豈不倒八輩子的黴!” 萬吉一想,果然如此,忙道:“煩請先生為小兒取名,在下定将重謝!” 宮知非并不答言,雙目一閉,右手掐指一算,道:“後日六月六日乃令郎生日,萬爺必會包席宴客,不妨請賓客為令郎取名,到時必有異人到場,令郎之名便可定矣!” “那異人是誰?什麼模樣?” “這個我也不知,萬東家到時再看,瞧瞧我神八卦算得靈也不靈!” 說完,宮知非揚長而去。

     六月六日那天,萬吉将京師最有名的“鴻運”酒樓包下了一層以大宴賓客。

    席間請一些知名人士和飽學之士為兒子更名,于是“學海”呀、“念孔”呀、“崇孟”呀等等名字從四面八方傳來,甚至還引起了争論,亂哄哄的。

     萬吉心不在焉地聽着,臉上帶笑不斷點頭,卻是一個字也沒往心裡去,他等的是一位異人,兒子的名字應由異人來定。

     可是,赴宴的都是熟人,且都是俗人,哪來的什麼異人呢?莫非算命先生瞎說一通? 突然,梯口傳來了一陣吵鬧聲,紛亂中有個沙啞蒼勁的聲音在大吼大叫,于是大家平息了争議,朝吵鬧聲處看去。

     隻見一個白發蒼蒼的瘦老兒,穿一身打着補釘的灰長衫,一望而知是個極為寒伧的窮酸,是個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你聽他不斷嚷嚷着要給萬少爺取名,分明是借故來騙吃喝的,人們不禁哄堂大笑。

     有人道:“這老兒不過是窮瘋了要讨點賞銀,憑他這副德性能取出好名字來嗎?” 老兒見衆人發笑,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對那人的話并不在意,隻順手将那人的酒壺抓起來就朝嘴裡灌,氣得那人跳了起來大罵,鄰桌周圍的人都紛紛出言叱責,罵他無禮要他滾蛋。

    萬吉雖不滿瘋老兒的行為,但喜慶之日不能生氣,便走上前去和顔悅色對老兒道:“今日是小兒壽誕,在下奉送五兩銀子,請尊駕到别處去喝酒如何?”說着摸出一錠銀子遞過去。

     瘋老兒兩眼朝上一翻:“這年頭,盡多勢利之徒,人窮便遭人白眼,我狂叟本為給那沒出息的小子取名而來,既然主人不領情,我老兒又何必管這閑事,不如去休去休!” 他把酒壺一扔,轉身就往梯口走。

     萬吉見他出語不凡,并非瘋癫之人,莫非神八卦說的異人就應在這老兒身上? 他連忙追了上去,長長一揖,道:“在下一時孟浪,得罪了老先生,請老先生恕罪,這就請老先生為小兒賜名吧!” 衆賓客聽萬吉這麼說,紛紛議論起來,萬公子的大名,怎能由這樣一個瘋老兒來取? 瘋老兒眼一翻,道:“你是誠心的嗎?” 萬吉道:“在下是真心實意。

    ” “那好,拿酒來,老兒喝了靈智才開!” 萬吉立即親自提了兩壺酒來,老兒抓起一壺,對着嘴咕嘟咕嘟一下喝幹,舐舐嘴贊道:“好酒好酒,再來兩壺,不,拿四壺!” 賓客們大嘩,都說這老兒騙酒喝,不等喝第二壺就要醉倒在地,大煞風景。

     可是,老兒一壺接一壺,喝完五壺卻不見他睡翻,大家感到十分驚訝。

     這時老兒過足了酒瘾,大笑道:“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這兩句詩你們知曉嗎?” 一個儒生斥道:“此乃唐代詩人高适的《塞下曲》,你不過念了兩句,又有誰不知?” 老兒嚷道:“這兩句詩中就有萬公子的名字,試想軍中萬鼓敲擂起來,豈不聲震天宇?是何等的聲勢氣派!令郎今後建功立業,要的就是這般響亮的名字,就叫萬鼓雷吧,如何?” 有人大笑道:“瘋老兒,你将萬公子當成一面鼓嗎?真叫人笑破肚皮!” 這一說,衆多的人也笑起來,罵老兒荒唐。

