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玉壁遁仙童 百丈蛛絲殲醜怪 穹碑封地竅 萬年石火護靈胎
關燈
小
中
大
二人雖然仗有佛門室寶防身禦敵,但是功力不夠,所習又是道家傳授,不精禅功,未能發揮伽藍珠的全部威力。
此次下山劫難重重,雖均逢兇化吉,遇見了真正勁敵,仍非對手。
你們的師父有神禹令、宙光盤等異寶,随在身旁,遇上大敵,還可相輔為用;如若離開,卻須格外仔細。
尤其是誤入設有與地火風雷相連的地底埋伏,一毫也大意不得。
”見光幢來得異樣,又不帶一點邪氣,心想:“現時已有這麼大威力,一經發難,不知如何強烈。
”上面沖不出去,銳氣一挫,不禁膽怯起來,當時未敢冒失破那光幢。
米餘終究膽大,幾次想要沖向光中試試,俱吃沙餘阻住。
米餘道:“此洞又長,深居地底,師父如何得知?雖蒙師祖賜有兩面傳音法牌,偏生師父謹慎,說我們膽子太大,恐怕生事,須俟将來奉命出外,才許帶在身旁,以防緩急。
長此相持,何時才能出困? 反不如撞它一下,省得不死不活,。
多麼悶氣。
是福決不是禍,也許能夠仗着佛光法寶沖将出去,也未可知。
”沙餘始終不肯。
忽想起:“從一人伏,便見光幢立在當地。
妖婦如為所滅,必有異狀,怎會始終靜靜地,原樣未動?”重又同往四下查看,繞着光幢,上下飛馳起來。
二小向來一起,飛巡了兩匝,米餘忽說分頭尋找,沙餘也未在意。
剛一分開,沙餘猛瞥見妖婦元神一條淡影在光幢側下面空處一閃。
因是恨極,追源禍始,必欲除此一害,惟恐不能手到成功,立指佛光飛将過去。
妖婦因隐形法先吃佛光照破,又與強仇同陷埋伏,一經運用邪法,仍有一條淡影,總算那條墨綠光華已然脫身飛去,否則更加糟了。
本來她縮身洞頂一角,仗着壁色墨綠,又多花紋痕印,淡影往上一合,二小并未看出。
也是妖婦惡滿該終,見二小繞洞追逐,佛光強烈,忽然害怕,恐被照中,仗着飛行迅速,便随在二小身後,上下錯綜,繞着光幢飛遁。
本想二小搜尋無迹,停了下來,再行覓地潛伏。
不料二小分開,飛行迅速,共隻數十丈方圓的地面。
妖婦為恐察覺,心内一慌,往側一閃,打算繞出光幢之外,貼地飛逃。
恰被沙餘看見,伽藍珠佛光立即照将過去,展布開來,晃眼化成十來丈一片光幕,兜罩下去。
因為沙餘謹慎,惟恐佛光觸及光幢,引發埋伏,未将全洞布滿,中間還有空隙。
如果妖婦仍往前飛逃,就此瞬息之間,也許奇事發生,不緻就受滅神之禍。
無如劫後妖魂,伎倆全失,心膽已寒。
知道還有一個強敵正由另一面追迫過來,也有一片佛光,如往前逃,正好撞上,驚慌失措,隻顧避那三面兜罩的佛光,忘了身後那幢三色奇光這時正在爆發。
不去接近,尚且難免波及,何況兩下一湊,那三色光幢忽然暴脹,三色精芒一齊旋轉,看去好似大小千百層雲光漩渦,分合不停,中間迸射出無量三色芒雨,妖婦立被卷去。
沙餘見狀大驚。
尚幸佛光由心運用,收回得快,兩下裡沒有接觸。
