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玉壁遁仙童 百丈蛛絲殲醜怪 穹碑封地竅 萬年石火護靈胎
關燈
小
中
大
沙、米二小到了穴底一看,又深又黑,洞徑更是曲折異常。
本就膽大貪功,再見五色煙光将妖婦裹走以後,一直不曾出現,大有怯敵之勢,便不問青紅皂白,循徑急追。
飛進老遠,洞徑還未走完,妖人也未現出形迹。
沙餘比較持重細心,覺出孤軍深入,敵人深淺一點不知,心中疑慮,意欲回轉,着一人守住洞口,一人回姑婆嶺與各位師長送信,以免有失。
米餘笑說:“師兄,你怎麼近來法力增高,膽子倒小了?當我們白陽山初拜恩師時,隻憑一枝歸元箭和一點隐身法,什麼法力都沒有。
人更渺小脆弱,連個尋常大人都可緻我們的死命。
竟敢背了恩師,暗探鸠後無華氏等三妖屍的前古陵墓,連經奇險,終于成功。
将妖屍竊踞的九疑鼎中所藏一粒混沌元胎和克制此鼎的一面太虛神鑒盜去,建下了奇功。
因此一來,才蒙楊太仙師與芬陀師祖鴻恩,憐我二人向道堅誠,特設法壇,在小轉輪三相世中預積三十萬善功,連經三劫,以佛家無上法力助我二人成長。
此時如稍畏難,焉有今日?(事詳《蜀山劍俠傳口如今我們不特得有師門傳授,并還各有仙、佛兩門異寶奇珍防身,本領功力遠非昔比,遇事如何害怕起來?楊太仙師别時曾說,我二人三相世中所許三十萬個善功,今生必須實踐。
以後所遇危險艱難雖多,仙福也極厚。
我們由白陽山起,直到開府下山,不是沒見過世面。
以古妖屍那等厲害,我二人尚且成功,何況這類妖人。
假如真有什麼兇險,或是命該夭折,決逃不過,大師祖、太仙師也不會為我們費那等大力,也不會有那等說法了。
”沙餘聞言也覺有理。
心想: “牟尼珠佛光護體,百邪不侵,洞中如有埋伏,早已觸動。
也許這裡就是妖婦老巢,洞中還有餘黨,因法力比妖婦還差,所以不敢交手。
不是仗着地利暗中潛伏,便是另有出路逃走。
索性深入查他一個底細再說。
照芬陀太師祖與楊太仙師平日口氣,我二人前路光明,決不會死。
如遇危難,姑婆嶺尚有各位師長在彼,鄭師伯法力更高,妙算如神,見久不歸,定必尋來。
仗有佛光護身,至多被困一時,有何妨害?”便依了米餘,仍舊窮追不已。
一會追到近盡頭處,剛看見大片廣場園林,便見右面壁上有一大洞,飛出一個非僧非道,裝束奇特,頭上亂發虬結,身材粗短的怪人。
沙、米二小都很性急,雙方才一現身,未容張口,立指毗那神刀,化作兩彎朱虹飛将過去。
怪人驟出不意,怒吼一聲,揚手一片白光,先将全身護住。
緊跟着把腰間一個魚皮袋取下,往外一甩,立有一股火花激射而出。
初發時,隻有人臂粗細一股,和正月裡所放花炮相似。
飛出丈許,便互相激撞,紛紛化生,晃眼便如狂濤怒崩,湧向前來。
二小正在迎面飛來,兩下裡一湊,立被圍在火中。
二小見那火星俱隻米粒大小,每粒均帶有一層深綠色的光焰,互相擠擁排蕩,一撞即行爆裂。
由此一變十,十變百千,生生不已,越來越密。
炸音宛如連珠密雷,晃眼工夫,身外成了一片火海,威勢甚是驚人。
