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

關燈
猛想起此時應援要緊,殺這兩賊作甚?且喜下手稍慢,行蹤未洩;遙望妖光,已飛入莊内,立往土坡趕去。

    剛一上坡,便覺天氣奇冷,霧中曾隐有血腥之味,聞了頭暈心煩,身上直打寒戰,知道邪法九寒沙厲害。

    暗忖人未入陣,己是如此、怎能與之對敵?便把腳步停住,暗中查看。

     隻見邪霧中,各色光華電閃,卻聽不出雙方對敵之聲。

    他有心先放寶鏟神光,護身沖入,又恐妖僧警覺。

    邪霧甚濃,查不見門戶方向,一個冒失反而誤事。

    心正愁急,猛瞥見霧影中三色光華交會,直注一處;内中一道,正是自己寶鏡所放光華。

    斷定放光之處,孫、周二人定必在彼。

    剛往前一走,猛覺得奇寒浸骨,萬難忍受,二次退下。

    心念玉人,萬分情急之下,更不暇再計安危,忙把左肩一搖,寶鏟立化一幢青霞飛起,将全身護住;随手拔劍,舞起一道驚虹,竟朝霧影中鏡光沖去。

     本來孫同康如照司青璜令紫、青二女轉告的話行事,一到陣前,立被妖憎覺查;初遇大敵,雖有防身法寶,不知戒備,似此時這樣臨陣遲疑,必遭毒手,萬無生理!幸而龍駒靈警,看出主人有難;又知勢在必行,無法攔阻,勉強繞向陣後,前面一層難關首先避開。