    萬吉也覺不妥,沉吟着沒有答話。

     瘋老兒道:“你不欲兒子成‘鼓’,不會取個諧音古字來充數嗎?萬古雷,這比什麼萬儒涵、萬念孔、萬崇孟,呸!不知好了多少。

    ” 萬吉也覺這名兒響亮,于是道:“好,小兒從今日起,更名為萬古雷,多謝先生玉成之美,在下奉送五十兩紋銀以作酬謝!” 瘋老兒并不推辭,揣了銀票樂呵呵而去。

     滿樓賓客不禁搖頭。

     晚上,萬古雷睡得正香,忽覺冷風習習,耳畔也似有人呼叫,便醒了過來,睜眼一看,吓得他使個鯉魚打挺跳将起來。

     他幾疑自己是在夢中,明明好端端是睡在家中的,怎麼無緣無故到了荒野裡!掐掐手臂,跺跺腳,哪裡是做夢來着?四處瞧瞧,荒蕪一片,不禁恐慌起來,連忙拔腿就走。

     剛走出兩步,就聽見有人道:“渾小子,你這是往哪兒去!”吓得他一哆嗦,循聲看去,右側丈外草地上坐着一人,星光下隻是模模糊糊一團黑影,便壯起膽道:“你是人是鬼?” “混賬小子,鬼會說人話嗎?” “那……你是誰?這裡是何地?” “忘恩負義的小子,名字都是我老爺子白天在鴻運樓給取的,怎麼轉眼就不認人了!” “啊喲,原來是老丈,幸會幸會!請老丈指個方向,在下欲回城中,改日再叙。

    ” “哼!說得輕巧,給你指個方向你就溜了?” “黑更半夜,諸多不便,故小可急于回家。

    ” “你既然急于回家,又何必來這兒納涼?” “這個……小可也不知為何會到這兒來。

    ” “我老爺子卻知道,你要不要聽?” “請老丈示下,小可洗耳恭聽。

    ” “你在床上睡得舒舒服服,是我老爺子将你從床上拖起來,背到這兒擱着的。

    ” “啊喲,這……這不對吧,老丈上了年歲,身子骨又瘦弱,豈能将小可背到此地?再說敝宅大管家陸爺武功高強,加之幾位護院師父身手也不凡,就是小可自己,也有一身不俗功夫,豈是老丈能随意擺布的?” “啊喲喲,别看你年歲不大,吹功卻是驚人,照你這麼說,萬家宅第就無人進得去了?” 萬古雷矜持地一笑:“正是如此,自小可懂事之日起,小偷飛賊都是來得去不得!” “可我老爺子今夜就把你背到了這兒,你那大管家也好,護院也好,你自己也好,并無一人發覺,足見你們全是沒用的東西!” “咦,老丈不可如此輕慢陸管家和護院師父,不過小可并不想和老丈争執,就算老丈将小可背到此地吧,那麼老丈此舉何意,還望見告。

    ” “什麼就算不就算,明明是我老爺子背你來的,你小子重得像頭牛犢,累得我老爺子腰酸背痛,這不是躺着喘氣老半天嗎?” “是是是,老丈背我到此何為?” “也沒别的意思,隻不過想收你小子為徒。

    ” “老丈要收小可為徒?不知習文還是習武?” “自然是習武了,要習文,自有那些腐儒教你,我老爺子可不愛掉文。

    我老爺子将授你絕世武功,将你小子造就成棟梁之材。

    好啦,話已說得清楚明白,叩頭吧!” “慢來慢來,小可習武十載,身手不俗……” 狂叟插話道:“你跟誰學過武?不就是少林俗家弟子那個什麼五花掌沙宏嗎……” “錯了,是五雷掌。