上來輕敵,未發揮牟尼珠的妙用,來勢又快,不及施為,人已陷入火海之中。
覺着佛光防衛之下,火雖尚未燒上身來,那爆炸沖擊之力卻是晃眼加盛,其力至大,幾乎使人禁受不住。
初來時不知對方虛實,又見火無邪氣,與适才洞口所見妖煙邪霧不類,心中奇怪,不約而同,各照神尼芬陀所傳,将手一指,牟尼珠佛光突往四外暴長開去。
這時火勢更大,火色也由紅轉白,由白轉成淺碧,夾着大片轟轟隆隆萬千連珠霹靂爆炸的巨響繁喧,密壓壓由上下四外六面往中心追來。
此火非同凡火,别有一種威力,由主持人随心運用,神妙非常。
常人遇上,早被炸成灰煙,決難幸免。
不料遇有克星,寶珠威力更大。
佛光突然往外一脹,立生反應,無量火焰星花自相激撞,轟的一聲震山撼嶽的巨震,二小身外的烈火立時紅雪倒崩,往四外坍去,面前立空出一大片地面。
二小先因毗那神刀為佛門至寶,與二小心靈相合,倉猝之間雖然被火隔斷,一心運用佛光,并未收回。
火勢一退,正待查看敵人蹤迹,就勢還手,忽聽一少女口音叱道: “你袒護妖婦,與我無幹,不該偷我石火袋用。
休說消耗靈火,便将我姊弟布置的花園毀去,也不與你甘休呢。
”二小身外石火雖被蕩散,并未消滅,正由分而合,晃眼化生密集,重又圍湧上來。
少女語聲才一入耳,火光倏地由碧而白而紅,由密而稀,變化絕快。
同時又聽怪人暴跳怒嘯,聲如洪鐘,甚是震耳,似與少女争論,也未聽清說些什麼。
就這光色微一閃變之中,那一大片火海已全化為烏有。
二小目光到處,見一個滿頭銀發披拂兩肩,年約十五六歲,容姿美秀,膚色如玉,赤着雙足的白衣少女,手中拿着怪人腰間所挂曾放大量烈火的魚皮袋,正轉身往門裡飛去,一晃不見。
怪人除白光護身外,又放出了兩道墨綠色的火花,正與兩彎朱虹相持。
這等墨綠色劍光,連聽也未聽說過。
看去雖怪,但不似怪人所放白光帶有邪氣。
并且朱虹失了主馭,頗有相形見绌之勢。
二小一見大驚,忙施佛法一指,朱虹光華驟盛,眼看要點上風。
忽又見一白眉巨目,身穿黑衣,面容醜怪的瘦矮小孩,怪聲怪氣急喊道:“原來你騙我,這來的是好人,不是妖怪。
姊姊不幫你,我也不幫你了。
”說時用手一招,恰值怪人也将手連指,張口連噴,連聲怪叫,以緻小孩的劍光并未飛回。
小孩大怒,口喝:“少時再和你算帳!”雙臂一振,立有一片墨綠精光将身護住,雙足一點,便往刀劍光中飛去。
二小原極機智,又肯虛心讨教,老覺出身僬僥,幸遇曠世仙緣,惟恐有失,無論尊卑,一體恭謹。
在仙府時,一班師長、同門對他二人全都喜愛。
屢聽袁化、袁星二人說起,本門法嚴,犯者無幸。
此次下山,正當群邪猖狂之際,前路艱難,對敵時務需分清正邪,不可大意,一有誤傷,便鑄大錯。
起初以為當地是妖人巢穴,還未在意。
及見火光不帶邪氣。
少女姊弟再一現身,又聽那等口氣,分明敵人心意不一。
料想這兩姊弟縱非正教門下,也非妖邪一黨。
剛在留意觀察,小孩已縱遁光往刀劍光中飛去。
對面怪人好似知道佛光厲害,恐小孩受傷,方在怒喝:“小狗快退!敵人厲害,還你就是。
