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洪水暴發
關燈
小
中
大
時還與别人,就是不舍不願,也是自然低頭,無話可說,才算成功。
事前沒有準備,當此人心悲憤之際,号召雖極容易,一經發難便不可收拾,本心救人,結果生出許多弊害,忠厚點的照樣不能救窮,狡猾點的再一興風作浪,以窮為榮,專一領頭去吃大戶,他也變成不勞而獲,大好園林房舍以及許多合用之物均被分散毀壞,大多窮苦人民并未得到真的好處,反而養成驕情強橫之風,為害甚大。
"故此辦這類事決不是匆匆一說、冒冒失失便可發動。
第一所得之物要善于運用,一面救災,一面還要使它變成一種生養的力量,生生不已,循環下去,于暫救一時之中培養扶助這大群苦人,使其從此能安生業,以力自給,一天比一天好過,才是道理。
第二要明白人不好,東西好,哪一樣成物都花費了許多人力物力才能制成,隻應盡量利用,不應毀損糟蹋,白便宜幾個狡猾的人,大衆苦人并無所得。
更主要是救急而不救窮,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轉入安樂,前半救急不算,底下便須運用他們自有的無限人力自救救人,這樣效力才大,否則赈糧放完,人民不事生産,照樣還是窮苦,甚而遊手好閑,一味依賴,養成情風,生出許多事來,都在意中。
再說,無論多麼大的力量,要養活無數窮人,任他多麼富有,也是坐吃山空,難以為繼。
别的細節尚多,一時也說它不完。
"我們化名鐵笛子的大師兄對于此事最有經驗,辦得最好,無論何事都要想前想後,先把未來結果仔細想妥方始下手。
他因這數千年來的田主制度雖是萬惡,早晚終須改革,但自清兵入關以來,異族勢力尚在強盛之際,想要全數改革尚非時機。
為此他另有一種作法,這些年來,他用種種方法赈濟災荒,扶助窮苦,比昔年湯八叔所救的人不在以下,從未發生事故,使那剛得救濟的苦人受到禍害,也從未吃過大戶,但那許多為富不仁的土豪惡霸更從未輕易放過一個。
休說張莊這幾家富豪多行不義,張氏父子更是罪魁,他決不會放過,便是縣城裡面我們聽說的那兩家,連同貪官,他也必有處置。
我料他昨日走得那麼匆忙,必有原因,至于賣糧食的好商遇見他更倒黴,不是想好主意,先由别地運來大批糧食,暗中再加阻止,使他賣又賣不出,運又運不走,無法居奇壟斷,非公平交易不可,使其得不到暴利,自願賣出。
還要感激我們,這還算是好的。
否則,便是表面由他要多少給多少,隻有東西,不怕花錢,另外卻用一種巧妙方法把所用的錢取回,好了使他保個本錢,一個不好,暴利得不到,連本錢也因他貪狡太甚全數斷送。
"聽說因他救人太多,所識糧商各地皆有,他并不斬盡殺絕,隻要對方低頭服輸,從此改過,不再剝削窮人,他便與人為善,非但把本錢還他,并還随時加以扶助,隻在事前說好,平日由你做生意,隻要公平賣買,良心不黑,決不過問。
我出的股子雖然取自别人,也是人民血汗,和我自己托人經商所得,散放各地,專作救急之用。
我至今還是一個窮人,從不用他分文,也不要你什麼利息,可是遇到災荒,一旦須用糧食,必須盡其所有平價賣出,由我就近運往災區分發,作為救災扶窮之用,卻不許隐藏欺騙。
你們雖然少得利益,但可永遠興隆,遇到困難必已全力相助,豈非兩全其美?這班經他警告說服和他一條心的商人各處都有,尤其西北中原諸省到處都是,各地窮苦人民又多和他親如弟兄,辦起事來端的又快又好。
