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一徑入幽深 紫曳青索仙山如畫 孤身逢詭異 龍飛電舞晶瀑傳真

關燈
衆人的劍光迅速,不消多時,便到邊嶺。

    九姑見天還未亮,便請衆人暫停,向阿童、二甄師徒四人詳指婁山關九盤嶺的地形、途向,請其先行。

    最好暫在當地隐伏,等把金、石諸人引往金石峽秘徑,趕去見面,再行下手。

    如趕不到,或看出事情容易,便在未申之交破法救人,以備雙方同時發動,使妖僧無力兼顧。

    又将鮮果分了一籃與石完帶去,另一籃交與靈奇,請大家随意吃些。

    衆人見她意誠周到,便令靈、石二人接過,分途行事。

     阿童等四人去後,九姑随說:“妖僧邪法厲害,諸位道友自是有勝無敗。

    我真形已被攝去,恐其情急反噬,受他暗算,再往前去,便須隐卻身形了。

    ”金蟬道:“這個無妨。

    本門隐形法甚是神妙,對方決查看不出你的形迹。

    等引我們入了秘徑,你自趕往婁山關,我們算計你快要到達,再行出面便了。

    ”九姑為人謹慎,知道妖僧厲害,真形被攝,本心是想金蟬贈她一道附身隐形靈符,便可萬全,隻不好意思開口明索。

    及聽這等答法,暗忖:“彼此道路不同,已出大力相助,怎不知足,還要求全?萬一他本門靈符不應傳諸外人,不允相贈,豈非掃臉?好在仇敵驕狂,事出不意,此時也許正在煉法入定,隻要天明前趕到,當可無礙。

    ”便未再說。

    當由金蟬等行法隐形,加急前駛。

    趕到雲霧山後,九姑暗幸天還未亮,忙引衆人飛入,将那幾處極隐秘曲折的螺徑山環走完,到一暗洞之下,方始匆匆辭别,往九盤嶺飛去。

    衆人見她神色惶遽,行時隻打手勢,連聲都不敢出。

     那條秘徑果是難行,不特上下回環,而且到處棒莽載途,灌木怒生,險阻非常,歧路更多。

    有兩處地方已因年久山崩,将路堵塞,還須經由崖石裂縫,以及高和寬都僅有三數尺的黑洞之中穿越過去。

    即此還是妖僧特意開通,以待與他有緣人犯險走進,不然簡直無路。

    妖僧這條路又隻留備常人通行,上空依舊設有禁網,由上飛越,立被警覺。

     衆人如非有人引路,照樣不易走入。

    好在前半艱險,易于走迷的一段已然走完,前行更無歧路。

    穿過洞去一看,曉色迷茫中,現出一條彎長峽谷,谷徑尚寬。

    沿途野草怒生,蛇胞伏竄,又在将曉之際,景物更顯荒涼陰厲。

    衆人在雜草上緩緩飛駛,行約七八裡,快到盡頭,方始尋見九姑所說一條又深又窄的斷崖夾縫,一同飛入。

    内裡深約數十丈,暗如黑夜,仰視上方,斷斷續續微現一痕天色。

    又進數裡,地勢逐漸高起,裂縫也自展開,陽光下照。

    知将達到,各自戒備,飛出口去一看,地勢忽然開朗。

    前面大片平原,三面奇峰錯列,由各峰崖缺口處挂下大小七八道飛瀑。

    有的匹練橫空,雷轟電舞;有的玉龍倒挂,銀蛇斜飛;有的珠簾十丈,霧湧雪靠,玉毅千層,流霞绮散。

    到了山下面,再彙成大半環清溪,繞峰環野而流。

    泉瀑溪流之聲,合成一片潮音,因地廣大,隻覺幽籁娛人,并不垢耳。

    全峰崖上全是黛色深深,吃水光一映,老遠便覺涼翠撲入眉宇。

    這等幽曠所在,偏生着不少花樹。

    最妙的是桃、梅、玉蘭、山茶之類同時盛開,偏都因勢散植,各具形勝。

    崖上更多奇峰怪石,俱不甚高,雲骨撐空。

    間以修竹古松,陪繞其問,倍饒佳趣。

    那條溪流廣約三丈。

    兩側一面是峰崖,一面是一行粗約三四抱的玉蘭花樹。

     樹下生着不少山茶,花朵甚大,好看已極。

    沿溪往右,行約二裡,忽一奇石阻路,碧苔如繡,上面滿是倒生蘭蕙。

    花正盛開,長葉下垂,宛如人發,人在數丈以外,便聞幽香。

     那石一角突伸,壓向水上,遠望仿佛連溪隔斷,路已盡頭。

    近前一看,底部竟空出一段,約有二三丈寬,不曾沾地。

    近溪一段,離地更高約丈許,形成一個四五丈深的石洞。

    兩面石上,垂絲蘭葉,長者竟達兩丈,絲絲披拂,恰将洞口遮住。

    衆人早聽九姑說過,這便是妖僧所居金石峪人口。

    昔年并無此石,經妖僧在别處移來,為防外人人内,并設妖法禁制。

    來人如在峽外流連觀賞,不遇妖徒捉弄,或者無妨;隻一進洞,峽中設有照形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