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蛟崩駕

關燈
堅在定州任上剛好十個月時,突然朝廷一封诏書,一下子把楊堅又晉遷到距定州千裡之外的南方——亳州任總管,并都督諸州軍事了。

     龐晃雖說十分失落,卻也為楊堅到南方溫暖富庶之地戍守一方感到高興。

     為楊堅的餞行酒宴上,龐晃猜測:“随公,定州任上未足一年,陛下便突然又把你調到亳州,而且同時诏王軌為南兖州總管,兩員大将同時派往南邊,以兄弟之見,這将預示着陛下平定大齊之後,要發起對南朝陳國的全力攻克了吧?” 楊堅沉吟道:“我倒以為,這預兆着,武帝明春很可能要對北方突厥用兵了!” 龐晃不解:“陛下分明是在充實南方的兵力,為何反會對北方突厥用兵?” 楊堅道:“自阿史那皇後之父俟斤木扞大可汗逝後,立太弟佗缽為大可汗。

    佗缽繼位後,聯合北齊亡滅後的諸多舊部,打着恢複北齊的名義幾番南侵。

    陛下今充實南方守兵,正是為了防止大周在舉兵北伐時南朝的乘虛而入。

    陛下将我和王軌同時調任南方,既可使我與王軌形成犄角之勢,牢牢鎖住南朝通往大周的東西兩條兵家要道,也有意令我們形成相互牽制之勢。

    ” 龐晃道:“如此,随公隻怕要失去一次馬上建功的機遇了。

    ” “元顯,”楊堅叫着龐晃的字,滿懷自信的說,“陛下舉兵北伐之際,南朝陳國絕不會坐視不動的。

    我和王軌二人的戍地,必有一方會與南朝有一場生死大拚殺!” 龐晃不覺大驚:“啊?” 楊堅道,“南朝此時若不乘虛而入,等待大周北伐大捷之後,兵馬充足,又無後顧之憂,返回來再舉國南讨,南朝國主必死無葬身之地矣!” 龐晃恍然大悟,不覺敬歎:“随公果然胸懷天下!兄弟自愧弗如!随公王有天下之日,勿忘今日兄弟布衣之交。

    ” 楊堅含混其詞道:“你我兄弟皆為重情重義之人,無論貴賤福禍,彼此必當全力相助,豈有相忘之理?” 果然不出楊堅所料! 雄心勃勃的武帝自親政以來,釋放奴隸、斷除釋老,诏布實施了諸多内交外睦的方略,決計要在一二年之間便實現一統天下的帝王大業,使車書同一,百姓安甯,戰火永息。

     如此,安頓好南方諸多的兵力防守之後,果然诏布征集全國諸路兵力,操練六軍,準備大舉北伐的諸多兵備。

     陛下自迎回突厥阿史那公主,每年供奉突厥國缯絮錦彩十萬段,珍寶奇玩無數。

    十幾年裡,突厥貴族在長安長駐者數以千計,每天錦衣肉食,聲色犬馬。

     自阿史那皇後的父汗崩駕,阿史那的叔父佗缽繼位後,益發驕狂,不時借機犯邊。

    佗缽還多次對左右說,“但有中原北齊、北周我兩兒常孝我國,何患國貧?” 武帝聞言,久久默然無語。

     待大周滅齊之戰時,突厥國不僅未如約援及大周一兵一馬,反而乘虛騷擾。

     陛下早就想殺一殺突厥的焰氣了。

     如今,大周兵強馬壯,倉禀豐盛。

    他決計效仿漢武帝當年,一舉踏平突厥的千裡牙帳! 此時的大周各路兵馬,一面開始加緊演習攻守陣法,隊列操練,習射禦,搏角力,大選天下武将;一面诏敕征集關中公私騾馬充作軍用,命匠作們打造運送辎重糧草并各種盔甲、兵器、箭弩,以及攻城行軍所用的車、梯、火器、戰車、戰船、砲石機等。

     武帝這裡正演兵備發之時,邊塞北境突然傳來急報:突厥汗國聯合滅齊後逃到突厥的北齊殘餘範陽王舊部,糾集數萬兵馬,兵分三路進攻大周! 武帝迅速調集各路兵馬,親率六軍,分兵數路迎敵,決計要一舉靖定北患,為明年的滅陳之戰掃盡後顧之憂! 此時,南朝陳國已聞知大周國舉兵北上的消息! 自從大周滅齊之後,清知勃然強盛起來大周,遲早一天會吞并陳國的。

    于是,一面操練水軍,打船造弩,一面調派兵力,加固長江南岸沿線防守;一面與大周求聘和親,互贈方物。

    當獲悉突厥和齊國殘餘聚集了數萬兵力攻打大周,武帝已親率六軍前往迎敵,清知大周國眼下兵力空虛,便迅速派遣常勝大将軍吳明徹督領八萬步騎和水軍,繞開大周國楊堅和王軌的兩大主力防線,繞道水路,順清河而上,直奔呂梁、彭城,欲乘虛而入,攻占大周江北兵家要地,與大周拉開生死之戰。

     南朝大軍來勢洶湧,以水淹之計并輔之大軍壓頂,日夜不斷猛攻狠撲,一連攻克了大周好幾座城池,并斬殺大周百姓和俘兵數萬。

     八百裡加急飛報正率兵北進的陛下行帳。

     見南朝來勢洶洶,軍情緊急,武帝隻得暫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