同時聞得米餘驚呼之聲,三色奇光已上沖洞頂,四外也差不多均在精芒光雨環射之下,轟轟之聲,與精光上射擊石之聲混成一片,聲勢猛烈,甚是駭人。
米餘不見,料已失陷。
沙餘好生惶急,忙由洞壁角光雨不及之處,飛抵正面空地一看。
隻見米餘在佛光環繞之下,已被光旋吸住,四外三色精芒,電雨一般朝佛光激射上去。
米餘正在強力外掙,掙脫一層,又是一層環湧上去,其勢絕快。
光焰交織,芒雨叢飛,奇麗無倫。
佛光越強,光焰電漩聲勢也越猛烈,連自己存身之地都将射到。
所幸人未受傷,還能抗禦,也未引發地水火風等等巨變。
隻要佛光不減退,便可無害,隻是脫身不得。
有心上前相助,又恐一同被困,有損無益。
沙餘正在惶急,想不出用什方法救他出險,忽見佛光上面朱虹飛起。
這一來,米餘雖仍不曾脫身,已能上下左右移動,輕快得多,不似先前緊附當中心一味苦掙。
緊跟着便見妖婦元神被一團旋渦雲光吸住,急轉變幻,緩緩由右下角斜移上來。
到了米餘先前陷身之處,方始停住,依舊疾轉不休,隻沒米餘的快。
沙餘因見朱虹奏功,光幢威勢越大,佛光也已加強,心想:“義共生死,如何臨難卻步?就同失陷,也應一起。
萬一二人合力,能夠脫身呢?”沙餘細心得多,隻管勇氣一壯,決計共此安危死生,行事卻不冒失。
先将佛光朱虹運用停當,欲以全力一拼,免得米餘手忙腳亂。
說時遲,那時快,就這麼一停頓之間,光幢上面已起變化。
先是光幢中心光雲雜沓,四外合攏,将妖婦元神包住。
妖婦自從失陷,已無暇隐身,現出一個赤條條似人非人的女鬼。
始而還在光雲中掙紮,後來越掙,光旋越強,妖婦漸漸無力,吃雲光裹緊,在旋渦中轉風車般急轉,鬼影也由濃而淡。
末了四外雲光往上一包,隻聽一聲極清越的裂石鳴玉之聲,光旋散處,便即無蹤。
米餘也已迎頭飛落,見面連稱好險。
再往對面一看,不由喜出望外。
原來就是這瞬息之間,當前現出一座色作翠墨的古玉碑,隻碑頂冒起。
前見三色精光仍往上沖,光射之處,那質如翠玉的洞頂已漸漸消熔,陷了一個大洞,隻不知還有多厚才能攻穿。
碑頂以下光雲盡斂,看去甚是瑩澈朗潤,浮輝四射。
碑形更奇,寬約三丈,厚約一丈,高達十丈以上。
中心一個丈許大小圓洞,兩旁刻着不少字迹。
初現時,有不少符-已全隐去。
二小雖然生自小人國,文字不同,因乃師淩雲鳳文武雙全,學問甚好,同在白陽山修煉時,無事時便教四小(彼時所收小人,共是四人。
除沙餘、米餘外,一名健兒,已為極樂真人收去,除賜靈丹之外,以一年之力,運用玄門極高法力,使其成長,在長春岩無憂洞真人仙府中苦志清修,已将下山行道;另一小人名玄兒,現在岷山白犀潭韓仙子門下修煉,已有驚人法力,人卻小如初生嬰兒。
再隔三年,四小重逢,為本書最驚險新奇一節)劃地認字。
二小性既靈活,又在峨眉仙府中逢人讨教,不少識見;碑文又系行草,乃是普通文字,易于通曉,一看即知。
讀完,才知當地乃是方今前輩散仙中一位奇怪人物秦嶺石仙王關臨夫婦修道之所。
以前詳情未提,隻說此碑是神禹治水前鎮壓八荒、永奠地軸的一塊靈玉神碑。
中心洞内,有一靈玉精英結成的胎胞,中貯玉實兩枚。
