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絕憐弱質無雙女 舊約三生願已虛
關燈
小
中
大
。
老和尚知事緊急,業已翻牆趕往蠻寨送信,吩咐姑娘醒轉速往東南逃走,也許中途能與來人遇上。
但盼蠻寨人來得快,還可将令尊屍首護送回去,姑娘卻是非走不可。
" 鳳珠一看,自己的兵器連同應用之物都在榻旁,咬牙切齒,踢了土豪一腳,還想斫他兩刀,被老香火攔住,一面指點逃路,催其快走。
風珠無法,抱着父親屍首吞聲悲泣,哭喊了幾聲"爹爹",便由後牆縱出,照所說途徑連夜奔馳。
不料悲痛心慌太甚,中途錯了方向,眼看東方已有明意;前面黑壓壓有村鎮現出,這才覺着途向走錯。
心方憂疑,遙聞身後呐喊之聲,回顧側面樹林中燈火隐隐,似有多人繞将過來。
先還當是蠻王派人來接,正在查看,猛瞥見來路那面又有火光人影,呐喊追來。
前面村鎮業早看出,到處雞聲報曉,遠近相聞,田野中的人家燈光隐現,已有土人走出,前行逃路與老香火所說都不相同。
天也快亮,前行途向不對,後面又似來了追兵,一時情急,便往橫裡一株大樹後蹿去。
本想越野而過,忽聽馬蹄之聲,人已追近,再往前逃必被看出,剛往樹後一閃,便見兩騎快馬飛馳而過,正和土豪手下惡奴一樣裝束,過時并說方才路上拾到一隻;日鞋,後又尋到一件舊衣,兇手必往前面鎮上逃走,追上有賞等語。
低頭一看,原來逃時心慌,身後包裹漏了一洞,同時發現晨光熹微中,另一起追兵也是當地土人打扮,内中還有好些打手,手中均拿有刀棒繩索,一路呐喊而來,分兩路往前面鎮上追去。
田野裡的人家均被驚動,紛紛追出。
情知不妙,一看地勢,左側不遠是片樹林,後面仿佛有一山谷,來路敵人業已追近,隻得借着大樹掩藏,提心吊膽等來人追過,慌不疊腳底加勁,接連幾縱,先往樹林中蹿去。
剛到林前,遙聞身後有人急喊,跟着四面應和,并有銅鑼亂打,聲震山野。
入林回顧,原來蹤迹已被田裡土人發現,因那兩起追兵沿途呐喊,說兇手殺人,是一年輕女賊,擒到有賞。
鳳珠逃得太慌,被左近土人看出,紛紛呐喊,鑼聲一起,前兩起追兵已快趕到鎮上,也全警覺,一同回身追趕,蜂擁而來,人多勢盛,看去分外驚人。
鳳珠連日服侍病父,心情悲苦,本就疲勞不堪,又在荒野裡忘命逃竄,奔馳了大半夜不曾休息,一見蹤迹被人發現,吓得心膽皆寒。
正由林中驚慌逃出,看出前面果是一條山谷,形勢深險,朝陽初出地面,還未照到谷中,看去陰森森的,也不知谷中有路沒有。
正在暗中叫苦,默念爹爹陰靈不遠,保佑女兒莫落惡人之手,猛瞥見前面不遠崖坡上接連縱下兩人,明知路被攔住,但是後面追兵更多,隻得把心一橫,手握刀把,硬着頭皮沖将過去,如不放過,拔刀就斫。
心正打鼓,看出來人一老一少,都是赤着上身,腰圍短布,頭插烏羽,耳帶銅環,與老和尚所說蠻裝相同,忽然急中生智,高聲喝道: "金牛寨在何方?如何走法?"話未說完,内一老蠻本是當先趕來,相隔已隻丈許,聞言立用漢語停步問道:"你到金牛寨作什?"聲才出口,遙聞蘆笙号角之聲遠遠傳來,鳳珠忙答:"老大王孟雄叫我去的。
"老蠻忽又驚喜道:"老王現正尋人,便是你麼? 我們領你前去。
"另一壯蠻立将腰間牛角号筒取下,向蘆笙來路鳴嗚狂吹,坡上也有同樣号角吹動。