    ” “還不都一樣,那五花掌是吓唬呆子傻瓜的,一上陣就派不上用場……” “咦,老丈此言差矣,五雷掌乃少林絕技,我師父憑此掌縱橫江湖,闖下了響亮的名頭。

    ” “你知道這是因為什麼?” “小可不解老丈此言何意。

    ” “那是你師父碰上的全是二三流角色,所以他才顯得出類拔萃,要是碰上了一流高手,嘿嘿嘿,你師父恐怕就隻有逃之夭夭丢盔棄甲!” “老丈辱及小可師父,本應略加懲戒,但老丈年歲已高,小可放老丈一馬……” “什麼?你放我老爺子一馬?哼,你想找個借口溜掉嗎?告訴你,老爺子今夜就要教訓教訓你,免得你有眼不識泰山!” “老丈一大把年紀,小可不與老丈計較……” “呸!你莫想溜,有種的放馬過來!” “老丈當真要考較小可的功夫?” “你那三腳貓的把式也叫功夫?呸!羞煞人了,不信就過來試試,老爺子一個指頭戳倒你,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咦,老丈口氣好大,青蛙吞象,成嗎?” “臭小子,你敢罵我老爺子?掌嘴!” 萬古雷忽覺眼前有影子一晃,“啪”一聲左頰挨了個耳光,麻辣辣痛,不禁惹起了火。

     他惡狠狠道:“老丈你敢動手打人,莫怪我動了真火,給點顔色你瞧瞧!” 話聲中他拉開架式,朝前面的黑影一掌打去,手上隻用了兩三分力氣。

    但掌未到人家身上,忽覺左腿被人一掃,站立不穩跌倒在地。

     他大怒之下跳了起來,施展開一套掌法,又快又猛,師父說他已得真傳,行走江湖足能自保。

    但他一連攻出五招,卻連瘦老兒的大衫都碰不着,一咬牙,發個狠勁,連環出掌,虛虛實實,叫老兒吃不準。

    果然,他才打出七掌,那老兒忽然不躲閃了,居然站在原地不動,這一掌結結實實打在老兒沒肉的胸骨上,他想收式已經來不及,這可要出人命的,吓得他“哎喲”一聲大叫起來。

    隻聽“呼”一聲響,那老兒居然連身子都不晃一晃。

    問他:“你打我老爺子,老爺子都沒出聲,你怎麼倒先叫喊起來?”萬古雷道:“小可怕老丈一把瘦骨頭不經打,沒想到這麼結實,居然挺受得住。

    ” 老兒怒道:“呸!你師父也打不傷我老爺子,莫說是你這點功夫,虧你說得出口!” “咦,小可虛實兼有,老丈閃避不開,是以吃了一掌,老丈已輸,還吹什麼大話?” “什嗎?你小子真渾,老爺子讓你打一掌,瞧瞧你吃奶的力氣有多大,你卻說自己勝了,看來你不但臉皮厚,賴功也不差!” “老丈明明輸了,又何必光要面子不認賬?” “臭小子,你再打一掌試試!” “啪、啪、啪!”老兒伸手打他耳刮子,一連三下他都讓不開,氣極之下連忙出掌攻擊。

     “啪、啪、啪!”老兒仍打他的臉,三個耳刮子後,又打他的肩、胸、背,還在他脅下捏一把,使他“哎喲”呼痛後又“吃吃吃”笑上幾聲。

    他發現自己掌掌落空,便專心防護自己,不再攻擊。

    可是他身上、臉上還在挨打,怎麼閃怎麼擋架都沒有用。

    急怒中他也不躲了,發狂似地攻出雙掌,形同拼命。

     老兒往後一跳,道:“怎嗎?耍賴是不是?還自吹有一身不俗的功夫,卻原來是市井混混的撒賴打法,真是丢人現眼!” 萬古雷喘過幾口氣,道:“老丈不過是身子瘦輕些,是以躲功較好,敢不敢憑功夫取勝,莫要躲來閃去以巧取勝。

