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蛟崩駕

關燈
須過悲。

    父皇平生所願,能不負太祖所創的江山大位,盡早平突厥、定江南。

    一二年間,便使天下一統。

    可歎父皇大志未成、唯遺此恨!皇兒,内史王誼乃社稷之忠臣,可委之以機密重任,切勿使其遠任。

    天下事重,萬機不易,望皇兒勤政克己,勵精圖治,竟父皇之憾,成父皇之志……” 太子心痛仿如萬箭鑽心般,泗涕滿面地點頭嗚咽道:“父皇,皇兒記下了。

    ” 武帝又命群臣近前聽诏。

     當太子聞聽父皇說道:“朕唯冀諸公庶僚共同輔導太子,上不負太祖,下無失為臣,朕瞑目九泉亦無所遺恨”時,一時五内痛絕,隻覺胸口銅汁潑了一般一陣灼痛,又聽群臣百官突然齊聲哭号“陛下、陛下”,便知父皇已經龍馭賓天,突然覺得滿嘴鹹腥,随着一口鮮血“哇”地噴出,頭暈目眩,竟一頭昏倒在地…… 陛下崩駕,太子昏迷多時,太子妃強忍悲痛,一面急召母親獨孤伽羅進宮議事,一面與朱滿月二人輪流日夜守在榻前,催太醫們針石湯藥救治。

     伽羅在府上驚悉武帝在北伐途中驟染重疾并溘然崩天的惡耗,驚痛之餘,悲歎人生世事竟是如此無常:如武帝這般天縱神武的一代天子,自親政以來,三幾年間,東讨西伐,南征北戰,以大軍壓境之勢,一兩年間便滅掉了與大周對峙幾十年的北齊。

     如今,麾動三軍,準備先制突厥,再平南朝,英威雄發,眼見便要實現天下一統的千古偉業之際,誰能料到,正值風華英壯之年,轉眼之間便倏然仙歸? 看來,即使至尊貴極的皇帝陛下,也無法逃脫注定的天命運數啊! 悲歎之餘的伽羅,不知何故,竟然蓦地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來! 陰厲多疑的武帝駕崩,或許,他們夫妻從此真的就要結束十多年來一直因“反相”一說,始終被人谄害疑忌,始終因韬晦避禍而夫妻遠離的日子了麼? 正獨自遐想之時,突然接到宮裡太子妃派人傳來的懿旨:太子因驚痛而昏迷未醒,請随國夫人即刻入宮議事,還專意派了一領宮裡的黃錦龍鳳小轎來接。

     伽羅聞言,剛剛舒了一口氣的心即刻又揪緊了——太子若在此時出現什麼長短好歹,齊王必然乘勢而上,家國危難,頃刻之間! 伽羅一面派親腹速去請神醫僧垣進宮,一面匆匆更上國喪素服進宮探看。

     伽羅乘着四人宮監所擡的錦轎一路疾奔入宮。

     宮轎繞過外朝,直接進入通往内廷的掖門,行至東宮附近,伽羅掀開一些簾縫,遠遠地,見東宮正門外,以齊王為首的數十位王公大臣們肅手恭立,在那裡等候着消息。

     透過簾縫,見他們個個素衣喪服、滿臉憂戚的模樣。

    伽羅想,陛下乍崩,大喪未行,太子還未及行踐祚大禮,突然昏迷不醒,朝廷國家,江山萬機,慢說朝臣們焦心如焚了,就連自己都覺得禍不單行。

    帝宮内外,此時處處潛藏着一種吉兇難蔔的躁動不安和惶恐妙肅殺。

     小轎繞過衆人的視線,從後苑偏門而入。

    因守門禁衛皆認得是李妃的宮監,也不盤問,直接穿過長廊,來到了太子的寝殿。

     寝殿外,所有的宮人、内官們一色的素麻大喪,靜靜肅立,鴉雀無聲。

     因知正殿内有朝臣守候,伽羅便和宮監從後門登上玉階、直接來到内殿。

     太子妃見母親到來,未及說話,早已淚如雨下起來。

     伽羅一面與太子妃相挽相撫,一面随太子妃往内殿走。

    伽羅邊走,邊朝隔着幾層簾帷的外殿瞅去:隻見身着大喪之服的宇文孝伯,長孫覽,尉遲運,加上東宮内史鄭譯、劉昉,禦正大夫顔之儀等人,衆人湊在那裡,不知悄悄商議着何事?又見有宮監内史交替匆匆來去,向外面恭守的百官傳遞着什麼。

     此時,朱滿月懷抱着太子妃的小女兒娥英,扯着六歲的闡兒。

    兄妹倆俱是一身的缞麻大喪,眼淚汪汪的樣子。

    娥英見了姥姥,趔着身子就要伽羅抱。

     伽羅接過娥英哄了一番,複又交給朱滿月,和太子妃一起來到太子床前探看。

    見太子此時臉色蒼白,便問麗華,太子這情形,有幾個時辰了?太子妃說,自從擡過來,到現在,隻怕已有一個多時辰了。

     伽羅撫了撫太子的額頭,安撫太子妃道:“女兒莫急,太子不過是一時急痛攻心,我已令人去尋神醫僧垣了。

    ” 太子妃流淚道:“父皇驟然龍馭賓天,母妃又出家為尼,如今,國喪未理,朝廷虛曠,太子又這般昏迷不醒,女兒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 太子妃說到這裡,忽然外面報傳“姚聖醫到!” 伽羅心内一喜:姚公來得好及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