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 人似濯冰壺 雪夜深山 忽驚怪異
關燈
小
中
大
剛停手,便聽身後發話,因已有些明白,知道敵暗我明,又在馬上,防不勝防,如有惡念,随時均可下手,怎會走了一路這樣安靜,深悔把話說錯,無奈業已出口,收不回來。
正想如何改變口風,一聽對方在後發話,仿佛立在馬股之上,越發驚奇,料知那人必是一位前輩英俠,聞得馬嘶尋來,馬既與他相識,決非外人,心中驚喜,還以為方才雖然失禮,一則我是幼童,初經奇驗,事出意外,難免驚慌,不知者不為罪,說的又是兩面話,總可原諒,意欲聽完再行回答,便未開口,後來越聽口風越不對,慌道,"老前輩,千萬恕我無知。
因我來時,曾遇大小三個敵人,為首一賊十分厲害,同乘雪橇在後窮追,不是涼亭桠八裡岡上人家相助,幾乎被他追上。
老前輩和他身量差不多,一時驚疑大甚,多有冒犯,當你未說話時,我已後悔了,千萬寬恕,等我出險之後,再向你老人家叩頭賠禮吧!"說罷,不聽回答,馬卻越走越快。
旺子心疑那人也在馬上,天又太冷,沖風冒雪而馳,大股冷氣夾着大片雪花迎面撲來,見縫就鑽,由頭頸裡倒灌進去,實在冷得難受,幸而扣拌活結均極精巧,把帽套往下一按,稍微一拉,便即複原。
忽然冷不防口呼一聲"老前輩",同時轉身,一把往後抓去,滿拟抓着那人一點衣角,再行求說,哪知還是撲空,同時覺着帽上風鏡被什東西輕輕拂過,铮的一聲微響,隔着手套一摸,鏡上凍結的冰雪本有半寸多厚,已全脫落,鏡外雪花飛舞中,一顆馬頭已可看出,料是那人所為,必還在旁,不曾走遠,方才雖說氣話,仍看師長情面,想引人馬出險,連說了許多好話,不聽回音,天色好似開了一點,人都始終不見影迹,隻得罷了。
經此一來,料知事已無礙,再一低頭,越發寬心大放。
原來八裡岡土人以前曾見樊茵草紮馬腿有過經險,先用蘆花和舊布條紮在馬的小腿之上,再用軟柔幹草将馬蹄和半截馬腿包好,紮上一層草繩,四蹄全被護住,本就比馬蹄粗出兩倍不止。
走了這一大段,雪花積在上面,全都凍結,底下的雪也越積越多,差不多有徑尺方圓,變成四個雪團踏在腳底,走起來雖無以前靈便,看那意思決不至于失足跌倒,遇到平坦之處還可乘勢滑溜過去,隻不踏空落在山溝裡面便可無害。
雪也小了一些,又走一段,估計快要轉入岔道,正用手套随時擦那鏡上雪花,沿途留心查看過去,忽聽前面有人大喝:"再走半裡,往左一轉,便是烏家堡,堡外有十幾處人家,憑你師父情面,必蒙收留。
雪住再走,否則無論去往何處,這樣冰天雪地均極兇險,不是這匹好馬,照你那樣無禮無知,早不管你了。
不聽良言,又要冒失犯險,又分不清是非善惡,自己送命,還要連累人家好馬,這樣一個頑童,命他沖風冒雪走此長路,我真不知老鐵和沈氏夫婦什麼心思!快些去吧,再如多言,我也不會理你!" 旺子聞言驚喜,剛急呼:"老前輩,請停貴步,容我說兩句話,就知恩師用意。
弟子今日冒險無知也是情有可原了。
"說時,瞥見方才所見、身上好似反穿獸皮、毛茸茸一幢、頭戴寬邊鬥笠的人影突在馬前出現,往右側面走去,腳底甚快,連喊不應,隻一晃便隐入雪花飛舞之中,不見蹤迹。
馬也不等招呼,便往斜刺裡偏頭馳去,情知那人見怪,悔已無及。
剛想起這裡離青林壩不遠,又在官道右面,與那人去向相同,也許此人便與那姓蔔的老前輩有關,或是他本人都不一定,如何說了一路好話,為了謹守師命,不敢洩露,成見太深,忘了設詞探詢,當面錯過。
