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絕處現生機 始識溫情出同類
關燈
小
中
大
學做官升堂問案,興高采烈,也想學佯,連飯都顧不得吃,自帶了一些附學的親友于弟趕往前面如法炮制,先坐上一會假堂,正在裝腔,作威作福,說什麼也不肯回來。
張氏夫妻不怪自己溺愛大甚,家教不嚴,先怪下人偷懶,拍桌大罵,說:"二相公今日如其餓壞,便要衆下人的狗命!"後見去請的人被小狗打得鼻青臉腫,非但不肯回來吃飯,還把去喊他的丫頭捉住,迫令跪下,作為刺客,由兩旁假裝差人的同學頑童亂打一陣。
老賊聽了反而好笑,說這小的一個大來也必做大官,有出息有志氣的人連小時兒戲都與衆不同。
一面又怪下人不會說話,騙他回來,又叫把飯菜送去,還教了一套話,無論如何也要騙得小相公吃飽。
又恐長子性暴,常時欺侮兄弟,非打即罵,少時夜飯後出來坐堂,見兄弟和他搗亂,定必不快,難免吃苦。
另派兩人餓了肚皮代幼子望風,以防撞上。
大的有氣,小的不服,動起手來,小的吃了大的虧,這個不比外人,如怪大的不該以大欺小,非但不聽,還要被他頂撞幾句,他這裡苦心孤詣樣樣都代兒子想到,幾下一亂,卻将方才所聞笑聲忘了一個幹淨。
這時全家上下一齊驚動,把狗子張興保一場任性任為,兒戲之舉當成一件大事,形勢緊張已極,比官府真的坐堂還要考究熱鬧,内有幾個明白宮事、随同主人到過幾次任上的惡奴更格外巴結,想要讨好,一人一個主意,臨時添了好些刑杖、木枷、鐐铐之類,鎖鍊更是現成,仗着人多手衆,器用齊備,不消多時便全制成。
小狗子張文保再一搶先演習,惡奴便從旁湊趣,一面指教如何審問犯人,以及喝堂威用刑之法,先後沒有多少時候,一座大廳便變成了一座大堂,隻比官府還要威風,簡直和真的一式一樣。
依了小狗子張文保,打假犯人沒有意思,雖然用錢買打,隻肯假裝犯人,打上一頓便給上許多打錢,可是這班惡奴全都狡猾,用刑的人都不用力,打得地皮叭叭亂響,人卻不曾打中,被打的人假意哭喊求饒,背地卻朝同伴偷使眼色暗笑。
後來改由同學假做差人,因不知道打法,剛打了兩下,惡奴便大喊跳起,說是将他打傷,還要禀告大相公。
共總打了三四下,結果給了加倍打錢,一點也不過瘾,就這樣還無人肯幹。
好容易把喊吃飯的丫頭捉住,打得連哭帶喊,看去像真,正繃着臉發威,心中得意,忽被縱起逃走。
惡奴還說此是老太太寵愛的人,恐怕打傷,不令再追。
看的人都笑個不停,實在不成體統,急切間尋不出甘心挨打的人。
又知兄長已快開飯,不早點過這官瘾,被他闖來,官做不成,還要被他打罵。
爹娘因他有了功名,越發寵愛,就幫自己也管他不了。
心正發急,忽想起真刺客旺子,和賬房迎合主人心意命惡奴傳來的幾個欠租佃戶,意欲一試。
内兩惡奴見他越鬧越兇,知勸不聽,暗命一人由内趕出送信,說:"大相公有話,無論何人上他官座全都不依。
"并說:"二相公坐堂之事業已知道,少時就要出來追問,堂上還有好些布置須要準備。
"一面同勸文保:"二相公年紀輕,好些事不曾見過,不如先在一旁觀審。
學會之後,明日先把附近的那些筋強力壯的苦人買上幾個,隻肯給錢,由你真打真罵,和真坐堂一樣,豈不有趣得多,大相公今日為刺客暗算,受了點傷,正在怒火頭上,何苦惹他,自找虧吃?老大爺又幫你不了,這是何苦?"文保素怕乃兄,甚于父母師長,當時吓退,氣得跳腳咒罵,說:"我也是人,隻許他玩,不許我玩!早晚有長大時候,将來做了大官,第一個先把哥哥開刀,要他全家狗命。
"衆人好容易将他哄開。
恰巧父母疼兒,強迫丫頭送來一桌飯菜,小狗鬧了一陣也覺腹饑,帶了一群同來頑童自往别房吃飯不提。