     妖僧法台恰背向土坡,自恃邪法厲害,禁制周密;土豪又是新收徒弟,法力有限,必須留此一處出入門戶。

    以為外人不敢由此侵入,否則便是自尋死路。

    萬沒料到來人外行膽大,情急應援,不知利害;所持太乙分光鏟,恰又是專禦這類邪法的克星。

    事出意料,等到發覺不妙,已無及了。

     孫同康未入陣前,尚覺邪法厲害,寒穢難禁,有些膽怯。

    及見寶光飛湧,邪法不侵,膽氣更壯,人也舞劍沖陣飛入。

    上來看不出霧中景物虛實,本是運用昨日所習劍術,在寶鏟光幢護身之下,手舞劍光盤空飛降;準備觀準地勢,尋到孫、周二人,再落實地。

     心中還恐妖霧迷漫,難于分辨。

    那知一下便将妖霞沖破,眼前倏地一亮。

     目光到處,隻見全陣大約十畝,來路上空,密壓壓罩住一大片暗碧色的妖雲;因被他沖開一洞,剛剛由分而合。

    腳底是一-幢林立的法台,一個光秃無發、形貌醜怪的紅衣矮胖妖僧,左手持着一面妖-,右手拿着一個尺許大小的葫蘆,口内發出兩股又勁又急的碧螢星雨,指定陣中,正在施為。

    心上人孫毓桐同了周鐵瓢,各在劍光法寶護身之下,手中各持一面寶鏡,發出兩道金光彩霞,将那大量碧螢星雨敵住。

     二人相去不遠,似想會合一起;無如身外已吃碧光圍緊,雖為護身寶光飛劍所隔,未緻受害,行動卻甚艱難。

    周鐵瓢更明顯出狼狽神氣,鏡光也較弱,兩道鏡光吃妖僧九寒砂隔斷,隻能各自抵禦來勢,不能合壁,與前夜孫毓桐所說功用不符。

     孫同康心中一急,立時雙管齋下,一面按照女仙楊瑾所傳佛家降魔口訣,手挽訣印,朝鏡一指;同時,連人帶劍就勢朝妖僧沖去。

     說時遲,那時快!孫同康來時,台上妖僧惟恐夜長夢多,敵人法力又強,好容易看出兩鏡功力不能相等,乘其強行合璧之際,詭謀誘敵。

    雖然九寒砂損耗不少,且喜将兩強敵困住,難再會合;隻要除去一個,立可成功如願。

    當此一發千鈞之際,全副心力,都貫注在前面。

    孫同康寶鏟飛劍,威力靈異,來勢既急,由陣沖人。

    一到便沖破所設禁網,直落中樞要地,動作更是神速。

     妖僧正打着功成在即的如意算盤,以為此時縱有敵黨來援,如不誘令人陣,外層禁網先自難破;來者又多是正教中人,不知禁網之下還籠有一層妖雲毒氣,中人不死即傷;到時必發神雷,先破陣外邪霧,斷無不覺之理。

    萬沒料到悄沒聲的,飛将軍自天而下! 等到警覺,已鬧了個措手不及。

    來勢又極似個法力頗高的能手,一面還得顧到前面兩個強敵,心中一慌,冷森森一道銀虹,巳電一般飛到。

     妖僧看出厲害,不禁大驚!忙縱妖光飛起,準備迎禦時,手中一震,對面敵人鏡光威力突然大增;九寒砂所化兩股潮流也似的碧螢星雨,立被沖斷。

    眼看雙鏡合壁,威力更大;苦煉多年,與本身元靈相合的九寒毒砂,首受強力震蕩,元氣大耗,心靈為之一顫。

    又瞥見銀虹過處,自己倉卒,隻顧縱避來勢,忘了台上設備,竟吃敵人将台上-幢掃折了一大片。

    這些妖-,均經多年心血,苦煉而成,一旦毀去,再煉艱難。

    便九寒砂也要減卻好些威力妙用,敵人雙鏡合璧,又正是此砂克星。

    分明成了有敗無勝之勢,如何不恨? 孫同康也是大難臨身,難于避免;無心巧合,占了先機。

    已然聽見孫毓桐高聲急喚: “同弟快到遠裡,由我除此妖孽。

    ”按說乘勝趕往,去與孫、周二人會合,豈非絕妙? 偏因恨極妖僧,見劍光到處,-幢盡折,邪氣四散,又看出對方手忙腳亂之狀,不由把事看易。

    百忙中,竟未聽孫、周二人招呼,為想一舉成功,口中大喝:“妖僧往那裡走!” 連身追撲過去。

     妖僧本就萬分清急,狠毒之際,一見敵人連人帶劍一齊撲到,看出來勢厲害,别的法寶難于隻禦,把心一橫,不暇再傷台下兩敵,竟将葫蘆照準來人一甩。

    葫蘆口内的九寒砂,立似火箭一般激射而出。

     孫同康滿拟妖僧前後皆敵,勢難兼顧,眼看劍光巳朝妖僧環身繞去,猛瞥見妖僧手上發出大股碧螢妖光,舍了孫、周二人迎面射來。

    先以為寶光護體,邪毒不侵;那知九寒砂陰毒非凡,得隙即入。

    寶鏟新得,不能盡量發揮它的妙用;雖有仙劍,未能身劍相合,破綻頗多;妖僧又以全力施為,如何能敵?兩句話不曾說完,九寒砂螢光已随着他口說手舞的空隙,把那陰寒之氣侵入人身。

     當時孫同康隻覺得機伶伶一個寒噤過處,奇腥刺鼻,頭昏目眩,周身如落冰霜之中,奇冷徹骨,再也支持不住,随即落向台上,不能言動。

    方想兇多吉少,同時聞得孫、周二人呼叱之聲。

    定睛一看,妖僧因見敵人劍光強烈,又有極強寶光護體,一味連身猛進,不計利害;隻管急怒相拚,倉卒之間,拿不定對方深淺;惟恐邪法無功,反受傷害,一面全力施為,一面飛身遠避。