    ” “你打不過我老人家,卻編出一套說詞,好,我老爺子不與你計較,就來硬的。

    ” “看掌!”萬古雷先下手為強。

     老爺子把個枯手迎着他的手掌,将他震得一跤跌出丈外,氣也喘不過來。

     “如何,你服了嗎?”老爺子走過來問他。

     萬古雷躺在地上喘氣,渾身骨頭像散了架,心中驚異萬分,看不出隻有幾根骨頭的糟老頭,居然有這麼大的掌勁。

     他運功平息内腑的翻騰,半晌才答出話來:“老丈果然厲害,小可佩服!” “那你小子還不快快拜師!” 萬古雷一骨碌翻爬起來,雙膝跪下,口稱:“師父在上,請受小徒一拜!”叩了三叩。

     老兒呵呵笑道:“乖徒兒,坐下說話。

    ”一頓,續道:“老爺子收你為徒,不可讓人知曉,就連你親爹也不必說,我老爺子夜裡來傳功,過幾天還要帶個老和尚來傳内功,你隻要學得我兩位老人家的功夫,縱橫天下還會怕誰?雖不能說是天下無敵,但能與你齊肩的隻怕是少之又少,所以老爺子看中你是你的福氣!”又一頓,問道:“你可知老爺子為何要收你為徒?授你神功後要你做什嗎?” 萬古雷道:“師父見弟子聰明,是可教之材,所以收列門牆,将來藝成行走江湖,行俠仗義,揚名立萬為師門增光……” “你聰不聰明現在言之為時過早,等你學功夫後方知。

    你說什麼行俠仗義揚名立萬的話,是從何處聽來的?是不是你那過世的師父?” “是的,沙師父常愛說些江湖上的轶聞傳奇和武術名家的經曆事迹……” “所以你也要去闖蕩江湖!” “是的,徒兒要打抱不平,鋤暴安良。

    ” “這人世間處處都有不平事,你管得了嗎?” “這個……徒兒隻有盡力而為。

    ” “你一人仗劍行走江湖,看得見碰得上的不平事自然可以伸手管上一管,要是看不見碰不上的呢?還有,這世上不知有多少貪贓枉法的官吏在魚肉良民,你又能奈其何?總不能全都殺光了吧!因此,仗劍行俠江湖,隻救濟得少數百姓,并不能救民于水火。

    ” “這……徒兒該如何做呢?” “以後再告訴你,你把功夫學成後,肩擔道義,任重而道遠,明白了嗎?” “是是,徒兒定不辜負師父良苦用心。

    ” 狂叟點點頭:“孺子可教!”話鋒一轉,道:“你沙師父出身少林,為你紮好了根基,為師先授你點穴、擒拿術,今夜就學。

    ” 此後,狂叟每天夜間來傳功,一個時辰後離去。

    過了十天,狂叟與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聯袂來到,由老和尚傳他玉蟾神功,每夜面對西方吸取太陰之氣。

