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誘敵啖靈芝 叱燕嗔龍銀虹獨耀 癡情憐慧婢 明燈仙館寶鏡雙飛
關燈
小
中
大
期前三日,忽遇神僧天蒙禅師化點,轉世才五歲,便皈依佛門,前生法寶并未往取。
到了明初,才先後落到有緣人手中,隻此寶不曾出世。
“我先也不知底細,昨日你用它防身,我在後山,随侍武當派教祖半邊大師洞前閑眺,經大師指點,才知大概。
她說此寶本身威力,已是神奇,并且不論正邪各派,甚至常人得到均能應用,隻功效、威力大小不同罷了。
“你将來照師門傳授,固是極好,便照我所傳去煉,也是不差。
你根骨夙慧俱佳,又得峨嵋劍訣和我适才指點,學時極易;隻消用上三個時辰工夫,以後立可随意運用。
雖還不能全發揮他的威力,也差不多了。
可惜遇楊仙子走時太匆迫,無暇多傳,否則,此人具有仙佛兩家之長,威力豈不更大!” 說完,先傳了用法口訣,将寶鏟化為一幢青光,懸向身前;運用本身真氣與之相合。
等氣機相引,與寶相合,随意消長,由心發收;再令如法勤習,不可稍懈,有個把時辰過去,便成功了。
孫同康見心上人以全付心力指點,手口兼用,直無停歇,感恩刺骨之餘,居然一心練劍,未起雜念。
孫毓桐見他勤奮專心,也自忻然。
練完天已中午,孫同康見心上人為己辛勞,由日間歸來練劍起,毫無休歇;心中不安,再四緻謝。
孫毓桐笑道:“我們修道人,似此半日一夜忙碌,有什麼相幹?隻望同弟向道堅誠,由此奮勉前修,完成仙業,勿以世緣為念,便不枉我用心了。
時已天明,你還未到斷絕眠食的功候,連日長路也頗勞乏。
适才心無二用,又在運用真氣,與平時打坐差不多少,故不覺累;然總須歇息,仍請回房,少卧些時。
起來我如在家,自會命人來請;否則有事他出,飲食随意向小徒索取,閑時用功便了。
” 孫同康雖已強制,不再生出妄念,但是情網已深,如何舍得離開?想說自己一點不累,又以孫毓桐己為自己忙了半天一夜,也須休歇,不便挽留。
稍一唯諾之間,孫毓桐己作别走去。
對面一起,還能強制心情;這一走開,隻見背面,越覺娉婷情影,無限豐神,由不得心神欲醉,萬分愛戀。
剛想用什麼措詞喚她回來,環佩珊珊,玉人已杳,隻剩風袂雲鬟,萦繞腦際。
方自呆立凝望,心亂如麻,忽聽紫、青二女齊低呼:“師叔請歸卧吧!”同康心驚回視,二女面帶巧笑,知被看破。
面上一熱,忙道:“我承令師傅授,累你二人也一夜無眠。
你師徒對我恩德,真令人沒世難忘。
此時我并不倦,不過令師盛意,命我安歇,不敢不遵。
我且回房少歇,令師如起,敬煩喚我一聲,尚有事請教。
” 二女笑道:“靜室蒲團甚大,原是家師以前打坐之用。
靠壁另有小榻,上設衾枕乃是昨夜新備,可供師叔安眠。
我二人尚要随侍家師,請自去吧,恕不陪往了。
” 孫同康隻得回轉昨夜原住靜室之内。
想到仙業艱難,百世不遇,好容易有此際合;如陷情網,不能自拔,從此堕入重淵,也未始不自知警惕。
再一回憶孫毓桐相待親厚情景,和朱、白二仙師在嵩山石上所留“遇桐則止,眉頂雙栖”之言,又似與人名地名均有吻合;心上人的聲音笑貌,以及款款柔情,重又浮上心頭。
似這樣天人交戰,思潮起伏了好些時。
最後盤算,心上人看重自己,十九由于向道堅誠,修為勤奮之故。
不問如何,用功終是要緊。
念頭一轉,立去蒲團上坐定,甯心調息功用起功來。
孫同康終是累世修積,道心堅定;隻管三生愛侶,劫後重逢,清絲牢系已難解脫,到了用功之際,仍能使心智澄明,摒除萬念。
不過一泓清水時起微波,比起昨晚更多一番強制之功罷了。
光陰易過,這一坐不覺又近天明。
也是孫同康定數該有一場災難。
峨嵋派真傳心法,隻學的人是個慧根美質,用功再勤,極易修為;并且隻把初步功夫學會,将本身真氣凝煉為一,能夠運用通行士二周天,日常按時入定用功,一任多少天不睡,也不困乏,精神反比以前健旺。
孫同康坐罷起身,如不就枕,一到天明,紫、青二女必來相請。
孫毓桐昨晚已經盤算,決計不令參與當夜之事;見時,定必設詞勸阻。
孫同康把她奉如天神,決不敢于違背;再過兩日便即起身入川,不緻受這一場大難了。
隻為孫同康愛戀過深,先前打坐過了時候,起見星月交輝,夜猶未央,當時自不便去驚擾主人;想再用功,又恐和前夜一樣入定時久,起來玉人己自他出。
便去小榻上卧倒,本意略躺片時,靜候紫、青二女天明來喚。
不料人生眠息多年習慣,越是心身健強的人,越易入夢;雖因勤習坐功,體力未疲,睡眠終是舒服;況是多日不曾好睡,并有兩夜未眠,睡的又是極溫軟的沈席。
着枕以後,略微胡思亂想一陣,便自昏沉睡去。
這一睡,竟到了第三日過午。
夢中聞得紫、青二女在呼師叔。
睜眼一看,二女同立榻前心中有事,開口笑問:“可是大姊喚我去麼?”随說随即坐起。
這才看出二女秀眉緊鎖,面有愁容。
心疑二女因事受了斥責,還沒想到别的。
正打算問,紫燕己先答道: “師叔快起,進點飲貪,再說細情。
”孫同康見桌上盥具早佛,急于往見心上人,匆匆洗漱,便想走出。
青萍道:“師叔,你的寶鏟仙劍怎不帶上?少時還要應用呢!” 孫司康自得飛劍法寶以來,從未離身;隻有昨日練習歸來,用完功就卧時。
因當地是神仙宅第,不似旅途之中,須防宵小妖邪劫奪盜取;随手解放身後。
不曾佩上。
聞言當是少時還要練習,仍未在意,忙回手榻上,取來佩好。
猛瞥見窗外竹休中綠陰陰的,隻地面上卻節出大片日影,才知日色西移,天已不早,自己竟會睡了一整天。
恐孫毓桐出門訪友,好生後悔,邊問道: “我咋晚回房打坐時久,天已将亮。
本想求見令師,請她指教,因時太早,你兩姊妹又連日勞乏,想必尚睡,未敢驚動;想躺在床上,等候天明求見,不料睡得這死。
” 紫燕道:“我二人如不來請,師叔到了明天此時也未必醒呢!”孫同康竟未聽出言中之意。
因紫、青二女,從小便被孫、石二女引渡入門,以前雖是服役侍女,但是仙居清閑,主人又最愛憐,一向嬌憨;背了上人,便笑語天真,憨不知柱。