    這一來,孫同康固得轉危為安,幸免慘死,孫、周二人也得了莫大便宜。

     原來二人早想破那法台中樞要地,隻為九寒砂邪法厲害,雙鏡不能合璧,滅了功效。

     妖僧防禦嚴密,無隙可乘,事未成功,反吃困住。

    不料孫同康赴援情急,不知厲害,行事雖極冒失,偏生機緣巧合,無意中乘隙沖入,一到,先将台上妖-毀去大半。

     孫毓桐與他本是三生愛侶,危難關心,見他不聽警告,貪功冒進,中了邪毒落地。

     一時情急,妖僧九寒砂已先撤響應敵;身外妖光也被雙鏡合壓,這一瞬之間照滅,阻力盡去。

    雖然葫蘆未破,邪法尚極厲害,無如救人心切,更不再計成敗安危,竟連同伴也未及招呼,喊聲不好,立縱遁光往台上飛去。

     周鐵瓢原是久經大敵的人物,早就料到來人要糟;事由己起,也是愁急。

    本心所借寶鏡,自經孫同康在旁施為之後,威力大盛。

    雙鏡一經合璧運用,妖僧所持九寒砂已無所施為,隻要穩紮穩打,徐圖收功,勝數已定。

    如将兩道鏡光照着台上毒砂,人便無害,何況還有寶光護體-這還是驟出不意,沒料到妖僧情急反噬,舍了當前強敵,輕重倒置;自己可惜應變稍遲,如能搶在前面将來人護住,令其速退,三人會合應敵,決無此事。

     心念才動,剛把鏡光射向台上,未及開口,孫毓桐己當先飛去。

     此時台上一面最重要的主-尚在;妖僧不過吃了冷不防的虧,還有好些邪法尚未發動。

    視此行事,憑二人的功力,犯險還在其次;最可慮是稍占上風,妖僧帶了九寒砂逃走,豈不又留後患?還不知被他毒害多少生靈。

    事已至此,誼無忽置;不顧按照預計,先斷妖僧逃路和掃蕩陣中妖氛邪氣,也忙着跟蹤趕去。

     這本是瞬息間事,雙鏡重又由分而合;妖僧恰在此時,飛身縱避出去。

    孫毓桐法力既高,人又機智靈敏,一到便見孫同康跌坐地上,周身俱在青色精光籠罩之下,光外更有銀虹環繞,分明無隙可乘。

    知他劍寶靈異,又曾受有佛法禁制,雖然寶主人無力主持的時候,仍能仗以防身;必是先前言動疏忽,略露空隙,緻被妖砂乘虛侵入,邪毒不重,否則人早僵死。

     她心方略寬,一眼瞥見台中心那面兇魂厲魄環繞的主-,妖僧也自飛搶過來;似知九寒砂已吃鏡光擋住,不能再以害人,想往主-前搶去,右手已然揚起,待要發難,如何能容?随身飛劍,首先電掣趕往;緊跟着,揚手七八道火星也似的紅光,朝妖僧當頭打到。

