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情重故交 寶相夫人煩七矮 窮追情女 瘋癫和尚遺雙頑
關燈
小
中
大
兇多吉少,保不定懷恨遷怒。
人在他手,加害容易,豈不有違救人初志?依我之見,九姑暫勿同往,我們假裝遊山誤入禁地,等他恃強行兇,再行下手除他救人,不是好麼?” 寶相夫人見九姑聞言目視自己,沉吟未語,料她深知邪法厲害,想先救人,隻因初見不便主張。
便接口道:“癫和尚來曆、本領,我也得知大概。
他除精迷蹤潛形之法外,更精推算照影之術,一經行法,千裡内外事物清晰如見。
此處相隔較遠,教祖禁制微妙,不特前後山崖堅如精鋼,多厲害的邪法也無所施,便這方圓五十裡内人物也全在禁網妙用以内,他自然看不出。
但是一離此山,稍有動作,便易被他發現,身臨其境,更無庸說。
固然妖僧未必想到諸位會去,驟出不意,也許成功,偏生九姑來時原有防備。
近因屢次叩壁求見,我雖憐她遭遇,愛莫能助,又奉師命不敢應聲,她上月情急,四出求援,蹤迹不免洩漏,使其更多一層防備。
本來人一入境,必為警覺。
所幸妖僧近更狂做,又信妖婦蠱惑,認為九姑乃黎母教下,自從與他分手,蹤迹多在南海,與正邪各派極少交往;雖因翼弟悔禍,得與昆侖韋、向二人釋去前隙,對方并未折節下交,也決不肯在四九天劫以前輕樹他這強敵。
斷定九姑無計可施,為了其弟,終會屈服,才樂得大言,寬此一步。
諸位道友由此起身,且不往雲霧山妖窟,而先往婁山九盤嶺救人。
這樣不特翼弟,便九姑的真形,也同被攝在那崖洞底層法台之上,如能同救出困更好;否則,此洞在遵義境内妖窟之北,相隔非近,又與妖僧所設照影邪法相背。
諸位飛遁神速,隻要當時不被查知,就是觸動禁制,妖僧警覺趕來,有諸位在場,再想加害必難。
至多費點事,人必救出來了。
”金、石諸人知她法力高強,計慮周詳,方要應諾,阿童道:“邪法不怕,隻要在起身前,由我用師傳佛法略微禁制,便藏蠻僧中間,晶球視影也難察看推算。
由我行法再走如何?”石生喜道:“我們還忘了小神僧會蔽影潛真呢。
由小神僧、二甄師兄帶了石完前往救人;蟬哥哥、二易師弟、靈奇和我另成一路,假裝遊山誤人禁地,引他動手。
南北夾攻,雙管齊下,使其不能兼顧,豈不更好?”衆人贊妙。
九姑越發欣喜,稱謝不置。
随對衆人道:“那雲霧山在都勻縣西,乃首嶺主峰,高出雲表。
常年雲封霧合,山之得名也由于此。
可是半山腰上有一片斷崖絕壑,外觀煙岚雜沓,雲霧迷漫,絕壑千尋,其深莫測,山勢又是奇險,雖在向陽一面,亘古絕少人行。
下面卻隐着大片極膏腴的盆地,奇花異草,茂林嘉木,到處都是。
再由平原東折入一幽谷,泉石風景越發靈秀。
原是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最好的一處。
最初原名金石峪少清仙府,複經曆代列仙人居,為避人知,地名屢易。
現名乃前居散仙所取,到了妖僧手中,又改成癫師谷妙玄洞天。
山中本多雲霧,妖僧潛踞其中,防人發現,又用邪法禁制,不知底細的人決看不出。
隻谷外有一通路,乃妖僧昔年被逐逃亡,與毒蛇遇合之地。
人雖在道,卻不忘本性,又狂做自恃,特将這條人口留下,未加封禁。
并還聲言:他之得有今日,全由誤人秘徑,與毒蛇遇合而起。
除毒蛇經他用一甲子苦功,助其成道轉世,已然引渡入門,做了他的愛徒而外,以後隻要有人和他一樣,不畏艱難,由此秘徑走人,到他洞前,根骨好的收作門人,如是庸俗一流,也必施恩加惠,有求必應,務令遂願而去。