修道人采下,當時服下,再照道家傳授打坐運行,不特增加道力,再加年餘修為,便能抵禦奇寒酷熱,水火不侵,還能抵禦最厲害的兩極磁光與地底元磁之氣。
本來石仙王夫妻為此兩枚玉寶,曾費不少心力。
終以玉胎深藏此碑中心,雖是一個對穿的大空洞,但經仙法兩面封固,無法取出。
後又發現碑頂古篆,得知一點因果。
中心孔洞煞氣至重,仙法微妙,開時必須法寶威力至大,而又有一個修道人的元神葬送其上,與煞氣對消,始有如願之望。
石仙王既不願造孽害人,又知事太艱難,方始息念,以待有緣。
不久移居秦嶺羚峽仙府,先由乃子石元真居住。
後娶一異派散仙,生下一子一女,子名石完,女名石慧,原是雙生。
才得五歲,石元真夫妻便吃石仙王召往秦嶺,隻留下小姊弟二人,人口雖經法力禁閉,終不放心。
恰巧石仙王門下有一弟子,乃石元真的内侄,名叫龐化。
以前出身異教門下,本有不少惡迹,自知不為正教中人所容,才害了怕。
知道石仙王與各正教長老均有往還,又有親戚之誼,借着六百年仙壽前往祝賀,再四苦求,石元真夫妻又再三力保求說,石仙王方始勉強允諾。
哪知入門不滿十年,便故态複萌,終于犯規。
本要處死,又經石夫人和在座一位仙賓求情,罰令看守羚峽仙府一甲子,待罪悔過,就便照看兩小姊弟。
石仙王初意:“這一雙孫男女,全部生具異禀,賦有特性,将來仙福也至厚。
自己所習雖非左道,也不是玄門正宗,如令随侍在側,至多修到地仙,似此美質,未免可惜。
加以再過數十年,便是四九天劫,自己能否避免,尚不可知,好些顧忌。
還有那玉碑中所藏玉實,恰是兩枚,照着碑上隐去的篆文,雖然另有其人,并未指明是誰,也許将來巧遇良機也說不定。
”可是發祥之地不舍廢棄,便令慧、完姊弟住在洞内,令龐化從旁照看。
每隔二三年親往看望,傳授一些自家獨有的法術。
為防龐化受妖邪勾引,忘恩叛師,除神線鎖禁外,另賜與兩小姊弟幾件法寶。
同在洞中習法而外,并煉一點紮根基的功夫。
石仙王每去,必往藏碑之所查看。
内有一次去時,碑上忽發奇光。
下去一看,碑陰又有篆文出現,才知得玉實的另有其人,不久即至。
因見龐化在側,大有欣羨之色,恐其日後勾引妖黨生出事來,便在碑上留字,連碑帶地穴一齊封禁。
并告誡說:“從此,不論仙凡,俱都隻能入而不能出。
碑上三色神光厲害非常,每逢子午二時,焰光大盛,一被卷入光旋之内,形神俱滅。
就是平時被神光射中,也不死必傷;再如存有妄想,有心觸犯,更無生理。
就是下去的人法力真高,帶有前古太乙元金之寶,遇到子午二時,隻能勉強挨過。
要想脫出,也非等到有人送死,以他道家元神解了罡煞之氣,而應得玉實的人恰在此時來到,玉胎立破,禁法全解,隻剩碑頂三色靈焰,将百尺洞頂堅玉熔化,穿一大洞,方可出困。
此外,隻有孫兒女所用飛劍、法寶,原是萬年靈玉精英所煉,一旦誤入,尚能仗以防身免害。
但是全洞均經禁制,藏碑之所分外堅硬,僅能防身待援;如仗本門穿山行石之法想沖出來,仍不能夠。
”龐化生心不止一日,前些日剛用花言巧語哄騙兩小姊弟,把石仙王所傳用來遇敵藏身和誘敵人伏的八層禁法封閉全學了去。