想要跟去,八裡岡土人曾說,入口前半段還好,後頭歧路甚多,又極難走。
這樣大雪迷目,人困馬乏,也無法前往,好容易前面不遠有了人家,如何再犯奇險?事已過去,隻得到後再說。
旺子心方後悔,半裡多的途程轉眼臨近,偶然低頭,看出馬蹄下面雪團十九散落,隻附着薄薄一層,有的地方連草繩也露了出來。
暗忖:看方才馬蹄上面積雪本應越積越多,怎會自行脫落,馬又未停,并無别的動作,莫非此老恐怕敲冰時傷了馬腿,已代去掉不成?忽聽馬嘶和人笑語呼喝之聲,雙方越走越近,看出前面雪花飛舞中,現出一些樹木,并無房舍,跟着便聽得有人大呼:"來客請慢一步,這裡高低不平,留心滑倒!" 馬已放慢腳步,緩緩走了下去。
到後一看,原來當地是片密林,隻中間一條通路和八裡岡上一樣,土人勤快,那雪随下随掃,上面又有大樹繁枝遮蔽,别處雪深三尺,這條通路隻得薄薄一層新雪,有的人還在打掃。
上面樹枝大密,經不住冰雪重壓,有的業已折斷,有的壓低下來,離地不過丈許,頂上積雪厚達一兩尺,早凍成冰,互相凝結,成了一道天然穹幕,雪花一點飄不進去。
玉蓋瓊枝,銀花難瑰,宛如水晶宮阙中一條十多丈長的馳道,清麗絕倫。
人馬剛由入口雪坡走下,雪花立被樹幕遮住,眼前一清。
旺子從未見此奇景,剛剛脫險,絕處逢生,又見對面那夥土人,好似事前得信,趕出歡迎,和八裡岡土人一樣親熱。
人才對面,便争先恐後代旺子打掃人馬身上雪迹,請往内中一家取暖,并說:"湯水現成,尊客不要客氣。
"料和前遇土人一樣,好生歡喜,連聲稱謝,和親人回家一樣,由為首兩個中年人陪同前往。
走出五六丈,由樹林旁邊小徑穿過,到一崖下,看出這夥土人十九住在崖洞裡面,去的那家是座天然崖洞,甚是高大整齊,旁邊并有兩洞,雖然較低,但比别的崖洞更加寬大,乃村中人民存放牲畜之所,打掃也極幹淨,牛馬豬羊無一不備,差不多每家都有幾條。
心想,村口外面居民如此富足,烏家堡内還不知有多好。
主人姓郭,弟兄二人待客甚是殷勤。
這類崖洞本是冬暖夏涼,主人又生了一堆炭火,越發溫暖如春。
旺子最最關心是那馬前異人,初意不是異人送信,主人怎會前知?将馬安置,脫去外面棉襖風帽,剛一坐定,端起一杯熱茶,隻喝得一口,便問主人:"方才可曾有人來過,怎會知我來此,如此厚待?" 主人答話竟出意料,說起初這裡人家都耕堡主的田,窮苦異常,後蒙鐵大爺和兩位不知姓名的男女恩人相助,非但大家分有田地,堡中土豪也負氣出走,至今不歸,剩下一些家屬,也全變作好人,公平度日,已過了十多年,均是恩人所賜。
衆人每日想念,一兩年難得遇到一次。
今日落雪以前,忽有一孤身客人來此打尖,說恩人的徒弟騎了一匹小花馬要由此地經過。
這位遠客原和我們閑談,無意之中談起此事,未說客人要來。
老弟未到以前半個時辰,忽又來了一位女客,也知你的來曆,說你已在風雪之中遇險,不是有人相助,人馬均不免于傷亡,少時多半要到這裡投宿小住,最好代他勻出一點地方,備點熱水草料,安頓人馬。
走時還說了兩句笑話。
你說那反穿皮衣、戴鬥笠的人并未來過。
旺子心想,自己十分謹細,共隻在安平店住了一夜,外人并未得知,形蹤十分隐秘,馬行又快,這樣大雪寒天,何人冒險追來?再說馬行如飛,也追不上。
如說二女先走,決不能比馬還快,也不應是孤身一人,還有先來男子不知是誰,怎會知我來曆,越想越奇怪。
再三盤問,主人答說:"先一人來此打尖,因聽我們感念恩人好處,這才說起。
後一女客說是同伴途中有一點事,要用熱水,匆匆說完便即起身。
所說笑話并非惡意。
