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情重故交 寶相夫人煩七矮 窮追情女 瘋癫和尚遺雙頑
關燈
小
中
大
寶相夫人所居崖洞,原在解脫庵舊址後面暗壑之内,地勢極為隐秘。
因解脫庵在庵主廣慧大師圓寂不久,庵中忽然失火,已經成了一片荒地。
金蟬前在峨眉時,曾同女神童朱文和三英中的餘英男來過兩次。
這時衆人行抵坡前,見舊址旁邊不遠又建了一座小廟,看去落成不久,甚是整潔。
地勢比前還要幽靜,四外竹林環繞,外人不走近前,決看不出内有庵宇。
庵名也叫解脫,所選地勢尤為奇怪。
庵門面壑而開,正對寶相夫人所居崖洞之上,山石磊磊,甚是難行。
前面竹林一角雖隐有一個小門,但似封閉已久,不像日常有人出入神氣。
因是必由之路,衆人信步前行,并未留意。
繞到庵前,金蟬忽然覺出庵門開得奇怪。
暗忖:“當初庵中還住有一個晚年改善歸佛,曾随廣慧大師出家的西川路上著名女盜鐵抓無敵唐家婆,曾對我說她要在庵中老死,決不離開。
也許火焚以後,将庵移建在此。
她和寶相夫人決無淵源,怎會舍了她恩主廣慧大師藏骨之地,移居在這等隐僻所在?其中必有原因。
”便令衆人止步。
正說前事,斷定庵中主人必非庸俗僧尼,意欲查探明了來曆底細,再作計較,免被窺破行藏,将寶相夫人蹤迹洩露出去。
石生偶往壑底探頭,瞥見一個白發如銀的老佛婆,肩挑兩大桶水,由前面危崖腰上飛駛而來。
那暗壑兩邊危崖相交處,多半壁立如削,并無道路,隻庵這面半崖腰上,斷斷續續突出了一條天然石徑。
寬的地方約有二三尺,窄處僅得尺許,高低錯落,中斷之處甚多。
老佛婆年紀至少也有七旬以上,水桶圓徑甚大,少說也有二百斤重水量。
老佛婆用外肩挑着這麼大兩桶水,石徑又多外斜,走起來如在平地疾馳。
遇到險窄中斷之處,竟用左手托着扁擔,往外一伸,飛躍過去,一點也不吃力。
石生出世不久,人最天真,日常飛行已慣,乍看并未覺異,方喚:“蟬哥哥,那老婆子年老挑水,走這險路,我來幫她一幫。
”後未說完,衆人也都看見。
金蟬認出,來人正是鐵抓無敵唐家婆。
知她雖然不精飛劍、法術,本身武功絕倫,又随廣慧大師十餘年,多少總得一點傳授。
忙說:“無須。
我認得此人,等她近前,栽有話問。
”說時,唐家婆已由上下壁立;相隔丈許的危崖石徑,手擎扁擔,飛身躍上,滿滿兩大桶水,一點也未灑落。
衆人多半童心,石、易四人忍不住齊聲誇好。
唐家婆本是滿臉愁苦容色,看着腳底山徑急馳,這一縱上,聞人誇好,将水桶放落。
一擡頭,見身旁立定九人,定睛一看,正與金蟬對面,不禁吃了一驚。
忙朝金蟬将手一擺,一言不發,也未答問話,匆匆挑了水桶往庵中走去。
别人還不怎樣,石完氣道:“老婆子慢走!我師伯有話問呢。
”随說,便要飛身縱起向前攔阻。
金蟬心細,見唐家婆搖手示意,料有原因,忙一伸手将他攔住,低喝:“師侄且慢!”唐家婆聞聲回看衆人一眼,一手扶擔,一手向後連擺,如飛往庵中趕進。
金蟬一面令衆暫退,正待命南海雙童隐身入探,剛到門前,唐家婆已慌慌張張由内跑出。
見了金蟬,把手一招,将衆人引往庵後竹林深處,悄聲問道:“你不是那年為尋餘英男,同那騎雕姑娘飛來的齊公子麼?”金蟬答到:“正是,你怎把庵建在此地?又那麼慌張害怕?莫非庵中有什原故嗎?”唐家婆道:“此事說來話長。
我知公子不是常人,但未必是庵中人的對手,此時也無暇多說。
