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九州驚變

關燈
遠離病榻。

    ” 楊堅見三位心腹都因各情私心不敢前往監軍,感歎朝廷社稷危難之際,身邊左右竟然無敢奮勇當先之士時,相府司錄高颎聞知後,主動請纓:“相國,軍事紛纭,人心危懼,監軍陣前一旦遇有易變,性命率先無保。

    畏死之心,倒也情有可原。

    高颎雖不善武略,卻不懼前往,請相國允準!” 楊堅猶豫道:“可是,相府也離不開你啊。

    ” 高颎道:“相國,此時相府上有你和德林,下有諸多文武謀士,少我一人無妨。

    而前線軍中,卻是不可無人啊。

    ” 楊堅拍了拍高颎的肩膀:“獨孤!危難之機方能得見真心啊!能得你前往監軍,大事可定矣!” 高颎被賜姓獨孤,自入相府後,楊堅和伽羅越發視為心膂親近,竟直呼其“獨孤”了。

     楊堅當即委命高颎率部前往監軍。

    高颎得令後,竟然連返回府上與母親當面辭别一番都沒有,隻是令相府屬僚轉告一聲:“忠孝不可兩兼,請母親保重”,即刻率左右,縱馬奔赴前線…… 楊堅望着率部縱馬而去的高颎,眼睛一熱:此人,果然靖難濟危之臣啊! 鄭譯和劉昉沮喪之至。

    他們開始後悔自己犯了個最大的錯誤:悔不該由他們之手,把楊堅推上輔相之位…… 他們萬沒有料到:尉遲迥竟有如此的号令威力。

     看眼前之勢,社稷搖搖欲墜,朝廷手忙腳亂…… 一旦兵敗山倒,楊堅身家必滅,必将連累他們也難逃身亡族滅之禍…… 沒想到,富貴功位未曾享用幾日,災難便突然降臨了!這一次,恐怕不比當年吐谷渾一戰後被免官那麼簡單了。

    以後,漫說什麼仕途經濟、功名爵位了,隻怕連活命保家的機會也沒有了。

     兩人頹唐之極,也恐懼之極。

    于是,每天在痛苦驚憂中借酒澆愁醉生夢死,權且享受着眼前暫時的榮華富貴,活一天是一天。

    哪裡還有心思管他什麼江山之重,朝國萬機的? 鄭譯、劉昉二人臨危退縮之事,為人寬厚的楊堅起初倒也沒有太在意。

    然而,當高颎奔往前線監軍之後,及至王謙、司馬消難等各州也相繼擁兵作反,整個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之際,之際,楊堅每日在相府中憂思如煎,廢寝忘食,數月下來竟是頭發半白,形神俱悴。

     此時,相府内外諸務自然要比往日越發繁忙了。

    沒有料到的是,鄭譯和劉昉身兼相府重職,兩人每天卻是酒意醺醺,半昏半醒,根本不知謹奉職司,以緻所屬的公案諸務,不時出現重大疏忽和遺漏。

     楊堅看透了二人的本性:忠勇二字原本是不配的。

    仁義一詞如今也說不上了。

    既非社稷棟梁之才,也不足以委大任。

    怪道,往日王軌、宇文憲、宇文孝伯對他們一直輕蔑不敬,處處以“小人”之稱冠之。

     看來,齊王他們比自己更有識人之才啊。

     再看德林和高颎二人:大敵當前,危急關頭,或是自告奮勇,因公忘私;或是不負重望,謹奉公務。

    高颎離開相府後,德林一人,烽檄交馳,軍書羽檄,一日之内動辄百數,指授兵略,措置軍事,口授數人,機速競發;或是急拟诏命,文意百端,舉手即成。

    或是署理諸務,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果然是路遙知馬力,危難見本性啊。

     伽羅得知真情後,也是感慨萬端:“夫君,其實劉昉、鄭譯二人才智也隻可用為内史幕僚諸職,即使勉強從命,前線監軍,因其既無雄韬偉略,也無匹夫之勇,一遇動靜必然驚皇失措,使諸多武将視夫君不知用人事小,若或贻誤戰事,使天下動蕩,社稷傾覆,那才是大罪過呢!書生之輩,面臨壓頂之災,危難驟臨下膽魂俱飛,或是退縮奔命,或是無所适從,借酒澆愁,得過且過,也不足為奇。

    其實,若以伽羅之見,此事,根本不能怨怪二人,原是夫君自己看錯了人。

    不過,能借此動亂之際,辨别良驽忠奸,長遠處看,卻是好事!夫君不足以此煩惱。

    ” 楊堅點頭道:“嗯,說得好!果然是我用人不當。

    也怪我當時有些亂了方寸,一心隻想着危急時刻,用自家親腹放心,竟沒有顧及到,節度諸軍之職,必得有扭轉乾坤雄圖大略者,方能不負重望。

    ” 相府上下正在調兵各處迎擊叛軍,突然再次驚聞軍報——尉遲迥一黨遣信使到國破兵敗後甘願臣伏于大周,并偏安江陵一隅多年的後梁國主蕭巋,請他率部出兵聲援。

     楊堅聞報,迅速聯絡梁國,也請他出兵增援大周朝廷。

     江北梁王得知中原内亂,因不知雙方勢力如何,一時不敢即刻決斷。

    于是,便派屬僚柳莊柳中書急奔京畿長安,察看虛實。

     柳中書沒有料到,自己原本偏安一隅的一介附屬小國的使者,遠道來到長安帝宮時,楊堅竟以國之上禮親自降階而迎,晝夜親陪聽歌賞舞,并親侍酒宴。

    又饋贈以奇珍異寶。

    兩人獨處時,楊堅握着柳中書的手悄聲囑托:“柳公,我曾從役江陵多年,當時,深蒙梁王殊恩眷顧而結為交好。

    并曾有約在先:遇有艱困,彼此相扶。

    今大周主幼,時局危艱,楊堅雖無才德,卻因受先帝顧托,不可不勉力輔持幼主。

    今亂賊起反,望梁王勿忘舊約,助我渡過眼前危困,楊堅沒齒不忘,還請柳公代我向梁主傳達誠意。

    ” 臨行前,柳中書又接到丞相夫人獨孤伽羅的邀請:派人請柳莊到随國府享用家宴,賞花遊園,品嘗從夫人親自栽種的北方鮮果。

     伽羅親手沏茶布菜,噓寒問暖。

    問過柳中書的父母妻兒,又問梁王的家事。

    當得知梁主膝下有好幾位公主時,伽羅便請柳中書在梁王的女兒當中,為自家次子楊廣求聘一位正妻。

     伽羅命楊廣見過柳中書。

     柳中書見楊廣少年才俊,不僅生得眉清目朗,且龍骧虎步,舉止有度時,心下喜愛,欣然應命。

     臨别,楊堅又率左右文武十裡相送,柳中書心下越發感動。

     還國之後,柳中書把長安京城所見所聞,并楊堅夫婦的話原原本本奉上,又對梁王說:“主公,尉遲迥雖是舊将,卻已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