”小孩竟是膽大異常,全不理睬,怪人話未說完,他已飛入刀劍光中,伸手一抓,便将兩道墨綠色光華收去。
情勢本來奇險,幸虧小孩飛劍功力頗高。
二小生自小人國内,雖經佛法長大,身材仍較常人矮小。
見這小孩生得又矮又瘦,先已喜愛。
又聽出受人之愚,不是妖邪一黨,本心不願傷他。
毗那神刀與心靈相合,敵意一消,便更不會傷害。
小孩一點也未受到險阻,便将飛劍收回,往門内飛去。
二小知道洞中隻有怪人袒護妖婦作梗,同聲大喝:“速将妖婦元神獻出,饒你不死!”随将師傳兩柄古錢戈發将出去。
此寶乃淩雲鳳往岷山白犀潭送小人玄兒時,蒙韓仙子所贈前古奇珍。
出手便是兩道戈形金環光華,神龍剪尾一般往前飛去。
怪人本就敵那朱虹不住,如何再禁得起這等神物夾攻。
這還是二小不知虛實,行事謹慎,寶珠留以防身,未發出去;否則,伽藍珠佛光再往前一照,怪人勢必當時身死,也不會有後來許多事了。
那怪人身具異禀,原非弱者。
隻因為以前作惡太多,被秦嶺石仙王擒去,本要處死,經他再三苦求,知道巫山神女峰後峽谷地穴之中乃石仙王夫妻昔年修道故居,須人看守,情願由石仙王用太陰如意仙索捆住,在内守護,藉以虔修悔過。
石仙王既因洞中須人坐鎮,又知他暫時不敢背叛,那如意神索威力神妙,被它捆住怪人,洞雖深長,無論何處均可遊行。
但隻要越過石仙王所說的界限,便會發生作用,痛癢難禁。
如出土穴,探頭洞外,更是周身似被仙鐵絲勒緊,深嵌入骨,痛苦更甚。
如再強忍奇痛,全身掙出,隻一離洞三步,立發陰火内燃,成了灰燼。
并且另外還有制他之法。
因而怪人便答應了。
石夫人為防他反噬,又将他兩件厲害法寶收去。
又用好言勸導:隻要能在洞中守滿年限,不特解禁放他,并還助他成道。
怪人和石仙王夫妻本有淵源,初來也頗愧悔自勵。
年月一久,昔年所結妖黨得知底細,前來探望,加以蠱惑,漸漸故态複萌,急于逃出,四處托人求助,以緻才有當日之事。
無奈法寶不在身旁,騙盜來的法寶又吃原主人收去。
敵人厲害,不是對手。
沒奈何,隻得違背昔年誓約,先救了急再說。
主意打定,一見金碧光華神龍絞尾電馳飛來,一聲怒吼,飛身便往門内逃走。
二小看出敵人伎倆有限,如何肯舍,立即跟蹤往裡追去。
進門便見一所陳設富麗廣堂,并無門戶,隻迎面石壁上似有灰白色光影一閃。
心疑那裡正門,怪人必由此逃走,便不問青紅皂白,一指毗那神刀飛将過去。
刀光射處,煙火迸射,壁上忽現出一座穹頂圓門,越認為所料不差,忙即追入。
裡面也是一所廣堂,陳設形式均與外層相同,面積卻小了一半。
對面壁上光影變滅中,似還見有人影一閃即隐。
二小不知是計,急于擒敵,自恃佛光護身,又看出那石壁上藏有門戶,索性連人帶飛刀化作兩團佛光,一雙朱虹,往前沖去。
似這樣,接連沖進八層門戶,怪人并未追上,也未遇什麼埋伏,隻是越往後地方越小。
沖過第八層時,前面壁上人影看得逼真,除怪人外,并還同有妖婦元神。
滿拟相隔越近,定可追上,哪知到了第九進室内,反倒無了影蹤。