鳳珠已随老蠻前奔,回頭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原來方才過處,兩邊陡坡上面立着二三十個男女蠻人,男的手中俱都拿有镖槍長矛弓矢之類,本來對準自己,似要投擲,剛剛收回。
還有十幾個剛由崖洞竹樓之中拿了兵器縱出,角聲一起,紛取号角急吹不已。
後面喊殺之聲也快追近,忙喊:"這位老山叔,這些漢家人知我往金牛寨去尋老王,由後追來,要殺我呢。
"老蠻立時面有怒容,答道:"你不要怕,這條山谷乃老王的甘蔗園,平日和他們雖有來往,如不答應,他們不敢進來。
你聽那蘆笙,便是老王親身出來尋人的信号,已命我們留意要尋一人。
隻是尋你,就被他們圍上,聽見我們号角,必定尋來,也不敢動你一根頭發。
你沒聽見蘆笙來路是往石佛壩,如今已折轉來,越隔越近麼?老王親出,必是騎馬,來得更快,放心好了。
" 鳳珠拿不準孟雄心意,原是迫而出此,先脫危險再說;聞言仔細一聽,蘆笙果是越來越近,回顧身後衆蠻人正把着谷口,朝下喝罵,不令來人走進。
來人雖在厲聲争論,但無一人敢于往裡硬闖,心中略寬,便随二蠻往前飛馳。
兩蠻子腳底極快,其行如飛,鳳珠人雖疲極,因見前途有了生機,又有蠻人相助,追兵已被擋住,精神稍振,急于脫離虎口,仗着粗蠻之力去将父親屍首搶走,也勉強提氣随同急奔。
那條山谷甚是曲折,又狹又長,兩面山坡上都是蔗田,追兵早被谷口蠻人擋住,呐喊之聲已聽不出。
蠻人所居的竹樓崖洞時有發現,号角之聲也一路吹将過去,與前途蘆笙号角遙遙呼應,此伏彼起,接連不斷。
鳳珠從小生長邊荒,原知各族大姓蠻人土官的威勢,但是他們平日無事,對于漢官大都敬畏,常有獻納,不是遇到真可惡的貪官污吏壓迫太甚,輕易不會反抗。
一經暴動,便紛紛揭竿而起,大小山寨一齊響應,來勢猛惡,極難平複。
近些年來漢官又改了方法,由強奪變成巧取,蠻人老實易欺,居然相安無事。
漢官又善籠絡利用,威權日重,差一點的小部落隻好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偶然遇到官軍出動,搜捉逃犯,還要出力相助,所追再是漢人,更是不會過問。
方才追兵人數甚多,并有地保士兵在内,竟被谷口蠻人阻住,一任對方力說自己是女賊、殺人兇犯,置之不理。
如非蠻人勢力真大,這裡便是他的轄區也必不敢,越想越覺逃生有望,腳底自更加快。
剛把那六七裡長一條羊腸谷徑穿過,同行少年蠻子已在中途搶先翻山,往前趕去,隻老蠻一人引路,随同急馳。
出口一看,前面又是一片荒野,樹林甚多,兩面重山峻嶺,形勢險惡,陽光照處,明暗相間。
上面草木繁茂,大片陰影将地面遮沒了一大片,仿佛那山快要壓到人的頭上,隻右側遠遠現出一片水田。
方想:這裡山形真險,并與老和尚所說中途那座高山相同,如其料中,離開金牛寨隻有二十多裡路。
出谷之後,蘆笙已聽不見,連谷中蠻人所吹号角也全停歇,莫要與蠻王相左。
我已力盡筋疲,心跳汗流,萬分勉強,這樣遠而難走的山路如何前往?忽聽隐隐馬蹄之聲由側面小路上傳來,因覺追兵都在谷口被阻,中隔大片峰崖,當是蠻王來迎,心方一動,老蠻忽然急呼"快走",領了鳳珠往對面樹林中馳去。