    另一旁,周鐵瓢一手持鏡,随同破那九寒砂;另一手指着一道白光,也是直射妖。

    正好不約而同! 那-雖然上附妖僧多年祭煉的千百兇魂厲魄,甚是厲害;無如妖僧同黨三人,已在孫毓桐初來,乘其誘敵之際,故意敗逃,冷不防下手除去。

    此外幾個妖徒,有的奉命陣前候敵,有的各守四角陣地;未奉師命,不能擅離,并且法力有限,幹看着急。

    先吃孫同康深入重地,制了機先;鬧了個手忙腳亂,不能兼顧。

     妖僧起初志在傷人;及見敵人落地,寶光不曾離身,援兵又到,九寒砂已難收功;方想變計,搶往中央,發動妖-,乘敵人抵禦分神之際,再把九塞砂全放出來,試上一試。

    能勝自好;一現敗狀,立帶法寶逃走,日後再作複仇之計。

     那知這一逃避,敵人劍光飛離稍遠,門戶洞開,雙方均極神速,相差雖隻一霎眼的工夫,孫、周二人兩道劍光,已如虹飛電掣,神龍剪尾,環着那面主-一剪立斷。

    大片厲嘯慘号聲中,妖煙邪霧四下迸射;無數惡鬼影于剛剛翻滾湧現,吃劍光又圈繞上一技,立即消滅。

     妖僧因先前志得意滿,一時大意,驟為來敵所算,幾受重傷,早将法寶放出,護身回鬥。

    一見主-已毀,敵人劍光如虹,正向台上殘餘妖-法器掃蕩;迎面又有七八枝火箭飛來,益發急怒交加。

    再見雙鏡合璧以後,雖将九寒砂敵住,自己有些相形見绌,但急切間決不能把九寒砂全數消滅。

     最後一下殺手,妖僧因受師誡,尚還未用。

    好在仇敵援兵隻此一人,已然中毒;對方法力已早見到,法台雖毀,隻不再生枝節,仍可敗中取勝。

    加以蓄仇多年,此次仇未報成,反折了幾個黨羽門徒,毀卻好些心血祭煉的妖-法寶;越想越恨,不甘敗逃,竟欲違背乃師遺命,肆毒一拚。

    豁出多害生靈,造那無邊大孽! 妖僧先縱退一旁,用防身妖光抵禦火箭。

    乘着孫、周二人救護孫同康,掃減台上邪毒餘氛,尚未追迫之際,表面假作不惜損耗九寒砂,與敵苦戰;暗将舌尖咬碎,運用邪法玄功,正待将本身元神與妖砂相合,含着滿口鮮血,向前噴去。

     孫、周二人一面暗布羅網,去斷妖僧逃路,立意消減九寒砂;見吃鏡光照定,随減随生,妖僧一面防身抵禦,依然發之不己。

    暗忖這類毒砂煉時極難,仰此相持,終必全滅;并且越往後越糟,命也難保。

    自己最慮妖僧帶寶逃走,一個阻他不住,便留後患。

     妖僧縱極兇橫任性,焉有不知之理?明知不濟,怎肯将此性命相連之寶,就此連人一齊逐漸葬送?方疑有詐,正自尋思戒備,妖僧口角微動,面色忽轉獰厲;毒砂碧螢妖光,也是時強時弱,閃幻不定。

     孫毓桐首先警覺,看出妖僧必是背城借一,竟拚奇險,欲以本身元靈與身相合,傷人洩忿。

    自己雖然不怕,孫同康人已中毒受傷,怎禁得住對方全力一擊。

    就算寶光神奇,不緻震散,但他一鏟一劍無人主持;經此劇裂震蕩,毒砂邪氛得隙即入。

    此與先前威力不同,中上必無生理。

    偏生敵人急怒相拚,毒砂雖吃鏡光擋住,逐漸消耗,仍是大量湧來;就地防護尚可,此時将人救出險地,卻是不能。

    一旦發生钜變,萬難兼顧。

    心念才動,妖僧把口一張,一片血焰,立時噴出。

     孫、周二人見狀大驚,知道不妙;孫毓桐更是惶急,一聲斷喝,正待犯險,以全力拚外搶護。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血焰離口,暴漲散布,将與九寒砂會合傷人、危機不容一瞬之際,倏地震天價一個大霹雷,由當空直射下來。

    來勢比電還急,金光一閃,眼前奇亮,千百團迅雷同時爆委,恰向妖僧迎頭打下!一聲慘叫過處,妖僧仰翻跌倒;一個通體精赤、血焰環繞的小番僧,正由頭上飛起,似要搶那手中葫蘆。