我前聽恩主廣慧大師說,餘英男拜在峨眉派門下,照她所說,此時當已入門,公子與她好友李英瓊相識,也許知她近況,如蒙見告,實是感謝。
”石生接口道:“你不要小看我們。
你說那餘英男,乃我師妹。
這位便是峨眉掌教妙一真人之子。
除這位小神僧外,我們均是峨眉門下。
多厲害的對頭也不怕,但說無妨。
” 唐家婆前與金蟬相見,隻知姓齊,是英瓊好友,不知來曆。
加以本身法力有限,正邪各派源流、威力多由耳聞,無多見識。
庵中所住對頭法力高強,飛行絕迹,神通變化,均經目睹。
對于這一行九人,隻憑久闖江湖的目力,覺出對方相貌衣着、言語動作不似常人,但都年輕,就有法力,也不是庵中人的對手。
惟恐其誤觸危機,又不敢輕于交談,一面揮手示意令退,急奔庵中查看。
見對頭神遊未歸,她才略放心趕出,将來人引往僻處。
本意隻問明了餘英男的下落,便勸衆人速離危境。
不料來人俱是聞名多年的峨眉門下,姓齊的并還是妙一真人之子。
當時喜出望外,連忙拜伏在地,說道:“我老婆子有眼無珠,不識真人,還望恕罪,救我一救。
”金、石二人連忙扶起,問道:“唐家婆,我們知你曾随廣慧大師苦修多年,是個好人。
便是昔年身在綠林,也隻以暴制暴,所殺皆是兇徒強寇,對于尋常商旅并不輕犯,沒有犯什大惡。
如今暮年忤過,受人欺淩,别說還有英男師妹的淵源,便是萍水相逢,也無袖手旁觀之理。
你隻把事情說出來,定必助你除害便了。
”唐家婆歎道,“多謝諸位上仙高義。
反正今日事必洩漏,有他無我。
此地也非談話之所,乘着對頭神遊未歸,請随我到舊居地穴,再作長談吧。
”随領衆人往外走去。
衆人到後一看,那地方就在解脫坡上前庵址的後面山崖之下。
順着崖坡,走到臨澗下面,有一石窟。
外面草樹雜沓,甚是蕪穢。
窟中尤其陰暗逼狹,高隻及人。
唐家婆先向衆人告罪,說:“敵人機警厲害,話說來甚長。
此窟原是當年廣慧大師所辟,内有仙法禁制封閉,外觀蕪穢,隻走完一條甬路便到達了。
自從對頭把前庵火焚,移建新址以後,隻這條可通金頂的石窟沒被發覺。
惟恐被他看破,每日服侍他也無閑暇,已有一年未來此地。
……”說時,已将甬道走完。
末了一段,洞徑更窄更低,不能并肩而過。
七矮、石完還好,靈奇身材較高,便須低首俯身,才可通行。
盡頭處土石夾雜,并無門戶出路。
石完年幼天真,性急喜事,上來便緊跟在唐家婆身後。
穿山行石又有專長,一見無路,知道路未走完,隻當年久石土崩倒,将路填塞。
又以為領路老婆子是個凡人,無什法力,意欲當先開路,在師長前讨好。
人本瘦小,乘着唐家婆立定,側顧衆人,想要開口之際,便說:“這等走法,多氣悶人,弟子向前開路去。
”随說,雙足一頓,往前蹿去。
金蟬一把未抓住,一道墨綠色的精光,已向前面石土夾雜的洞壁上穿入。
唐家婆見狀大驚,忙喊:“去不得!那禁制一引發,我便不易收住,受傷怎好?”南海雙童心疼愛徒,甄兌更甚,又是魚貫而行,人在後面沒有看清。
前聽餘英男說過,廣慧大師法力甚高,她那禁制定必厲害。
瞥見墨綠光華到處,紅、白二色的光華化為朵朵蓮花,電旋般急飛。
惟恐愛徒吃虧,前面又被衆人擋住,一着急,便用專長土遁徑由洞頂穿入,往前趕去。
甄艮惟恐有失,忙把鬼母朱櫻所贈碧磷沖取出,以作戒備,跟蹤進入。
同時,金蟬聞得石完嘻笑之聲,又由光華電閃中看出石完隻在光層裡面擋了一擋,便已沖光而入,知無妨礙。
話未問明,不知底細;又聽說此窟可通金頂,廣慧大師昔年辟此一路必有原因,恐與寶相夫人有關。
因而不願将這禁制破去,忙即回身阻止,師徒三人已先後穿山飛入,隻把将要發動的石、易三人阻住。