當地乃是一個六角形的石室,宛如是用一塊三丈大小的極好翠玉鑿空而成,除正面人口外,通體渾成,不現一絲縫隙。
陳設卻極簡單:左右兩旁各有一白一黑,形似蒲團,大約五尺的玉墩。
當中一具五色斑斓,非金非石的丹爐。
更無别物,與先過數層大小相同。
沙餘終較謹慎,忙把米餘喚住,不令再進。
說道:“師弟,今日事情太怪,适見怪人、妖婦就在眼前,怎麼追得影蹤皆無?莫要中人誘敵之計吧?”米餘道:“大哥多慮。
你看這九層門戶,一直望到外面,并無異狀。
石室越來越小,也許到了盡頭。
妖人分明已勢窮力竭,欲逃無路,先以為門戶可用邪法隐蔽,看似整片厚壁,不料被我們識破,邪法無靈,窮追到此。
這一間作六角形,也許門戶不止一個。
既已到此,好歹也見到人才罷。
還有先逃進來的一男一女,怎會也不見影蹤?他們必有藏伏之地,隻要擒到一個就知道了。
” 沙餘還未及答,忽聽有人怒喝道:“不知好歹的東西,你想擒我,也配!”二小聽出是門外收劍小孩的口音,似由石壁中發出,倉猝之間竟未聽出在哪一面。
沙餘還想反問引逗,米餘膽大心急,因來路一直到底,駕起遁光便朝迎面壁上沖去。
沙餘見狀,想要攔他暫緩前進,飛身去拉。
室止三丈方圓,差不多已被二人佛光、刀光布滿,再往前一沖,去勢又急,沙餘還不及喝止,米餘已沖向壁上。
二小遁光恰好相連,滿拟刀光射處必可破法,現出門戶,哪知不然。
二小遁光前後相接,無異連在一起,當頭朱虹沖向壁上,方覺堅逾精鋼,與頭幾層石壁不同,室中埋伏已然發動。
隻覺眼前一花,大片墨綠光華将全室布滿,當頂壓下。
同時耳聽小孩厲聲大喝:“你兩個動不得,還不快退出去!”話未聽完,光已下壓,其重如山。
跟着腳底一空,現出一個光華耀眼的深洞。
二小沒料到埋伏在上,驟不及防,雖仗着佛法護體,人未受傷,但那一壓之力,竟不及抗拒,立被壓低丈許,陷入地面之下。
慌不疊正運玄功待往上沖,猛又聽到小孩在上面喊道:“你這個壞女鬼也跑不了,快滾下去送死!”緊跟着射下一道墨綠光華,内中裹着一個女人影子,手舞足蹈,流星一般往下射落。
百忙中看出正是妖婦元神,忽起貪功之念。
米餘方喊得一聲:“大哥!”上面已經合攏,成了一片極厚的翠玉堅頂。
二小用飛刀、法寶開路,連沖了幾次,隻沖得墨綠光焰似雨箭一般當頭射下來,事後翠壁依然完整,紋絲不動。
再看下面,深約三十餘丈,地方比上面大得多。
當中立着一幢紅、白、墨綠三色交織的精光,高約十丈,矗立當地,光焰萬道,四射如雨,照得合洞通明。
上下四外也是極整潔晶瑩的翠壁。
知道身已入伏。
妖婦不見影蹤,也許為那光芒所化。
細一查看,三色光幢之下,尚有光雨射不到的空地,光高隻有十丈。
暗忖:“事已至此,上沖無路,莫如下去,先尋到妖婦下落,是否已為光幢所化,再作計較。
” 二小也膽大福厚,仗着佛光護身,一點也不知道厲害。
略一商議,再由上面繞飛,避開正面,朝穴底處飛去。
落地一看,那光蟑上三色精芒耀眼欲花,甚是強烈,不可逼視。
二小連經過幾次大敵,又聽師長們時常聚談,長了不少見識。
知那個光幢必是禁法中樞紐,稍微觸犯,立即發難。