    緊跟着,一道青光斜射過來。

    妖僧元神似知不妙,待要飛身往東北方沖空逃去。

     孫毓桐看出來了幫手,心中大慰:見妖僧一倒,葫蘆中九寒砂無人主持;勢已大衰,滿陣均是雷火紅光飛湧。

    知道妖僧元神如被逃走,不特仍可為害,那九寒砂與他心靈相通,隻一逃走,仍吃收去。

    幸他惶急心慌,亂了步數,想連葫蘆搶走,自誤事機,正好除他。

    方喝:“周道友速用寶鏡制住毒砂,勿令橫溢。

    ”正要飛身追殺。

     一言未畢,來人已自現身;并還内行,未将葫蘆斬破。

    青光到處,先将下手中葫蘆奪去;緊跟着,揚手一片極淡薄的輕煙,恰搶在前面,晃眼展布反兜回來,似網鳥一般将妖憎元神兜住。

    葫蘆中九寒砂碧色螢光,已吃周鐵瓢趕上,用鏡光閉住。

    來人也下理會,将手一招,空中雲網便自飛降,連葫蘆一齊網去,毒砂妖光便不再冒起。

     孫毓桐見來人是個道童,生得凹鼻突眼,身黑如鐵,又瘦又幹;背插雙鐵獎,和一短劍,劍光己自收回,腰懸宵囊;目光如電,炯炯照人,形容甚是醜怪。

    知是正教門下高弟,不知怎會來援?方要趨前緻謝,忽聽空中有人道:“紀師兄,後逃四妖徒連那土豪,俱巳被我追上殺死。

    你不是要到天琴壑畢大姊那裡,還她惜的法寶麼?我往武常見過青璜姊姊,就去金鞭崖等你。

    快把丹藥交與孫大姊,走吧!” 孫毓桐一聽,猛想起來人,與平日所聞青城派門下高弟紀異一般無二。

    空中說話的,必是紅菱磴散仙銀須叟愛徒、司青璜之弟,火仙猿司明無疑。

    忙喚道:“是明弟麼?竽我謝過紀道友,陪你見令姊去。

    此次承你和紀道友相助,必是令姊所約,我料她許在荒居相待呢!”紀異已然走近,未容禮謝,便取出一粒丹藥遞過,說道: “昨日司道友去往青城,本意約了虞、呂二位師姊來援,不料均不在山;又趕往紅菱磴,恰值我與明弟一起。