老和尚知事緊急,業已翻牆趕往蠻寨送信,吩咐姑娘醒轉速往東南逃走,也許中途能與來人遇上。
但盼蠻寨人來得快,還可将令尊屍首護送回去,姑娘卻是非走不可。
" 鳳珠一看,自己的兵器連同應用之物都在榻旁,咬牙切齒,踢了土豪一腳,還想斫他兩刀,被老香火攔住,一面指點逃路,催其快走。
風珠無法,抱着父親屍首吞聲悲泣,哭喊了幾聲"爹爹",便由後牆縱出,照所說途徑連夜奔馳。
不料悲痛心慌太甚,中途錯了方向,眼看東方已有明意;前面黑壓壓有村鎮現出,這才覺着途向走錯。
心方憂疑,遙聞身後呐喊之聲,回顧側面樹林中燈火隐隐,似有多人繞将過來。
先還當是蠻王派人來接,正在查看,猛瞥見來路那面又有火光人影,呐喊追來。
前面村鎮業早看出,到處雞聲報曉,遠近相聞,田野中的人家燈光隐現,已有土人走出,前行逃路與老香火所說都不相同。
天也快亮,前行途向不對,後面又似來了追兵,一時情急,便往橫裡一株大樹後蹿去。
本想越野而過,忽聽馬蹄之聲,人已追近,再往前逃必被看出,剛往樹後一閃,便見兩騎快馬飛馳而過,正和土豪手下惡奴一樣裝束,過時并說方才路上拾到一隻;日鞋,後又尋到一件舊衣,兇手必往前面鎮上逃走,追上有賞等語。
低頭一看,原來逃時心慌,身後包裹漏了一洞,同時發現晨光熹微中,另一起追兵也是當地土人打扮,内中還有好些打手,手中均拿有刀棒繩索,一路呐喊而來,分兩路往前面鎮上追去。
田野裡的人家均被驚動,紛紛追出。
情知不妙,一看地勢,左側不遠是片樹林,後面仿佛有一山谷,來路敵人業已追近,隻得借着大樹掩藏,提心吊膽等來人追過,慌不疊腳底加勁,接連幾縱,先往樹林中蹿去。
剛到林前,遙聞身後有人急喊,跟着四面應和,并有銅鑼亂打,聲震山野。
入林回顧,原來蹤迹已被田裡土人發現,因那兩起追兵沿途呐喊,說兇手殺人,是一年輕女賊,擒到有賞。
鳳珠逃得太慌,被左近土人看出,紛紛呐喊,鑼聲一起,前兩起追兵已快趕到鎮上,也全警覺,一同回身追趕,蜂擁而來,人多勢盛,看去分外驚人。
鳳珠連日服侍病父,心情悲苦,本就疲勞不堪,又在荒野裡忘命逃竄,奔馳了大半夜不曾休息,一見蹤迹被人發現,吓得心膽皆寒。
正由林中驚慌逃出,看出前面果是一條山谷,形勢深險,朝陽初出地面,還未照到谷中,看去陰森森的,也不知谷中有路沒有。
正在暗中叫苦,默念爹爹陰靈不遠,保佑女兒莫落惡人之手,猛瞥見前面不遠崖坡上接連縱下兩人,明知路被攔住,但是後面追兵更多,隻得把心一橫,手握刀把,硬着頭皮沖将過去,如不放過,拔刀就斫。
心正打鼓,看出來人一老一少,都是赤着上身,腰圍短布,頭插烏羽,耳帶銅環,與老和尚所說蠻裝相同,忽然急中生智,高聲喝道: "金牛寨在何方?如何走法?"話未說完,内一老蠻本是當先趕來,相隔已隻丈許,聞言立用漢語停步問道:"你到金牛寨作什?"聲才出口,遙聞蘆笙号角之聲遠遠傳來,鳳珠忙答:"老大王孟雄叫我去的。
"老蠻忽又驚喜道:"老王現正尋人,便是你麼? 我們領你前去。
"另一壯蠻立将腰間牛角号筒取下,向蘆笙來路鳴嗚狂吹,坡上也有同樣号角吹動。