孫同康見三女,平時言笑,喜容常挂在口角上…這時答話之間,面色始終沉郁,若有心事。
心中奇怪,随口問道:“令師今早又出門了麼?” 紫燕道:“帥父傍午就同周道長走了。
” 孫同康聞言,想起周鐵瓢借寶鏡時,原說三日内歸還;妖僧鬥法,自在期前。
後聽主人說是改期,也未細問。
照此情形,必恐自己涉險,單獨前往。
再一回想前情,與昨日紫燕所說,二女面色又那等憂愁,心上人此時未歸,定已挫敗被困無疑。
不禁大驚,急問道:“令師法力高強,想必一到成功,怎此時尚未回轉?石、司二女仙可曾來過.有什麼話說麼?”說時,三人已到樓上,酒食也早備好。
紫燕道:“師叔尚未用飯,你吃我說吧!那妖僧真名叫做藍奇,以前原是師父手下敗将。
因他作惡多端,本欲為世除害,已然将他困住,被一妖黨趕來救走;投到苗疆赤身峒,五毒天王列霸多門蔔,學了不少邪法,早就立志報仇。
不料列霸多,為了妖徒長臂神魔鄭元規與峨嵋派結仇,惡迹又多,緻峨嵋七矮所誅;師徒多人傷亡殆盡,隻妖僧和另一妖人漏網。
“妖僧知道峨嵋勢盛,各正派仙俠多有來往;去了赤身峒靠山,惟恐勢孤,不敢冒失生事。
近十多年,師父隐居在此,除同道姊妹往還外,不輕與聞外事,外人久已不知蹤迹。
自從赤身峒瓦解,妖僧又壯庇到紅衣僧加答吉門下。
學會旃羅墨法,又煉了些九寒沙,自信邪法已高,重又勾起複仇之念。
” “周道長昔年,曾用飛劍削去他一片頭皮,幾乎送命,懷仇也是多年。
無如此時周道長尚在武當門下,未曾犯規被逐;教祖半邊老尼素護門人,法力既高,又與正教長老交厚,生平從未受挫,不是好惹。
周道長犯規以後,自知強仇太多,一味在山中隐晦苦修。
妖僧本不知他被逐,隐忍至今。
“偏巧老河口上流柳林壩土豪彭崇漢,以前恃勢橫行,無惡不作,為周道長所制;懷恨出外,尋人報仇。
輾轉尋訪,拜了妖僧為師;二惡相濟,立時尋來。
雖己訪出周道長被逐之事,終以武當舊例,異派妖邪向不許在山中走動,何況尋仇生事?惟恐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敢上門欺人;先在隔河小鎮上結壇行法,等準備停當,再着一凡人入山誘敵。
“不料周這長多年濟貧扶弱,人緣最好,先期得信。
強仇頗多,還不知來路深淺,暗中趕往,認出是多年前的仇人改裝到此。
當時現身叫破,約期鬥法,決一存亡。
彼時不知妖僧底細,和所煉九寒砂;以為這類邪法,事前結壇頗為費事,徑想就此除去。
不料妖僧竟在雙方交手答話之際,暗放出一粒九寒砂。
總算周道長近年修煉功深,應變神速,當時還能強自忍耐,未被看出,送了性命。
“妖僧見他中毒,如無其事,震于以前威名,相隔多年不知強仇深淺,所答的話又妙,也自内怯。
知道九寒毒砂,不用旃羅魔法相輔為用,威力要差得多。
一聽約期,立即應諾。
周道長勉強飛回,剛到所居茅篷前落地,人便昏倒。
幸被司六師叔空中發現,看出他飛行有異尋常,自己不便前往,告知師父趕去,擡到我家,與他服了三粒靈丹;再用師父那面寶鏡,會合本身純陽真氣,接連三日夜,才将毒砂去淨,人已重傷。
“他知師父素性好潔,此事由于定數,再三求去;嗣經強勸,才将石二師伯舊居洞府暫借他住。
總算妖憎不知師父在此,否則,師父生平隻此一個仇人,久無音信,早疑惡滿伏誅,必不在意。
又常喜和六師叔并馬遊山,或獨出訪友;妖僧不是昔年怪裝束,見面未必認得,一旦狹路相逢,驟然發難,就不遭毒手,吃虧料所難免。
“後來司六姑向半邊大師探詢,得知九寒毒砂隻師父雙鏡合璧能破。
持鏡的人如是佛家傳授,更是絕妙。
無如那面陰鏡,久為白陽真人封藏,連地方都不知道,如何尋取? 半邊大師性情奇特,為有周道長在内,平日雖最愛師父,竟不肯伸手。
“師父外和内剛,素不喜求人;妖僧不去,自己也從此多事。
正為難間,這日同乘新得愛馬出遊,途中聞說嵩山少室危崖下,寶氣上沖霄漢,白陽藏珍有出世之望,連忙舍馬趕去,寶已為人取走,并且是個凡人。
心中奇怪,跟蹤追尋,意欲遇時設法以重酬借出;不料寶光己為佛法禁掩,沒有看出。
師叔來後,得知就裡。
“因楊仙子佛法神妙,本心是令師叔暫時防身,将來重習峨嵋心法,另有禁制,不能轉傳多人。
石、司二師伯叔,力勸師父帶了師叔同去,萬無一失;師父又為了另外一段因果,不願使師叔為他延誤兩三甲子仙業,以防夜長夢多,又蹈前生覆轍。
“近日妖僧已然覺出上次仇人慘敗,深悔失策。
料定此次必有能手相助,不特把魔教中邪法,盡量施為出來,并以本身元神與之相合。
照他心意,似此周密,各正教中幾位著名長老均正閉關,周道長決請不來;半邊大師不管,别人任是法力多高,他也無敗之理,端的厲害非常。
“周道長新愈之後,非用此鏡,不能護身。
恰好一人一鏡!師叔身劍尚未合一,帶去未免危險,一個不巧,便有大害;決定背了師叔,獨個兒犯險一行。
事前被六師叔看破,先命弟子探問師叔心意。
昨日抽空趕來,得知師叔銳身急難以後,又往青城山的入相助去了。
别時對弟子說,師父與周道長約定今日申正前往,如在兩個時辰以内不歸,務請師叔跟蹤趕去,到後用太乙分光鏟防身入陣。
“本來妖壇在妖煙邪火包圍之下,難于沖人,可是妖僧如敗,師叔到時,師父已自成功;妖僧如勝,得意之際,見師叔這好根骨,又有那好法寶飛劍,必想誘入陣地,攝取元神;以防仗了法寶,防身遁走。
師父和周道長,有雙鏡沖蕩妖氛,至多不能發揮陰鏡威力;師叔隻一入陣,必藉鏡光相見,速即會合一起。
一面助周道長運用寶鏡,一面将寶鏟、飛劍全數發出去,十九轉敗為勝。
“休看師叔無甚法力,單就是這一鏟一劍,便有極大威力。
昨日囑咐師叔,務請師父傳授此鏟用法,便由于此。
事也真巧,如換了别人,也無如此容易。
許是師父和師叔的機緣運數,早有前定;始而楊仙子破例傳授,事前又服了靈藥。
前夜師叔專心用功,大為精進,以緻一通百通,一劍一鏡經師父指點傅授之後,全能運用。
“昨夜師父還說,師叔如此靈悟,實在難得,就此上路,都可放心,結局助人仍是助己。