因兩小姊弟常聽祖父嘉許,用功極勤,除喜布置園林花草之外,往往相對用功,一坐常是兩三天,時機盡有。
方想日内乘隙下手,不料石仙王到來,重加禁制,詳言厲害。
知道事太行險,不可強求,才自罷了。
因慧、完姊弟聰慧異常,起初年幼,洞中孤寂,多了一人作伴,龐化更善巴結,相處還好。
後來年長,法力、知識日高,發現龐化為人詭詐淫兇,便漸明白,已不再受愚弄。
後又發現常有舊日妖黨來訪,暗中偷看,言行無一善良,越發看他不起。
隻因龐化苦求,說是事洩必死,看在表親面上,不好意思舉發罷了。
龐化卻不這麼想,見兩姊弟相對日益冷淡,小孩口不穩,常恐事洩;加以被禁年久,靜極思動,性又兇暴,才有當日之事。
沙、米二人讀完碑文,便照所說,探頭往碑上圓洞一看。
隻見内裡向上凹起,還有丈許來高,頂中心懸着一團青氣。
知道碑文所載外包真氣、内孕玉實的靈玉胎胞,便是此物。
毗那神刀乃佛門至寶,不知是否能夠解破?既恐反應力強,又恐下手太重,傷了胎中玉實,互一商量,決計審慎行事。
也是二小福至心靈,該有這種遇合。
碑外字迹乃石仙王最後所留,隻說:“玉實見風即堅如精鋼,必須當時服用。
服後按照玄門坐功運行,愈早愈好,決不能過十二個時辰。
否則,不特要受許多苦痛,并還減去不少靈效。
胎外元氣,也非太乙精金所煉之寶莫解。
”至于如何預防以及服法,均未說出。
二小隻憑領會,暗想:“玉實既然見風即硬,想也不能與外問之氣接觸。
自己又沒見識過是何形狀,氣團有五尺方圓,難知玉實大小。
如若當時不能服下,便須等三色精光将頂沖開,帶了回去,長路飛行,如何保藏?”打算先用伽藍珠佛光将它緊密包住,再用飛刀破那真氣,以免見風生變,這一來,恰巧暗合。
二小見氣團被佛光雖包了個密不通風,但是大小如一,抗力甚強,一任運用法力緊壓上去,絲毫不動。
暗忖:“一團青氣竟如此厲害。
佛光尚且克它不動,飛刀也未必能夠濟事。
”準備再如不行,使二寶之外,加上兩柄金戈,将那生根之處用力鋸斷。
暫不取那胎中玉實,也不再與護庇妖婦的怪人動手,徑直帶了整個氣團,飛回姑婆嶺去。
哪知物各有制,飛刀兩彎朱虹剛照預計,作個半月形往氣團上一合,咝的一聲,真氣立破,四下飛射,力猛異常。
二小在佛光圈内,如非見那氣團威力靈異,惟恐不能奏功,身與朱虹合而為一,幾乎被那爆散的真氣打中。
就這樣,還被震得蕩了兩蕩才住,不禁吓了一跳。
尚幸真氣隻破裂時一震之威,一散便已無力。
同時所包沒的玉胎也已現出,隻是四五寸大小一枚玉球,緊附頂上。
正想如何齊柄削取,目光到處,又是锵的一聲鳴玉之響,玉胎倏地分為兩半,自行墜落。
二小忙用手搶接,恰巧一人接了一半,互相對視。
那玉胎又輕又薄,每半枚裡面,蟠曲着十幾條青白二色、形似血絡之物,盤到中心,有寸許大小一個圓形的玉卵,形似流質,又似濃縮的氣體。
入手微溫,隐聞一股異香。
乍看時仿佛極軟,晃眼似要凝固。
米餘機警,看出異樣,還未見風透氣已是如此,稍久必變堅玉,急切問又不知如何服法。