大廳上除各種臨時湊成的皮鞭吊索、竹闆枷鎖等刑具而外,還擺了兩排刀槍架子,當中一個大公案,兩旁挑着一對大燈籠,一些執事的惡奴雖因主人未出,自往廳旁小屋之中說笑議論,不曾站堂,看去也是刀槍耀目,威風凜凜。
休說一個未見過世面的村娃,便是成年的土人看了也自驚心膽寒。
狗子張興保業已開飯,正在衆姬妾服侍之下準備吃飽坐堂,毒打旺子,發威洩恨。
旺子本來不免一頓毒打,連性命也是危險,彼時有财勢的豪紳惡霸像旺子這樣無告之人随便慘殺,不以為奇,任多殘酷冤枉,也決無一人敢為出頭。
要是有家屬的稍微懷恨,說上幾句怨言,給對方知道,随便借個題目,便可使其家破人亡,連大氣都喘不得。
眼看再有片刻人便兇多吉少,準知天下事往往急轉直下,出人意料。
旺子自從被擒,便想起張家好幾代人均做州縣,在外面是貪官,老來回鄉變成土豪,财勢甚大,後花園裡設有石牢,狗子之祖在日更是地方上的惡訟師,倚仗乃兄官勢無惡不作,平日重利盤剝,欠了重利錢還拔不清的土人常被關入石牢,吊打追迫,曾經逼死過好幾條人命。
狗子之父雖是兩房合一子,從小嬌慣,因随乃父在任上生長,跟着有了功名,做了十多年州縣,告老回鄉不滿十年。
雖是世代豪紳,但比他父叔性情稍好。
初回鄉那兩三年并不倚勢欺人,偶然還要尋上幾個老年土人說笑訪問。
直到後來買青放利,走上老套,方始一年比一年壞,狗子張興保再一長大,越發強橫。
自己父母便是他家先後逼死。
因在他院中做過兩年長工,詳情全都知道。
臨終以前再三哭訴警告,說老的雖愛擺官架子,并不十分兇暴,隻是身邊賬房和幾個心腹爪牙可惡。
自從勸他學上代的樣買青放利,為了心貪,專為子孫打算,年年加租加息,利上滾利,才緻做出好些傷天害理之事。
我們窮百姓決敵他不過。
你一年幼孤兒更須留意,千萬沾他不得,隻和我一樣,種了他家的田,或是賣身為奴,便要苦上一世,永無出頭之日等語。
平日又聽好些老年人傳說,他家
張氏夫妻不怪自己溺愛大甚,家教不嚴,先怪下人偷懶,拍桌大罵,說:"二相公今日如其餓壞,便要衆下人的狗命!"後見去請的人被小狗打得鼻青臉腫,非但不肯回來吃飯,還把去喊他的丫頭捉住,迫令跪下,作為刺客,由兩旁假裝差人的同學頑童亂打一陣。
老賊聽了反而好笑,說這小的一個大來也必做大官,有出息有志氣的人連小時兒戲都與衆不同。
一面又怪下人不會說話,騙他回來,又叫把飯菜送去,還教了一套話,無論如何也要騙得小相公吃飽。
又恐長子性暴,常時欺侮兄弟,非打即罵,少時夜飯後出來坐堂,見兄弟和他搗亂,定必不快,難免吃苦。
另派兩人餓了肚皮代幼子望風,以防撞上。
大的有氣,小的不服,動起手來,小的吃了大的虧,這個不比外人,如怪大的不該以大欺小,非但不聽,還要被他頂撞幾句,他這裡苦心孤詣樣樣都代兒子想到,幾下一亂,卻将方才所聞笑聲忘了一個幹淨。
這時全家上下一齊驚動,把狗子張興保一場任性任為,兒戲之舉當成一件大事,形勢緊張已極,比官府真的坐堂還要考究熱鬧,内有幾個明白宮事、随同主人到過幾次任上的惡奴更格外巴結,想要讨好,一人一個主意,臨時添了好些刑杖、木枷、鐐铐之類,鎖鍊更是現成,仗着人多手衆,器用齊備,不消多時便全制成。
小狗子張文保再一搶先演習,惡奴便從旁湊趣,一面指教如何審問犯人,以及喝堂威用刑之法,先後沒有多少時候,一座大廳便變成了一座大堂,隻比官府還要威風,簡直和真的一式一樣。
依了小狗子張文保,打假犯人沒有意思,雖然用錢買打,隻肯假裝犯人,打上一頓便給上許多打錢,可是這班惡奴全都狡猾,用刑的人都不用力,打得地皮叭叭亂響,人卻不曾打中,被打的人假意哭喊求饒,背地卻朝同伴偷使眼色暗笑。