我二人預料師父此行甚是危險,本想早喊師叔起身準備。
适才石大師伯忽來告知,師叔不可早去,必須黃昏前起身,夜前到達,始可轉危為安。
我們勉強挨到此時,終以轉危為安之言,心中疑憂;又想師叔不能飛去,騎馬較慢。
盼到日色偏西,便将師叔請起。
此時雖然還早,吃完也就快到時候了。
師叔怎不吃呢?” 孫同康一聽心上人獨赴危境,早已惶急,那還吃得下去。
當時便要起身趕往。
二女見他義形于色,甚是感激。
青萍道:“紫妹總是心急,石大師伯黃昏起身之言,必有原因。
等師叔吃完再說,不一樣麼?他這時才起,不吃飽,怎好應敵?” 孫同康道:“我一點不餓,雪龍雖快,救兵如救火,早到總好。
請引我下峰就此去吧!” 二女再三相勸,孫同康隻得胡亂搶吃了些,執意催走。
二女本是憂疑,見他情急;時已酉末,差不多黃昏将近,便不勸阻,匆匆同由環峰飛橋走。
還未及地,孫同康便高呼雪龍,随聽一聲馬嘶。
青萍說:“此馬真靈,這兩日與我家兩馬同槽,甚是親熱;雖然無有系它,鞍辔已除,還未備呢。
我先趕去取來吧!”話未說完,猛瞥見峰下芝圃側面,花木掩映中,銀箭也似駛來一匹白馬,口中正銜着那付鞍辔。
三人見雪龍如此靈慧,也各欣然;同時人也到地,忙即結束停當。
紫燕還想随去,青萍道:“我們背師行事,巳不免于受罰。
師叔終是法力尚差,你跟去添累麼?” 孫同康心急如箭,早已問明途向,縱身上馬,往前馳去。
趕到山腳,聞得二女同說: “師叔馬到成功,回來你就喜歡了。
”偏頭回顧,二女也自追出,竟和馬一般快;說完剛剛停步,雪龍似知主人心有急事,格外飛馳。
就這一轉盼之間,已由日前石徑之中駛出老遠。
空山寂寂,四無人蹤,夕陽回照,滿天紅霞。
孫同康一味縱馬急馳,眼前山石林木,似排山倒海一般對面迎來;兩側景物,成了兩條暗紅色的顫影,不住閃動,往後瀉去,一點看不真切。
馬真快得出奇,不消片刻,已照二女途向,走出山去。
盂天與妖僧藍奇所居柳林壩,尚在對河二十裡外。
孫同康趕路心急,又防土豪徒黨發現,奪馬生事;雖然不是自己敵手,一生枝節,多延時間。
所行乃是一條僻徑,等到了河邊,卻無意中将兩處鎮集越過。
人地不熟,河面又寬,急切間,無處尋覓渡船。
眼看前面不遠,便到二女所說,應渡河的斷柳枯樹之下。
這寬河面,不知雪龍能否渡過?同康意欲和上次躍馬渡河一樣,問好雪龍,到了樹前将馬勒退,試它一試;要是不行,自己便由馬背上飛往對岸,任馬泅水過去,也無妨害。
方笑來時失策,又想起自服靈藥,得了峨嵋真傳,輕輕一縱便一二十丈高遠;又經孫毓桐指點,近日功力大進。
雖不能身劍合一,絕迹飛行,真要飛馳起來,并不會比馬跑得慢;也許比馬快點,都不一定。
隻為他愛馬太甚,自得以來,人馬從未離開,心中以為馬快,預有成見,匆促上路。
沒有想到本身功力遠非昔比,馬雖龍駒,遇上妖邪終是吃苦;到後還須設法隐起,諸多顧忌。
本為求速,反而多出一個累贅。
念頭一轉,便想當地下馬,獨自飛身渡河。
剛要下騎,令馬回山;雪龍倏地一聲驚嘶,人立倒退了好幾步,同時面前急風飒然,似有一條小黑影,由馬前橫飛過去,一瞥不見。
這時馬馳正急,勢子猛速如矢;冷不防易進為退,孫同康隻管本領高強,驟出不意,也吃了一驚,稍差一點,幾乎将人甩落馬下。
心裡一慌,也未看清是人是獸,忙隐身形,戒備查看。
四野空空,那黑影去路又是大河,山風箫箫,洪波浩浩,那有絲毫影迹? 孫同康心中有事,急于上路,也未再理會,就勢縱身下馬,撫着馬頭道:“河面太寬,你未必能縱過去;還有妖僧邪法厲害,黨羽又多,如被撞上,定為邪法所害。
我要應敵,無法顧你。
乘此黃昏無人,你仍抄山路僻徑回去吧。
”說罷急匆匆便想起身,雪龍竟不肯從,口銜主人衣角,将頭連搖,低聲急嘶不已。
孫同康不知愛馬忠心,看出主人将有急難,執意相随,不舍獨歸;見馬橫身阻擋,又見天近黃昏,心中懸念玉人,情急之際,不禁怒喝道:“你那日為紫燕用禁法吊起,曾吃過苦,遇的尚是好人;現在對頭是妖僧惡霸,孫仙姑、周道長尚且吃虧,邪法厲害,你定要跟去,為我添累麼?”那馬仍是不從。
孫同康此時越想越覺:此馬前去,無異自投虎口;便自己能獲全勝,事前馬也未必不受危害。
急得伸手要打,又知雪龍忠義,于心不忍。
見馬意甚堅決,便掙脫飛起,也必随去。
方想吓它說:“你不聽話,我便不要你了。
”話未出口,雪龍倏地又是一聲驚嘶,升首舍了主人,人立起來。
同時眼前黑影一閃,憑空現出一個身着褐布短衣褲,年約十多歲的矮瘦小孩。
雪龍早揚蹄人立,猛撲上去。
孫同康以來勢突兀,終是素來和厚,惟恐傷人,忙即喝止時,那馬竟被人用法制住,升首揚蹄,依然人立原撲之勢,釘在地上,雙足不能下落;急得周身汗毛根根倒立,雙眼怒突似要冒出火來。
可是幼童如無其事,也未見伸手,從容不迫迎面走來。
孫同康見那幼童,生得凹鼻突睛,又瘦又幹;兩倏手臂上滿生黃毛,年紀似隻十四五歲。
形貌醜怪,從來未見;動作神情卻極矯捷老練,步法更輕。
分明練就極好武功,摸不清是什麼來路。
此次出門,連遇仙俠異人,有了經曆,并未輕視來人;又以應授事急,惟恐多生枝節,雖然心疼愛馬,仍忍氣忿,強笑問道:“你我素昧平生,為何将我的馬用法力止住,不令轉動?” 說時幼童已将走近,見孫同康手握劍柄,意似戒備;剛現出不快之色,聞言轉笑容答道:“我本要到一個生地方去,因來時沒有聽清,還未尋到,已然走過。
見你騎馬跑來,意欲回身詢問。
不料你那匹馬,誤認我有什麼惡意,大驚小怪;我又愛它靈巧好看,雖将它定住,隻等問明再放,并無傷害。
看你神氣,莫非和這馬一樣,要和我動手麼?” 孫同康不耐多說,忍怒答道:“馬是畜生,知得什事?況它主人在此,你要問路,也須放了再說:來勢突兀,忽然出現,馬尚驚疑,怎能怪人?我此時身有急事,決不與人争持;并且我也是外鄉來的,地理不熟。
請把馬放下,另尋本地人打聽吧!” 幼童把怪眼一翻道:“你恨我欺了你的馬,不肯說麼?休看我路不熟,我那去處隻一走近,便可發現,遲早仍能尋到。