方在舉棋不定,忽然發現内中脈絡直通斷處,隐隐似有青氣透出。
試就口一嘗,覺着清香襲人,
此次下山劫難重重,雖均逢兇化吉,遇見了真正勁敵,仍非對手。
你們的師父有神禹令、宙光盤等異寶,随在身旁,遇上大敵,還可相輔為用;如若離開,卻須格外仔細。
尤其是誤入設有與地火風雷相連的地底埋伏,一毫也大意不得。
”見光幢來得異樣,又不帶一點邪氣,心想:“現時已有這麼大威力,一經發難,不知如何強烈。
”上面沖不出去,銳氣一挫,不禁膽怯起來,當時未敢冒失破那光幢。
米餘終究膽大,幾次想要沖向光中試試,俱吃沙餘阻住。
米餘道:“此洞又長,深居地底,師父如何得知?雖蒙師祖賜有兩面傳音法牌,偏生師父謹慎,說我們膽子太大,恐怕生事,須俟将來奉命出外,才許帶在身旁,以防緩急。
長此相持,何時才能出困? 反不如撞它一下,省得不死不活,。
多麼悶氣。
是福決不是禍,也許能夠仗着佛光法寶沖将出去,也未可知。
”沙餘始終不肯。
忽想起:“從一人伏,便見光幢立在當地。
妖婦如為所滅,必有異狀,怎會始終靜靜地,原樣未動?”重又同往四下查看,繞着光幢,上下飛馳起來。
二小向來一起,飛巡了兩匝,米餘忽說分頭尋找,沙餘也未在意。
剛一分開,沙餘猛瞥見妖婦元神一條淡影在光幢側下面空處一閃。
因是恨極,追源禍始,必欲除此一害,惟恐不能手到成功,立指佛光飛将過去。
妖婦因隐形法先吃佛光照破,又與強仇同陷埋伏,一經運用邪法,仍有一條淡影,總算那條墨綠光華已然脫身飛去,否則更加糟了。
本來她縮身洞頂一角,仗着壁色墨綠,又多花紋痕印,淡影往上一合,二小并未看出。
也是妖婦惡滿該終,見二小繞洞追逐,佛光強烈,忽然害怕,恐被照中,仗着飛行迅速,便随在二小身後,上下錯綜,繞着光幢飛遁。
本想二小搜尋無迹,停了下來,再行覓地潛伏。
不料二小分開,飛行迅速,共隻數十丈方圓的地面。
妖婦為恐察覺,心内一慌,往側一閃,打算繞出光幢之外,貼地飛逃。
恰被沙餘看見,伽藍珠佛光立即照将過去,展布開來,晃眼化成十來丈一片光幕,兜罩下去。
因為沙餘謹慎,惟恐佛光觸及光幢,引發埋伏,未将全洞布滿,中間還有空隙。
如果妖婦仍往前飛逃,就此瞬息之間,也許奇事發生,不緻就受滅神之禍。
無如劫後妖魂,伎倆全失,心膽已寒。
知道還有一個強敵正由另一面追迫過來,也有一片佛光,如往前逃,正好撞上,驚慌失措,隻顧避那三面兜罩的佛光,忘了身後那幢三色奇光這時正在爆發。
不去接近,尚且難免波及,何況兩下一湊,那三色光幢忽然暴脹,三色精芒一齊旋轉,看去好似大小千百層雲光漩渦,分合不停,中間迸射出無量三色芒雨,妖婦立被卷去。
沙餘見狀大驚。
尚幸佛光由心運用,收回得快,兩下裡沒有接觸。
同時聞得米餘驚呼之聲,三色奇光已上沖洞頂,四外也差不多均在精芒光雨環射之下,轟轟之聲,與精光上射擊石之聲混成一片,聲勢猛烈,甚是駭人。
米餘不見,料已失陷。
沙餘好生惶急,忙由洞壁角光雨不及之處,飛抵正面空地一看。
隻見米餘在佛光環繞之下,已被光旋吸住,四外三色精芒,電雨一般朝佛光激射上去。