這時相隔盡頭洞壁不過丈許。
唐家婆知壁厚兩三丈,可以上下移動,原是活的。
常人到此,越往前發掘越堅,不過力竭而止。
一用法寶、飛劍沖入,禁制立生妙用,來人再與同入,不死必傷。
那光層宛如千百層神鋒,電轉飙飛,稍差一點的飛劍、法寶,當之立成粉碎。
惟恐來人受傷,不料竟被沖入。
想起對頭未必有此本領,不禁驚喜交集,大出意外,呆立當地,做聲不得。
金蟬喚住衆人以後,便對她道:“此間禁制埋伏雖被我石師侄沖入,尚未破去。
廣慧大師所留,我此時尚不願将它破去,還是由你自行撤禁。
如有為難,我們助你便了。
”唐家婆道:“大師禁制神奇,先前如不将那埋伏引發,隻照所傳收禁之法略一施為,便可撤去,現出門戶。
如今禁制發動威力,雖也能收,卻費手腳,耽延時刻。
我那對頭在我挑水時入定神遊,萬一醒轉尋來,他有好些厲害法寶,邪法甚高,諸位上仙必須準備,不可大意呢。
”金蟬道:“這個無妨,你收法吧。
”随請阿童斷後,靈奇,石生為輔,自在前面相機協助。
那禁法果然有好幾層,收止甚難。
唐家婆本身又無什法力,隻憑貼身密藏的一面法牌和廣慧大師昔年所傳符印口訣,收有頓飯光景,還未完事。
易氏兄弟久候不耐,意欲取出九天十地辟魔神梭,由地底開路穿入。
金蟬也覺南海雙童師徒入内已久,怎無回音? 心中奇怪。
問知唐家婆,七層禁制已去其五。
于是囑咐二易且慢,方欲傳聲相詢,忽見石完在最末一層紅光後現身,喜喚道:“二位師父命弟子來請諸位師伯、師叔、小神僧和靈師兄,寶相夫人也在裡面。
這禁法先不要破,如不能撤退,可用九天十地辟魔神梭另外穿山入内,越快越好。
金蟬聞言大喜,方欲命二易準備,前面紅光閃處,眼前一暗,末層禁制已被唐家婆止住,依舊還了原來洞壁。
隻是壁上穿了一洞,正在唐家婆主
因解脫庵在庵主廣慧大師圓寂不久,庵中忽然失火,已經成了一片荒地。
金蟬前在峨眉時,曾同女神童朱文和三英中的餘英男來過兩次。
這時衆人行抵坡前,見舊址旁邊不遠又建了一座小廟,看去落成不久,甚是整潔。
地勢比前還要幽靜,四外竹林環繞,外人不走近前,決看不出内有庵宇。
庵名也叫解脫,所選地勢尤為奇怪。
庵門面壑而開,正對寶相夫人所居崖洞之上,山石磊磊,甚是難行。
前面竹林一角雖隐有一個小門,但似封閉已久,不像日常有人出入神氣。
因是必由之路,衆人信步前行,并未留意。
繞到庵前,金蟬忽然覺出庵門開得奇怪。
暗忖:“當初庵中還住有一個晚年改善歸佛,曾随廣慧大師出家的西川路上著名女盜鐵抓無敵唐家婆,曾對我說她要在庵中老死,決不離開。
也許火焚以後,将庵移建在此。
她和寶相夫人決無淵源,怎會舍了她恩主廣慧大師藏骨之地,移居在這等隐僻所在?其中必有原因。
”便令衆人止步。
正說前事,斷定庵中主人必非庸俗僧尼,意欲查探明了來曆底細,再作計較,免被窺破行藏,将寶相夫人蹤迹洩露出去。
石生偶往壑底探頭,瞥見一個白發如銀的老佛婆,肩挑兩大桶水,由前面危崖腰上飛駛而來。
那暗壑兩邊危崖相交處,多半壁立如削,并無道路,隻庵這面半崖腰上,斷斷續續突出了一條天然石徑。
寬的地方約有二三尺,窄處僅得尺許,高低錯落,中斷之處甚多。
老佛婆年紀至少也有七旬以上,水桶圓徑甚大,少說也有二百斤重水量。
老佛婆用外肩挑着這麼大兩桶水,石徑又多外斜,走起來如在平地疾馳。
遇到險窄中斷之處,竟用左手托着扁擔,往外一伸,飛躍過去,一點也不吃力。