你這匹馬,無故想撲我,如換常人豈不受傷?必須罰它站這半夜,候我事完再放。
如非看你不像壞人,連你一齊算上,休想脫身。
我走了。
” 孫同康未及答話,眼前青光微閃,人已無蹤。
再看雪龍愈發急怒,雙目怒瞪欲裂,隻是不能出聲動轉。
天色漸晚,既恐延誤時機,又恐雪龍被禁河岸,這等形态,啟人駭怪。
休說敵黨發現,便遇當地土人,也是兇多吉少。
其勢不能棄之而去,不禁又急又怒,指着雪龍道: “你聽我話,回轉卧眉峰多好!偏和我強,如今被這怪小孩制住。
我先恐誤孫仙姑的事,不肯動手,忍氣分說;這小孩隻當我不說,不知我也初來此地,隻柳林壩去路,尚是聽人說的,并未去過。
他懷恨将你定在這裡,使我進退兩難,這卻怎好?” 正埋怨間,忽想起上次紫燕吊馬之事,接口又道:“我現在用仙劍破這禁法。
不過小鬼法力,似比紫燕高得多;我又外行,能否破解,尚不可知。
如其不能,至多再待一會;我隻好先除妖僧,助完孫仙姑,再請她來此救你了。
” 雪龍聞言,馬目中急淚竟奪眶而出。
孫同康不知上次由于周鐵瓢洞中行法相助,劍隻是斷那吊馬山藤。
這時禁法既較前利害得多,連日劍又加了好些威力;雖然由心運用,但是劍光強烈,稍為挨着一點,那馬也不死必傷。
見馬流淚,以為情急悲憤所緻,差點誤傷。
總算那馬命不該絕。
他這裡手指劍訣一指劍囊,一道銀虹剛剛脫匣飛起,因恐劍芒掃傷愛馬,正待指定劍光,試探着緩緩向馬蹄空處繞去。
忽聽一聲驚嘶,馬如弩箭脫弦一般,猛竄出去十餘丈,落地之後,方始緩緩跑來,離身三丈,目注劍光,停步不進,口中連嘶不已。
看出禁法已解,好似怕那劍光神氣,心中驚喜,忙收劍罵道:“-東西,我舍得傷你麼?還不各自回去,由我一人前往!”說時,馬又一躍近前,将路阻住,仍是強抗不走。
孫同康見天已黃昏,知馬性烈倔強,如不點頭,仍要随往;心注玉人安危,無計可施。
想了想,把心一橫,怒道:“你不聽良言,定要随我犯險,依便依你。
但我應敵,不能兼顧,到時必須覓地躲藏。
如被妖黨發現,馬不比人,決不緻于加害;我事完定必救你出困,你卻不可抗拒。
此河太寬,你如縱不過去,我自飛越,你泅過去好了。
”說罷上馬。
未等勒馬後退,馬己奮身縱去;起步之處,離河不過丈許。
孫同康不知馬是龍種神駒,見它據岸一縱隻六七丈,以為必墜河心,忙就馬背上将真氣一提,奮身往對面河岸飛去。
縱落對岸,回看那馬并未沉水,竟在水波上,踏着洪波亂流而渡,飛駛停來。
隻和先前遇敵發威一樣,周身霜毛皆立;上岸以後,鬃毛方始倒下,比起平時,更為神駿威武。
遙望前途,二女所說柳林壩已然在望。
極目平野,晚煙迷蒙,斜陽隻餘殘景,映得去路赤暗暗的,彷佛人家田樹都吃暗霧罩住。
同康匆匆不暇思考,上馬就跑。
不料馬行轉緩,迥不似過河以前迅速。
方要催令速行,馬忽把頭一偏,往側駛去,竟不聽命直行,隻比前稍快,也不再出聲鳴嘯。
暗忖此馬靈異,這等走法,與日前向紫、青二女誘敵相似。
前途一望平陽,更無蔽蔭;許防仇敵覺查,特意繞走。
念頭才轉,那馬果然折入左側密林之中,由兩邊丈許高的土崖衙中,繞向前去,方向并未走錯,知未料差。
時已黃昏,馬雖靈警,地理終是初經,越往前走得越慢,不時繞行折轉,始終不肯離開樹林土崖;一發現前面有人家田舍,便輕悄悄折退,另覓途徑。
同康情知仇敵巢穴将近,似此避人繞越,豈不誤事?心一着急,縱身下馬,意欲令馬隐伏林中待命,步行趕去。
馬又咬着衣襟,橫身阻攔。
孫同康見它神态緊張,卻不出聲,輕悄悄附耳說道:“我知你忠心,妖人厲害,怕我涉險。
但是孫仙姑是我最敬最愛的人,周道長又是好人;現在二人多半被困在彼,萬無不往應援之理。
我身有法寶、飛劍,如有兇險,朱、白二仙師也不把我引進峨嵋門下了。
修道人例有險阻,怎能遇事畏難?事有定數,決無大害!乖乖聽話,由我自去;異日我如成道,你也随同飛升,多好!我己有約于先,決不因你中止;再如強阻,必因你之故露出馬腳,豈非無益有害?” 雪龍聞言,似知主人志在必行,口雖松開,馬目亂轉,竟流下淚來。
孫同康隻當馬畏懼妖法膽小,難得肯放,立即穿林趕去。
回顧雪龍,呆了一會,往側繞去;樹林一擋,便不再見,也未在意,略看即行。
初意相隔仇敵,總還有一段路;那知雪龍靈警,早已聞到邪味,為防主人蹤迹先洩,一路繞行,已将到達。
出林不遠,再進一片高林環繞的墳地,便是妖僧結壇行法之所。
本來邪法厲害,一被妖僧事先發現,便無幸兔;總算時運還好,應該仙緣遇合。
馬一繞路,恰走在妖僧結壇的墳坡後面,免了殺身之禍。
孫同康先也不知就裡,冒冒失失,走出林外一看,暮色迷茫中,見林外不遠,臨河大片田莊,隻是靜悄悄不見一人。
暗忖這時日落黃昏,天未黑透,正是田家歸去之時,怎不見人?連炊煙都不見一縷?又見河對岸楊柳甚多,迎面一座大莊院,似有燈光隐映;近側有一大坡,坡後林木繁茂,濃霧沉沉,作暗赤色,與來路所見相似。
畢竟他經曆尚淺,也未理會;隻疑莊院乃土豪所居,意欲探明下手。
剛剛走往河邊,待要縱過去,猛聽坡後有人高呼:“師兄等我一等,我也要回家去。
”心中一動,忙向河旁大樹後藏起。
跟着便見一個小和尚,同了一個衣飾豪華、武生裝束的壯漢,朝河邊走來。
壯漢先說道:“想不到為了周鐵瓢這狗道,竟會引來一個美人。
如擒到手,豈不快活?” 小和尚道:“你怎知利害?那女子名叫孫毓桐,也是師父多年未見的仇人。
先隻說報仇容易,還在喜歡,那知比前更強!她還不比狗道是武當門下棄徒,無甚同道,本身法力又高;今日之事,勝敗都是惹厭。
如今雖被師父困住,但那兩面鏡子十分神妙,依然傷她不得。
師父以前吃過她虧,隻管法壇有霧遮隐,遇上能手,仍被看出。
惟恐此女同黨,空中路過發現,下來作梗,那時吉兇難料。
适才命我二入回莊,收拾東西;準備好便罷,不好,也有一個退路。
你當是好惹的呢!快随我走吧!”說時,已然走近。
孫同康聞言,才知孫、周二入正困坡後妖陣之中。