此外有無别的埋伏,也不可知。
想起楊太仙師曾說: “你
本就膽大貪功,再見五色煙光将妖婦裹走以後,一直不曾出現,大有怯敵之勢,便不問青紅皂白,循徑急追。
飛進老遠,洞徑還未走完,妖人也未現出形迹。
沙餘比較持重細心,覺出孤軍深入,敵人深淺一點不知,心中疑慮,意欲回轉,着一人守住洞口,一人回姑婆嶺與各位師長送信,以免有失。
米餘笑說:“師兄,你怎麼近來法力增高,膽子倒小了?當我們白陽山初拜恩師時,隻憑一枝歸元箭和一點隐身法,什麼法力都沒有。
人更渺小脆弱,連個尋常大人都可緻我們的死命。
竟敢背了恩師,暗探鸠後無華氏等三妖屍的前古陵墓,連經奇險,終于成功。
将妖屍竊踞的九疑鼎中所藏一粒混沌元胎和克制此鼎的一面太虛神鑒盜去,建下了奇功。
因此一來,才蒙楊太仙師與芬陀師祖鴻恩,憐我二人向道堅誠,特設法壇,在小轉輪三相世中預積三十萬善功,連經三劫,以佛家無上法力助我二人成長。
此時如稍畏難,焉有今日?(事詳《蜀山劍俠傳口如今我們不特得有師門傳授,并還各有仙、佛兩門異寶奇珍防身,本領功力遠非昔比,遇事如何害怕起來?楊太仙師别時曾說,我二人三相世中所許三十萬個善功,今生必須實踐。
以後所遇危險艱難雖多,仙福也極厚。
我們由白陽山起,直到開府下山,不是沒見過世面。
以古妖屍那等厲害,我二人尚且成功,何況這類妖人。
假如真有什麼兇險,或是命該夭折,決逃不過,大師祖、太仙師也不會為我們費那等大力,也不會有那等說法了。
”沙餘聞言也覺有理。
心想: “牟尼珠佛光護體,百邪不侵,洞中如有埋伏,早已觸動。
也許這裡就是妖婦老巢,洞中還有餘黨,因法力比妖婦還差,所以不敢交手。
不是仗着地利暗中潛伏,便是另有出路逃走。
索性深入查他一個底細再說。
照芬陀太師祖與楊太仙師平日口氣,我二人前路光明,決不會死。
如遇危難,姑婆嶺尚有各位師長在彼,鄭師伯法力更高,妙算如神,見久不歸,定必尋來。
仗有佛光護身,至多被困一時,有何妨害?”便依了米餘,仍舊窮追不已。
一會追到近盡頭處,剛看見大片廣場園林,便見右面壁上有一大洞,飛出一個非僧非道,裝束奇特,頭上亂發虬結,身材粗短的怪人。
沙、米二小都很性急,雙方才一現身,未容張口,立指毗那神刀,化作兩彎朱虹飛将過去。
怪人驟出不意,怒吼一聲,揚手一片白光,先将全身護住。
緊跟着把腰間一個魚皮袋取下,往外一甩,立有一股火花激射而出。
初發時,隻有人臂粗細一股,和正月裡所放花炮相似。
飛出丈許,便互相激撞,紛紛化生,晃眼便如狂濤怒崩,湧向前來。
二小正在迎面飛來,兩下裡一湊,立被圍在火中。
二小見那火星俱隻米粒大小,每粒均帶有一層深綠色的光焰,互相擠擁排蕩,一撞即行爆裂。
由此一變十,十變百千,生生不已,越來越密。
炸音宛如連珠密雷,晃眼工夫,身外成了一片火海,威勢甚是驚人。
上來輕敵,未發揮牟尼珠的妙用,來勢又快,不及施為,人已陷入火海之中。
覺着佛光防衛之下,火雖尚未燒上身來,那爆炸沖擊之力卻是晃眼加盛,其力至大,幾乎使人禁受不住。