    因半邊大師曾示先機,你那前生好友有難,尚要應過,必須到得恰是時候。

    邪法厲害,尤其九寒砂如不全數消減,定必贻毒人間,引起大疫。

    我見為時尚早,便與明弟約好時地,自往天琴壑找尋我的義姊,借用法寶。

     “來時途中遇一道友,稍為耽延。

    明弟已然先到,曾與令友相見;支意攔他,算計我快到時再來,免此一難。

    始而令友誤認他是妖黨,又有一位老前輩将他喚走;說是定數難移,令友非此不能完全夙願,隻得走去。

    嗣在陣前隐身相候,雖知令友人陣,定必受傷,無如愛莫能助;隻得候到我來,一同下手。

    她因令友後來對他甚是謙和,明知有難,不曾助免,故此不願相見。

    令友雖仗白陽真人靈藥以及防身法寶之力,中毒不重,但也僅免慘死,複原甚難。

    幸他另有仙緣遇合,終可轉禍為福。

     “我義姊花奇聞說此事,特将她師父韓仙子所賜靈丹贈他一粒,護住真靈,并免奇寒苦痛;否則,此沙奇毒,即便回生,本身元氣也必大傷,無從挽救了。

    我尚須将妖僧元神,連些毒砂送交畢、花兩位姊姊煉化;明日又是諸同門回山會集之期,必須趕回。

     好在妖陣已破,殘氛易減,我去了。

    ” 紀異說罷,不俟答言,一道青光已疾如閃電,刺空飛去。

     孫毓桐久聞來這兩人,性情奇特;尤其紀異,除未成道前所結交的兩義姊外,休說外人,連同門師姊妹在一起,都不多交談。

    人已飛走,隻得罷了。

    便與周鐵瓢合力,仍用雙鏡消滅殘屍邪氣。

     一切停當,天還未亮。

    好在妖僧自知九寒砂陰毒,到時如被敵人震散些許,随風浮沉,中人立死;已今士豪将當地佃戶居人全數遷避,欲俟事完,經他行法收集殘氛,再令回轉,以防傷害自己人。

    隻管雷火橫空,烈焰高起,并無一人在側;除妖僧師徒外,土著一人未傷。

    當将孫同康護身寶光收去,靈丹早已塞入口内;隻向周鐵瓢取回所借寶鏡,匆匆叙别,行法護着孫同康,帶同飛回山去。

     這時孫同康身上奇冷如冰,痛楚無比,知覺未失。

    孫毓桐三生愛侶,自更關切,事又由己而起;見他身寒如冰,不能言動,痛苦之狀,由不得念切心亂,竟把日前所想忘了一個幹淨,抱了同飛。

    一到,便往栖鳳坪内洞卧室中飛去,匆匆放向自己榻上,設法解救。

     紫、青二女早在伫盼,見師叔身受重傷,被師父抱了回來。

    雖然事前有人說過,意中之事,也自惶急;趕急随同入内,相助乃師救護。

    孫毓桐關心過甚,以為韓仙子靈丹雖有奇效,終恐邪毒太重;欲使受傷人少受痛苦,在藥力未發動前,運用玄功真氣,先去寒毒邪氣。

    便不再顧慮,坐向榻上,令紫、青二女各持一面寶鏡照定,自将孫同康扶起對面盤坐,将真氣凝煉,嘴對嘴度将過去。

     那知孫同康屢世修為,根骨甚厚,雖中邪毒,不能出聲說話,心仍明白,看得畢真。

     服藥不久,寒痛已漸消失,隻為看出心上人對他愛護周至,又複觸動情懷;這時面帶苦痛,一半故意做作,想得對方憐惜。

    及見心上人親手扶持,軟玉溫香,居然在抱,方自忻慰,感淪肌骨。

    跟着又見對方櫻口湊将上來;兩唇才接,一股陽和之氣帶着一縷溫香,立時度入口中;由咽喉注入,充沛全身,舒暢異常,這都不在話下。

     最可喜是,自從一見容光,玉人情影便深印心頭,成了刻骨相思。

    休說比翼雙栖,常相厮守;但能一親玉肌,死也無憾。

    隻為向道心堅,仙凡分隔,惟恐少有忤犯,強制妄念,平日連多看兩眼俱都不敢。

    想不到一夜之間,情景劇變!不特對面扶抱,飽餐秀色,并還唇口相接,溫馨徐度。

    似此關愛,情重可想。

    世間上最難消受美人恩!由不得魄化心融,神思陶醉。

    如非四肢無力,又加平素老成,知道對方不避嫌疑,志在救人,真恨不能伸手反抱向懷,盡情親愛個夠,才稱心意。

     他心怦怦亂跳,正涉遐思。

    見孫毓桐本是面帶愁容,手扶雙肩,以口度氣;忽似有什警覺,将一雙淨如澄波妙目,看了自己一眼,立撤香吻,松手退去。

    當時春生兩類,似嗔四喜,又似帶着一點羞意,看去越發嬌媚。

    以前雖也調傥大方,但是容顔莊麗,婀娜之中含有剛健;尤其那一雙黑白分明的炯炯雙瞳,隐寓威棱,令人不發逼視。

    似此頰暈紅潮,嬌羞薄愠,尚屬初見。

     同康愛極忘形,情不自禁,意想伸手去抱。

    那知急切間邪毒不曾去淨,隻管痛止寒消,四肢仍是棉軟無力。

    寒毒凍凝的筋骨血髓,剛吃藥力真氣融化,知覺初複,本應痛不可當,幸仗靈藥定痛;又當目注心上人,心醉神迷、萬慮旨志之際,重創奇痛已止,漸入愈境,一點小酸痛,自不留意。