話雖如此,但那人口山徑奇險,窮山惡水,景物荒寒,仙凡足迹均所不至。
這多年來,外人連我姊弟,共隻四人到他洞前。
一個是随同采藥的牧童,因同伴被虎狼所殺,逃竄荒山,并還隻到人口,人便傷餓待斃,吃那毒蛇轉世的門人小童姬蜃救往洞前。
他見牧童相貌奇醜,恰又性韋,一時心喜收下。
這便是他門下三怪徒中的韋蛟。
一個是由人口危崖吃仇人推堕的藥夫子,因會武功,攀藤下落,負傷未死,居然尋到谷口,經他發現,帶往洞中治愈。
因那人年已四十,根骨太差,隻給他服了兩粒靈藥,給了他一小袋砂金,并助他将對頭殺死,不曾收到門下。
另一怪徒吳煉,乃他昔年山外所收,并非自投。
此外隻翼弟受愚誤入,我為救翼弟,到他洞前一次。
他見人口險阻隐秘,年時這麼久,共隻有限來人,而我來去均由山北雲壑,未經秘徑,自來放心。
不特不曾設防,來者便是道術之士,如肯服低認過,也隻略微奚落,或是吃他留難,惡鬧一陣,放走了事。
若不深入谷中禁地,他連面都不現,隻把洞前一片最靈秀之處隐起,任其自去。
諸位既分兩路前往,最好一路裝作玩景,由此秘徑走入,相機行事;另一路約定時刻,往九盤嶺救人。
先後在個把時辰以内發動,成功無疑了。
”跟着,九姑便把途向、形勢詳為說出。
并說入口秘徑隐僻非常,由其引路同往。
阿童道:“你那真形被妖僧禁攝在九盤嶺,與我這一路同行,豈不要好得多?”九姑方遲疑,寶相夫人已先接口道:“九姑實是可憐,尚有難言之隐。
小神僧與諸位道友仗義憐助,請照所說而行吧。
”金、石、甄、易等六小弟兄聽九姑一說,猛想起自己洞府,正是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最好的一處。
隻因仙示隐微,略示玄機,僅推測出在雲貴邊嶺一帶。
仙柬又有‘别府暫居,便宜行事,任意所如’之言,好似尋到也難久居,尚有奇遇。
一行先曾遍曆西南諸省,後又去往各處名山尋訪,終無所遇。
正想乘赤身寨之行重新查訪,不料竟是妖僧所居,地名也與金、石二人暗合。
全都心動喜慰,聞言立允。
寶相夫人便請金蟬轉告唐家婆,回去守口保密。
新庵地勢更好,無須移回。
以後也不可來地穴通路窺探,隻等自身功行使命完滿,定必助她轉世重修。
又将開府前紫玲抽空省親所留靈丹贈了兩粒。
唐家婆見已因禍得福,自是感慰。
寶相夫人仍不放心,又請七矮行前将土穴入口封堵。
衆人應聲辭出,如言行法,封閉前半入口,并運石土堵塞,移了兩株藤樹植在上面。
雲九姑随請衆人同去庵中小坐,略進酒菜再走。
衆人見她尚進元神,唐家婆攝形之法也還未撤,便随往庵中一看。
九姑原身被一幢銀光罩定,閉目盤坐當中庵堂之内,比起元神更加美豔。
再吃防身寶光一照,越發玉映珠輝,容光照人。
神态也極莊麗,不帶絲毫邪氣,看出功力甚深。
旁門中人,又生得那麼妙姿麗質,美豔如仙,居然有此成就,平日潔身自愛可想而知。
方在暗中贊許,元神忽隐,寶光遽斂。
九姑立即睜眼起身,重又向衆拜謝救助之德。
衆人謙謝欲行。
九姑說:“庵中存有好些酒菜,均是海外和黎母山中産物。
唐道友禁制已撤,正往香廚趕制此庵特有的素面。
”堅請少留。
衆人多日未嘗煙火之物,庵中素面又負盛名,主人意誠,便不再拒。
九姑随向另室取了好些水果食物,連同黎母酒,捧來請用。
衆人問知這酒純是百十種奇花異果多年釀成,不雜滴水。
還未入室,已聞酒香。
端杯一嘗,果是佳絕,竟不在仙府珍釀以下。
水果雖多海南名産,無什珍奇,但均異種。
内中荔枝、龍眼、榴連、鳳梨之類,不是汁多實大,便是格外甘芳。