大意是像老弟這樣忠厚未出過門的人受點傷無妨,馬卻恩人借來,傷了可惜,遇見機會她還想騎它一騎。
" 旺子聽出内中有話,主人不肯明言,暗忖:昨夜所遇乃
正想如何改變口風,一聽對方在後發話,仿佛立在馬股之上,越發驚奇,料知那人必是一位前輩英俠,聞得馬嘶尋來,馬既與他相識,決非外人,心中驚喜,還以為方才雖然失禮,一則我是幼童,初經奇驗,事出意外,難免驚慌,不知者不為罪,說的又是兩面話,總可原諒,意欲聽完再行回答,便未開口,後來越聽口風越不對,慌道,"老前輩,千萬恕我無知。
因我來時,曾遇大小三個敵人,為首一賊十分厲害,同乘雪橇在後窮追,不是涼亭桠八裡岡上人家相助,幾乎被他追上。
老前輩和他身量差不多,一時驚疑大甚,多有冒犯,當你未說話時,我已後悔了,千萬寬恕,等我出險之後,再向你老人家叩頭賠禮吧!"說罷,不聽回答,馬卻越走越快。
旺子心疑那人也在馬上,天又太冷,沖風冒雪而馳,大股冷氣夾着大片雪花迎面撲來,見縫就鑽,由頭頸裡倒灌進去,實在冷得難受,幸而扣拌活結均極精巧,把帽套往下一按,稍微一拉,便即複原。
忽然冷不防口呼一聲"老前輩",同時轉身,一把往後抓去,滿拟抓着那人一點衣角,再行求說,哪知還是撲空,同時覺着帽上風鏡被什東西輕輕拂過,铮的一聲微響,隔着手套一摸,鏡上凍結的冰雪本有半寸多厚,已全脫落,鏡外雪花飛舞中,一顆馬頭已可看出,料是那人所為,必還在旁,不曾走遠,方才雖說氣話,仍看師長情面,想引人馬出險,連說了許多好話,不聽回音,天色好似開了一點,人都始終不見影迹,隻得罷了。
經此一來,料知事已無礙,再一低頭,越發寬心大放。
原來八裡岡土人以前曾見樊茵草紮馬腿有過經險,先用蘆花和舊布條紮在馬的小腿之上,再用軟柔幹草将馬蹄和半截馬腿包好,紮上一層草繩,四蹄全被護住,本就比馬蹄粗出兩倍不止。
走了這一大段,雪花積在上面,全都凍結,底下的雪也越積越多,差不多有徑尺方圓,變成四個雪團踏在腳底,走起來雖無以前靈便,看那意思決不至于失足跌倒,遇到平坦之處還可乘勢滑溜過去,隻不踏空落在山溝裡面便可無害。
雪也小了一些,又走一段,估計快要轉入岔道,正用手套随時擦那鏡上雪花,沿途留心查看過去,忽聽前面有人大喝:"再走半裡,往左一轉,便是烏家堡,堡外有十幾處人家,憑你師父情面,必蒙收留。
雪住再走,否則無論去往何處,這樣冰天雪地均極兇險,不是這匹好馬,照你那樣無禮無知,早不管你了。
不聽良言,又要冒失犯險,又分不清是非善惡,自己送命,還要連累人家好馬,這樣一個頑童,命他沖風冒雪走此長路,我真不知老鐵和沈氏夫婦什麼心思!快些去吧,再如多言,我也不會理你!" 旺子聞言驚喜,剛急呼:"老前輩,請停貴步,容我說兩句話,就知恩師用意。
弟子今日冒險無知也是情有可原了。
"說時,瞥見方才所見、身上好似反穿獸皮、毛茸茸一幢、頭戴寬邊鬥笠的人影突在馬前出現,往右側面走去,腳底甚快,連喊不應,隻一晃便隐入雪花飛舞之中,不見蹤迹。
馬也不等招呼,便往斜刺裡偏頭馳去,情知那人見怪,悔已無及。
剛想起這裡離青林壩不遠,又在官道右面,與那人去向相同,也許此人便與那姓蔔的老前輩有關,或是他本人都不一定,如何說了一路好話,為了謹守師命,不敢洩露,成見太深,忘了設詞探詢,當面錯過。
想要跟去,八裡岡土人曾說,入口前半段還好,後頭歧路甚多,又極難走。
這樣大雪迷目,人困馬乏,也無法前往,好容易前面不遠有了人家,如何再犯奇險?事已過去,隻得到後再說。
旺子心方後悔,半裡多的途程轉眼臨近,偶然低頭,看出馬蹄下面雪團十九散落,隻附着薄薄一層,有的地方連草繩也露了出來。