    不過無甚動作還可,這一想伸手,結局手未擡起,反因真力漸漸局部複原,不能勻貫全身,力用得又猛,傷處受了強烈震撼;兩臂骨宛如寸寸斷裂,奇痛難禁,幾乎疼量過去。

     孫毓桐原因真氣度入以後,鬃覺對方所受寒毒,不如預想之重。

    又看出對方癡看自己,目光隐蘊無限熱情,愁苦之容已消,分明先前有些作僞。

    自己志切救人,竟忘顧忌;雖是神仙中人,也不禁有些羞悔。

    方自作色微愠,想要開口;猛瞥見孫同康面容慘變,頭上冷汗直冒,往後便倒。

    心腸一軟,由不得伸手搶護,輕輕扶令就枕。

     倉卒中,孫毓桐并未看出用力所緻;隻當三生愛侶,劫後重逢,相愛太切。

    因還不知前生底細,把自己視若天人;隻管愛極,不敢稍為表現;及見自己不避嫌疑,以口度氣,自更情動于中,不免遐思。

    後再猛一作色撤退,隻當心思已被看破;惟恐就此決絕,憂急過甚,血脈償張,激發傷痛所緻。

    如非屢世恩愛纏綿,甯舍天仙位業,不願夫妻分離,也不會有今生遇合。

    不過這一世,自己轉劫較早,修為已有根底;意欲将此夙世情緣割斷,各修上乘功果,早證仙業,今其早日入山拜師,勿再留連牽絆。

    偏生定數難移,反累他受此苦難。

    自己不踐夙約,他并不知就裡,如何怪人?同時又見痛楚之狀,越生憐惜,便安慰道: “韓仙子靈丹神效,經我真氣助化寒毒;你又根骨深厚,按理痛冷當止。

    适忽劇痛,想是有什麼激動,一會必可複原,明早即能起坐行走。

    你我前生,本是同門至好;此次中毒亦由我而起,故此不避嫌疑相救。

    你卻要安心靜養,不可愁急。

    一切前因後果,日後自知,此時言動不得。

    少時我還有人來訪,且閉目養神吧。

    ” 孫同康原因用力冒失,震動傷處,痛過一陣也就轉好。

    加以藥力得真氣催動,靈效全發,痛已全止。

    見心上人這等溫柔撫懇,并無見怪之意,反說彼此夙世同道至交;好生忻幸,感激欲泣。

    自覺已能出聲說話,心說:“好姊姊,你不令說話無妨,怎叫我把眼閉上,連人也不令看?”方自尋思,孫毓桐說完,便自轉身欲行。

    情不自禁,脫口低呼了聲:“姊姊!” 孫毓桐知他不舍己走,回眸佯愠道:“少時石、司二位姊妹必要來訪。

    回時匆促,忘卻已服靈丹;為了便于調治,将你安置在我房内。

    你聽我話,靜養安歇;改日與你長談,就知我的心意了。

    ”說時,粉面微又一紅,立即回身走出。

     孫同康見她回眸笑語,無限豐神,詞意更是親切,隐寓深情,由不得心又一蕩。

    還想開口,忽見紫燕暗中搖手示意;随聽遠遠破空之聲,青萍趕了出去,知有人來,隻得罷了。

     紫燕先住外樓去看了看,回向榻前,悄聲說道:“師叔怎不知足?實不相瞞,我自那日初遇師叔,覺着就說事由我藉馬奪寶而起,難怪來人,師父斥責我們也就夠了,如何将來人接到家中下榻,如此厚待?心還不服;後聽師父與司師叔争論,才知師叔與師父竟有好幾世的淵源。