尤其荔枝圓徑竟達兩寸以上,核小如豆,本香之外還帶桂圓香,肉厚寸許,既甜且脆,味更腴美。
食後芳騰齒頰,經久不退,不禁同聲贊美。
九姑歎道:“聞說峨眉開府,不特仙裳如雲,美景無極,為千古未有之盛況,便待客飲食,也皆仙廚珍異,人間所無。
隻恨不似秦姊姊福緣深厚。
當時雖未預其盛,日後終列門牆,盡情賞玩。
至今向往宮牆,時索夢寐。
似此荒服微物,何足挂齒?” 衆人正要答話,唐家婆已用大木闆端了十碗面走來,放下便走。
衆人一吃,果然味美。
尤其阿童自幼持齋,盡管道法高強,幾曾吃過這等精美素食。
石完更是初經,食量又宏,先前大啖酒菜已是喜歡,再一吃面越發高興,晃眼下肚。
九姑知他意猶未足,正說還有,唐家婆已二次端進。
金、石、甄、易、靈奇等七人均不再添,隻阿童添了半碗。
甄艮見石完吃相太兇,方要說他,石生攔道:“我最喜石完天真。
他初次出世,好些多未經曆,我們又從來不存心弄飲食吃,難得遇到,既有兼人之量,由他盡興一飽吧。
” 石完本要停著,見師父聞言笑諾,重又吃起來。
一面狼吞虎咽,一面偷看師長眼色,形狀越發醜怪。
衆人都忍不住好笑。
石完以前受過祖訓,隻要出諸師長,喜怒皆是恩澤,決無違忤,因此最敬師長。
但是天生特性,從不受人輕侮,邊吃邊想:“師長、師兄笑我無妨,你這怪女人表面勸我多吃,如敢笑我,離開師父,叫你知道我厲害。
”心疑九姑笑他。
偷眼一看,九姑不特未笑,始終誠敬,待如上賓,并不以年幼醜怪,行輩較低,稍存輕視。
再看靈奇,也是平日随侍師長恭謹神色。
一路上對于靈奇本就親熱,心裡說: “師兄真好,這女人也不惹厭。
”由此對九姑大生好感,遇事便以全力相助,不提。
吃完,九姑又取兩個竹絲制就的小籃,将石完愛吃的鮮果裝滿帶上。
方照前策,别了唐家婆,一同起身,往前途飛去。
人在他手,加害容易,豈不有違救人初志?依我之見,九姑暫勿同往,我們假裝遊山誤入禁地,等他恃強行兇,再行下手除他救人,不是好麼?” 寶相夫人見九姑聞言目視自己,沉吟未語,料她深知邪法厲害,想先救人,隻因初見不便主張。
便接口道:“癫和尚來曆、本領,我也得知大概。
他除精迷蹤潛形之法外,更精推算照影之術,一經行法,千裡内外事物清晰如見。
此處相隔較遠,教祖禁制微妙,不特前後山崖堅如精鋼,多厲害的邪法也無所施,便這方圓五十裡内人物也全在禁網妙用以内,他自然看不出。
但是一離此山,稍有動作,便易被他發現,身臨其境,更無庸說。
固然妖僧未必想到諸位會去,驟出不意,也許成功,偏生九姑來時原有防備。
近因屢次叩壁求見,我雖憐她遭遇,愛莫能助,又奉師命不敢應聲,她上月情急,四出求援,蹤迹不免洩漏,使其更多一層防備。
本來人一入境,必為警覺。
所幸妖僧近更狂做,又信妖婦蠱惑,認為九姑乃黎母教下,自從與他分手,蹤迹多在南海,與正邪各派極少交往;雖因翼弟悔禍,得與昆侖韋、向二人釋去前隙,對方并未折節下交,也決不肯在四九天劫以前輕樹他這強敵。
斷定九姑無計可施,為了其弟,終會屈服,才樂得大言,寬此一步。
諸位道友由此起身,且不往雲霧山妖窟,而先往婁山九盤嶺救人。
這樣不特翼弟,便九姑的真形,也同被攝在那崖洞底層法台之上,如能同救出困更好;否則,此洞在遵義境内妖窟之北,相隔非近,又與妖僧所設照影邪法相背。
諸位飛遁神速,隻要當時不被查知,就是觸動禁制,妖僧警覺趕來,有諸位在場,再想加害必難。
至多費點事,人必救出來了。
”金、石諸人知她法力高強,計慮周詳,方要應諾,阿童道:“邪法不怕,隻要在起身前,由我用師傳佛法略微禁制,便藏蠻僧中間,晶球視影也難察看推算。