    半年後二老合力助他打通了三焦六脈,使任督二脈貫通,内功便達上層境界。

    之後老僧離去,一年後又來,傳了他天弓劍法和玉蟾降魔掌,之後又離去。

    狂叟則留在他身邊督促練功,夜來早去,也不知他住在何處。

    兩年後狂叟傳了他狂龍八式,全是一招招緻命的絕招,要他練熟後夾在天弓劍法中施用。

    劍法習成後,狂叟也離去,說一年後再來。

    在他十八歲生日那天夜裡,狂叟與老僧雙雙到來,二老檢驗他的各項功夫,又分别與他過招加以指點,兩個月後與他話别。

     狂叟道:“這一别恐要三年五載才能見面,你小子可别忙着娶妻安家,須知這太平日子已過不了幾年,到時我老爺子自會找你,指點你投奔明主去建功立業!” 老和尚則不以為然,道:“老施主歸隐山林,這功名之心也該淡泊了吧,何以……” 狂叟接話道:“老和尚,你我一身絕技傳與古雷,莫非隻要他仗劍行俠江湖嗎?須知這樣做幫不了幾個人,若這小子助一王爺登上龍椅,則可封王封侯,屆時手握權柄,當可造福于民,受益者何止百萬,這不比做個獨行俠強上百倍嗎?當今天子已老邁,死後諸王必會争奪龍椅,這正是學武人進身的好時機,豈能錯過?”略一頓,又對古雷道:“此後你應到各地走走,曆練曆練,到時機成熟時,為師縱然不來,也有高人來助你。

    在京師,你不必顯露身手,盡量藏拙,以免鋒芒畢露。

    多的話不再說,要說的都在平日說了,你好自為之!” 老僧道:“徒兒切記不可濫殺,能網開一面就網開一面,須知上山之路即下山之路,他日你榮登高位之時,不可忘了為師的話。

    ” 狂叟道:“大丈夫當雄心,安能雌伏?吾輩既然到這世上來走一遭,豈能與草木同朽?記住古人之言:‘逐鹿者不顧兔’,你隻管勇往直前,不折不撓,終能建一番大功業!” 萬古雷道:“徒兒謹記兩位師傅的教誨,臨别之際,懇請二位師父賜告姓氏。

    ” 狂叟道:“世人稱吾狂叟,真實姓氏知道了何用?你把狂叟就當做老夫的名号吧!” 老僧道:“為師法号覺禅,從不在江湖上走動,世上無人識得。

    ” 萬古雷當即下跪,叩謝二位師父大恩。

    僧俗二老受他大禮後,不再說話,穿窗而出。

     第二天,萬吉命萬古雷今歲應試,不要成天操琴唱曲,誤了大好前程。

    萬古雷小時受母熏陶,學彈古琴。

    其母乃大家閨秀,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古雷隻喜音律,嗓音又好,母親便加以調教。

    十四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将一名貴焦尾琴留與他,每當獨坐撫琴,便思娘親之音容笑貌。

    萬吉怕他耽溺于其中,每每對他幹涉,他卻說撫琴思母,使萬吉無法再開口。

    萬吉對妻鐘愛至深,至今未續弦,對這寶貝兒子,也不忍太嚴厲,兒子不願應試,推說讀書未成,來年再考,也隻好由他。

    但一年複一年,萬古雷隻願随商号的人外出曆練,不願應試去考舉人秀才,晃眼五年過去,卻沒有應過一次試,萬吉無奈,隻好讓他做生意上的幫手。

     五年裡,他走了不少地方,暗中幹了不少行俠仗義的事,江湖人贈了他一個江南神劍的名号,傳遍了大江南北。

     但他出手時蒙着面,無人見過他的真面目,成了江湖上津津樂道又不知其根底的神秘人物。

     這次他剛從山西送貨回來,便被萬吉叫去,說了史孟春索要碼頭的事,要他晚上同去豔芳号,将此事作個了結。

    沒料到史孟春強橫霸道,公然要占東西碼頭,出言極是不善。

     從碼頭回來,萬吉請來了另外兩位管家楊士誠和羅慶功以及保镖頭兒梁宏共同議事。

     萬吉把今夜會商的情形說了,末了道:“分别時,羅師爺扔下一句話,勸我把碼頭讓與史某,說史某有大靠山,連府尹大人也招惹不起。

    這樣看來,這碼頭隻好拱手送人了!” 楊士誠驚道:“若是正三品的府尹大人都招惹不起,這史孟春的來頭豈不大得吓人?” 陸文茂道:“史孟春出言恐吓,完全是一派江湖語氣,在未摸清他底細之前,須防他雇請黑道人物來行兇,自今夜起要嚴加戒備。