石生出世不久,人最天真,日常飛行已慣,乍看并未覺異,方喚:“蟬哥哥,那老婆子年老挑水,走這險路,我來幫她一幫。
”後未說完,衆人也都看見。
金蟬認出,來人正是鐵抓無敵唐家婆。
知她雖然不精飛劍、法術,本身武功絕倫,又随廣慧大師十餘年,多少總得一點傳授。
忙說:“無須。
我認得此人,等她近前,栽有話問。
”說時,唐家婆已由上下壁立;相隔丈許的危崖石徑,手擎扁擔,飛身躍上,滿滿兩大桶水,一點也未灑落。
衆人多半童心,石、易四人忍不住齊聲誇好。
唐家婆本是滿臉愁苦容色,看着腳底山徑急馳,這一縱上,聞人誇好,将水桶放落。
一擡頭,見身旁立定九人,定睛一看,正與金蟬對面,不禁吃了一驚。
忙朝金蟬将手一擺,一言不發,也未答問話,匆匆挑了水桶往庵中走去。
别人還不怎樣,石完氣道:“老婆子慢走!我師伯有話問呢。
”随說,便要飛身縱起向前攔阻。
金蟬心細,見唐家婆搖手示意,料有原因,忙一伸手将他攔住,低喝:“師侄且慢!”唐家婆聞聲回看衆人一眼,一手扶擔,一手向後連擺,如飛往庵中趕進。
金蟬一面令衆暫退,正待命南海雙童隐身入探,剛到門前,唐家婆已慌慌張張由内跑出。
見了金蟬,把手一招,将衆人引往庵後竹林深處,悄聲問道:“你不是那年為尋餘英男,同那騎雕姑娘飛來的齊公子麼?”金蟬答到:“正是,你怎把庵建在此地?又那麼慌張害怕?莫非庵中有什原故嗎?”唐家婆道:“此事說來話長。
我知公子不是常人,但未必是庵中人的對手,此時也無暇多說。
我前聽恩主廣慧大師說,餘英男拜在峨眉派門下,照她所說,此時當已入門,公子與她好友李英瓊相識,也許知她近況,如蒙見告,實是感謝。
”石生接口道:“你不要小看我們。
你說那餘英男,乃我師妹。
這位便是峨眉掌教妙一真人之子。
除這位小神僧外,我們均是峨眉門下。
多厲害的對頭也不怕,但說無妨。
” 唐家婆前與金蟬相見,隻知姓齊,是英瓊好友,不知來曆。
加以本身法力有限,正邪各派源流、威力多由耳聞,無多見識。
庵中所住對頭法力高強,飛行絕迹,神通變化,均經目睹。
對于這一行九人,隻憑久闖江湖的目力,覺出對方相貌衣着、言語動作不似常人,但都年輕,就有法力,也不是庵中人的對手。
惟恐其誤觸危機,又不敢輕于交談,一面揮手示意令退,急奔庵中查看。
見對頭神遊未歸,她才略放心趕出,将來人引往僻處。
本意隻問明了餘英男的下落,便勸衆人速離危境。
不料來人俱是聞名多年的峨眉門下,姓齊的并還是妙一真人之子。
當時喜出望外,連忙拜伏在地,說道:“我老婆子有眼無珠,不識真人,還望恕罪,救我一救。
”金、石二人連忙扶起,問道:“唐家婆,我們知你曾随廣慧大師苦修多年,是個好人。
便是昔年身在綠林,也隻以暴制暴,所殺皆是兇徒強寇,對于尋常商旅并不輕犯,沒有犯什大惡。
如今暮年忤過,受人欺淩,别說還有英男師妹的淵源,便是萍水相逢,也無袖手旁觀之理。
你隻把事情說出來,定必助你除害便了。
”唐家婆歎道,“多謝諸位上仙高義。
反正今日事必洩漏,有他無我。
此地也非談話之所,乘着對頭神遊未歸,請随我到舊居地穴,再作長談吧。
”随領衆人往外走去。
衆人到後一看,那地方就在解脫坡上前庵址的後面山崖之下。
順着崖坡,走到臨澗下面,有一石窟。
外面草樹雜沓,甚是蕪穢。
窟中尤其陰暗逼狹,高隻及人。
唐家婆先向衆人告罪,說:“敵人機警厲害,話說來甚長。
此窟原是當年廣慧大師所辟,内有仙法禁制封閉,外觀蕪穢,隻走完一條甬路便到達了。
自從對頭把前庵火焚,移建新址以後,隻這條可通金頂的石窟沒被發覺。
