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蛟崩駕
關燈
小
中
大
當得知太子妃的生母果然正是當年的救命恩人時,朱滿月頓時泗涕迸濺。
她一面流着淚,一面轉身從箱籠中取出獨孤伽羅當年親手披在她身上的羔毛裲裆,雙手捧着,來在太子妃面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叫了聲“恩人”,便已泣不成聲了…… 叙談中,太子妃得知,朱滿月的父親原是梁朝守城校尉,江陵之戰中陣亡。
城破家亡後,她們母女被一路羁押到長安,母親又餓又冷倒在長安街頭時,恰被一位少年解救。
後來,她們母女被分發到了當時宇文泰的太師府縫衣做鞋。
滿月的母親憂病而死後,太子的生母李娥姿因與滿月母女是同鄉,便把的滿月帶在身邊,長大後,便派在太子身邊服侍鞋襪衣服…… 滿月沒料到,那位獨孤少年郎,原來竟是随國夫人! 麗華又告訴滿月,當時在場的,還有當今陛下和自家父親随國公,鄭譯鄭大夫,開府将軍高颎…… 朱滿月越發感慨涕泣不已了,沒料到,當年自己一入長安,便遇上了這些貴人,看來,也真是上天的造化! 末了,當太子妃提出想要過繼朱滿月的兒子為嗣子,問滿月樂不樂意時?滿月流淚哽咽道:“太子妃,滿月本系罪人之後,婢妾之份,姐姐竟肯過繼滿月的兒子為嗣,這是滿月母子前世修來的意外福份。
今後,不獨衍兒有靠,就是滿月也有了指望,滿月豈有不願之理?” 見滿月如此情願,麗華這才把過嗣太子的長子宇文衍的想法告知了太子。
雖說太子心下喜愛長子衍兒,卻為衍兒的生母不是尊貴的麗華所生,而是出身卑微的侍妾所生感到遺憾。
今見麗華不僅沒有半點嫌嫉,反倒主動要過繼衍兒為她的嗣子時,實在是欣喜望外。
當即便命東宮記室拟表,奏明父皇。
武帝見太子妃主動提出要立太子侍妾的兒子為嗣,以此可見太子妃并無争嫡之心,心下不覺松了一口氣。
當然,他也猜到了,此事恐怕還是獨孤伽羅的主意。
很久以來,朝臣們都傳說獨孤伽羅“善妒”,說文武百官中,唯有楊堅一人未敢納妾。
如今看來,雖說獨孤伽羅自己妒忌,卻能如此教導女兒得識大禮,倒也算是朝廷之福了。
于是欣然準诏,并親自為皇長孫宇文衍更名為宇文闡,诏命即日起,皇太孫宇文闡由其嗣母、太子妃楊麗華親自哺育教導,并敦促修習文武詩藝等諸般功課…… 武帝親政的幾年裡,改革弊政,倡行節儉,外交内睦,國力已積蓄豐厚。
而大齊皇帝高緯卻寵信奸小,塗炭衆生,奢淫無度,怨聲載道…… 天時地利人和俱備,從建德四年秋到建德六年春,武帝留太子監國,親率六軍,水陸兼進,舉兵數十萬,數路并發,以風卷殘雲、橫掃千軍之勢,從周邊一直攻入齊國京城帝宮,生擒齊國皇帝高緯,皇太子高恒,并後宮嫔妃和王公大臣…… 此番平齊,共收歸大周版土計州五十五,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五,人口共兩千六百餘萬。
至此,大周父子兩代,前後四十年,以前朝北魏的一州之地,到漸與齊國并雄北方,以至最終滅掉北齊,終于結束了中夏北方數十年兵戈相見、戰亂不已的動蕩分裂局勢,實現了北方統一的帝王大業。
此時的楊堅,已因胸有兵武奇略而聞名遐爾了。
吞并北齊之後,武帝一封诏敕把楊堅調到大周最北邊的燕代邊境任定州總管,都督北疆諸州郡縣軍事。
有楊堅率部戍守在大周東北邊遠的疆域上,不獨東部的高句麗,東北的契丹,就連北部的突厥等兵馬精悍之國,都不敢輕易進犯大周邊境了。
如此,東北邊地可保無虞。
自從衛王被武帝滿門誅殺之後,衛王的連襟龐晃因與衛王私交甚密,雖未遭株連,卻已為武帝嫌忌,削去開府将軍的軍權後改任常山太守之職。
楊堅被遷為定州總管之後,離龐晃的任地很近,與楊堅的來往越發密切了。
時常率左右,騎馬奔至楊堅的署衙,或是飲酒賦琴,或是射獵習武。
一天,當談到齊王設計谄害衛王,逼得衛王不得不反,衛王被滿門抄斬,齊王卻反被重用,還有齊王兩番谄害楊堅有“反相”之時,龐晃一時怨氣沖天,借着酒意對楊堅撺掇道:“随公乃天命之相,眼下,你我兄弟又統為他們疑忌設防。
即使忠勇不貳,也難保有一天禍從天降。
随公,燕代自古乃兵家易守難攻之地,随公若以精兵之處舉衆而反,兄弟必然首當其沖,效命于麾下。