米餘正在強力外掙,掙脫一層,又是一層環湧上去,其勢絕快。
光焰交織,芒雨叢飛,奇麗無倫。
佛光越強,光焰電漩聲勢也越猛烈,連自己存身之地都将射到。
所幸人未受傷,還能抗禦,也未引發地水火風等等巨變。
隻要佛光不減退,便可無害,隻是脫身不得。
有心上前相助,又恐一同被困,有損無益。
沙餘正在惶急,想不出用什方法救他出險,忽見佛光上面朱虹飛起。
這一來,米餘雖仍不曾脫身,已能上下左右移動,輕快得多,不似先前緊附當中心一味苦掙。
緊跟着便見妖婦元神被一團旋渦雲光吸住,急轉變幻,緩緩由右下角斜移上來。
到了米餘先前陷身之處,方始停住,依舊疾轉不休,隻沒米餘的快。
沙餘因見朱虹奏功,光幢威勢越大,佛光也已加強,心想:“義共生死,如何臨難卻步?就同失陷,也應一起。
萬一二人合力,能夠脫身呢?”沙餘細心得多,隻管勇氣一壯,決計共此安危死生,行事卻不冒失。
先将佛光朱虹運用停當,欲以全力一拼,免得米餘手忙腳亂。
說時遲,那時快,就這麼一停頓之間,光幢上面已起變化。
先是光幢中心光雲雜沓,四外合攏,将妖婦元神包住。
妖婦自從失陷,已無暇隐身,現出一個赤條條似人非人的女鬼。
始而還在光雲中掙紮,後來越掙,光旋越強,妖婦漸漸無力,吃雲光裹緊,在旋渦中轉風車般急轉,鬼影也由濃而淡。
末了四外雲光往上一包,隻聽一聲極清越的裂石鳴玉之聲,光旋散處,便即無蹤。
米餘也已迎頭飛落,見面連稱好險。
再往對面一看,不由喜出望外。
原來就是這瞬息之間,當前現出一座色作翠墨的古玉碑,隻碑頂冒起。
前見三色精光仍往上沖,光射之處,那質如翠玉的洞頂已漸漸消熔,陷了一個大洞,隻不知還有多厚才能攻穿。
碑頂以下光雲盡斂,看去甚是瑩澈朗潤,浮輝四射。
碑形更奇,寬約三丈,厚約一丈,高達十丈以上。
中心一個丈許大小圓洞,兩旁刻着不少字迹。
初現時,有不少符-已全隐去。
二小雖然生自小人國,文字不同,因乃師淩雲鳳文武雙全,學問甚好,同在白陽山修煉時,無事時便教四小(彼時所收小人,共是四人。
除沙餘、米餘外,一名健兒,已為極樂真人收去,除賜靈丹之外,以一年之力,運用玄門極高法力,使其成長,在長春岩無憂洞真人仙府中苦志清修,已将下山行道;另一小人名玄兒,現在岷山白犀潭韓仙子門下修煉,已有驚人法力,人卻小如初生嬰兒。
再隔三年,四小重逢,為本書最驚險新奇一節)劃地認字。
二小性既靈活,又在峨眉仙府中逢人讨教,不少識見;碑文又系行草,乃是普通文字,易于通曉,一看即知。
讀完,才知當地乃是方今前輩散仙中一位奇怪人物秦嶺石仙王關臨夫婦修道之所。
以前詳情未提,隻說此碑是神禹治水前鎮壓八荒、永奠地軸的一塊靈玉神碑。
中心洞内,有一靈玉精英結成的胎胞,中貯玉實兩枚。
修道人采下,當時服下,再照道家傳授打坐運行,不特增加道力,再加年餘修為,便能抵禦奇寒酷熱,水火不侵,還能抵禦最厲害的兩極磁光與地底元磁之氣。
本來石仙王夫妻為此兩枚玉寶,曾費不少心力。