初來時不知對方虛實,又見火無邪氣,與适才洞口所見妖煙邪霧不類,心中奇怪,不約而同,各照神尼芬陀所傳,将手一指,牟尼珠佛光突往四外暴長開去。
這時火勢更大,火色也由紅轉白,由白轉成淺碧,夾着大片轟轟隆隆萬千連珠霹靂爆炸的巨響繁喧,密壓壓由上下四外六面往中心追來。
此火非同凡火,别有一種威力,由主持人随心運用,神妙非常。
常人遇上,早被炸成灰煙,決難幸免。
不料遇有克星,寶珠威力更大。
佛光突然往外一脹,立生反應,無量火焰星花自相激撞,轟的一聲震山撼嶽的巨震,二小身外的烈火立時紅雪倒崩,往四外坍去,面前立空出一大片地面。
二小先因毗那神刀為佛門至寶,與二小心靈相合,倉猝之間雖然被火隔斷,一心運用佛光,并未收回。
火勢一退,正待查看敵人蹤迹,就勢還手,忽聽一少女口音叱道: “你袒護妖婦,與我無幹,不該偷我石火袋用。
休說消耗靈火,便将我姊弟布置的花園毀去,也不與你甘休呢。
”二小身外石火雖被蕩散,并未消滅,正由分而合,晃眼化生密集,重又圍湧上來。
少女語聲才一入耳,火光倏地由碧而白而紅,由密而稀,變化絕快。
同時又聽怪人暴跳怒嘯,聲如洪鐘,甚是震耳,似與少女争論,也未聽清說些什麼。
就這光色微一閃變之中,那一大片火海已全化為烏有。
二小目光到處,見一個滿頭銀發披拂兩肩,年約十五六歲,容姿美秀,膚色如玉,赤着雙足的白衣少女,手中拿着怪人腰間所挂曾放大量烈火的魚皮袋,正轉身往門裡飛去,一晃不見。
怪人除白光護身外,又放出了兩道墨綠色的火花,正與兩彎朱虹相持。
這等墨綠色劍光,連聽也未聽說過。
看去雖怪,但不似怪人所放白光帶有邪氣。
并且朱虹失了主馭,頗有相形見绌之勢。
二小一見大驚,忙施佛法一指,朱虹光華驟盛,眼看要點上風。
忽又見一白眉巨目,身穿黑衣,面容醜怪的瘦矮小孩,怪聲怪氣急喊道:“原來你騙我,這來的是好人,不是妖怪。
姊姊不幫你,我也不幫你了。
”說時用手一招,恰值怪人也将手連指,張口連噴,連聲怪叫,以緻小孩的劍光并未飛回。
小孩大怒,口喝:“少時再和你算帳!”雙臂一振,立有一片墨綠精光将身護住,雙足一點,便往刀劍光中飛去。
二小原極機智,又肯虛心讨教,老覺出身僬僥,幸遇曠世仙緣,惟恐有失,無論尊卑,一體恭謹。
在仙府時,一班師長、同門對他二人全都喜愛。
屢聽袁化、袁星二人說起,本門法嚴,犯者無幸。
此次下山,正當群邪猖狂之際,前路艱難,對敵時務需分清正邪,不可大意,一有誤傷,便鑄大錯。
起初以為當地是妖人巢穴,還未在意。
及見火光不帶邪氣。
少女姊弟再一現身,又聽那等口氣,分明敵人心意不一。
料想這兩姊弟縱非正教門下,也非妖邪一黨。
剛在留意觀察,小孩已縱遁光往刀劍光中飛去。
對面怪人好似知道佛光厲害,恐小孩受傷,方在怒喝:“小狗快退!敵人厲害,還你就是。
”小孩竟是膽大異常,全不理睬,怪人話未說完,他已飛入刀劍光中,伸手一抓,便将兩道墨綠色光華收去。
情勢本來奇險,幸虧小孩飛劍功力頗高。
二小生自小人國内,雖經佛法長大,身材仍較常人矮小。