暗忖:看方才馬蹄上面積雪本應越積越多,怎會自行脫落,馬又未停,并無别的動作,莫非此老恐怕敲冰時傷了馬腿,已代去掉不成?忽聽馬嘶和人笑語呼喝之聲,雙方越走越近,看出前面雪花飛舞中,現出一些樹木,并無房舍,跟着便聽得有人大呼:"來客請慢一步,這裡高低不平,留心滑倒!" 馬已放慢腳步,緩緩走了下去。
到後一看,原來當地是片密林,隻中間一條通路和八裡岡上一樣,土人勤快,那雪随下随掃,上面又有大樹繁枝遮蔽,别處雪深三尺,這條通路隻得薄薄一層新雪,有的人還在打掃。
上面樹枝大密,經不住冰雪重壓,有的業已折斷,有的壓低下來,離地不過丈許,頂上積雪厚達一兩尺,早凍成冰,互相凝結,成了一道天然穹幕,雪花一點飄不進去。
玉蓋瓊枝,銀花難瑰,宛如水晶宮阙中一條十多丈長的馳道,清麗絕倫。
人馬剛由入口雪坡走下,雪花立被樹幕遮住,眼前一清。
旺子從未見此奇景,剛剛脫險,絕處逢生,又見對面那夥土人,好似事前得信,趕出歡迎,和八裡岡土人一樣親熱。
人才對面,便争先恐後代旺子打掃人馬身上雪迹,請往内中一家取暖,并說:"湯水現成,尊客不要客氣。
"料和前遇土人一樣,好生歡喜,連聲稱謝,和親人回家一樣,由為首兩個中年人陪同前往。
走出五六丈,由樹林旁邊小徑穿過,到一崖下,看出這夥土人十九住在崖洞裡面,去的那家是座天然崖洞,甚是高大整齊,旁邊并有兩洞,雖然較低,但比别的崖洞更加寬大,乃村中人民存放牲畜之所,打掃也極幹淨,牛馬豬羊無一不備,差不多每家都有幾條。
心想,村口外面居民如此富足,烏家堡内還不知有多好。
主人姓郭,弟兄二人待客甚是殷勤。
這類崖洞本是冬暖夏涼,主人又生了一堆炭火,越發溫暖如春。
旺子最最關心是那馬前異人,初意不是異人送信,主人怎會前知?将馬安置,脫去外面棉襖風帽,剛一坐定,端起一杯熱茶,隻喝得一口,便問主人:"方才可曾有人來過,怎會知我來此,如此厚待?" 主人答話竟出意料,說起初這裡人家都耕堡主的田,窮苦異常,後蒙鐵大爺和兩位不知姓名的男女恩人相助,非但大家分有田地,堡中土豪也負氣出走,至今不歸,剩下一些家屬,也全變作好人,公平度日,已過了十多年,均是恩人所賜。
衆人每日想念,一兩年難得遇到一次。
今日落雪以前,忽有一孤身客人來此打尖,說恩人的徒弟騎了一匹小花馬要由此地經過。
這位遠客原和我們閑談,無意之中談起此事,未說客人要來。
老弟未到以前半個時辰,忽又來了一位女客,也知你的來曆,說你已在風雪之中遇險,不是有人相助,人馬均不免于傷亡,少時多半要到這裡投宿小住,最好代他勻出一點地方,備點熱水草料,安頓人馬。
走時還說了兩句笑話。
你說那反穿皮衣、戴鬥笠的人并未來過。
旺子心想,自己十分謹細,共隻在安平店住了一夜,外人并未得知,形蹤十分隐秘,馬行又快,這樣大雪寒天,何人冒險追來?再說馬行如飛,也追不上。
如說二女先走,決不能比馬還快,也不應是孤身一人,還有先來男子不知是誰,怎會知我來曆,越想越奇怪。
再三盤問,主人答說:"先一人來此打尖,因聽我們感念恩人好處,這才說起。
後一女客說是同伴途中有一點事,要用熱水,匆匆說完便即起身。
所說笑話并非惡意。
大意是像老弟這樣忠厚未出過門的人受點傷無妨,馬卻恩人借來,傷了可惜,遇見機會她還想騎它一騎。
" 旺子聽出内中有話,主人不肯明言,暗忖:昨夜所遇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