終以玉胎深藏此碑中心,雖是一個對穿的大空洞,但經仙法兩面封固,無法取出。
後又發現碑頂古篆,得知一點因果。
中心孔洞煞氣至重,仙法微妙,開時必須法寶威力至大,而又有一個修道人的元神葬送其上,與煞氣對消,始有如願之望。
石仙王既不願造孽害人,又知事太艱難,方始息念,以待有緣。
不久移居秦嶺羚峽仙府,先由乃子石元真居住。
後娶一異派散仙,生下一子一女,子名石完,女名石慧,原是雙生。
才得五歲,石元真夫妻便吃石仙王召往秦嶺,隻留下小姊弟二人,人口雖經法力禁閉,終不放心。
恰巧石仙王門下有一弟子,乃石元真的内侄,名叫龐化。
以前出身異教門下,本有不少惡迹,自知不為正教中人所容,才害了怕。
知道石仙王與各正教長老均有往還,又有親戚之誼,借着六百年仙壽前往祝賀,再四苦求,石元真夫妻又再三力保求說,石仙王方始勉強允諾。
哪知入門不滿十年,便故态複萌,終于犯規。
本要處死,又經石夫人和在座一位仙賓求情,罰令看守羚峽仙府一甲子,待罪悔過,就便照看兩小姊弟。
石仙王初意:“這一雙孫男女,全部生具異禀,賦有特性,将來仙福也至厚。
自己所習雖非左道,也不是玄門正宗,如令随侍在側,至多修到地仙,似此美質,未免可惜。
加以再過數十年,便是四九天劫,自己能否避免,尚不可知,好些顧忌。
還有那玉碑中所藏玉實,恰是兩枚,照着碑上隐去的篆文,雖然另有其人,并未指明是誰,也許将來巧遇良機也說不定。
”可是發祥之地不舍廢棄,便令慧、完姊弟住在洞内,令龐化從旁照看。
每隔二三年親往看望,傳授一些自家獨有的法術。
為防龐化受妖邪勾引,忘恩叛師,除神線鎖禁外,另賜與兩小姊弟幾件法寶。
同在洞中習法而外,并煉一點紮根基的功夫。
石仙王每去,必往藏碑之所查看。
内有一次去時,碑上忽發奇光。
下去一看,碑陰又有篆文出現,才知得玉實的另有其人,不久即至。
因見龐化在側,大有欣羨之色,恐其日後勾引妖黨生出事來,便在碑上留字,連碑帶地穴一齊封禁。
并告誡說:“從此,不論仙凡,俱都隻能入而不能出。
碑上三色神光厲害非常,每逢子午二時,焰光大盛,一被卷入光旋之内,形神俱滅。
就是平時被神光射中,也不死必傷;再如存有妄想,有心觸犯,更無生理。
就是下去的人法力真高,帶有前古太乙元金之寶,遇到子午二時,隻能勉強挨過。
要想脫出,也非等到有人送死,以他道家元神解了罡煞之氣,而應得玉實的人恰在此時來到,玉胎立破,禁法全解,隻剩碑頂三色靈焰,将百尺洞頂堅玉熔化,穿一大洞,方可出困。
此外,隻有孫兒女所用飛劍、法寶,原是萬年靈玉精英所煉,一旦誤入,尚能仗以防身免害。
但是全洞均經禁制,藏碑之所分外堅硬,僅能防身待援;如仗本門穿山行石之法想沖出來,仍不能夠。
”龐化生心不止一日,前些日剛用花言巧語哄騙兩小姊弟,把石仙王所傳用來遇敵藏身和誘敵人伏的八層禁法封閉全學了去。
因兩小姊弟常聽祖父嘉許,用功極勤,除喜布置園林花草之外,往往相對用功,一坐常是兩三天,時機盡有。
方想日内乘隙下手,不料石仙王到來,重加禁制,詳言厲害。