由我行法再走如何?”石生喜道:“我們還忘了小神僧會蔽影潛真呢。
由小神僧、二甄師兄帶了石完前往救人;蟬哥哥、二易師弟、靈奇和我另成一路,假裝遊山誤人禁地,引他動手。
南北夾攻,雙管齊下,使其不能兼顧,豈不更好?”衆人贊妙。
九姑越發欣喜,稱謝不置。
随對衆人道:“那雲霧山在都勻縣西,乃首嶺主峰,高出雲表。
常年雲封霧合,山之得名也由于此。
可是半山腰上有一片斷崖絕壑,外觀煙岚雜沓,雲霧迷漫,絕壑千尋,其深莫測,山勢又是奇險,雖在向陽一面,亘古絕少人行。
下面卻隐着大片極膏腴的盆地,奇花異草,茂林嘉木,到處都是。
再由平原東折入一幽谷,泉石風景越發靈秀。
原是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最好的一處。
最初原名金石峪少清仙府,複經曆代列仙人居,為避人知,地名屢易。
現名乃前居散仙所取,到了妖僧手中,又改成癫師谷妙玄洞天。
山中本多雲霧,妖僧潛踞其中,防人發現,又用邪法禁制,不知底細的人決看不出。
隻谷外有一通路,乃妖僧昔年被逐逃亡,與毒蛇遇合之地。
人雖在道,卻不忘本性,又狂做自恃,特将這條人口留下,未加封禁。
并還聲言:他之得有今日,全由誤人秘徑,與毒蛇遇合而起。
除毒蛇經他用一甲子苦功,助其成道轉世,已然引渡入門,做了他的愛徒而外,以後隻要有人和他一樣,不畏艱難,由此秘徑走人,到他洞前,根骨好的收作門人,如是庸俗一流,也必施恩加惠,有求必應,務令遂願而去。
話雖如此,但那人口山徑奇險,窮山惡水,景物荒寒,仙凡足迹均所不至。
這多年來,外人連我姊弟,共隻四人到他洞前。
一個是随同采藥的牧童,因同伴被虎狼所殺,逃竄荒山,并還隻到人口,人便傷餓待斃,吃那毒蛇轉世的門人小童姬蜃救往洞前。
他見牧童相貌奇醜,恰又性韋,一時心喜收下。
這便是他門下三怪徒中的韋蛟。
一個是由人口危崖吃仇人推堕的藥夫子,因會武功,攀藤下落,負傷未死,居然尋到谷口,經他發現,帶往洞中治愈。
因那人年已四十,根骨太差,隻給他服了兩粒靈藥,給了他一小袋砂金,并助他将對頭殺死,不曾收到門下。
另一怪徒吳煉,乃他昔年山外所收,并非自投。
此外隻翼弟受愚誤入,我為救翼弟,到他洞前一次。
他見人口險阻隐秘,年時這麼久,共隻有限來人,而我來去均由山北雲壑,未經秘徑,自來放心。
不特不曾設防,來者便是道術之士,如肯服低認過,也隻略微奚落,或是吃他留難,惡鬧一陣,放走了事。
若不深入谷中禁地,他連面都不現,隻把洞前一片最靈秀之處隐起,任其自去。
諸位既分兩路前往,最好一路裝作玩景,由此秘徑走入,相機行事;另一路約定時刻,往九盤嶺救人。
先後在個把時辰以内發動,成功無疑了。
”跟着,九姑便把途向、形勢詳為說出。
并說入口秘徑隐僻非常,由其引路同往。
阿童道:“你那真形被妖僧禁攝在九盤嶺,與我這一路同行,豈不要好得多?”九姑方遲疑,寶相夫人已先接口道:“九姑實是可憐,尚有難言之隐。
小神僧與諸位道友仗義憐助,請照所說而行吧。
”金、石、甄、易等六小弟兄聽九姑一說,猛想起自己洞府,正是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最好的一處。
隻因仙示隐微,略示玄機,僅推測出在雲貴邊嶺一帶。
仙柬又有‘别府暫居,便宜行事,任意所如’之言,好似尋到也難久居,尚有奇遇。
一行先曾遍曆西南諸省,後又去往各處名山尋訪,終無所遇。