見這小孩生得又矮又瘦,先已喜愛。
又聽出受人之愚,不是妖邪一黨,本心不願傷他。
毗那神刀與心靈相合,敵意一消,便更不會傷害。
小孩一點也未受到險阻,便将飛劍收回,往門内飛去。
二小知道洞中隻有怪人袒護妖婦作梗,同聲大喝:“速将妖婦元神獻出,饒你不死!”随将師傳兩柄古錢戈發将出去。
此寶乃淩雲鳳往岷山白犀潭送小人玄兒時,蒙韓仙子所贈前古奇珍。
出手便是兩道戈形金環光華,神龍剪尾一般往前飛去。
怪人本就敵那朱虹不住,如何再禁得起這等神物夾攻。
這還是二小不知虛實,行事謹慎,寶珠留以防身,未發出去;否則,伽藍珠佛光再往前一照,怪人勢必當時身死,也不會有後來許多事了。
那怪人身具異禀,原非弱者。
隻因為以前作惡太多,被秦嶺石仙王擒去,本要處死,經他再三苦求,知道巫山神女峰後峽谷地穴之中乃石仙王夫妻昔年修道故居,須人看守,情願由石仙王用太陰如意仙索捆住,在内守護,藉以虔修悔過。
石仙王既因洞中須人坐鎮,又知他暫時不敢背叛,那如意神索威力神妙,被它捆住怪人,洞雖深長,無論何處均可遊行。
但隻要越過石仙王所說的界限,便會發生作用,痛癢難禁。
如出土穴,探頭洞外,更是周身似被仙鐵絲勒緊,深嵌入骨,痛苦更甚。
如再強忍奇痛,全身掙出,隻一離洞三步,立發陰火内燃,成了灰燼。
并且另外還有制他之法。
因而怪人便答應了。
石夫人為防他反噬,又将他兩件厲害法寶收去。
又用好言勸導:隻要能在洞中守滿年限,不特解禁放他,并還助他成道。
怪人和石仙王夫妻本有淵源,初來也頗愧悔自勵。
年月一久,昔年所結妖黨得知底細,前來探望,加以蠱惑,漸漸故态複萌,急于逃出,四處托人求助,以緻才有當日之事。
無奈法寶不在身旁,騙盜來的法寶又吃原主人收去。
敵人厲害,不是對手。
沒奈何,隻得違背昔年誓約,先救了急再說。
主意打定,一見金碧光華神龍絞尾電馳飛來,一聲怒吼,飛身便往門内逃走。
二小看出敵人伎倆有限,如何肯舍,立即跟蹤往裡追去。
進門便見一所陳設富麗廣堂,并無門戶,隻迎面石壁上似有灰白色光影一閃。
心疑那裡正門,怪人必由此逃走,便不問青紅皂白,一指毗那神刀飛将過去。
刀光射處,煙火迸射,壁上忽現出一座穹頂圓門,越認為所料不差,忙即追入。
裡面也是一所廣堂,陳設形式均與外層相同,面積卻小了一半。
對面壁上光影變滅中,似還見有人影一閃即隐。
二小不知是計,急于擒敵,自恃佛光護身,又看出那石壁上藏有門戶,索性連人帶飛刀化作兩團佛光,一雙朱虹,往前沖去。
似這樣,接連沖進八層門戶,怪人并未追上,也未遇什麼埋伏,隻是越往後地方越小。
沖過第八層時,前面壁上人影看得逼真,除怪人外,并還同有妖婦元神。
滿拟相隔越近,定可追上,哪知到了第九進室内,反倒無了影蹤。
當地乃是一個六角形的石室,宛如是用一塊三丈大小的極好翠玉鑿空而成,除正面人口外,通體渾成,不現一絲縫隙。
陳設卻極簡單:左右兩旁各有一白一黑,形似蒲團,大約五尺的玉墩。
當中一具五色斑斓,非金非石的丹爐。