我和沈、萬四位兄嫂一共六人,加上各入子女,人比他多,老想學他的樣,時刻也在留心,竟不能像他那樣恰到好處,平平穩穩便把一場災荒渡過,真個手法妙到極點。
他對張家這幾家早晚必有下文,必是目前還有顧慮,時機未至,他那金棋子隻有二三百兩黃金,這大水災決不夠用。
他雖與人合股開米店,本錢大半不多,至多暫欠,不是白拿,這許多的赈糧如不在事前想好主意,便難善後。
他來得越晚越有辦法。
我看今日非回不可,放心好了。
" 老漢雖和鐵笛子相識多年,不算深交,有好些事都出傳聞,并不深知,聞言才放了心。
自從發水,老漢便約附近土人相助,趕蒸各種食物,這時業已蒸好許多,由土人用新造好的船排相繼送往災區蘆棚内外。
本有好些人在幫忙,加上本村和山口外撐船涉水、趕來探看水勢的也有十好幾個,有的立在棚外張望,有的見新出籠的饅頭,老漢昨日防備鐵笛子等朋友人多,備有不少酒菜,匆匆不及收藏,被其看見,便要了兩樣對飲起來,這樣酒客共有三桌,都是張莊三家富戶的家人惡奴、教師之類。
老漢心中不願,表面卻不肯得罪,隻說今日酒菜特多,乃是萬山友人所托辦喜事用,少時便要命人坐船送走,不能多賣,每桌吃了一些,就此藏過,一面和姜、萬二人議論,說這大水勢,他們還有心腸看水飲酒,說笑高興,真有天良。
忽聽有人老聲老氣連呼酒保,回頭一看,乃是一個花白胡須的老者,貌相清秀,微微有點駝背。
老漢先想不賣,繼一想此人從未見過,另外三桌正在飲食,不能有什分别,一看架上還留有一點酒菜,一面應聲,命夥計送過,并說:"酒和各種蒸食都有,就是菜少,請他包涵一點。
"一面悄問萬山說:"我們這許多眼睛,此人何時走來如何未見,身上又無水泥,一向不曾見過,你看可與昨夜駝背老者長得一樣?"萬山答道:"昨夜所見比這個還要駝背,又是前朝山人打扮,月亮底下,相隔太高,雖未看清,但與此人好些不像。
"均覺奇怪。
老漢見那人頭上隻有稀落落一縷頭發,挽着鴨蛋大的發髻,身穿葛衣,扭作一團,搭在臂上,隻穿着一身葛布短裝,下面高統布襪,長及膝頭,腳下踏着一雙藤鞋卻極精細,除鞋底水濕外,周身幹幹淨淨,照那坐處,明是由山裡走來,斷無不見之理,不知怎會突然出現。
最奇怪是頭上還插着一根翠簪,色作深碧,通體晶瑩,映着日華,宛如一條碧光,閃閃生輝,明似一件價值千金之寶。
孤身一人,這等災荒年月來此飲酒,又是那等老氣橫秋神氣,越看越疑心。
想起昨日山口外雙方争論,曾有駝背老人從旁解勸之事,又喊兩個當時在場的土人來問,均說昨日因懼張家惡奴兇威,不敢隔近,雙方打得正兇時,駝背老人突然趕到,稍微說了幾句,便和群賊起身,沒有看清面目,好似比這老人背駝得多,人還要瘦一點,裝束像個道士,腳底所穿也非藤鞋,并非這等打扮,來時也無一人看見,大家均覺面生可疑等語。
老漢聞言,又見旁坐三桌有張家兩個教師、惡奴在内,均向老頭注視,低聲談論,似不相識,雖料不是昨日所說的老怪物,形迹終是可疑,側顧姜、萬二人也在低聲談論。
正想商量查探那人是何來曆,姜飛忽朝那人相對一笑,便走了過去,老頭那一桌與前三桌酒客恰是東西斜對,各在一旁,中間還有不少人在做事。
旺子好奇,早由夥計手上搶過酒菜,送到那人桌上。
正在談論,不知說些什麼,同時玉泉崖來路上,貼着水面淩波順流飛也似馳來一人,因是水大流急,來勢特快,遠望過去來的是個白衣少年,腰間佩有寶劍革囊,挺立水上,身子極少轉動,并未坐船,仿佛踏波飛行而來,衆人全都驚奇,紛紛呐喊、議論起來。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集分解。