正想乘赤身寨之行重新查訪,不料竟是妖僧所居,地名也與金、石二人暗合。
全都心動喜慰,聞言立允。
寶相夫人便請金蟬轉告唐家婆,回去守口保密。
新庵地勢更好,無須移回。
以後也不可來地穴通路窺探,隻等自身功行使命完滿,定必助她轉世重修。
又将開府前紫玲抽空省親所留靈丹贈了兩粒。
唐家婆見已因禍得福,自是感慰。
寶相夫人仍不放心,又請七矮行前将土穴入口封堵。
衆人應聲辭出,如言行法,封閉前半入口,并運石土堵塞,移了兩株藤樹植在上面。
雲九姑随請衆人同去庵中小坐,略進酒菜再走。
衆人見她尚進元神,唐家婆攝形之法也還未撤,便随往庵中一看。
九姑原身被一幢銀光罩定,閉目盤坐當中庵堂之内,比起元神更加美豔。
再吃防身寶光一照,越發玉映珠輝,容光照人。
神态也極莊麗,不帶絲毫邪氣,看出功力甚深。
旁門中人,又生得那麼妙姿麗質,美豔如仙,居然有此成就,平日潔身自愛可想而知。
方在暗中贊許,元神忽隐,寶光遽斂。
九姑立即睜眼起身,重又向衆拜謝救助之德。
衆人謙謝欲行。
九姑說:“庵中存有好些酒菜,均是海外和黎母山中産物。
唐道友禁制已撤,正往香廚趕制此庵特有的素面。
”堅請少留。
衆人多日未嘗煙火之物,庵中素面又負盛名,主人意誠,便不再拒。
九姑随向另室取了好些水果食物,連同黎母酒,捧來請用。
衆人問知這酒純是百十種奇花異果多年釀成,不雜滴水。
還未入室,已聞酒香。
端杯一嘗,果是佳絕,竟不在仙府珍釀以下。
水果雖多海南名産,無什珍奇,但均異種。
内中荔枝、龍眼、榴連、鳳梨之類,不是汁多實大,便是格外甘芳。
尤其荔枝圓徑竟達兩寸以上,核小如豆,本香之外還帶桂圓香,肉厚寸許,既甜且脆,味更腴美。
食後芳騰齒頰,經久不退,不禁同聲贊美。
九姑歎道:“聞說峨眉開府,不特仙裳如雲,美景無極,為千古未有之盛況,便待客飲食,也皆仙廚珍異,人間所無。
隻恨不似秦姊姊福緣深厚。
當時雖未預其盛,日後終列門牆,盡情賞玩。
至今向往宮牆,時索夢寐。
似此荒服微物,何足挂齒?” 衆人正要答話,唐家婆已用大木闆端了十碗面走來,放下便走。
衆人一吃,果然味美。
尤其阿童自幼持齋,盡管道法高強,幾曾吃過這等精美素食。
石完更是初經,食量又宏,先前大啖酒菜已是喜歡,再一吃面越發高興,晃眼下肚。
九姑知他意猶未足,正說還有,唐家婆已二次端進。
金、石、甄、易、靈奇等七人均不再添,隻阿童添了半碗。
甄艮見石完吃相太兇,方要說他,石生攔道:“我最喜石完天真。
他初次出世,好些多未經曆,我們又從來不存心弄飲食吃,難得遇到,既有兼人之量,由他盡興一飽吧。
” 石完本要停著,見師父聞言笑諾,重又吃起來。
一面狼吞虎咽,一面偷看師長眼色,形狀越發醜怪。
衆人都忍不住好笑。
石完以前受過祖訓,隻要出諸師長,喜怒皆是恩澤,決無違忤,因此最敬師長。
但是天生特性,從不受人輕侮,邊吃邊想:“師長、師兄笑我無妨,你這怪女人表面勸我多吃,如敢笑我,離開師父,叫你知道我厲害。
”心疑九姑笑他。
偷眼一看,九姑不特未笑,始終誠敬,待如上賓,并不以年幼醜怪,行輩較低,稍存輕視。
再看靈奇,也是平日随侍師長恭謹神色。
一路上對于靈奇本就親熱,心裡說: “師兄真好,這女人也不惹厭。
”由此對九姑大生好感,遇事便以全力相助,不提。
吃完,九姑又取兩個竹絲制就的小籃,将石完愛吃的鮮果裝滿帶上。
方照前策,别了唐家婆,一同起身,往前途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