當時氣往上沖,方想下手;小和尚性急,一聲催走,早伸手拉了壯漢,一溜綠光往對河飛去。
到了明初,才先後落到有緣人手中,隻此寶不曾出世。
“我先也不知底細,昨日你用它防身,我在後山,随侍武當派教祖半邊大師洞前閑眺,經大師指點,才知大概。
她說此寶本身威力,已是神奇,并且不論正邪各派,甚至常人得到均能應用,隻功效、威力大小不同罷了。
“你将來照師門傳授,固是極好,便照我所傳去煉,也是不差。
你根骨夙慧俱佳,又得峨嵋劍訣和我适才指點,學時極易;隻消用上三個時辰工夫,以後立可随意運用。
雖還不能全發揮他的威力,也差不多了。
可惜遇楊仙子走時太匆迫,無暇多傳,否則,此人具有仙佛兩家之長,威力豈不更大!” 說完,先傳了用法口訣,将寶鏟化為一幢青光,懸向身前;運用本身真氣與之相合。
等氣機相引,與寶相合,随意消長,由心發收;再令如法勤習,不可稍懈,有個把時辰過去,便成功了。
孫同康見心上人以全付心力指點,手口兼用,直無停歇,感恩刺骨之餘,居然一心練劍,未起雜念。
孫毓桐見他勤奮專心,也自忻然。
練完天已中午,孫同康見心上人為己辛勞,由日間歸來練劍起,毫無休歇;心中不安,再四緻謝。
孫毓桐笑道:“我們修道人,似此半日一夜忙碌,有什麼相幹?隻望同弟向道堅誠,由此奮勉前修,完成仙業,勿以世緣為念,便不枉我用心了。
時已天明,你還未到斷絕眠食的功候,連日長路也頗勞乏。
适才心無二用,又在運用真氣,與平時打坐差不多少,故不覺累;然總須歇息,仍請回房,少卧些時。
起來我如在家,自會命人來請;否則有事他出,飲食随意向小徒索取,閑時用功便了。
” 孫同康雖已強制,不再生出妄念,但是情網已深,如何舍得離開?想說自己一點不累,又以孫毓桐己為自己忙了半天一夜,也須休歇,不便挽留。
稍一唯諾之間,孫毓桐己作别走去。
對面一起,還能強制心情;這一走開,隻見背面,越覺娉婷情影,無限豐神,由不得心神欲醉,萬分愛戀。
剛想用什麼措詞喚她回來,環佩珊珊,玉人已杳,隻剩風袂雲鬟,萦繞腦際。
方自呆立凝望,心亂如麻,忽聽紫、青二女齊低呼:“師叔請歸卧吧!”同康心驚回視,二女面帶巧笑,知被看破。
面上一熱,忙道:“我承令師傅授,累你二人也一夜無眠。
你師徒對我恩德,真令人沒世難忘。
此時我并不倦,不過令師盛意,命我安歇,不敢不遵。
我且回房少歇,令師如起,敬煩喚我一聲,尚有事請教。
” 二女笑道:“靜室蒲團甚大,原是家師以前打坐之用。
靠壁另有小榻,上設衾枕乃是昨夜新備,可供師叔安眠。
我二人尚要随侍家師,請自去吧,恕不陪往了。
” 孫同康隻得回轉昨夜原住靜室之内。
想到仙業艱難,百世不遇,好容易有此際合;如陷情網,不能自拔,從此堕入重淵,也未始不自知警惕。
再一回憶孫毓桐相待親厚情景,和朱、白二仙師在嵩山石上所留“遇桐則止,眉頂雙栖”之言,又似與人名地名均有吻合;心上人的聲音笑貌,以及款款柔情,重又浮上心頭。
似這樣天人交戰,思潮起伏了好些時。
最後盤算,心上人看重自己,十九由于向道堅誠,修為勤奮之故。
不問如何,用功終是要緊。
念頭一轉,立去蒲團上坐定,甯心調息功用起功來。
孫同康終是累世修積,道心堅定;隻管三生愛侶,劫後重逢,清絲牢系已難解脫,到了用功之際,仍能使心智澄明,摒除萬念。
不過一泓清水時起微波,比起昨晚更多一番強制之功罷了。
光陰易過,這一坐不覺又近天明。
也是孫同康定數該有一場災難。
峨嵋派真傳心法,隻學的人是個慧根美質,用功再勤,極易修為;并且隻把初步功夫學會,将本身真氣凝煉為一,能夠運用通行士二周天,日常按時入定用功,一任多少天不睡,也不困乏,精神反比以前健旺。
孫同康坐罷起身,如不就枕,一到天明,紫、青二女必來相請。
孫毓桐昨晚已經盤算,決計不令參與當夜之事;見時,定必設詞勸阻。
孫同康把她奉如天神,決不敢于違背;再過兩日便即起身入川,不緻受這一場大難了。
隻為孫同康愛戀過深,先前打坐過了時候,起見星月交輝,夜猶未央,當時自不便去驚擾主人;想再用功,又恐和前夜一樣入定時久,起來玉人己自他出。
便去小榻上卧倒,本意略躺片時,靜候紫、青二女天明來喚。
不料人生眠息多年習慣,越是心身健強的人,越易入夢;雖因勤習坐功,體力未疲,睡眠終是舒服;況是多日不曾好睡,并有兩夜未眠,睡的又是極溫軟的沈席。
着枕以後,略微胡思亂想一陣,便自昏沉睡去。
這一睡,竟到了第三日過午。
夢中聞得紫、青二女在呼師叔。
睜眼一看,二女同立榻前心中有事,開口笑問:“可是大姊喚我去麼?”随說随即坐起。
這才看出二女秀眉緊鎖,面有愁容。
心疑二女因事受了斥責,還沒想到别的。
正打算問,紫燕己先答道: “師叔快起,進點飲貪,再說細情。
”孫同康見桌上盥具早佛,急于往見心上人,匆匆洗漱,便想走出。
青萍道:“師叔,你的寶鏟仙劍怎不帶上?少時還要應用呢!” 孫司康自得飛劍法寶以來,從未離身;隻有昨日練習歸來,用完功就卧時。
因當地是神仙宅第,不似旅途之中,須防宵小妖邪劫奪盜取;随手解放身後。
不曾佩上。
聞言當是少時還要練習,仍未在意,忙回手榻上,取來佩好。
猛瞥見窗外竹休中綠陰陰的,隻地面上卻節出大片日影,才知日色西移,天已不早,自己竟會睡了一整天。
恐孫毓桐出門訪友,好生後悔,邊問道: “我咋晚回房打坐時久,天已将亮。
本想求見令師,請她指教,因時太早,你兩姊妹又連日勞乏,想必尚睡,未敢驚動;想躺在床上,等候天明求見,不料睡得這死。
” 紫燕道:“我二人如不來請,師叔到了明天此時也未必醒呢!”孫同康竟未聽出言中之意。
因紫、青二女,從小便被孫、石二女引渡入門,以前雖是服役侍女,但是仙居清閑,主人又最愛憐,一向嬌憨;背了上人,便笑語天真,憨不知柱。
孫同康見三女,平時言笑,喜容常挂在口角上…這時答話之間,面色始終沉郁,若有心事。
心中奇怪,随口問道:“令師今早又出門了麼?” 紫燕道:“帥父傍午就同周道長走了。