事前沒有準備,當此人心悲憤之際,号召雖極容易,一經發難便不可收拾,本心救人,結果生出許多弊害,忠厚點的照樣不能救窮,狡猾點的再一興風作浪,以窮為榮,專一領頭去吃大戶,他也變成不勞而獲,大好園林房舍以及許多合用之物均被分散毀壞,大多窮苦人民并未得到真的好處,反而養成驕情強橫之風,為害甚大。
"故此辦這類事決不是匆匆一說、冒冒失失便可發動。
第一所得之物要善于運用,一面救災,一面還要使它變成一種生養的力量,生生不已,循環下去,于暫救一時之中培養扶助這大群苦人,使其從此能安生業,以力自給,一天比一天好過,才是道理。
第二要明白人不好,東西好,哪一樣成物都花費了許多人力物力才能制成,隻應盡量利用,不應毀損糟蹋,白便宜幾個狡猾的人,大衆苦人并無所得。
更主要是救急而不救窮,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轉入安樂,前半救急不算,底下便須運用他們自有的無限人力自救救人,這樣效力才大,否則赈糧放完,人民不事生産,照樣還是窮苦,甚而遊手好閑,一味依賴,養成情風,生出許多事來,都在意中。
再說,無論多麼大的力量,要養活無數窮人,任他多麼富有,也是坐吃山空,難以為繼。
别的細節尚多,一時也說它不完。
"我們化名鐵笛子的大師兄對于此事最有經驗,辦得最好,無論何事都要想前想後,先把未來結果仔細想妥方始下手。
他因這數千年來的田主制度雖是萬惡,早晚終須改革,但自清兵入關以來,異族勢力尚在強盛之際,想要全數改革尚非時機。
為此他另有一種作法,這些年來,他用種種方法赈濟災荒,扶助窮苦,比昔年湯八叔所救的人不在以下,從未發生事故,使那剛得救濟的苦人受到禍害,也從未吃過大戶,但那許多為富不仁的土豪惡霸更從未輕易放過一個。
休說張莊這幾家富豪多行不義,張氏父子更是罪魁,他決不會放過,便是縣城裡面我們聽說的那兩家,連同貪官,他也必有處置。
我料他昨日走得那麼匆忙,必有原因,至于賣糧食的好商遇見他更倒黴,不是想好主意,先由别地運來大批糧食,暗中再加阻止,使他賣又賣不出,運又運不走,無法居奇壟斷,非公平交易不可,使其得不到暴利,自願賣出。
還要感激我們,這還算是好的。
否則,便是表面由他要多少給多少,隻有東西,不怕花錢,另外卻用一種巧妙方法把所用的錢取回,好了使他保個本錢,一個不好,暴利得不到,連本錢也因他貪狡太甚全數斷送。
"聽說因他救人太多,所識糧商各地皆有,他并不斬盡殺絕,隻要對方低頭服輸,從此改過,不再剝削窮人,他便與人為善,非但把本錢還他,并還随時加以扶助,隻在事前說好,平日由你做生意,隻要公平賣買,良心不黑,決不過問。
我出的股子雖然取自别人,也是人民血汗,和我自己托人經商所得,散放各地,專作救急之用。
我至今還是一個窮人,從不用他分文,也不要你什麼利息,可是遇到災荒,一旦須用糧食,必須盡其所有平價賣出,由我就近運往災區分發,作為救災扶窮之用,卻不許隐藏欺騙。
你們雖然少得利益,但可永遠興隆,遇到困難必已全力相助,豈非兩全其美?這班經他警告說服和他一條心的商人各處都有,尤其西北中原諸省到處都是,各地窮苦人民又多和他親如弟兄,辦起事來端的又快又好。
我和沈、萬四位兄嫂一共六人,加上各入子女,人比他多,老想學他的樣,時刻也在留心,竟不能像他那樣恰到好處,平平穩穩便把一場災荒渡過,真個手法妙到極點。