更無别物,與先過數層大小相同。
沙餘終較謹慎,忙把米餘喚住,不令再進。
說道:“師弟,今日事情太怪,适見怪人、妖婦就在眼前,怎麼追得影蹤皆無?莫要中人誘敵之計吧?”米餘道:“大哥多慮。
你看這九層門戶,一直望到外面,并無異狀。
石室越來越小,也許到了盡頭。
妖人分明已勢窮力竭,欲逃無路,先以為門戶可用邪法隐蔽,看似整片厚壁,不料被我們識破,邪法無靈,窮追到此。
這一間作六角形,也許門戶不止一個。
既已到此,好歹也見到人才罷。
還有先逃進來的一男一女,怎會也不見影蹤?他們必有藏伏之地,隻要擒到一個就知道了。
” 沙餘還未及答,忽聽有人怒喝道:“不知好歹的東西,你想擒我,也配!”二小聽出是門外收劍小孩的口音,似由石壁中發出,倉猝之間竟未聽出在哪一面。
沙餘還想反問引逗,米餘膽大心急,因來路一直到底,駕起遁光便朝迎面壁上沖去。
沙餘見狀,想要攔他暫緩前進,飛身去拉。
室止三丈方圓,差不多已被二人佛光、刀光布滿,再往前一沖,去勢又急,沙餘還不及喝止,米餘已沖向壁上。
二小遁光恰好相連,滿拟刀光射處必可破法,現出門戶,哪知不然。
二小遁光前後相接,無異連在一起,當頭朱虹沖向壁上,方覺堅逾精鋼,與頭幾層石壁不同,室中埋伏已然發動。
隻覺眼前一花,大片墨綠光華将全室布滿,當頂壓下。
同時耳聽小孩厲聲大喝:“你兩個動不得,還不快退出去!”話未聽完,光已下壓,其重如山。
跟着腳底一空,現出一個光華耀眼的深洞。
二小沒料到埋伏在上,驟不及防,雖仗着佛法護體,人未受傷,但那一壓之力,竟不及抗拒,立被壓低丈許,陷入地面之下。
慌不疊正運玄功待往上沖,猛又聽到小孩在上面喊道:“你這個壞女鬼也跑不了,快滾下去送死!”緊跟着射下一道墨綠光華,内中裹着一個女人影子,手舞足蹈,流星一般往下射落。
百忙中看出正是妖婦元神,忽起貪功之念。
米餘方喊得一聲:“大哥!”上面已經合攏,成了一片極厚的翠玉堅頂。
二小用飛刀、法寶開路,連沖了幾次,隻沖得墨綠光焰似雨箭一般當頭射下來,事後翠壁依然完整,紋絲不動。
再看下面,深約三十餘丈,地方比上面大得多。
當中立着一幢紅、白、墨綠三色交織的精光,高約十丈,矗立當地,光焰萬道,四射如雨,照得合洞通明。
上下四外也是極整潔晶瑩的翠壁。
知道身已入伏。
妖婦不見影蹤,也許為那光芒所化。
細一查看,三色光幢之下,尚有光雨射不到的空地,光高隻有十丈。
暗忖:“事已至此,上沖無路,莫如下去,先尋到妖婦下落,是否已為光幢所化,再作計較。
” 二小也膽大福厚,仗着佛光護身,一點也不知道厲害。
略一商議,再由上面繞飛,避開正面,朝穴底處飛去。
落地一看,那光蟑上三色精芒耀眼欲花,甚是強烈,不可逼視。
二小連經過幾次大敵,又聽師長們時常聚談,長了不少見識。
知那個光幢必是禁法中樞紐,稍微觸犯,立即發難。
此外有無别的埋伏,也不可知。
想起楊太仙師曾說: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