” 孫同康聞言,想起周鐵瓢借寶鏡時,原說三日内歸還;妖僧鬥法,自在期前。
後聽主人說是改期,也未細問。
照此情形,必恐自己涉險,單獨前往。
再一回想前情,與昨日紫燕所說,二女面色又那等憂愁,心上人此時未歸,定已挫敗被困無疑。
不禁大驚,急問道:“令師法力高強,想必一到成功,怎此時尚未回轉?石、司二女仙可曾來過.有什麼話說麼?”說時,三人已到樓上,酒食也早備好。
紫燕道:“師叔尚未用飯,你吃我說吧!那妖僧真名叫做藍奇,以前原是師父手下敗将。
因他作惡多端,本欲為世除害,已然将他困住,被一妖黨趕來救走;投到苗疆赤身峒,五毒天王列霸多門蔔,學了不少邪法,早就立志報仇。
不料列霸多,為了妖徒長臂神魔鄭元規與峨嵋派結仇,惡迹又多,緻峨嵋七矮所誅;師徒多人傷亡殆盡,隻妖僧和另一妖人漏網。
“妖僧知道峨嵋勢盛,各正派仙俠多有來往;去了赤身峒靠山,惟恐勢孤,不敢冒失生事。
近十多年,師父隐居在此,除同道姊妹往還外,不輕與聞外事,外人久已不知蹤迹。
自從赤身峒瓦解,妖僧又壯庇到紅衣僧加答吉門下。
學會旃羅墨法,又煉了些九寒沙,自信邪法已高,重又勾起複仇之念。
” “周道長昔年,曾用飛劍削去他一片頭皮,幾乎送命,懷仇也是多年。
無如此時周道長尚在武當門下,未曾犯規被逐;教祖半邊老尼素護門人,法力既高,又與正教長老交厚,生平從未受挫,不是好惹。
周道長犯規以後,自知強仇太多,一味在山中隐晦苦修。
妖僧本不知他被逐,隐忍至今。
“偏巧老河口上流柳林壩土豪彭崇漢,以前恃勢橫行,無惡不作,為周道長所制;懷恨出外,尋人報仇。
輾轉尋訪,拜了妖僧為師;二惡相濟,立時尋來。
雖己訪出周道長被逐之事,終以武當舊例,異派妖邪向不許在山中走動,何況尋仇生事?惟恐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敢上門欺人;先在隔河小鎮上結壇行法,等準備停當,再着一凡人入山誘敵。
“不料周這長多年濟貧扶弱,人緣最好,先期得信。
強仇頗多,還不知來路深淺,暗中趕往,認出是多年前的仇人改裝到此。
當時現身叫破,約期鬥法,決一存亡。
彼時不知妖僧底細,和所煉九寒砂;以為這類邪法,事前結壇頗為費事,徑想就此除去。
不料妖僧竟在雙方交手答話之際,暗放出一粒九寒砂。
總算周道長近年修煉功深,應變神速,當時還能強自忍耐,未被看出,送了性命。
“妖僧見他中毒,如無其事,震于以前威名,相隔多年不知強仇深淺,所答的話又妙,也自内怯。
知道九寒毒砂,不用旃羅魔法相輔為用,威力要差得多。
一聽約期,立即應諾。
周道長勉強飛回,剛到所居茅篷前落地,人便昏倒。
幸被司六師叔空中發現,看出他飛行有異尋常,自己不便前往,告知師父趕去,擡到我家,與他服了三粒靈丹;再用師父那面寶鏡,會合本身純陽真氣,接連三日夜,才将毒砂去淨,人已重傷。
“他知師父素性好潔,此事由于定數,再三求去;嗣經強勸,才将石二師伯舊居洞府暫借他住。
總算妖憎不知師父在此,否則,師父生平隻此一個仇人,久無音信,早疑惡滿伏誅,必不在意。
又常喜和六師叔并馬遊山,或獨出訪友;妖僧不是昔年怪裝束,見面未必認得,一旦狹路相逢,驟然發難,就不遭毒手,吃虧料所難免。
“後來司六姑向半邊大師探詢,得知九寒毒砂隻師父雙鏡合璧能破。
持鏡的人如是佛家傳授,更是絕妙。
無如那面陰鏡,久為白陽真人封藏,連地方都不知道,如何尋取? 半邊大師性情奇特,為有周道長在内,平日雖最愛師父,竟不肯伸手。
“師父外和内剛,素不喜求人;妖僧不去,自己也從此多事。
正為難間,這日同乘新得愛馬出遊,途中聞說嵩山少室危崖下,寶氣上沖霄漢,白陽藏珍有出世之望,連忙舍馬趕去,寶已為人取走,并且是個凡人。
心中奇怪,跟蹤追尋,意欲遇時設法以重酬借出;不料寶光己為佛法禁掩,沒有看出。
師叔來後,得知就裡。
“因楊仙子佛法神妙,本心是令師叔暫時防身,将來重習峨嵋心法,另有禁制,不能轉傳多人。
石、司二師伯叔,力勸師父帶了師叔同去,萬無一失;師父又為了另外一段因果,不願使師叔為他延誤兩三甲子仙業,以防夜長夢多,又蹈前生覆轍。
“近日妖僧已然覺出上次仇人慘敗,深悔失策。
料定此次必有能手相助,不特把魔教中邪法,盡量施為出來,并以本身元神與之相合。
照他心意,似此周密,各正教中幾位著名長老均正閉關,周道長決請不來;半邊大師不管,别人任是法力多高,他也無敗之理,端的厲害非常。
“周道長新愈之後,非用此鏡,不能護身。
恰好一人一鏡!師叔身劍尚未合一,帶去未免危險,一個不巧,便有大害;決定背了師叔,獨個兒犯險一行。
事前被六師叔看破,先命弟子探問師叔心意。
昨日抽空趕來,得知師叔銳身急難以後,又往青城山的入相助去了。
别時對弟子說,師父與周道長約定今日申正前往,如在兩個時辰以内不歸,務請師叔跟蹤趕去,到後用太乙分光鏟防身入陣。
“本來妖壇在妖煙邪火包圍之下,難于沖人,可是妖僧如敗,師叔到時,師父已自成功;妖僧如勝,得意之際,見師叔這好根骨,又有那好法寶飛劍,必想誘入陣地,攝取元神;以防仗了法寶,防身遁走。
師父和周道長,有雙鏡沖蕩妖氛,至多不能發揮陰鏡威力;師叔隻一入陣,必藉鏡光相見,速即會合一起。
一面助周道長運用寶鏡,一面将寶鏟、飛劍全數發出去,十九轉敗為勝。
“休看師叔無甚法力,單就是這一鏟一劍,便有極大威力。
昨日囑咐師叔,務請師父傳授此鏟用法,便由于此。
事也真巧,如換了别人,也無如此容易。
許是師父和師叔的機緣運數,早有前定;始而楊仙子破例傳授,事前又服了靈藥。
前夜師叔專心用功,大為精進,以緻一通百通,一劍一鏡經師父指點傅授之後,全能運用。
“昨夜師父還說,師叔如此靈悟,實在難得,就此上路,都可放心,結局助人仍是助己。
我二人預料師父此行甚是危險,本想早喊師叔起身準備。
适才石大師伯忽來告知,師叔不可早去,必須黃昏前起身,夜前到達,始可轉危為安。
我們勉強挨到此時,終以轉危為安之言,心中疑憂;又想師叔不能飛去,騎馬較慢。