他對張家這幾家早晚必有下文,必是目前還有顧慮,時機未至,他那金棋子隻有二三百兩黃金,這大水災決不夠用。
他雖與人合股開米店,本錢大半不多,至多暫欠,不是白拿,這許多的赈糧如不在事前想好主意,便難善後。
他來得越晚越有辦法。
我看今日非回不可,放心好了。
" 老漢雖和鐵笛子相識多年,不算深交,有好些事都出傳聞,并不深知,聞言才放了心。
自從發水,老漢便約附近土人相助,趕蒸各種食物,這時業已蒸好許多,由土人用新造好的船排相繼送往災區蘆棚内外。
本有好些人在幫忙,加上本村和山口外撐船涉水、趕來探看水勢的也有十好幾個,有的立在棚外張望,有的見新出籠的饅頭,老漢昨日防備鐵笛子等朋友人多,備有不少酒菜,匆匆不及收藏,被其看見,便要了兩樣對飲起來,這樣酒客共有三桌,都是張莊三家富戶的家人惡奴、教師之類。
老漢心中不願,表面卻不肯得罪,隻說今日酒菜特多,乃是萬山友人所托辦喜事用,少時便要命人坐船送走,不能多賣,每桌吃了一些,就此藏過,一面和姜、萬二人議論,說這大水勢,他們還有心腸看水飲酒,說笑高興,真有天良。
忽聽有人老聲老氣連呼酒保,回頭一看,乃是一個花白胡須的老者,貌相清秀,微微有點駝背。
老漢先想不賣,繼一想此人從未見過,另外三桌正在飲食,不能有什分别,一看架上還留有一點酒菜,一面應聲,命夥計送過,并說:"酒和各種蒸食都有,就是菜少,請他包涵一點。
"一面悄問萬山說:"我們這許多眼睛,此人何時走來如何未見,身上又無水泥,一向不曾見過,你看可與昨夜駝背老者長得一樣?"萬山答道:"昨夜所見比這個還要駝背,又是前朝山人打扮,月亮底下,相隔太高,雖未看清,但與此人好些不像。
"均覺奇怪。
老漢見那人頭上隻有稀落落一縷頭發,挽着鴨蛋大的發髻,身穿葛衣,扭作一團,搭在臂上,隻穿着一身葛布短裝,下面高統布襪,長及膝頭,腳下踏着一雙藤鞋卻極精細,除鞋底水濕外,周身幹幹淨淨,照那坐處,明是由山裡走來,斷無不見之理,不知怎會突然出現。
最奇怪是頭上還插着一根翠簪,色作深碧,通體晶瑩,映着日華,宛如一條碧光,閃閃生輝,明似一件價值千金之寶。
孤身一人,這等災荒年月來此飲酒,又是那等老氣橫秋神氣,越看越疑心。
想起昨日山口外雙方争論,曾有駝背老人從旁解勸之事,又喊兩個當時在場的土人來問,均說昨日因懼張家惡奴兇威,不敢隔近,雙方打得正兇時,駝背老人突然趕到,稍微說了幾句,便和群賊起身,沒有看清面目,好似比這老人背駝得多,人還要瘦一點,裝束像個道士,腳底所穿也非藤鞋,并非這等打扮,來時也無一人看見,大家均覺面生可疑等語。
老漢聞言,又見旁坐三桌有張家兩個教師、惡奴在内,均向老頭注視,低聲談論,似不相識,雖料不是昨日所說的老怪物,形迹終是可疑,側顧姜、萬二人也在低聲談論。
正想商量查探那人是何來曆,姜飛忽朝那人相對一笑,便走了過去,老頭那一桌與前三桌酒客恰是東西斜對,各在一旁,中間還有不少人在做事。
旺子好奇,早由夥計手上搶過酒菜,送到那人桌上。
正在談論,不知說些什麼,同時玉泉崖來路上,貼着水面淩波順流飛也似馳來一人,因是水大流急,來勢特快,遠望過去來的是個白衣少年,腰間佩有寶劍革囊,挺立水上,身子極少轉動,并未坐船,仿佛踏波飛行而來,衆人全都驚奇,紛紛呐喊、議論起來。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