    便師父在此隐居,也為等候師叔轉劫重逢,将那隐藏千年的另一面寶鏡得到,使雙鏡合璧,同修仙業。

     “不過師父性情外和内剛,加以前兩生為和師叔情分太厚,招來許多苦孽,終于先後兵解。

    意欲變計,請師叔獨往峨嵋尋師,免稽正果。

    不料陰錯陽差,為防師叔同往,鬥法受傷,結局受傷更重。

    适見師父對師叔情形,病愈後必有話說。

    此事暗中又有六姑與石二師伯主持勸說,同修仙業大是有望。

     “本是三生舊侶,隻要師叔發情止禮,不生世俗之念,日後必能與師父常在一起;如若言行失檢,使師父心生疑忌,此次分手,便難再相見了。

    我是門人後輩,又蒙師父深恩教養,本來不應多口;隻為六姑兩次叮咛,說是定數如此,為想彼此都好,特意偷偷奉告。

    師叔真不可造次呢!” 孫同康先聽紫燕前半語言,自己與心上人,前兩生不是夫妻也是同門至契,心方一喜;忽聽後半警告之言,不知紫燕因石、司二女仙,力言乃師與孫同康三生情緣,彼此各有信誓;況如嵩山二老作主,事早前定。

     偏生孫毓桐轉世在前,十歲便被一女仙收到門下,多年修為,功力巳深;又眷懷今生師門厚恩,意欲免卻這段情緣,隻與孫同康見上一面,應了妙一真人雙鏡合璧之言,便各奔前途,自修仙業。

    日後再往峨嵋,參拜前生師長,自消以前願約;免在塵世多留一甲子,受上魔擾,還許贻誤上乘功果。

    見孫同康應接受傷,果如司青璜之言,雙方又都深清流露。

    紫燕表面洩機,實則是想:師父道心堅定,便師叔也極正直端謹;如能事前提醒勿生绮念,隻與師父作個名色夫妻,合籍雙修,同證上乘仙業,豈非絕妙? 孫同康自然信以為真,暗忖對方必是為了前生夙契,才對我深情關愛;如因此生出妄念,就以前生情誼,不緻絕交,也必輕視生忿。

    并且自己也是同道之人,照适才那等想法,豈非誤人誤己?心方警惕,猛又想到:朱、白二仙師既令我入川,如何又有“遇桐則止,眉頂雙栖”等四句偈語留在石上?越想越怪,正自喜慮交集,忽聽遙呼紫燕,似是司青璜的口音。

    紫燕低囑道:“請師叔記住我的話,免緻兩誤。

    六姑喚我,也許師父知道師叔往援,由我慫憑,還要受責呢!”說罷匆匆走出。

     孫同康思潮起伏了一陣,神倦欲眠,不覺昏沉睡去。

    隔了些時醒轉,室中無人,覺着四肢動作自如,痛楚全消。

    試起身下床走了幾步,均無異狀,以為痊愈,心甚喜慰。

     隐聞前樓笑語之聲,知道客尚未走,心中一動,打算尋去。

    暗付:“心上人為我傷重,才不避嫌疑相救;如知病愈,必要遷回原地,連這裡也不能再住,如何與之親近?不如裝病在此,縱不能再親玉肌,多承望她一點顔色,總可如願。

    隻是這等行詐,于理不合,如被看出,反而不美。

    ” 孫同康心方躊躇,猛又想起,此時必已天明,該是開讀仙示時期。

    嵩山石上四句偈語,為何與仙人命速起身之言不符?自己與孫毓桐的淵源遇合,想必也有明示。

    想到這裡,忙伸手采取那封貼胸密存的柬帖,已不知去向。

     這一急,真非同小可!一看室中,鏟、劍、寶囊均經主人取下,連同寶鏡放向榻旁玉幾之上。

    他看長衣不見,床邊卻放着一身新衣;拿起一試,甚是稱體,料是舊衣污損,以此相換。

    記得柬帖密藏内衣袋内,甚是珍秘;對敵前還曾取視,尚未失落,如何不見,難道有人取去?又覺不會。

    心方愁急,育萍忽然走進,笑道:”師叔大難得脫,實是可喜!現在六姑又來與師父在前樓叙談,命我請師叔往見呢。

    ” (下文有雪龍複歸舊主、孫氏夫妻遭難好合、巧遇獸王彭勃、同隐洞天莊、五友結盟上峨嵋等絕妙驚險情節編按:原書第二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