盼到日色偏西,便将師叔請起。
此時雖然還早,吃完也就快到時候了。
師叔怎不吃呢?” 孫同康一聽心上人獨赴危境,早已惶急,那還吃得下去。
當時便要起身趕往。
二女見他義形于色,甚是感激。
青萍道:“紫妹總是心急,石大師伯黃昏起身之言,必有原因。
等師叔吃完再說,不一樣麼?他這時才起,不吃飽,怎好應敵?” 孫同康道:“我一點不餓,雪龍雖快,救兵如救火,早到總好。
請引我下峰就此去吧!” 二女再三相勸,孫同康隻得胡亂搶吃了些,執意催走。
二女本是憂疑,見他情急;時已酉末,差不多黃昏将近,便不勸阻,匆匆同由環峰飛橋走。
還未及地,孫同康便高呼雪龍,随聽一聲馬嘶。
青萍說:“此馬真靈,這兩日與我家兩馬同槽,甚是親熱;雖然無有系它,鞍辔已除,還未備呢。
我先趕去取來吧!”話未說完,猛瞥見峰下芝圃側面,花木掩映中,銀箭也似駛來一匹白馬,口中正銜着那付鞍辔。
三人見雪龍如此靈慧,也各欣然;同時人也到地,忙即結束停當。
紫燕還想随去,青萍道:“我們背師行事,巳不免于受罰。
師叔終是法力尚差,你跟去添累麼?” 孫同康心急如箭,早已問明途向,縱身上馬,往前馳去。
趕到山腳,聞得二女同說: “師叔馬到成功,回來你就喜歡了。
”偏頭回顧,二女也自追出,竟和馬一般快;說完剛剛停步,雪龍似知主人心有急事,格外飛馳。
就這一轉盼之間,已由日前石徑之中駛出老遠。
空山寂寂,四無人蹤,夕陽回照,滿天紅霞。
孫同康一味縱馬急馳,眼前山石林木,似排山倒海一般對面迎來;兩側景物,成了兩條暗紅色的顫影,不住閃動,往後瀉去,一點看不真切。
馬真快得出奇,不消片刻,已照二女途向,走出山去。
盂天與妖僧藍奇所居柳林壩,尚在對河二十裡外。
孫同康趕路心急,又防土豪徒黨發現,奪馬生事;雖然不是自己敵手,一生枝節,多延時間。
所行乃是一條僻徑,等到了河邊,卻無意中将兩處鎮集越過。
人地不熟,河面又寬,急切間,無處尋覓渡船。
眼看前面不遠,便到二女所說,應渡河的斷柳枯樹之下。
這寬河面,不知雪龍能否渡過?同康意欲和上次躍馬渡河一樣,問好雪龍,到了樹前将馬勒退,試它一試;要是不行,自己便由馬背上飛往對岸,任馬泅水過去,也無妨害。
方笑來時失策,又想起自服靈藥,得了峨嵋真傳,輕輕一縱便一二十丈高遠;又經孫毓桐指點,近日功力大進。
雖不能身劍合一,絕迹飛行,真要飛馳起來,并不會比馬跑得慢;也許比馬快點,都不一定。
隻為他愛馬太甚,自得以來,人馬從未離開,心中以為馬快,預有成見,匆促上路。
沒有想到本身功力遠非昔比,馬雖龍駒,遇上妖邪終是吃苦;到後還須設法隐起,諸多顧忌。
本為求速,反而多出一個累贅。
念頭一轉,便想當地下馬,獨自飛身渡河。
剛要下騎,令馬回山;雪龍倏地一聲驚嘶,人立倒退了好幾步,同時面前急風飒然,似有一條小黑影,由馬前橫飛過去,一瞥不見。
這時馬馳正急,勢子猛速如矢;冷不防易進為退,孫同康隻管本領高強,驟出不意,也吃了一驚,稍差一點,幾乎将人甩落馬下。
心裡一慌,也未看清是人是獸,忙隐身形,戒備查看。
四野空空,那黑影去路又是大河,山風箫箫,洪波浩浩,那有絲毫影迹? 孫同康心中有事,急于上路,也未再理會,就勢縱身下馬,撫着馬頭道:“河面太寬,你未必能縱過去;還有妖僧邪法厲害,黨羽又多,如被撞上,定為邪法所害。
我要應敵,無法顧你。
乘此黃昏無人,你仍抄山路僻徑回去吧。
”說罷急匆匆便想起身,雪龍竟不肯從,口銜主人衣角,将頭連搖,低聲急嘶不已。
孫同康不知愛馬忠心,看出主人将有急難,執意相随,不舍獨歸;見馬橫身阻擋,又見天近黃昏,心中懸念玉人,情急之際,不禁怒喝道:“你那日為紫燕用禁法吊起,曾吃過苦,遇的尚是好人;現在對頭是妖僧惡霸,孫仙姑、周道長尚且吃虧,邪法厲害,你定要跟去,為我添累麼?”那馬仍是不從。
孫同康此時越想越覺:此馬前去,無異自投虎口;便自己能獲全勝,事前馬也未必不受危害。
急得伸手要打,又知雪龍忠義,于心不忍。
見馬意甚堅決,便掙脫飛起,也必随去。
方想吓它說:“你不聽話,我便不要你了。
”話未出口,雪龍倏地又是一聲驚嘶,升首舍了主人,人立起來。
同時眼前黑影一閃,憑空現出一個身着褐布短衣褲,年約十多歲的矮瘦小孩。
雪龍早揚蹄人立,猛撲上去。
孫同康以來勢突兀,終是素來和厚,惟恐傷人,忙即喝止時,那馬竟被人用法制住,升首揚蹄,依然人立原撲之勢,釘在地上,雙足不能下落;急得周身汗毛根根倒立,雙眼怒突似要冒出火來。
可是幼童如無其事,也未見伸手,從容不迫迎面走來。
孫同康見那幼童,生得凹鼻突睛,又瘦又幹;兩倏手臂上滿生黃毛,年紀似隻十四五歲。
形貌醜怪,從來未見;動作神情卻極矯捷老練,步法更輕。
分明練就極好武功,摸不清是什麼來路。
此次出門,連遇仙俠異人,有了經曆,并未輕視來人;又以應授事急,惟恐多生枝節,雖然心疼愛馬,仍忍氣忿,強笑問道:“你我素昧平生,為何将我的馬用法力止住,不令轉動?” 說時幼童已将走近,見孫同康手握劍柄,意似戒備;剛現出不快之色,聞言轉笑容答道:“我本要到一個生地方去,因來時沒有聽清,還未尋到,已然走過。
見你騎馬跑來,意欲回身詢問。
不料你那匹馬,誤認我有什麼惡意,大驚小怪;我又愛它靈巧好看,雖将它定住,隻等問明再放,并無傷害。
看你神氣,莫非和這馬一樣,要和我動手麼?” 孫同康不耐多說,忍怒答道:“馬是畜生,知得什事?況它主人在此,你要問路,也須放了再說:來勢突兀,忽然出現,馬尚驚疑,怎能怪人?我此時身有急事,決不與人争持;并且我也是外鄉來的,地理不熟。
請把馬放下,另尋本地人打聽吧!” 幼童把怪眼一翻道:“你恨我欺了你的馬,不肯說麼?休看我路不熟,我那去處隻一走近,便可發現,遲早仍能尋到。
你這匹馬,無故想撲我,如換常人豈不受傷?必須罰它站這半夜,候我事完再放。
如非看你不像壞人,連你一齊算上,休想脫身。
我走了。