後來改由同學假做差人,因不知道打法,剛打了兩下,惡奴便大喊跳起,說是将他打傷,還要禀告大相公。
共總打了三四下,結果給了加倍打錢,一點也不過瘾,就這樣還無人肯幹。
好容易把喊吃飯的丫頭捉住,打得連哭帶喊,看去像真,正繃着臉發威,心中得意,忽被縱起逃走。
惡奴還說此是老太太寵愛的人,恐怕打傷,不令再追。
看的人都笑個不停,實在不成體統,急切間尋不出甘心挨打的人。
又知兄長已快開飯,不早點過這官瘾,被他闖來,官做不成,還要被他打罵。
爹娘因他有了功名,越發寵愛,就幫自己也管他不了。
心正發急,忽想起真刺客旺子,和賬房迎合主人心意命惡奴傳來的幾個欠租佃戶,意欲一試。
内兩惡奴見他越鬧越兇,知勸不聽,暗命一人由内趕出送信,說:"大相公有話,無論何人上他官座全都不依。
"并說:"二相公坐堂之事業已知道,少時就要出來追問,堂上還有好些布置須要準備。
"一面同勸文保:"二相公年紀輕,好些事不曾見過,不如先在一旁觀審。
學會之後,明日先把附近的那些筋強力壯的苦人買上幾個,隻肯給錢,由你真打真罵,和真坐堂一樣,豈不有趣得多,大相公今日為刺客暗算,受了點傷,正在怒火頭上,何苦惹他,自找虧吃?老大爺又幫你不了,這是何苦?"文保素怕乃兄,甚于父母師長,當時吓退,氣得跳腳咒罵,說:"我也是人,隻許他玩,不許我玩!早晚有長大時候,将來做了大官,第一個先把哥哥開刀,要他全家狗命。
"衆人好容易将他哄開。
恰巧父母疼兒,強迫丫頭送來一桌飯菜,小狗鬧了一陣也覺腹饑,帶了一群同來頑童自往别房吃飯不提。
大廳上除各種臨時湊成的皮鞭吊索、竹闆枷鎖等刑具而外,還擺了兩排刀槍架子,當中一個大公案,兩旁挑着一對大燈籠,一些執事的惡奴雖因主人未出,自往廳旁小屋之中說笑議論,不曾站堂,看去也是刀槍耀目,威風凜凜。
休說一個未見過世面的村娃,便是成年的土人看了也自驚心膽寒。
狗子張興保業已開飯,正在衆姬妾服侍之下準備吃飽坐堂,毒打旺子,發威洩恨。
旺子本來不免一頓毒打,連性命也是危險,彼時有财勢的豪紳惡霸像旺子這樣無告之人随便慘殺,不以為奇,任多殘酷冤枉,也決無一人敢為出頭。
要是有家屬的稍微懷恨,說上幾句怨言,給對方知道,随便借個題目,便可使其家破人亡,連大氣都喘不得。
眼看再有片刻人便兇多吉少,準知天下事往往急轉直下,出人意料。
旺子自從被擒,便想起張家好幾代人均做州縣,在外面是貪官,老來回鄉變成土豪,财勢甚大,後花園裡設有石牢,狗子之祖在日更是地方上的惡訟師,倚仗乃兄官勢無惡不作,平日重利盤剝,欠了重利錢還拔不清的土人常被關入石牢,吊打追迫,曾經逼死過好幾條人命。
狗子之父雖是兩房合一子,從小嬌慣,因随乃父在任上生長,跟着有了功名,做了十多年州縣,告老回鄉不滿十年。
雖是世代豪紳,但比他父叔性情稍好。
初回鄉那兩三年并不倚勢欺人,偶然還要尋上幾個老年土人說笑訪問。
直到後來買青放利,走上老套,方始一年比一年壞,狗子張興保再一長大,越發強橫。
自己父母便是他家先後逼死。
因在他院中做過兩年長工,詳情全都知道。
臨終以前再三哭訴警告,說老的雖愛擺官架子,并不十分兇暴,隻是身邊賬房和幾個心腹爪牙可惡。
自從勸他學上代的樣買青放利,為了心貪,專為子孫打算,年年加租加息,利上滾利,才緻做出好些傷天害理之事。
我們窮百姓決敵他不過。
你一年幼孤兒更須留意,千萬沾他不得,隻和我一樣,種了他家的田,或是賣身為奴,便要苦上一世,永無出頭之日等語。
平日又聽好些老年人傳說,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