以随公聲德英明仁厚,天下不足圖也!” 楊堅握着龐晃的手說:“兄弟,天時不測,不可輕言。
” 龐晃點頭以為是。
楊
她一面流着淚,一面轉身從箱籠中取出獨孤伽羅當年親手披在她身上的羔毛裲裆,雙手捧着,來在太子妃面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叫了聲“恩人”,便已泣不成聲了…… 叙談中,太子妃得知,朱滿月的父親原是梁朝守城校尉,江陵之戰中陣亡。
城破家亡後,她們母女被一路羁押到長安,母親又餓又冷倒在長安街頭時,恰被一位少年解救。
後來,她們母女被分發到了當時宇文泰的太師府縫衣做鞋。
滿月的母親憂病而死後,太子的生母李娥姿因與滿月母女是同鄉,便把的滿月帶在身邊,長大後,便派在太子身邊服侍鞋襪衣服…… 滿月沒料到,那位獨孤少年郎,原來竟是随國夫人! 麗華又告訴滿月,當時在場的,還有當今陛下和自家父親随國公,鄭譯鄭大夫,開府将軍高颎…… 朱滿月越發感慨涕泣不已了,沒料到,當年自己一入長安,便遇上了這些貴人,看來,也真是上天的造化! 末了,當太子妃提出想要過繼朱滿月的兒子為嗣子,問滿月樂不樂意時?滿月流淚哽咽道:“太子妃,滿月本系罪人之後,婢妾之份,姐姐竟肯過繼滿月的兒子為嗣,這是滿月母子前世修來的意外福份。
今後,不獨衍兒有靠,就是滿月也有了指望,滿月豈有不願之理?” 見滿月如此情願,麗華這才把過嗣太子的長子宇文衍的想法告知了太子。
雖說太子心下喜愛長子衍兒,卻為衍兒的生母不是尊貴的麗華所生,而是出身卑微的侍妾所生感到遺憾。
今見麗華不僅沒有半點嫌嫉,反倒主動要過繼衍兒為她的嗣子時,實在是欣喜望外。
當即便命東宮記室拟表,奏明父皇。
武帝見太子妃主動提出要立太子侍妾的兒子為嗣,以此可見太子妃并無争嫡之心,心下不覺松了一口氣。
當然,他也猜到了,此事恐怕還是獨孤伽羅的主意。
很久以來,朝臣們都傳說獨孤伽羅“善妒”,說文武百官中,唯有楊堅一人未敢納妾。
如今看來,雖說獨孤伽羅自己妒忌,卻能如此教導女兒得識大禮,倒也算是朝廷之福了。
于是欣然準诏,并親自為皇長孫宇文衍更名為宇文闡,诏命即日起,皇太孫宇文闡由其嗣母、太子妃楊麗華親自哺育教導,并敦促修習文武詩藝等諸般功課…… 武帝親政的幾年裡,改革弊政,倡行節儉,外交内睦,國力已積蓄豐厚。
而大齊皇帝高緯卻寵信奸小,塗炭衆生,奢淫無度,怨聲載道…… 天時地利人和俱備,從建德四年秋到建德六年春,武帝留太子監國,親率六軍,水陸兼進,舉兵數十萬,數路并發,以風卷殘雲、橫掃千軍之勢,從周邊一直攻入齊國京城帝宮,生擒齊國皇帝高緯,皇太子高恒,并後宮嫔妃和王公大臣…… 此番平齊,共收歸大周版土計州五十五,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五,人口共兩千六百餘萬。
至此,大周父子兩代,前後四十年,以前朝北魏的一州之地,到漸與齊國并雄北方,以至最終滅掉北齊,終于結束了中夏北方數十年兵戈相見、戰亂不已的動蕩分裂局勢,實現了北方統一的帝王大業。
此時的楊堅,已因胸有兵武奇略而聞名遐爾了。
吞并北齊之後,武帝一封诏敕把楊堅調到大周最北邊的燕代邊境任定州總管,都督北疆諸州郡縣軍事。
有楊堅率部戍守在大周東北邊遠的疆域上,不獨東部的高句麗,東北的契丹,就連北部的突厥等兵馬精悍之國,都不敢輕易進犯大周邊境了。
如此,東北邊地可保無虞。
自從衛王被武帝滿門誅殺之後,衛王的連襟龐晃因與衛王私交甚密,雖未遭株連,卻已為武帝嫌忌,削去開府将軍的軍權後改任常山太守之職。
楊堅被遷為定州總管之後,離龐晃的任地很近,與楊堅的來往越發密切了。
時常率左右,騎馬奔至楊堅的署衙,或是飲酒賦琴,或是射獵習武。
一天,當談到齊王設計谄害衛王,逼得衛王不得不反,衛王被滿門抄斬,齊王卻反被重用,還有齊王兩番谄害楊堅有“反相”之時,龐晃一時怨氣沖天,借着酒意對楊堅撺掇道:“随公乃天命之相,眼下,你我兄弟又統為他們疑忌設防。
即使忠勇不貳,也難保有一天禍從天降。
随公,燕代自古乃兵家易守難攻之地,随公若以精兵之處舉衆而反,兄弟必然首當其沖,效命于麾下。
以随公聲德英明仁厚,天下不足圖也!” 楊堅握着龐晃的手說:“兄弟,天時不測,不可輕言。
” 龐晃點頭以為是。
楊