    ” 梁宏道:“放心,這事交由在下便了。

    ” 陸文茂道:“我等兵刃不離身,大家都留神,不可大意,姓史的可不是善類。

    ” 羅慶功道:“史孟春來曆不明,若無仗恃,也不敢招惹是非,須盡快查清他底細。

    ” 陸文茂道:“碼頭不能讓,若是就此拱手送人,萬家商号還能在京師立足嗎?” 萬吉道:“陸兄說得是,況史孟春極是霸道,給了西碼頭,他還要東碼頭,占完了碼頭,安知他又要鲸吞造紙作坊還是絲綢莊?是以我決心與他周旋一番,看他有多大能耐!”略一頓,對萬古雷道:“你雖從小習武,已得沙師父真傳,但從未與人交過手,若有賊人來犯,你千萬不要出來,記住了嗎?” 萬古雷道:“記住了。

    ” “還有,”萬吉道,“你少出外玩耍,以防不測,小心姓史的對你下手。

    ”略頓,又道:“萬家有今日之基業,不知闖過了多少風浪,豈是姓史的幾句大話就吓倒了的,即日起請各位多加小心,但也不必驚慌,看他史孟春有什麼手段。

    明日我再到府台大人處摸摸底,瞧瞧史孟春究竟是什麼人物,然後再作計較。

    ” 萬古雷回到南樓自己的屋内,躺在床上毫無睡意。

    小畫舫上唱曲的姑娘令他難忘,那激昂的歌聲、矯健的身手、美麗的容顔,堪稱色藝雙全,絕非他這些年見過的武林女子和庸俗脂粉所能比。

    可惜,這樣好的姑娘卻失之交臂。

    而且自己還冒犯了人家,以後就是見面,也難攀上交情。

    這姑娘不知什麼來曆,從口音上判斷是從北方來的,何以會招惹了雙魔呢?要不是胡琴先生西門儀在場,後果堪慮。

    但雙魔既然找上了她,決不會就此罷手,她仍處于危險之中,自己應該幫她一把才是…… 他忘了自家的煩惱,一味替姑娘擔憂,于不知不覺中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早,楊管家的兩個兒子楊正英、楊正雄,羅管家的兒子羅斌,梁護院的兒子梁建勳一同來找他,将他從床上拉起來。

     楊正英笑道:“老弟,你從太原回來也不打個照面,自己一人尋樂子去,該不該罰!” 羅斌笑道:“那豔芳号上的姑娘,個個色藝雙全,古雷兄樂不思歸……” 萬古雷道:“冤枉冤枉,你們不必眼紅,聽我将昨夜的情形仔細道來……” 衆人一聽,又是驚詫又是興奮,胡琴先生和天地雙魔的大名都是聽說過的。

     梁建勳道:“可惜、可惜,沒這個眼福,要不可以一睹胡琴先生的風采。

    ” 羅斌道:“天地雙魔要是和二胡先生動手,那才是精彩呢,可惜二魔卻退走了。

    ” 楊正雄道:“胡琴先生威震江湖,二魔自知不是對手,溜之大吉,這叫有自知之明。

    ” 萬古雷道:“天地雙魔乃黑道上的頂尖高手,若二人聯手,胡琴先生隻怕對付不了他們。

    二魔之所以突然退走,也讓我納悶。

    ” 楊正英道:“說說自己家裡的事吧,那史孟春已欺到頭上來,你我弟兄不能置身事外。

    ” 羅斌道:“這小子來曆不明,我托幾位朋友打聽,也沒個結果,他像是天上掉下來的。

    ” 楊正英道:“聽家父說,姓史的出言不善,以後得提防點兒。

    ” 梁建勳道:“不怕他,你我弟兄五人這些年也走過些地方,經曆過些風浪,俗話說:兵來将當,水來土掩,看他姓史的有什麼招數!” 萬古雷道:“我從山西帶了點土産,要到承恩寺附近的雙井巷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