” 孫同康未及答話,眼前青光微閃,人已無蹤。
再看雪龍愈發急怒,雙目怒瞪欲裂,隻是不能出聲動轉。
天色漸晚,既恐延誤時機,又恐雪龍被禁河岸,這等形态,啟人駭怪。
休說敵黨發現,便遇當地土人,也是兇多吉少。
其勢不能棄之而去,不禁又急又怒,指着雪龍道: “你聽我話,回轉卧眉峰多好!偏和我強,如今被這怪小孩制住。
我先恐誤孫仙姑的事,不肯動手,忍氣分說;這小孩隻當我不說,不知我也初來此地,隻柳林壩去路,尚是聽人說的,并未去過。
他懷恨将你定在這裡,使我進退兩難,這卻怎好?” 正埋怨間,忽想起上次紫燕吊馬之事,接口又道:“我現在用仙劍破這禁法。
不過小鬼法力,似比紫燕高得多;我又外行,能否破解,尚不可知。
如其不能,至多再待一會;我隻好先除妖僧,助完孫仙姑,再請她來此救你了。
” 雪龍聞言,馬目中急淚竟奪眶而出。
孫同康不知上次由于周鐵瓢洞中行法相助,劍隻是斷那吊馬山藤。
這時禁法既較前利害得多,連日劍又加了好些威力;雖然由心運用,但是劍光強烈,稍為挨着一點,那馬也不死必傷。
見馬流淚,以為情急悲憤所緻,差點誤傷。
總算那馬命不該絕。
他這裡手指劍訣一指劍囊,一道銀虹剛剛脫匣飛起,因恐劍芒掃傷愛馬,正待指定劍光,試探着緩緩向馬蹄空處繞去。
忽聽一聲驚嘶,馬如弩箭脫弦一般,猛竄出去十餘丈,落地之後,方始緩緩跑來,離身三丈,目注劍光,停步不進,口中連嘶不已。
看出禁法已解,好似怕那劍光神氣,心中驚喜,忙收劍罵道:“-東西,我舍得傷你麼?還不各自回去,由我一人前往!”說時,馬又一躍近前,将路阻住,仍是強抗不走。
孫同康見天已黃昏,知馬性烈倔強,如不點頭,仍要随往;心注玉人安危,無計可施。
想了想,把心一橫,怒道:“你不聽良言,定要随我犯險,依便依你。
但我應敵,不能兼顧,到時必須覓地躲藏。
如被妖黨發現,馬不比人,決不緻于加害;我事完定必救你出困,你卻不可抗拒。
此河太寬,你如縱不過去,我自飛越,你泅過去好了。
”說罷上馬。
未等勒馬後退,馬己奮身縱去;起步之處,離河不過丈許。
孫同康不知馬是龍種神駒,見它據岸一縱隻六七丈,以為必墜河心,忙就馬背上将真氣一提,奮身往對面河岸飛去。
縱落對岸,回看那馬并未沉水,竟在水波上,踏着洪波亂流而渡,飛駛停來。
隻和先前遇敵發威一樣,周身霜毛皆立;上岸以後,鬃毛方始倒下,比起平時,更為神駿威武。
遙望前途,二女所說柳林壩已然在望。
極目平野,晚煙迷蒙,斜陽隻餘殘景,映得去路赤暗暗的,彷佛人家田樹都吃暗霧罩住。
同康匆匆不暇思考,上馬就跑。
不料馬行轉緩,迥不似過河以前迅速。
方要催令速行,馬忽把頭一偏,往側駛去,竟不聽命直行,隻比前稍快,也不再出聲鳴嘯。
暗忖此馬靈異,這等走法,與日前向紫、青二女誘敵相似。
前途一望平陽,更無蔽蔭;許防仇敵覺查,特意繞走。
念頭才轉,那馬果然折入左側密林之中,由兩邊丈許高的土崖衙中,繞向前去,方向并未走錯,知未料差。
時已黃昏,馬雖靈警,地理終是初經,越往前走得越慢,不時繞行折轉,始終不肯離開樹林土崖;一發現前面有人家田舍,便輕悄悄折退,另覓途徑。
同康情知仇敵巢穴将近,似此避人繞越,豈不誤事?心一着急,縱身下馬,意欲令馬隐伏林中待命,步行趕去。
馬又咬着衣襟,橫身阻攔。
孫同康見它神态緊張,卻不出聲,輕悄悄附耳說道:“我知你忠心,妖人厲害,怕我涉險。
但是孫仙姑是我最敬最愛的人,周道長又是好人;現在二人多半被困在彼,萬無不往應援之理。
我身有法寶、飛劍,如有兇險,朱、白二仙師也不把我引進峨嵋門下了。
修道人例有險阻,怎能遇事畏難?事有定數,決無大害!乖乖聽話,由我自去;異日我如成道,你也随同飛升,多好!我己有約于先,決不因你中止;再如強阻,必因你之故露出馬腳,豈非無益有害?” 雪龍聞言,似知主人志在必行,口雖松開,馬目亂轉,竟流下淚來。
孫同康隻當馬畏懼妖法膽小,難得肯放,立即穿林趕去。
回顧雪龍,呆了一會,往側繞去;樹林一擋,便不再見,也未在意,略看即行。
初意相隔仇敵,總還有一段路;那知雪龍靈警,早已聞到邪味,為防主人蹤迹先洩,一路繞行,已将到達。
出林不遠,再進一片高林環繞的墳地,便是妖僧結壇行法之所。
本來邪法厲害,一被妖僧事先發現,便無幸兔;總算時運還好,應該仙緣遇合。
馬一繞路,恰走在妖僧結壇的墳坡後面,免了殺身之禍。
孫同康先也不知就裡,冒冒失失,走出林外一看,暮色迷茫中,見林外不遠,臨河大片田莊,隻是靜悄悄不見一人。
暗忖這時日落黃昏,天未黑透,正是田家歸去之時,怎不見人?連炊煙都不見一縷?又見河對岸楊柳甚多,迎面一座大莊院,似有燈光隐映;近側有一大坡,坡後林木繁茂,濃霧沉沉,作暗赤色,與來路所見相似。
畢竟他經曆尚淺,也未理會;隻疑莊院乃土豪所居,意欲探明下手。
剛剛走往河邊,待要縱過去,猛聽坡後有人高呼:“師兄等我一等,我也要回家去。
”心中一動,忙向河旁大樹後藏起。
跟着便見一個小和尚,同了一個衣飾豪華、武生裝束的壯漢,朝河邊走來。
壯漢先說道:“想不到為了周鐵瓢這狗道,竟會引來一個美人。
如擒到手,豈不快活?” 小和尚道:“你怎知利害?那女子名叫孫毓桐,也是師父多年未見的仇人。
先隻說報仇容易,還在喜歡,那知比前更強!她還不比狗道是武當門下棄徒,無甚同道,本身法力又高;今日之事,勝敗都是惹厭。
如今雖被師父困住,但那兩面鏡子十分神妙,依然傷她不得。
師父以前吃過她虧,隻管法壇有霧遮隐,遇上能手,仍被看出。
惟恐此女同黨,空中路過發現,下來作梗,那時吉兇難料。
适才命我二入回莊,收拾東西;準備好便罷,不好,也有一個退路。
你當是好惹的呢!快随我走吧!”說時,已然走近。
孫同康聞言,才知孫、周二入正困坡後妖陣之中。
當時氣往上沖,方想下手;小和尚性急,一聲催走,早伸手拉了壯漢,一溜綠光往對河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