知道事太行險,不可強求,才自罷了。
因慧、完姊弟聰慧異常,起初年幼,洞中孤寂,多了一人作伴,龐化更善巴結,相處還好。
後來年長,法力、知識日高,發現龐化為人詭詐淫兇,便漸明白,已不再受愚弄。
後又發現常有舊日妖黨來訪,暗中偷看,言行無一善良,越發看他不起。
隻因龐化苦求,說是事洩必死,看在表親面上,不好意思舉發罷了。
龐化卻不這麼想,見兩姊弟相對日益冷淡,小孩口不穩,常恐事洩;加以被禁年久,靜極思動,性又兇暴,才有當日之事。
沙、米二人讀完碑文,便照所說,探頭往碑上圓洞一看。
隻見内裡向上凹起,還有丈許來高,頂中心懸着一團青氣。
知道碑文所載外包真氣、内孕玉實的靈玉胎胞,便是此物。
毗那神刀乃佛門至寶,不知是否能夠解破?既恐反應力強,又恐下手太重,傷了胎中玉實,互一商量,決計審慎行事。
也是二小福至心靈,該有這種遇合。
碑外字迹乃石仙王最後所留,隻說:“玉實見風即堅如精鋼,必須當時服用。
服後按照玄門坐功運行,愈早愈好,決不能過十二個時辰。
否則,不特要受許多苦痛,并還減去不少靈效。
胎外元氣,也非太乙精金所煉之寶莫解。
”至于如何預防以及服法,均未說出。
二小隻憑領會,暗想:“玉實既然見風即硬,想也不能與外問之氣接觸。
自己又沒見識過是何形狀,氣團有五尺方圓,難知玉實大小。
如若當時不能服下,便須等三色精光将頂沖開,帶了回去,長路飛行,如何保藏?”打算先用伽藍珠佛光将它緊密包住,再用飛刀破那真氣,以免見風生變,這一來,恰巧暗合。
二小見氣團被佛光雖包了個密不通風,但是大小如一,抗力甚強,一任運用法力緊壓上去,絲毫不動。
暗忖:“一團青氣竟如此厲害。
佛光尚且克它不動,飛刀也未必能夠濟事。
”準備再如不行,使二寶之外,加上兩柄金戈,将那生根之處用力鋸斷。
暫不取那胎中玉實,也不再與護庇妖婦的怪人動手,徑直帶了整個氣團,飛回姑婆嶺去。
哪知物各有制,飛刀兩彎朱虹剛照預計,作個半月形往氣團上一合,咝的一聲,真氣立破,四下飛射,力猛異常。
二小在佛光圈内,如非見那氣團威力靈異,惟恐不能奏功,身與朱虹合而為一,幾乎被那爆散的真氣打中。
就這樣,還被震得蕩了兩蕩才住,不禁吓了一跳。
尚幸真氣隻破裂時一震之威,一散便已無力。
同時所包沒的玉胎也已現出,隻是四五寸大小一枚玉球,緊附頂上。
正想如何齊柄削取,目光到處,又是锵的一聲鳴玉之響,玉胎倏地分為兩半,自行墜落。
二小忙用手搶接,恰巧一人接了一半,互相對視。
那玉胎又輕又薄,每半枚裡面,蟠曲着十幾條青白二色、形似血絡之物,盤到中心,有寸許大小一個圓形的玉卵,形似流質,又似濃縮的氣體。
入手微溫,隐聞一股異香。
乍看時仿佛極軟,晃眼似要凝固。
米餘機警,看出異樣,還未見風透氣已是如此,稍久必變堅玉,急切問又不知如何服法。
方在舉棋不定,忽然發現内中脈絡直通斷處,隐隐似有青氣透出。
試就口一嘗,覺着清香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