惟恐被他看破,每日服侍他也無閑暇,已有一年未來此地。
……”說時,已将甬道走完。
末了一段,洞徑更窄更低,不能并肩而過。
七矮、石完還好,靈奇身材較高,便須低首俯身,才可通行。
盡頭處土石夾雜,并無門戶出路。
石完年幼天真,性急喜事,上來便緊跟在唐家婆身後。
穿山行石又有專長,一見無路,知道路未走完,隻當年久石土崩倒,将路填塞。
又以為領路老婆子是個凡人,無什法力,意欲當先開路,在師長前讨好。
人本瘦小,乘着唐家婆立定,側顧衆人,想要開口之際,便說:“這等走法,多氣悶人,弟子向前開路去。
”随說,雙足一頓,往前蹿去。
金蟬一把未抓住,一道墨綠色的精光,已向前面石土夾雜的洞壁上穿入。
唐家婆見狀大驚,忙喊:“去不得!那禁制一引發,我便不易收住,受傷怎好?”南海雙童心疼愛徒,甄兌更甚,又是魚貫而行,人在後面沒有看清。
前聽餘英男說過,廣慧大師法力甚高,她那禁制定必厲害。
瞥見墨綠光華到處,紅、白二色的光華化為朵朵蓮花,電旋般急飛。
惟恐愛徒吃虧,前面又被衆人擋住,一着急,便用專長土遁徑由洞頂穿入,往前趕去。
甄艮惟恐有失,忙把鬼母朱櫻所贈碧磷沖取出,以作戒備,跟蹤進入。
同時,金蟬聞得石完嘻笑之聲,又由光華電閃中看出石完隻在光層裡面擋了一擋,便已沖光而入,知無妨礙。
話未問明,不知底細;又聽說此窟可通金頂,廣慧大師昔年辟此一路必有原因,恐與寶相夫人有關。
因而不願将這禁制破去,忙即回身阻止,師徒三人已先後穿山飛入,隻把将要發動的石、易三人阻住。
這時相隔盡頭洞壁不過丈許。
唐家婆知壁厚兩三丈,可以上下移動,原是活的。
常人到此,越往前發掘越堅,不過力竭而止。
一用法寶、飛劍沖入,禁制立生妙用,來人再與同入,不死必傷。
那光層宛如千百層神鋒,電轉飙飛,稍差一點的飛劍、法寶,當之立成粉碎。
惟恐來人受傷,不料竟被沖入。
想起對頭未必有此本領,不禁驚喜交集,大出意外,呆立當地,做聲不得。
金蟬喚住衆人以後,便對她道:“此間禁制埋伏雖被我石師侄沖入,尚未破去。
廣慧大師所留,我此時尚不願将它破去,還是由你自行撤禁。
如有為難,我們助你便了。
”唐家婆道:“大師禁制神奇,先前如不将那埋伏引發,隻照所傳收禁之法略一施為,便可撤去,現出門戶。
如今禁制發動威力,雖也能收,卻費手腳,耽延時刻。
我那對頭在我挑水時入定神遊,萬一醒轉尋來,他有好些厲害法寶,邪法甚高,諸位上仙必須準備,不可大意呢。
”金蟬道:“這個無妨,你收法吧。
”随請阿童斷後,靈奇,石生為輔,自在前面相機協助。
那禁法果然有好幾層,收止甚難。
唐家婆本身又無什法力,隻憑貼身密藏的一面法牌和廣慧大師昔年所傳符印口訣,收有頓飯光景,還未完事。
易氏兄弟久候不耐,意欲取出九天十地辟魔神梭,由地底開路穿入。
金蟬也覺南海雙童師徒入内已久,怎無回音? 心中奇怪。
問知唐家婆,七層禁制已去其五。
于是囑咐二易且慢,方欲傳聲相詢,忽見石完在最末一層紅光後現身,喜喚道:“二位師父命弟子來請諸位師伯、師叔、小神僧和靈師兄,寶相夫人也在裡面。
這禁法先不要破,如不能撤退,可用九天十地辟魔神梭另外穿山入内,越快越好。
金蟬聞言大喜,方欲命二易準備,前面紅光閃處,眼前一暗,末層禁制已被唐家婆止住,依舊還了原來洞壁。
隻是壁上穿了一洞,正在唐家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