鳳珠已随老蠻前奔,回頭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原來方才過處,兩邊陡坡上面立着二三十個男女蠻人,男的手中俱都拿有镖槍長矛弓矢之類,本來對準自己,似要投擲,剛剛收回。
還有十幾個剛由崖洞竹樓之中拿了兵器縱出,角聲一起,紛取号角急吹不已。
後面喊殺之聲也快追近,忙喊:"這位老山叔,這些漢家人知我往金牛寨去尋老王,由後追來,要殺我呢。
"老蠻立時面有怒容,答道:"你不要怕,這條山谷乃老王的甘蔗園,平日和他們雖有來往,如不答應,他們不敢進來。
你聽那蘆笙,便是老王親身出來尋人的信号,已命我們留意要尋一人。
隻是尋你,就被他們圍上,聽見我們号角,必定尋來,也不敢動你一根頭發。
你沒聽見蘆笙來路是往石佛壩,如今已折轉來,越隔越近麼?老王親出,必是騎馬,來得更快,放心好了。
" 鳳珠拿不準孟雄心意,原是迫而出此,先脫危險再說;聞言仔細一聽,蘆笙果是越來越近,回顧身後衆蠻人正把着谷口,朝下喝罵,不令來人走進。
來人雖在厲聲争論,但無一人敢于往裡硬闖,心中略寬,便随二蠻往前飛馳。
兩蠻子腳底極快,其行如飛,鳳珠人雖疲極,因見前途有了生機,又有蠻人相助,追兵已被擋住,精神稍振,急于脫離虎口,仗着粗蠻之力去将父親屍首搶走,也勉強提氣随同急奔。
那條山谷甚是曲折,又狹又長,兩面山坡上都是蔗田,追兵早被谷口蠻人擋住,呐喊之聲已聽不出。
蠻人所居的竹樓崖洞時有發現,号角之聲也一路吹将過去,與前途蘆笙号角遙遙呼應,此伏彼起,接連不斷。
鳳珠從小生長邊荒,原知各族大姓蠻人土官的威勢,但是他們平日無事,對于漢官大都敬畏,常有獻納,不是遇到真可惡的貪官污吏壓迫太甚,輕易不會反抗。
一經暴動,便紛紛揭竿而起,大小山寨一齊響應,來勢猛惡,極難平複。
近些年來漢官又改了方法,由強奪變成巧取,蠻人老實易欺,居然相安無事。
漢官又善籠絡利用,威權日重,差一點的小部落隻好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偶然遇到官軍出動,搜捉逃犯,還要出力相助,所追再是漢人,更是不會過問。
方才追兵人數甚多,并有地保士兵在内,竟被谷口蠻人阻住,一任對方力說自己是女賊、殺人兇犯,置之不理。
如非蠻人勢力真大,這裡便是他的轄區也必不敢,越想越覺逃生有望,腳底自更加快。
剛把那六七裡長一條羊腸谷徑穿過,同行少年蠻子已在中途搶先翻山,往前趕去,隻老蠻一人引路,随同急馳。
出口一看,前面又是一片荒野,樹林甚多,兩面重山峻嶺,形勢險惡,陽光照處,明暗相間。
上面草木繁茂,大片陰影将地面遮沒了一大片,仿佛那山快要壓到人的頭上,隻右側遠遠現出一片水田。
方想:這裡山形真險,并與老和尚所說中途那座高山相同,如其料中,離開金牛寨隻有二十多裡路。
出谷之後,蘆笙已聽不見,連谷中蠻人所吹号角也全停歇,莫要與蠻王相左。
我已力盡筋疲,心跳汗流,萬分勉強,這樣遠而難走的山路如何前往?忽聽隐隐馬蹄之聲由側面小路上傳來,因覺追兵都在谷口被阻,中隔大片峰崖,當是蠻王來迎,心方一動,老蠻忽然急呼"快走",領了鳳珠往對面樹林中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